2019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2 氧气习题 (新版)新人教版.doc
《2019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2 氧气习题 (新版)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2 氧气习题 (新版)新人教版.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课题课题 2 2 氧气氧气答案:答案: (1)略大 (2)不易 (3 )氧化 (4)复燃 (5)二氧化碳 (6)二氧化硫 (7)四氧化三 铁 (8)化合1氧气的物理性质 (1)在标准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气体,密度为 1.429 g/L,比空气的密度(1.293 g/L)略大。它不易溶于水(1 L 水能溶解 30 mL 氧气)。气态101 kPa183 液态淡蓝色101 kPa218 雪花状固体淡蓝色 工业生产的氧气一般通过降温加压,变为液态氧气后贮存在蓝色钢瓶中。 释疑点释疑点 氧气转变为液氧发生了什么变化 氧气变为淡蓝色液体或淡蓝色雪花状固体时发生了物理变化。因为无论是哪种状态的 氧气
2、,都属于同种物质。可见,有颜色改变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例 1】下列关于氧气物理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 B氧气不溶于水 C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D液态氧是淡蓝色液体 解析:解析: A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 B不易溶于水,不是不溶于水,应理解成氧气在水中溶解得不够多 C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D液态氧是淡蓝色液体 答案:答案:B 2氧气的化学性质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一定条件下,能与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氧 气具有氧化性和助燃性。氧气具有助燃性,但不能认为氧气可燃烧。 (1)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3、如图,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到木条复燃,说明氧气能支持 燃烧(助燃)。2点技巧点技巧 验证一瓶无色气体是氧气的方法 将带有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若木条复燃,证明该气体是氧气。 (2)氧气能与多种物质发生燃烧反应反应装置在空气中燃 烧产生微弱的淡 蓝色火焰;生 成有刺激性气味 的气体,放出热 量不产生火焰,发 出红光,放出热 量在空气中不燃烧, 保持红热反 应 现 象在氧气中燃 烧产生明亮的蓝 紫色火焰;生 成有刺激性气味 的气体不产生火焰,发 出白光,放出大 量热,生成使澄 清石灰水变浑浊 的气体剧烈燃烧,火 星四射;放出 大量热,生成黑 色固体文字表达式硫氧气点燃二氧化硫碳
4、氧气点燃二氧化碳铁氧气点燃四氧化三铁注意事项硫用量要少, 防止生成物对空 气造成污染; 瓶底部盛放少 量水,以吸收生 成的气体,防止 污染空气木炭应慢慢伸入 瓶中,使之与氧 气充分反应铁丝无锈,且 绕成螺旋状,以 增大铁丝的受热 面积;铁丝下 端系火柴棒引燃; 瓶底预先放少 量的水或细沙, 防止溅落的熔融 物炸裂瓶底 硫燃烧和铁丝燃烧实验中,集气瓶底部都留有少量水,水的作用相同吗?是否都可以 用细沙替代? 不相同。前者是为了吸收二氧化硫,减少空气污染,不可以用细沙替代;后者是为了 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集气瓶底部,可以用细沙替代。 谈重点谈重点 学习有关氧气性质实验应注意什么 要会准确描述并
5、记住实验现象,会写燃烧反应文字表达式,同时注意以下几点:可 燃物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加剧烈;某些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物质可以在氧气中燃 烧,比如铁丝;任何物质燃烧都放出热量。 【例 2】下面是小文同学对实验现象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 A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 B细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 C红磷燃烧后生成气体五氧化二磷 D硫燃烧后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解析:解析: A木炭燃烧生成物是无色气体,不是固体 B细铁丝末端系火柴且点燃后才能燃烧 C红磷燃烧后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是固体 D二氧化硫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答案:答案:D3提示:学习中应关注木炭、铁丝、硫等燃烧的现象并会描述,关
6、注物质状态的变化。 3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 (1)化合反应 定义: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化合反应。 特点:多变一,即无论反应物有多少种,生成物只有一种。 表示式:ABAB 或 ABCABC 【例 31】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水氢气氧气通电B碳氧化铜铜二氧化碳加热C磷氧气五氧化二磷点燃D过氧化氢水氧气二氧化锰解析:解析:化合反应的特点是“多变一” , A 、B、D 的生成物有两种,都不属于化合反应。 C 的生成物是一种,属于化合反应。 答案:答案:C (2)氧化反应 定义: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叫氧化反应。 特点:有氧参加,氧体现氧化性。 一类特殊的氧化反应:有些氧化反应进
