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体育心理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板(体育心理学).ppt(10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1/1512023/1/152第一节第一节 体育与人的心理体育与人的心理 一、体育的产生、发展与人的心理一、体育的产生、发展与人的心理(一)原始体育的产生是人的生理、心理需要(二)近代体育发展的文化心理因素(三)现代体育发展的社会心理因素二、体育的功能二、体育的功能(一)体育的本质功能(二)体育的赋予功能(三)体育功能间的相互作用三、体育与人的现代化三、体育与人的现代化2023/1/153体育起源于劳动;手手的形成和发达使体育应用而生;超生物经验超生物经验(1,知识、技术、技能;2,情感体验、意志;)的积累是体育产生的根本原因;满足原始人们的需要需要推动了体育的产生;2023/1/1
2、54 机械化劳动时代向体力劳动时代过渡是促使近代欧洲体育发展的根本原因;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是体育教育迅速发展,奥林匹克运动重新得到倡导;2023/1/155 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使劳动者中出现了现代社会“运动不足”的“文明病”;现代社会竞争加剧,个体承受的心理应激加重,社会冲突增加,体育运动起了”安全阀“的作用;体育减缓了社会健康危机,成为保障社会心理健康、医治心理疾病的手段;2023/1/156第二节第二节 体育心理学概述体育心理学概述一、体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体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概念 体育心理学是研究人在体育活动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二、体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3、二、体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一)学校体育范围内教学、训练、竞赛心理问题(二)体育活动中的心理学问题 2023/1/157 体育心理学:是研究人在体育活动体育活动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发展规律的科学。体育活动:是人们在专门条件下从事有目的的身体活动,旨在促进人的身心全面发展,是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2023/1/158普通心理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研究对象:“正常人”,“一般的人”2023/1/15910认知:指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表象、言语、思维和想象等。情绪、情感和意志需要和动机(人格倾向性)能力、气质和性格 (个性心
4、理特征)心理过程人格心理现象普通心理学的内容主要由四个方面组成:11心心理理现现象象(动动态态-稳稳态态)认识过程(知):感觉、知觉、认识过程(知):感觉、知觉、记忆、记忆、表象、言语、思维和想象表象、言语、思维和想象情感过程(情):情绪和情感情感过程(情):情绪和情感意志过程(意)意志过程(意)需要和动机(动力)需要和动机(动力)个性倾向性个性倾向性气质、性格、能力气质、性格、能力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心理特征心理状态心理状态(暂时状态)(暂时状态)注意注意人格人格(个性)(个性)(稳态)(稳态)心理过程心理过程(动态)(动态)补充补充:心理现象的结构心理现象的结构1、研究角度和侧重点:如:智力研
