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古诗三首—菊花 教案1(大全五篇).docx
《2023年古诗三首—菊花 教案1(大全五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古诗三首—菊花 教案1(大全五篇).docx(4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古诗三首菊花 教案1(大全五篇) 第一篇:古诗三首菊花 教案1 古诗三首菊花 教学目标: 1.学习古诗菊花,了解诗中所描写的景物,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学习诗中生字,理解词句意思,有感情地背诵并默写。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爱菊的缘由。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观赏过菊花吗?你是什么时间观赏的?揭题菊花。 二、检查预习状况,介绍作者,学习生字词。 1.师生共同介绍 元稹779831,字微之,唐代诗人。河南府今河南省洛阳市人。九岁能诗,十五岁明经及第。他与白居易共同开创浅
2、切的新诗风,世评“元轻白俗。他两人均曾企图以诗为救世之工具,共同致力于讽谕诗。其诗朴质深切,反映了广泛的现实生活。与此同时,他还遗有许多感伤性质的杰作。有许多歌咏元、白两人深厚友谊的酬答诗。有元白长庆集。 2.小组探讨预习生字词的状况并汇报。 菊菊花。 秋丛秋天的菊花丛。 舍房屋。组词:宿舍、校舍 陶本诗中指姓陶的家,即陶渊明家。陶渊明是晋朝著名诗人,最宠爱菊花 偏偏爱,在几个人或几件事中特别宠爱其中的一个或一件。 此此花,这个花。 尽完。开尽:开完。 篱篱笆。 三、学习古诗看视频,屏幕出示菊花全文字幕 1自由读:结合课后注释,试着小声说说诗句的意思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互助学习:在
3、小组里每位同学说说诗句的意思,不懂的地方请同学、老师关心。 3各小组推举一位同学汇报学习状况。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这句诗的意思是:一丛丛的菊花围着院墙屋舍开放,仿佛到了陶渊明的家。诗人围围着开满菊花的篱笆流连观赏,以至不觉中太阳已西斜。这两句诗是写景,写菊花之多,使观赏者留连忘返,不知时间消逝。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不是人们偏爱菊花,是因为这种花开完后,就没有别的花再比得上它。菊花是百花中最终凋谢的这两句写了作者偏爱菊花的缘由。表达了诗人酷爱菊花的深情,也赞美了菊花傲霜斗寒的珍贵品质。 四、再读古诗,体会意境及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同学
4、之间互相读。 2.互相沟通,谈谈诗中表达的意境和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菊花一诗,诗人描写了菊花的多、美以及自己偏爱菊花的缘由,表达了诗人酷爱菊花的深情,也赞美了菊花傲霜斗寒的珍贵品质。 五、指导朗读 秋菊绕舍/ 似/ 陶家,遍绕篱边/ 日/ 渐斜。 不是花中/ 偏/ 爱菊,此花开尽/ 更/ 无花。 前两句赏花,用缓慢轻松的语调读出诗人清高傲慢的情感。后两句诗人直白内心想法,朗读的语气确定,洁净利落,表达对菊花的情有独钟。 六、背诵古诗 1.自己读一读,试着背一背。 2.同学之间互相背一背。 其次篇:教案1古诗三首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教者:张泽元 教学目标: 1理解三首古诗,结合注释或查字典、词
5、典,了解诗句意思。 2多诵读,并能绽开想象,体会诗人的感情。 3了解诗人怎样在写景、叙事中抒发情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还记得李白吗?哪位同学能够起来为大家背一首他的诗呢?第六册独坐敬亭山,第七册早发白帝城、望庐山瀑布 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李白的“赠汪伦板书题目。要求我们能借助课文注释或查字典,自己理解古诗的内容,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和大家沟通。 二、学习赠汪伦 1讲解并描述诗歌写作背景。 汪伦是知名的歌手,且很有才学,但不愿做官,隐居在安徽泾县西南的桃花潭畔。他对李白所作的诗佩服得“心悦诚服,日夜吟诵。他知道李白宠爱喝酒,于是运用最好的糯米和高粱酿成酒,并常年窖在地下。有
6、一回他听说李白到了安徽,想邀请李白前来作客,但又怕李白不愿来,于是想出一个妙计。他修书一封,送给李白。李白拆信一看,上面写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已早听说汪伦是一方豪士,便欣然容许往访。见面后,李白说:“我是来观十里桃花,访万家酒店的。汪伦笑道:“桃花者,一潭之名也,并无桃花十里;万家者,店主子姓万也,并无酒店万家。此时李白方知“受骗上当,但却哈哈大笑说:“临桃花潭,饮万家酒,会汪豪士,此亦人生快事!此后汪伦每日以美酒佳肴相待,两人甚是相投,成了好挚友。临别时李白即兴写下赠汪伦这首独具匠心的七言绝句,2老师范读。 3指名学生试读,老师指导。 4指导学生
7、理解诗句,体会感情。 l根据课文注释、查字典自读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自己不理解的地方登记来。 2小组探讨、沟通,议一议是如何理解这首诗的。 3学生汇报沟通自学状况。 指名试讲:你是怎样理解诗的前两句的? 先结合诗句理解词语,然后再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重点理解后两句诗的意思并体会感情。 师:谁来谈谈你是怎样理解这两句诗的? 生:“不及是“比不上的意思,“情指“情意,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桃花潭水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情意深。 师:汪伦对李白的情意仅仅表如今“送别上吗?前面听了老师对这首诗写作背景的介绍,你们知道汪伦对李白的情意还表如今哪里? 生:表如今汪伦写信热忱地邀请李白来桃花潭作客。 生
