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化学必修二期末考试复习知识点归纳.docx
《2023年化学必修二期末考试复习知识点归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化学必修二期末考试复习知识点归纳.docx(6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化学必修二期末考试复习知识点归纳 第一篇:化学必修二期末考试复习学问点归纳 期末考试必修二复习提纲 第一章 一、元素周期表 熟记等式: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1、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 依据原子序数递增的依次从左到右排列; 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个横行周期(表中共有7个周期); 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依次从上到下排成纵行族(表中共有16个族) 2、如何精确表示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周期序数电子层数;eg: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eg: 口诀:三短三长一不全;七主七副零八族 熟记:三个短周期,第一和第七主族和零族的元素符号和名称重点记忆 3、元素金
2、属性和非金属性推断根据: 元素金属性强弱的推断根据: 单质跟水或酸起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越简洁金属性越强。 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的碱性强弱;碱性越强金属性越强,置换反应。 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推断根据: 单质与氢气生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及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 置换反应。 4、核素:具有确定数目的质子和确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A = Z + N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同位素。同一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同 二、元素周期律 1、影响原子半径大小的因素: 电子层数:电子层数越多
3、,原子半径越大最主要因素 核电荷数:核电荷数增多,吸引力增大,使原子半径有减小的趋向次要因素 核外电子数:电子数增多,增加了互相排斥,使原子半径有增大的倾向 2、元素的化合价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 最高正价等于最外层电子数F、O元素无正价 负化合价数 = 8最外层电子数金属元素无负化合价 3、同主族、同周期元素的结构、性质递变规律: 同主族:从上到下,随电子层数的递增,原子半径增大,核对外层电子吸引实力减弱,失电子实力增加,还原性金属性慢慢增加,其离子的氧化性减弱。 同周期:左右,核电荷数慢慢增多,最外层电子数慢慢增多 原子半径慢慢减小,得电子实力慢慢增加,失电子实力慢慢减弱,氧化性 慢慢增加
4、,还原性慢慢减弱,气态氢化物稳定性慢慢增加,最高价氧化物 对应水化物酸性慢慢增加,碱性 慢慢减弱 三、化学键 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就是离子化合物;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才是共价化合物。 用电子式表示出以下物质: CO2、N2、H2S、CH4、Ca(OH) 2、Na2O2、H2O2等如:NaOH中含极性共价键与离子键,NH4Cl中含极性共价键与离子键,Na2O2中含非极性共价键与离子键,H2O2中含极性和非极性共价键 其次章 一、化学能与热能 1、在任何的化学反应中总伴有能量的转变。 缘由: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汲取能量,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放出能量。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
5、学反应中能量转变的主要缘由。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在发生过程中是汲取能量还是放出能量,确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E反应物总能量E生成物总能量,为放热反应。E反应物总能量E生成物总能量,为吸热反应。 2、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常见的放热反应:全部的燃烧与缓慢氧化。酸碱中和反应。金属与酸、水反应制氢气。大多数化合反应特殊:CCO2是吸热反应。常见的吸热反应:以C、H2、CO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如: C(s)H2O(g)CO(g)H2(g)。铵盐和碱的反应如Ba(OH)28H2ONH4ClBaCl22NH310H2O 大多数分解反应如KClO3、KMnO4、CaCO3的分解等
6、。 1、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方式: 2、原电池原理 1概念:把化学能干脆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2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的转移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3构成原电池的条件:1有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2电解质溶液3闭合回路4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4电极名称及发生的反应: 负极: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较活泼金属ne金属阳离子 负极现象:负极溶解,负极质量削减。 正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或石墨作正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溶液中阳离子ne单质 正极的现象:一般有气体放出或正极质量增加。 5原电池正负极的推断方法: 根据原电池两极的材料: 较活泼的金属作负