5、究中(张力为),普通心理学侧重逻辑思维;体育心理学侧重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2、人的心理与体育活动的关系:双向影响。3、体育教学的特殊性:身体活动为主;教学环境特殊;等。2023/1/1512 提高 提高 提高球类项目反应速度感知能力直觉判断能力身体协调能力棋类项目思维能力判断能力记忆能力体操跳水健美操想象能力 刺激刺激 感知觉感知觉 概念概念 记忆、想象记忆、想象 光光 眼眼 灯灯 看到一盏灯,可以想到看到一盏灯,可以想到 其他形状和颜色的灯其他形状和颜色的灯 声声 耳耳 狗叫狗叫 一旦听到狗叫,就会一旦听到狗叫,就会 想到狗想到狗 温温 皮肤黏膜皮肤黏膜 热热 神经末梢神经末梢 冷冷 冷冷 触
6、触 压力压力 痛痛 疼痛疼痛走跑跳走跑跳 肌骨关节肌骨关节 走走 跑跑 跳跳 上下左右上下左右 快慢先后快慢先后 (一)学校体育范围内教学、训练、竞赛心理问题(二)体育活动中的心理学问题 2023/1/1515第三节第三节 体育心理学发展概况体育心理学发展概况一、国际体育运动心理学发展概况一、国际体育运动心理学发展概况(一)国际体育运动心理学历史回顾(二)现代体育心理学的发展二、我国体育运动心理学历史回顾二、我国体育运动心理学历史回顾三三、体体育育运运动动心心理理学学与与心心理理学学和和体体育育科科学学的的关系关系2023/1/1516一、国际体育运动心理学发展概况一、国际体育运动心理学发展概
7、况(一)国际体育运动心理学历史回顾 1923年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开设世界第一门体育运动心理学课程19251925年成立世界第一个体育运动心理学实验室年成立世界第一个体育运动心理学实验室1926年编写了世界第一部心理学教科书教练心理学1928年出版运动心理学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顾拜旦1913年运动心理学试论2023/1/1517(二)现代体育心理学的发展 19651965年,国际运动心理联合会成立并召开了年,国际运动心理联合会成立并召开了第一届年会第一届年会1970年,国际运动心理学杂志创刊。2023/1/15181926年马约翰体育的迁移价值1942年吴文忠、萧忠国 体育心理学20世纪50年代成
8、立体育学院设立体育系开设体育运动心理学课程1964年武汉体院、上海体院合编了我国第一部体育院系专用的运动心理学教材19791979年年中国心理学会体育运动心理学专业中国心理学会体育运动心理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委员会成立;19801980年年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中国体育科学学会 运运动心理学会成立。动心理学会成立。2023/1/1519小结:小结:1体育起源于劳动;2研究对象是从事体育活动的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3体育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是以一个结合体存在的。2023/1/1520第一节第一节 体育与感知觉体育与感知觉一、感觉一、感觉 (一)视觉 (二)听觉 (三)触觉 (四)平衡觉 2
9、023/1/1521二、知觉二、知觉(一)空间知觉(一)空间知觉空间知觉是反映物体空间特性的知觉,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距离知觉、立体知觉、方位知觉等。(二)时间知觉(二)时间知觉时间知觉是反映客观事物运动和变化的延续性和顺序性。是一种感知时间长短、快慢和先后次序关系的复杂知觉。2023/1/1522时间知觉在体育运动中的意义表现在:1时间知觉与时机掌握 2时间知觉与情绪态度 3时间知觉与节奏知觉2023/1/1523(三)运动知觉(三)运动知觉1本体运动感知觉 包括以下部分:(1)本体运动动作感知觉;(2)本体运动形态感知觉;(3)本体运动方位感知觉;(4)本体运动时间和速度感知觉。2专门
10、化运动知觉 专门化运动知觉是在长期的专项训练和运动实践中发展形成的主体运动知觉。2023/1/1524三、感知觉规律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三、感知觉规律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一)丰富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感性认识(一)丰富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感性认识 1室外场地,器械的合理布置 2运用直观教学,树立清晰运 动表象(二)加强教法,提高学生的空间知觉能力(二)加强教法,提高学生的空间知觉能力 2023/1/1525第二节第二节 体育与记忆体育与记忆一、体育与表象一、体育与表象(一)定义:(一)定义:表象是人脑对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形象的反映。(二)表象在体育中的作用(二)表象在体育中的作用1帮助学习和掌握运动技
