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第2课时 一氧化碳教案.doc





《2019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第2课时 一氧化碳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第2课时 一氧化碳教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第第 2 2 课时课时 一氧化碳一氧化碳课题课题一氧化碳课型课型新授课知识与知识与 技能技能1.了解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2.了解一氧化碳的毒性和预防方法。3.理解一氧化碳的可燃性和还原性及其应用。过程与过程与 方法方法1.通过化学实验及相关分析,理解一氧化碳的可燃性和还原性。2.通过对一氧化碳毒性的认识,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通过实验探究,提高实验分析能力和设计实验能力。教学教学 目标目标情感、情感、 态度与态度与 价值观价值观1.了解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一氧化碳的毒性及其对环境的污染,加强环境保护意识。2.感受化学在科技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3.认识事物的两面性,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教学教学 重点重点一氧化碳的毒性、可燃性、还原性。教学教学 难点难点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教具教具准备准备多媒体课件、一氧化碳、试管、水槽、石蕊试液、澄清石灰水。1.CO 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其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2.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可燃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O+O2点燃2CO2;(2)还原性(以 CuO 为例)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O+CO Cu+CO2。课前 预习3.一氧化碳的毒性:煤气中毒即 CO 中毒,原因是 CO 很容易与血液里的血红蛋白相结合,使血红蛋白不能再与 O2结合,从而造成人体缺氧。新课 导入碳元素有+2 和+4 价,所以碳的氧化物有一氧化碳
3、和二氧化碳两种。前面我 们已经学过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法,今天开始学习有关一氧化碳的知识。备课笔记备课笔记2知识点一、一氧化碳的性质知识点一、一氧化碳的性质1.1.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思考同学们一定听说过煤气中毒的事例,煤气中毒实际就是指一氧化碳中毒。它有没有颜色?有没有气味?能否溶于水?观察展示盛满一氧化碳气体的集气瓶,观察气体的颜色和状态。实验探究(1)把两支分别盛满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试管倒置在水槽中,让学生观察水面是否上升。(2)用拇指按住盛一氧化碳的试管口,从水槽中取出试管,松开手指让一位学生闻气体气味(提示用正确的操作方法闻气味) 。(3)按(2)同样操作从水槽中取出
4、另一试管,滴入 2 滴3 滴石蕊试液。分析把两支盛满气体的试管倒置在水槽中。如果气体能溶于水,试管内的气压减小,大气压会把水压入管内,引起液面上升。如果气体不溶于水,液面不会有变化。结论一氧化碳不溶于水,无气味。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二氧化碳溶于水后,跟水反应生成碳酸,使石蕊试液变红。分析因为一氧化碳无气味,所以一旦发生煤气中毒不易察觉。由此说明,平时闻到的煤气味并不是一氧化碳的气味。总结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提问根据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我们在实验室应怎样收集它呢?回答排水集气法。思考用向下排空气法行不行?回答不行,因为一氧化碳密度跟空气接近,且一氧化碳无色无味,无法知道气体是否集满,而且一氧化碳有
5、毒,长时间收集会使实验者中毒。2.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可燃性思考CO 与 CO2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氧原子,物理性质略有差异,它们的化学性质是否不同?进行新课备课笔记备课笔记知识回顾: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特别是气体)的气味。闻气体气味的方法:用手轻轻地在容器口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入鼻孔。3注意一氧化碳在与空气(或氧气)混合时,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所以点燃前必须检验它的纯度。 讨论煤炉中可能发生的反应。回答上方:2CO+O2 点燃 2CO2中部:C+CO2 点燃 2CO下方:C+O2 点燃 CO2(2)毒性演示实验一氧化碳的毒性实验学生活动阅读教材 P121 交流、讨论:煤气中毒
6、的生理过程是怎样的?在什么条件下容易发生煤气中毒?有人用煤火取暖,又担心煤气中毒,临睡前在煤炉上和地上放两大盆冷水,这样做能预防煤气中毒吗?用煤火取暖时,怎样预防煤气中毒?分析之所以引起煤气中毒,是因为一氧化碳被人吸入肺中跟血液里血红蛋白结合。由于 CO 结合血红蛋白的能力比氧气大 200 倍300 倍,一旦一氧化碳跟血红蛋白结合,就会造成机体急性缺氧。当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占到 002时,人在 2h3h 后就会出现头晕恶心的症状;当一氧化碳的含量达到 008时,2h 即昏迷;含量再高,将危及生命。所以需特别注意一氧化碳有剧毒。火炉通风不良,氧气供给不足;当炉火快熄灭或刚加煤时,火炉里中下层
7、煤炭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向上通过灼热煤炭会产生较多一氧化碳。因此,我们不宜长时间在密闭房间里使用炭火取暖。不能。因为一氧化碳难溶于水,也不与水发生化学反应。门窗通风;烟囱畅通等。讨论煤气厂为什么常在家用煤气(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中掺入微量具有难闻气味的气体?如发生煤气泄漏,应该怎么办?分析因为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而一氧化碳有剧毒,所以有必要加入微量具有难闻气味的气体来提醒人们煤气泄漏。如果发生煤气泄漏,应该立即关闭煤气阀门并开窗通风。此时千万不能开灯检查泄漏源,因为开灯时会产生电火花引爆煤气。如有人中毒,轻微中毒者应立即撤离中毒环境,呼吸大量新鲜空气或吸氧气,病情严重者,进行人工呼吸并急送
8、医院治疗。备课笔记备课笔记特别提醒:CO 与 H2均为可燃性气体,点燃之前需验纯。归纳总结:CO2与 CO 都会使人和动物死 亡,但两者的原理不同。二 氧化碳无毒,空气中二氧化 碳含量增多,人和动物因窒 息而死亡;而一氧化碳有毒, 能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 结合,使血红蛋白失去输氧 能力,造成生物机体缺氧, 以致危及生命。4(3)还原性演示实验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学生认真观察现象、思考。学生活动观察黑色氧化铜的变化和澄清石灰水的变化,根据实验现象,判断有什么物质生成?写出化学方程式。归纳小结实验步骤:在玻璃管中放入 CuO,先通入纯净的 CO 排净玻璃管中的空气,再加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九年级 化学 上册 第六 单元 氧化物 课题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课时 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701086.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