7、极K、Ca、Na太活泼,不能作电极; 较不活泼金属或可导电非金属石墨、氧化物MnO2等作正极。 根据电流方向或电子流向:外电路的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电子则由负极经外电路流向原电池的正极。根据内电路离子的迁移方向:阳离子流向原电池正极,阴离子流向原电池负极。 根据原电池中的反应类型: 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现象通常是电极本身消耗,质量减小。 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现象是常伴随金属的析出或H2的放出。 三、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1、化学反应的速率 1概念: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削减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均取正值来表示。 计算公式:v(B)Dn(B)Dc(B) VDtD
8、t单位:mol/(Ls)或mol/(Lmin) B为溶液或气体,若B为固体或纯液体不计算速率。 重要规律:速率比方程式系数比 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内因:由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结构和性质确定的主要因素。 外因:温度:上升温度,增大速率 催化剂:一般加快反应速率正催化剂 浓度:增加C反应物的浓度,增大速率溶液或气体才有浓度可言 压强:增大压强,增大速率适用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 其它因素:如光射线、固体的外表积颗粒大小、反应物的状态溶剂、原电池等也会变更 化学反应速率。 2、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平衡 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逆、动、等、定、变。 逆:化学平衡探讨的对象是可逆反应。 动:动态平衡,到达平衡
9、状态时,正逆反应仍在不断进行。 等:到达平衡状态时,正方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等于0。即v正v逆0。 定:到达平衡状态时,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各组成成分的含量保持确定。 变:当条件转变时,原平衡被破坏,在新的条件下会重新建立新的平衡。 第三章 一、有机物的概念 1、定义: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为有机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碳的金属化合物等除外 2、特性:种类多大多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易分解,易燃烧熔点低,难导电、大多是非电解质 反应慢,有副反应故反应方程式中用“代替“= 二、甲烷 烃碳氢化合物:仅有碳和氢两种元素组成甲烷是分子组成最简洁的烃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极难溶于
10、水,密度小于空气,俗名:沼气、坑气 2、分子结构:CH4:以碳原子为中心,四个氢原子为顶点的正四面体键角:109度28分 3、化学性质:氧化反应:4+22 点燃 CO222 OCHO+H 甲烷与KMnO4不发生反应,所以不能使紫色KMnO4溶液褪色 光取代反应:CH4+Cl2CH3Cl+HCl4、同系物:结构相像,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全部的烷烃都是同系物 5、同分异构体: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结构式结构不同导致性质不同 三、乙烯 1、乙烯的制法: 工业制法:石油的裂解气乙烯的产量是一个国家石油化工进展水平的标记之一 2、物理性质:无色、稍有气味的气体,比空
11、气略轻,难溶于水 3、结构:不饱和烃,分子中含碳碳双键,6个原子共平面,键角为120 4、化学性质: 2CO2+2H2O火焰光明并伴有黑烟1氧化反应:C2H4+3O2 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说明乙烯能被KMnO4氧化,化学性质比烷烃活泼。 2加成反应:乙烯可以使溴水褪色,利用此反应除乙烯 点燃 乙烯还可以和氢气、氯化氢、水等发生加成反应。 CH2=CH2 + H2CH3CH3CH2=CH2+HClCH3CH2Cl一氯乙烷 CH2=CH2+H2OCH3CH2OH乙醇 3聚合反应: 四、苯 1、物理性质: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有毒,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 溶剂,本身也是良好的有机
12、溶剂。 2、苯的结构:C6H6正六边形平面结构苯分子里6个C原子之间的键完全相同,3、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2C6H6+15O2 点燃 12CO2+6H2O火焰光明,冒浓烟 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2取代反应 + Br2eB3rF+HBr 铁粉的作用:与溴反应生成溴化铁做催化剂;溴苯无色密度比水大 苯与硝酸反应,生成无色、不溶于水、密度大于水、有毒的油状液体硝基苯。 +HONO2浓硫酸 NO2+H2O 3加成反应 用镍做催化剂,苯与氢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己烷。 +3H2催化剂 五、乙醇 1、物理性质:无色有特殊香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与水以随便比互溶 如何检验乙醇中是否含有水:加无水硫酸铜; 2
13、、结构: CH3CH2OH含有官能团:羟基 3、化学性质 1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2CH3CH2OH+2Na2CH3CH2ONa+H2取代反应 2乙醇的氧化反应 点燃乙醇的燃烧:CH3CH2OH+3O2 2CO2+3H2O 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2CH3CH2OH+O 2乙醇被强氧化剂氧化反应 KMnO4或酸性重铬酸钾溶液CH3CH2OH酸性CH3COOH 或AgCu 2CH3CHO+2H2O 六、乙酸俗名:醋酸 1、物理性质:常温下为无色有剧烈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易结成冰一样的晶体,所以纯净的乙酸又叫冰醋酸,与 水、酒精以随便比互溶 2、结构:CH3COOH含羧基 3、乙酸的重要化学性质 1乙酸的酸
14、性:弱酸性,但酸性比碳酸强,具有酸的通性 乙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乙酸能与碳酸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利用乙酸的酸性,可以用乙酸来除去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3: 2CH3COOH+CaCO3CH3COO2Ca+H2O+CO2 乙酸还可以与碳酸钠反应,也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2CH3COOH+Na2CO32CH3COONa+H2O+CO2 2乙酸的酯化反应 酸脱羟基,醇脱氢,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乙酸与乙醇反应的主要产物乙酸乙酯是一种无色、有香味、密度比水的小、不溶于水的油状液体。在试验时用饱和碳酸钠汲取,目的是为了汲取挥发出的乙醇和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反应时要用冰醋酸和无水乙醇,浓