11、术动作2辅助运动技能学习3改正错误动作,解决疑难问题4学习和练习行动策略5集中注意,建立信心2023/1/1526(三)运动表象的形式与特点(三)运动表象的形式与特点 运动表象是指在运动感知的基础上,在大脑中重现出的动作形象或运动情境。运动表象的形式;1内部表象和外部表象2模仿表象3情境表象4表象的个体差异2023/1/1527二、运动记忆二、运动记忆(一)概述(一)概述运动记忆在体育活动中由多种记忆形式共同实现的记忆,称为运动记忆。(二)体育运动中动作记忆的特点(二)体育运动中动作记忆的特点1多种感知觉参与2本体运动感知觉起重要作用3形成动力定型和高度自动化2023/1/1528三、影响运动
12、记忆的因素三、影响运动记忆的因素(一)目的任务的明确性对运动记忆 的影响(二)情绪状态对运动记忆的影响 (三)兴趣对运动记忆的影响 (四)学习材料的数量和结构对运动 记忆的影响 (五)课堂气氛对运动记忆的影响 (六)个体差异对运动记忆的影响 (七)队型的组织形式对运动记忆的影响 2023/1/1529四、体育教学中促进运动记忆的四、体育教学中促进运动记忆的 策略策略 (一)加强表象训练(一)加强表象训练1正确表象的建立2表象训练 (二)加强理解记忆(二)加强理解记忆 (三)利用运动记忆规律,加强动作技能的(三)利用运动记忆规律,加强动作技能的正迁移正迁移 2023/1/1530第三节第三节 体
13、育与思维体育与思维一、思维的概念和特征一、思维的概念和特征(一)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二)特征:1间接性;2概括性二、思维的种类二、思维的种类(一)动作思维(操作思维)(一)动作思维(操作思维)(二)形象思维(二)形象思维(三)抽象思维(三)抽象思维 2023/1/1531三、体育运动中操作思维的特点三、体育运动中操作思维的特点(一)思维的行动性(二)思维的迅速性(三)思维的灵活性(四)思维的紧张性直觉思维的参与,主要表现为:1想象能力 2场上意识2023/1/1532四、体育运动中的智力表现四、体育运动中的智力表现(一)体育运动中的智力(一)体育运动中的智力1体育运动所
14、要求的智力2想象力3专项运动意识 2023/1/1533五、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思维的策略五、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思维的策略(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二)给予适度的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三)尊重、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四)对比分析,发现问题本质(五)情景置疑,解决问题(六)发挥想象能力,创造新动作(七)鼓励学生自编自创 (八)引导学生参与积极的思维活动 2023/1/1534第四节第四节 体育与注意体育与注意一、注意的概念一、注意的概念注意指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二、注意的分类二、注意的分类 (一)无意注意(一)无意注意无意注意又称为随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作意志
15、努力的注意。2023/1/1535(二)有意注意(二)有意注意 有意注意又称不随意注意,它是一种有预定的目的,必要时还需要经过意志努力的过程。三、注意方式的理论三、注意方式的理论奈德弗将注意能力分解为两个维度:范围(狭窄到广阔)和方向(内部外部)。四种注意类型:广阔外部注意 狭窄外部注意 广阔内部注意 狭窄内部注意 2023/1/1536四、比赛过程中的注意问题四、比赛过程中的注意问题(一)比赛的心理定向(二)比赛期间的注意控制1赛前注意力转移2比赛中的注意力集中五、注意规律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五、注意规律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一)学生注意不集中的表现(一)学生注意不集中的表现1意气消沉2情绪急躁