7、行得很缓慢,不易被人察觉到,称为缓慢氧 化,如钢铁生锈、食物腐烂、呼吸作用等。 (3)氧化反应和缓慢氧化属于包含关系。氧化反应分为剧烈的氧化反应(简称剧烈氧化) 和缓慢的氧化反应(简 称缓慢氧化)两种。燃烧属于剧烈的氧化反应。剧烈氧化、缓慢氧化 和氧化反应的关系如图所示。正确理解氧化反应 应注意理解氧化反应定义中“氧”的含义。这里的“氧”可以是“氧气” ,也可以是 含“氧”的物质。氧化反应不一定都是物质跟氧气发生的反应。有些含氧化合物与物质发 生的反应也是氧化反应。 【例 32】生活中有关缓慢氧化的 实例很多,下列反应中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牛奶变酸 B钢铁生锈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D呼
8、吸作用 解析:解析:A、B、D 都是很缓慢的氧化反应,不易观察到,属于缓慢氧化;C 反应剧烈,属 于剧烈氧化反应。 答案:答案:C4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的关系 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氧 化反应也不一定是化合反应,二者属于交叉关系。如 图。4其中,A 表示化合反应,如二氧化碳水碳酸;B 表示既是氧化反应又是化合反应,如碳氧气二氧化碳;点燃C 表示氧化反应,如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点燃【例 4】(综合题)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反应的是_,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_,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的是_。A铜氧气氧化铜加热B氨气氧气一氧化氮水催化剂C氢气氧气水点燃D甲烷氧气二氧化碳水点燃E氨气氯化氢氯化铵F一氧
9、化碳氧气二氧化碳点燃解解 析:析:本题考查对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理解。多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化合 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是氧化反应,这里的“氧”可以是“氧气” ,也可以是含“氧” 的物质,两个特征都具备的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 答案:答案:ABCDF ACEF ACF 5剧烈氧化与缓慢氧化的对比 比较剧烈氧化缓慢氧化 相同点均与氧气反应,均有热量放出 不同点反应快,现象明显,发光反应缓慢,不易察觉,不发光 实例碳、硫等的燃烧动植物呼吸,食物腐烂 辨误区辨误区 物质燃烧一定需要点燃吗 一般情况下,物质燃烧需要点燃,以使可燃物温度达到其着火点。有些着火点较低的 物质(如白磷,着火点为
10、40 )在空气中发生缓慢氧化时产生的热量若来不及散失,会引 起物质自发燃烧,这种现象叫自燃。 【例 51】既包含缓慢氧化,又包含剧烈氧化的变化是( ) A食物腐败 B铁生锈 C酒精遇火燃烧 D白磷在空气中自发燃烧 解析:解析: A B食物腐败、铁生锈进行得很缓慢,属于缓慢氧化C酒精遇火燃烧进行得很快,属于剧烈氧化 D白磷自燃是由白磷缓慢氧化而引起的剧烈氧化 答案:答案:D 【例 52】生活中常 见的下列变化没有氧气参加的是( ) A电灯发光 B动植物的新陈代谢 C食物腐烂 D煤炭燃烧 解析:解析:电灯发光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没有氧气参加。动植物的新陈代谢、 食物腐烂属于缓慢氧化,有氧
11、气参加。煤炭燃烧属于剧烈氧化,也有氧气参加。 答案:答案:A 6正确描述氧气性质实验的现象 (1)区分“光与火焰” “烟与雾”5光火焰。光强烈,火焰俗称火苗,相对柔和。像氢气、甲烷等可燃性气体和熔、沸 点较低且易汽化的物质酒精、硫、蜡烛燃烧时可产生火焰。木炭、铁丝、镁条等高沸点的 固体燃烧时只发光,不产生火焰。并不是所有的物质燃烧都会产生火焰。 烟雾。烟是固体小颗粒分散形成的;雾是小液滴分散形成的。如磷燃烧时生成白烟; 早晨的雾是小液滴。 (2)区分“实验现象与实验结论” 实验现象是实验过程中看到的、听到的、摸到的、闻到的等。如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 实验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12、放出大量的热” 。实验结论是分析实验 现象得出的结果或原理,如上述实验中,生成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非实验现象。 辨误区辨误区 描述实验现象时不能指出生成物 实验现象一般是观察或感受到的物质的色、态、味、光、火焰、烟、雾、热等。描述 实验现象常犯的错误是指出生成物,从而错把实验结论当成实验现象。 【例 61】下面是某研究性小组的一位同学对氧气性质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其中正 确的是( ) A碳在氧气中燃烧放出白烟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冒白烟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解析:解析: A B白烟是白色固体小颗粒。碳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无色气体,红磷 燃烧产生白色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九年级 化学 上册 第二 单元 我们 周围 空气 课题 氧气 习题 新版 新人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