15、硫酸做催化剂和吸水剂 1、常见金属的冶炼: 加热分解法:加热还原法: 铝热反应电解法: 2、金属活动依次与金属冶炼的关系: 金属活动性序表中,位置越靠后,越简洁被还原,用一般的还原方法就能使金属还原;金属的位置越靠前,越难被还原,最活泼金属只能用最强的还原手段来还原。离子 二、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1、海水的组成:含八十多种元素。 其中,H、O、Cl、Na、K、Mg、Ca、S、C、F、B、Br、Sr等总量占99%以上,其余为微量元素;特点是总储量大而浓度小 2、海水资源的利用: 1海水淡化: 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 反渗透法等。 2海水制盐:利用浓缩、沉淀、过滤、结晶、重结晶等分别方法制
16、备得到各种盐。 三、环境爱惜与绿色化学 绿色化学理念 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削减和消退工业生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又称为“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 从环境观点看:强调从源头上消退污染。从一起先就避开污染物的产生 从经济观点看:它提倡合理利用资源和能源,降低生产本钱。尽可能提高原子利用率 热点:原子经济性反应物原子全部转化为最终的期望产物,原子利用率为100% 其次篇:化学必修二学问点总结 1、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 一、元素周期表 熟记等式: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1、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 依据原子序数递增的依次从左到右排列; 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个
17、横行周期; 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依次从上到下排成纵行族 2、如何精确表示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周期序数电子层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口诀:三短三长一不全;七主七副零八族 熟记:三个短周期,第一和第七主族和零族的元素符号和名称 3、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推断根据: 元素金属性强弱的推断根据: 单质跟水或酸起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 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的碱性强弱;置换反应。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推断根据: 单质与氢气生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及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置换反应。 4、核素:具有确定数目的质子和确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质量数=
18、质子数+中子数:A = Z + N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同位素。同一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同 二、元素周期律 1、影响原子半径大小的因素:电子层数: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最主要因素 核电荷数:核电荷数增多,吸引力增大,使原子半径有减小的趋向次要因素核外电子数:电子数增多,增加了互相排斥,使原子半径有增大的倾向 2、元素的化合价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最高正价等于最外层电子数氟氧元素无正价 负化合价数 = 8最外层电子数金属元素无负化合价 3、同主族、同周期元素的结构、性质递变规律: 同主族:从上到下,随电子层数的递增,原子半径增大,核对外
19、层电子吸引实力减弱,失电子实力增加,还原性金属性慢慢增加,其离子的氧化性减弱。同周期:左右,核电荷数慢慢增多,最外层电子数慢慢增多 原子半径慢慢减小,得电子实力慢慢增加,失电子实力慢慢减弱 氧化性慢慢增加,还原性慢慢减弱,气态氢化物稳定性慢慢增加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慢慢增加,碱性 慢慢减弱 2、化学键 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就是离子化合物;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才是共价化合物。NaOH中含极性共价键与离子键,NH4Cl中含极性共价键与离子键,Na2O2中含非极性共价键与离子键,H2O2中含极性和非极性共价键 3、化学能与热能 一、化学能与热能 1、在任何的化学反应中总伴有能量的转变。 缘由:
20、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汲取能量,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放出能量。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变的主要缘由。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在发生过程中是汲取能量还是放出能量,确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E反应物总能量E生成物总能量,为放热反应。E反应物总能量E生成物总能量,为吸热反应。 2、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常见的放热反应:全部的燃烧与缓慢氧化。酸碱中和反应。金属与酸、水反应制氢气。 大多数化合反应特殊:CCO2= 2CO是吸热反应。 常见的吸热反应:以C、H2、CO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如:C(s)H2O(g)= CO(g)H2(g)。 铵盐和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化学 必修 期末考试 复习 知识点 归纳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