16、3厌烦4逆反心理或抱淡漠态度5有意寻求注意和承认2023/1/1537(二)无意注意规律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二)无意注意规律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1合理布置场地、器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合理运用色彩效应3运用学生负责心理,激发学生练习兴趣 4教法多样化,丰富教学内容5改变学习条件,降低标准要求,实现注意分配 2023/1/15386加强直观教学7用新异刺激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8保持学生的注意,控制分散学生注意的诱因 9充分利用学生所学的知识组织教学10采用适宜的方法,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 2023/1/1539(三)有意注意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三)有意注意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1明确学习的目的与任务2
17、讲究课堂提问的艺术3教学中适时发出控制信息,集中学习 注意4在讲清重点内容的同时,注意突出关 键5严格纪律,加强自我约束能力6注意区别对待,因材施教7 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保持有意注意 2023/1/1540第五节第五节 体育与情绪体育与情绪一、情绪的基本概念一、情绪的基本概念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是人的需要得到满足与否的反映。二、情绪的表现形态二、情绪的表现形态(一)心境(一)心境 是一种微弱的,平静的持续时间较长的情绪状态。2023/1/1541(二)激情(二)激情 是一种强烈的,暴发性的,为时短促的情绪状态。(三)应激(三)应激 是人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所作出的适应性反应。三、情绪
18、的外部机能表现三、情绪的外部机能表现 主要包括面部表情、身段表情和言语表情。2023/1/1542四、体育活动中情绪特点四、体育活动中情绪特点(一)情绪的多样性(二)情绪的暂时性(三)情绪的外露性(四)情绪的感染性 (五)情绪的鲜明性 2023/1/1543五、体育教学中情绪的表现状态五、体育教学中情绪的表现状态(一)体育学习中的焦虑(一)体育学习中的焦虑 焦虑是一种主观能够意识到的恐惧不安的情绪状态。体育学习焦虑指学生在特定的体育教学情境中,对当前的学习或预计到所学习的知识、技能对其自尊心有潜在威胁的一种情绪反应。2023/1/15441原因(1)客观因素(2)个体主观因素2焦虑对体育学习的
19、影响(1)适当的焦虑水平对体育教学的影响(2)过度焦虑对体育学习的影响 2023/1/1545(二)体育教学中恐惧与胆怯(二)体育教学中恐惧与胆怯1降低难度法2保护帮助法3动作分解法4言语刺激法5表率暗示法 2023/1/1546六、体育教学中学生情感的培养六、体育教学中学生情感的培养 (一)情感的表现(一)情感的表现1道德感2理智感3美感 2023/1/1547(二二)道道德德感感、理理智智感感、美美感感在在体体育育教教学学中的培养中的培养1道德感在体育教学中的培养2理智感在体育教学中的培养 (1)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需要与渴求 (2)激发学生做的好奇心 (3)广泛开展比赛交流活动2023/1
20、/15483美感在体育教学中的培养(1)教师应注意自身的形象与仪表(2)美化场地的设置(3)教师示范动作在正确的基础上,力求优美(4)教师应尽量利用多种技术动作进行 美感教育 (5)体会体育活动中的精神美感 2023/1/1549第一节第一节 体育活动动机体育活动动机一、体育活动动机的产生一、体育活动动机的产生(一)概念(一)概念 动机是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因。体育活动动机是促进一个人参与体育活动的内部动因。(二)动机的作用(二)动机的作用1始发作用2指向或选择作用3强化作用2023/1/1550二、体育活动动机产生的条件二、体育活动动机产生的条件(一)体育活动的需要(一)体育活动的需要
21、1增进健康的需要2追求运动带来的快乐、振奋、放松感3在运动情境中获得友谊和社会交往机会4.作为工作和学习活动的补偿和调整借以转 移和调整情绪5展示体能与技巧,满足追求成就,自主等需求6了解体育知识,掌握运动技能的认识需要2023/1/1551(二)体育参与的诱因(二)体育参与的诱因 体育参与的诱因指激起体育参与行为的外部原因,它是能引起个体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并能满足个体需求的外在刺激。这些刺激包括物质因素,也包括精神因素,统称为环境因素。(三)体育参与的动机,需要与诱因的关系(三)体育参与的动机,需要与诱因的关系2023/1/1552三、体育动机的培养与指导三、体育动机的培养与指导(一)目标
22、设置(一)目标设置 目标设置可以从四个方面影响练习者的心理:1将注意和行为引向活动任务的重要方面2调动积极性,提高练习质量3促使练习者为完成目标而设计和执行新的学习策略,解除枯燥感,提高挑战欲和成就动机2023/1/15534有利于短期努力和长期努力(1)长期的目标与短期的目标(2)具体的目标与模糊的目标(3)现实的目标和不现实的目标(4)他人比较目标和自我比较目标 2023/1/1554(二)创设情境(二)创设情境1激起认知内驱力的情境2激起归属内驱力的情境3激起自我提高内驱力的情境(三)积极反馈(三)积极反馈为提高反馈的动机功能,要注意做到:1反馈要及时2反馈要积极3反馈要得法 2023/
23、1/1555(四)归因教育(四)归因教育重点有二:一是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结果做全面归因,即从基源性(因素来源)、稳定性和可控性方面综合分析活动的结果;二是要引导学生多从内在可控因素努力方面归因,这是因为努力因素是自己能够认知和控制的,即使失败也不会降低期望水平或怨天尤人,从而有益于维持动机的强度。2023/1/1556(五)价值寻求(五)价值寻求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的评价和态度体系,反映了一个人对客观事物的好坏、主次、轻重的看法以及欲采取的态度和行为。2023/1/1557第二节第二节 体育兴趣体育兴趣一、概念一、概念(一)定义(一)定义兴趣是积极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
24、倾向。体育兴趣是积极认识和优先从事体育活动的心理倾向。(二)分类(二)分类1直接兴趣2间接兴趣 2023/1/1558二、体育兴趣的年龄特点二、体育兴趣的年龄特点(一)小学生的体育兴趣(二)初中生的体育兴趣(三)高中生的体育兴趣三、体育兴趣的培养三、体育兴趣的培养(一)成功教学法(二)愉快教学法(三)需要满足法(四)教学引趣法 2023/1/1559“引趣”内容有:1新颖教学引趣2教学用语引趣3动作示范引趣4竞赛活动引趣5设置疑难引趣6场地器材引趣7体育信息引趣2023/1/1560第三节第三节 体育态度体育态度一、体育态度的概念一、体育态度的概念(一)定义(一)定义 态度是个体对待人或事物较
25、一贯、较固定的心理倾向。体育态度是个体对体育活动所持有的评价、体验和行为倾向的综合表现。(二)态度的成分(二)态度的成分1认识成分2情感成分3意向成份2023/1/1561二、体育态度的特点二、体育态度的特点(一)体育态度是后天获得的(二)体育态度是指向一定的对象(三)体育态度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四)体育态度是一种内在结构(五)体育价值是体育态度的基础 2023/1/1562第四节第四节 体育习惯体育习惯一、习惯的概念一、习惯的概念 习惯是由于重复或练习而巩固下来的成为需要的自动化的行为方式。体育习惯是特定的情境刺激(场地、时间、器械、指导者等)和个体体育参与活动之间经练习和重复而形成的稳固联系
26、。2023/1/1563二、体育习惯的特点二、体育习惯的特点(一)后天性(二)稳固性(三)指向性(四)省力性 2023/1/1564三、体育习惯的培养三、体育习惯的培养(一)从小培养(二)技能指导(三)坚持实践(四)不断强化(五)外部条件 2023/1/1565第一节第一节 学习理论与运动技能学习学习理论与运动技能学习一、学习理论一、学习理论1强调外在因素决定论的行为主义理论体系2强调内在因素决定论的认知理论体系二、运动技能的特性与分类二、运动技能的特性与分类(一)运动技能的特性(一)运动技能的特性1技能2运动技能与智力技能的关系 2023/1/1566(二)运动技能的分类(二)运动技能的分类
27、 1连续性技能和非连续性技能(连贯或间断)(1)连续性技能 (2)非连续性技能 2闭锁式技能和开放式技能 (1)闭锁式技能 (2)开放式技能 3精细的运动技能和粗大的运动技能 (1)精细运动技能 (2)粗大运动技能 2023/1/1567第二节第二节 运动技能学习过程运动技能学习过程一、运动技能形成的阶段一、运动技能形成的阶段(一)一般特点(一)一般特点1从动作的结构来看2从完成活动的质量上来看3从活动的调节来看2023/1/1568(二)阶段性特点(二)阶段性特点1动作的认知阶段 动作表现:做动作时,慌乱、紧张、呆板、不协调、不能觉察自己动作的全部情况,不易发现错误,还有多余动作。原因:N过
28、程处于泛化阶段,内抑制过程尚未精确建立,N兴奋广泛扩散所致。2023/1/1569 心理特点:注意范围狭窄,知觉的准确性低,靠视觉表象调节控制自己的动作。对策:教师在此阶段,示范动作要慢,要突出个别动作的特点,要求学生了解要点,识记一般动作结构。如果要求全面掌握运动细节,结果会事与愿违。2023/1/15702动作的联系阶段 动作表现:完成动作时,紧张程度降低,动作之间的相互矛盾和干扰减少,多余动作趋于消除,动作技能基本形成。原因:N过程已经形成分化,兴奋和抑制在空间上日益准确。2023/1/1571 心理特点:注意的范围有所扩大,紧张程度有所减少,识别错误动作的能力有所加强,视觉控制动作逐渐
29、向动觉控制动作过渡。对策:在此阶段,练习者的注意主要指向技能的细节,通过思维分析,概括动作的本质特征,把若干个别动作结合成为整体。2023/1/15723动作的完善阶段 动作表现:练习者的动作已在大脑中建立起巩固的动力定型。原因:N过程的兴奋与抑制更加集中与精确,条件反射自动化。心理特点:注意的范围扩大,动觉起着调节、支配动作的主要作用。对策:此阶段的任务,是对某些局部动作进行改造,精益求精,使动作更完善,提高质量。2023/1/1573第三节第三节 运动技能形成的途径运动技能形成的途径二、形成运动表象与掌握动作概念二、形成运动表象与掌握动作概念(一)形成运动表象(一)形成运动表象1如何促进视
30、觉表象明确化(1)突出动作的特点进行示范(2)采用整体示范与分解示范相结合的方法(3)用语言巩固示范动作的特点 2023/1/15742如何促使动觉表象明确化(1)缓慢地做动作体会个别肌肉群紧张程度的变化,注意动作的细节。(2)采用不同重量的器械进行练习通过对比形成分化,提高肌肉运动的感受性。(3)分别完成所练习的个别动作有利形成分化。(4)给学生提示相应的肌肉运动感觉。(5)示范动作要有表情。(6)注意对学生的个别指导。2023/1/1575三、动作概念的掌握三、动作概念的掌握(1)概念概述(2)动作概念与表象的关系为了使学生自觉地理解和掌握动作概念,避免形式地、机械地重复动作,教师应做到:
31、1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理解动作概念2运动直观教学,启发学生自觉揭露动作间的内部联系和规律 3引导学生把概念的主要特征和次要特征区分开来。2023/1/1576四、运动技能形成的途径四、运动技能形成的途径 练习为运动技能形成的途径。曲线的纵坐标:表示运动技能形成和提高的水平,具体的数量化指标有三种:(1)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2)练习中所犯错误次数;(3)完成动作所需要的时间。2023/1/1577 曲线的横坐标:表示练习的程度,具体的数量化指标通常有两种:(1)练习时间 (2)练习次数 当然,这种共同的趋势又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下面就讲几种主要的曲线形式:1练习的进步先快后慢2练习
32、的进步先慢后快3练习进步的速度前后比较一致4高原现象5练习成绩的起伏现象 2023/1/1578三、运动技能的相互作用三、运动技能的相互作用 (1)已掌握的运动技能对新技能的形成发生积极影响,能促进新技能的形成,叫技能的迁移。(2)已掌握的运动技能对新技能的形成发生消极影响,妨碍新技能的形成,叫技能的干扰。2023/1/1579第一节第一节 心理技能训练概述心理技能训练概述一、心理技能训练的概念一、心理技能训练的概念 心理技能训练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运动员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施加影响的过程,也是采用特殊的方法和手段使运动员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心理状态并进而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运动行为的过程。2
33、023/1/1580第二节第二节 放松训练放松训练一、放松训练概念一、放松训练概念(一)放松训练的概念(一)放松训练的概念 放松训练是以一定的暗示语集中注意,调节呼吸,使肌肉得到充分放松,从而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的方法。放松练习方法的特点是:注意高度集中于自我暗示语或他人暗示语、深沉的腹式呼吸、全身肌肉的完全放松。2023/1/1581(二)放松训练的作用(二)放松训练的作用 1放松与暗示效应 2身体放松与心理放松(三)放松训练的一般要求(三)放松训练的一般要求 1将注意高度集中于自我暗示语上。2需要时清晰、逼真地想象带有情绪色彩的形象。3能够清晰知觉肌肉不同程度的紧张状态,从极度紧张到极度
34、放松。4进行深沉而缓慢的腹式呼吸。2023/1/1582二、自生放松练习程序二、自生放松练习程序 (一)选择预备姿势(一)选择预备姿势1马车夫式2软椅式3躺式 (二)准备动作(二)准备动作 2023/1/1583(三)六种放松练习(三)六种放松练习1沉重感练习2热感练习3心脏练习4呼吸练习5胃部练习6额部练习 2023/1/1584三、使用放松技术的时机三、使用放松技术的时机 1表象练习之前 2训练课结束后 3赛前、赛中处于紧张时 4系统脱敏练习之前 2023/1/1585第三节第三节 表象训练表象训练一、运动表象概述一、运动表象概述(一)运动表象的概念(一)运动表象的概念 运动表象是在运动感
35、知觉的基础上所产生,在头脑中重现出来的动作形象或运动情境。2023/1/1586运动表象的作用:1对运动技能的形成起定向作用。2促进运动技能的完善与巩固。3促进运动员在比赛中达到最佳竞技状态。4是表象训练的基础。2023/1/1587(二)运动表象的形式(二)运动表象的形式1内部表象和外部表象2模仿式表象3情境表象和动作表象(三)运动表象的形成过程(三)运动表象的形成过程 分为两个阶段:在建立阶段,运动员首先形成有关动作的大致轮廊,但动作的时间、空间、力量特点都不大清楚,主要成分是视觉表象;在相对准确化阶段,运动表象中反映的动作的时间、空间、力量特点逐渐清晰,主要成分是动觉表象。2023/1/
36、1588二、表象训练概述二、表象训练概述(一)表象训练的概述(一)表象训练的概述 表象训练是心理技能训练的核心环节,它是在暗示语的指导下,在头脑中反复想象某种运动动作或运动情境,从而提高运动技能和情绪控制能力的方法。三、表象练习程序三、表象练习程序 1先进行放松练习,这种放松可以简化些,用较短时间进行;2“活化”动员,使自己处于清醒、积极的工作状态;3表象运动技能和运动情境。2023/1/1589 1乒乓球运动员的表象练习2游泳教练的表象练习 (1)表象练习的对象 (2)表象体验的情境 (3)表象练习的目的 (4)训练计划的安排 (5)练习预期结果 (6)表象练习的场地 3田经教练的表象练习
37、4射击教练的表象练习 5武术教练的表象练习2023/1/1590第一节第一节 注意集中训练注意集中训练一、五星练习一、五星练习二、秒表练习二、秒表练习第二节第二节 暗示训练暗示训练(一)暗示训练概述(一)暗示训练概述 暗示训练是种用言语等刺激物对运动员的心理施加影响,并进而控制行为的过程。2023/1/1591(二)暗示训练的程序(二)暗示训练的程序 1使运动员理解认识及其表现方式如言语对情感和行为的决定作用。2确定关键比赛中常出现的消极想法。3确定如何认识这种消极想法。4以积极提示语取代消极想法,如裁判无法改变,关键在我自己!5不断重复相应的对子。6通过不断重复和定时检查,举一反三,养成对待
38、困难的积极态度和良好习惯。2023/1/1592第二节第二节 模拟训练模拟训练一、模拟训练概述一、模拟训练概述 模拟训练是针对比赛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或问题进行模拟实战的反复练习。模拟训练可分为:实景模拟和语言图像模拟。实景模拟是设置竞赛的情境和条件对运动员进行训练。语言图像模拟是利用语言或图像描述比赛情境。2023/1/1593二、模拟训练的方法二、模拟训练的方法(一)对手特点的模拟(二)不同起点比赛的模拟(三)裁判错判误判的模拟(四)气候条件影响的模拟(五)对观众影响的模拟(六)时差的模拟(七)地理环境的模拟2023/1/1594第一节第一节 竞赛过程的一般心理特征竞赛过程的一般心理特征一、运
39、动竞赛的心理学意义一、运动竞赛的心理学意义 1竞赛总是与运动员追求优异成绩的积极意向相联系,可以激发人的积极性和进取心;2竞赛中,运动员身心处于极度紧张状态,能提高运动员的心理能力和个性品质;3运动竞赛中,情绪体验丰富,能促进高级社会性情感的发展。与身心极度紧张状态相联系的是强烈、丰富的情感体验。2023/1/1595二、竞赛过程中运动员的情绪特点二、竞赛过程中运动员的情绪特点(一)运动情绪的兴奋状态(一)运动情绪的兴奋状态 (1)其主观体验:精神饱满、轻松愉快,全身力量增长,跃跃欲试,渴望发挥自己的潜力,渴望取得优异成绩。(2)意义:这种情绪状态是每个运动员参加运动竞赛所必需的,它有利于提高
40、工作能力,为实现预定的目标而奋斗。(3)产生和发展:在竞赛过程中产生,也可能在赛前产生,它随着竞赛情况的激化而逐步发展,到竞赛的关键时刻,运动兴奋的情绪达到最大强度,即转为运动情绪的战斗振奋状态。2023/1/1596(二)运动情绪的战斗振奋状态(二)运动情绪的战斗振奋状态 1其主观体验:精力非常充沛,积极性非常高,急于实现自己的潜力或战胜竞赛的对手。2意义:在这种情绪状态中,最有利于运动员水平的发挥,有时甚至能超水平发挥。3产生、发展:这种情绪状态是在竞赛的激烈和关键时刻产生的。其强度接近于激情状态,处于激情边缘,但又不会失去对自己行为的控制。2023/1/1597(三)运动情绪的陶醉状态(
41、三)运动情绪的陶醉状态 1其主观体验:在这种情绪状态中,运动员的全部精力都倾注到比赛活动中,觉察不到与竞赛无直接关系的周围任何现象。2产生:这种情绪状态经常是在双方势均力敌,比分较为接近,本方又有微弱优势,有胜利的希望时产生的。2023/1/1598(四)运动情绪的悔恨状态(四)运动情绪的悔恨状态(五)运动情绪的竞争状态(五)运动情绪的竞争状态 (1)一对一比赛的项目 (2)个人赛 2023/1/1599三、运动竞赛中影响情绪的条件三、运动竞赛中影响情绪的条件 (一)运动竞赛的规模和运动员面临 的任务 (二)竞赛双方的实力对比 (三)运动员的训练水平和比赛经验 (四)运动员参加比赛时动机的性质
42、 (五)运动员的意志品质和道德修养 2023/1/15100第二节第二节 运动员赛前状态的心理分析运动员赛前状态的心理分析运动员赛前状态的特点:1运动员面临任务的态度和活动的动机2注意机能的变化3知觉、表象过程的特点4思维和记忆过程的特点5情绪兴奋性的特点6意志活动的特点2023/1/15101临赛的生理变化主要表现:1高级神经系统活动的特点,兴奋和抑 制的相互关系 2心血管系统的反应 3呼吸系统的变化 4内心泌系统的变化 5物质代谢的变化2023/1/15102(一)赛前过分激动的状态(一)赛前过分激动的状态 主要表现:面对艰巨的比赛任务,过分兴奋、焦急、惊慌甚至害怕。A心理B生理C影响D原
43、因E解决办法 2023/1/15103(二)赛前淡漠状态(二)赛前淡漠状态 (缺乏应有的激动)(缺乏应有的激动)A心理B生理C影响D原因E解决办法 2023/1/15104(三)赛前盲目自信状态(三)赛前盲目自信状态 (自我安慰状态(自我安慰状态轻敌)轻敌)A心理B影响C原因D指导方法 2023/1/15105(四)战斗准备状态(四)战斗准备状态A心理B生理C影响D原因 2023/1/15106第三节第三节 运动竞赛过程的心理分析运动竞赛过程的心理分析三、现场心理战术与策略三、现场心理战术与策略 (一一)以以已已之之长长,攻攻彼彼之之短短,避避实实击击虚虚,克克敌敌制制胜胜 (二)出其不意,攻击不备,先发制人二)出其不意,攻击不备,先发制人 (三)使对方麻痹大意或给对方以心理负担(三)使对方麻痹大意或给对方以心理负担 (四)消除对方的精力,保证我方稳定的情绪(四)消除对方的精力,保证我方稳定的情绪2023/1/15107(五)通过各种暗示,鼓舞我方斗志(五)通过各种暗示,鼓舞我方斗志 1语言暗示2表情暗示3动作暗示2023/1/15108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