8、:表如今汪伦每天用美酒盛情款待李白。 师:桃花潭水真的有千尺深吗?没有,这是作者的假设,那么,跟下句连起来,可用上什么关联词来翻译呢? 生:哪怕桃花潭水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对我的情意深。 生:即使桃花潭水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对我的情意深。 还可用“就算也“纵使也 师:同学们,汪伦先是写信热忱邀请李白来家作客,接着又用美酒盛情款待李白,李白要走了,汪伦又带着村民踏歌相送。全部这一切,怎么不使李白深受感动呢?大家请再想想,假如接受不同的语气来翻译这两句,比方可用感叹句或反问句的形式,能不能更好地表达李白此时的激烈心情呢? 生:即使桃花潭水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对我的情意深哪! 生:即使桃花潭水
9、有千尺深,怎么能比得上汪伦对我的情意深呢? 生:桃花潭水有千尺深,比得上汪伦对我的情意深吗?不,远远比不上。 师:“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运用了比方和夸张的手法,谁来说一说,这里用什么来比方什么? 生:用“桃花潭水的深来比方“汪伦对我的情意深。 师:这里运用比方、夸张的手法,为的是表现什么? 生:表现汪伦和李白之间的情意深。 生:表现挚友间的情深意重。 师:谁能把这种感情谈出来? 生: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把这首诗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4指导朗读、背诵。 指导停顿,读中表达情感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配乐朗读 背诵这首诗。 四
10、、布置作业 默写赠汪伦。 其次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指名背诵赠汪伦。 2集体背诵。 3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李白写的又一首表现挚友相送的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二、解题 黄鹤楼最早建于三国时期,有“天下绝景之称,历代诗人在此留下了不少诗篇。 孟浩然,是唐朝一位很知名的诗人,和李白是好挚友。可指名背诵孟浩然的诗,如春晓。 之:往,去。 广陵:地名,如今的江苏省扬州市,汉朝时称“广陵,隋唐时称扬州,扬州是唐朝最繁华的都市之一。 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把题目的意思说出来。 提示:是谁送谁,从什么地方到什么地方去。 三、自学古诗自主探究 1自由练习朗读古诗。 2借助课文注释或查字典,自学古诗,登记不懂的问题。
11、 3小组合作学习。 4汇报沟通自学成果,老师相机引导、点拨。 故人西辞黄鹤楼 “西辞,如图,由图可见黄鹤楼在西,扬州在东,孟浩然由西向东,依长江顺流而下,告辞时自然要向西拱手。 第一句点明送别地点。 烟花三月下扬州 “烟花三月,三月,过去人们称之为季春或暮春,正是春深如海的季节,在草长花开的季节,空气湿度增大,远望去好像有一层薄薄的烟雾覆盖着花草树木,烟花指的就是这种景色。 其次句点明送别的时间。 在黄鹤楼这样的千年胜地,又正值繁花似锦的春天,挚友们正应快乐地聚会,可“故人却要辞别远去了。这两句在叙事之中流露出惜别之情。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在碧波荡漾的江面上,一只帆船慢慢向前移
12、动,直到水天相接的地方帆船不见了,老挚友不见了,只有江水层层涌向天涯,李白仍呆立江边。 这首诗前两句叙事,后两句写景。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老挚友的依依惜别之情。 5指导感情朗读,体会老挚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6练习背诵。 四、总结 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天里李白送别好友孟浩然时的情景,表达了挚友间依依惜别之情。 五、作业 1课外阅读李白、孟浩然写的其他诗。 2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完成一幅古诗配画。 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 指名背诵赠汪伦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二、学习回乡偶书 1解题:理解“偶和“书的意思。 2简介作者及背景。 贺知章,证圣元年进士,时年三十六岁,直到天宝三年回到久别的家乡,当
13、时已是八十四岁的人了。久别归来,对家乡的深切眷恋之情,喷涌而出,顺手写下了这不朽之作。 3老师范读,学生思索:这首诗讲的是什么事? 4学生读熟古诗,借助课文注释和查字典自学诗句。 5小组内沟通自学状况。 6当“小老师,上台讲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台下同学可以对“小老师发问,“小老师答不上或答不对的,可由台下同学回答或补充、更正。无人答对的由老师引导、关心。 7老师小结:诗人少小时离开家乡,年纪老大了才得以重返故里,虽乡音未改,但两鬓早已如霜,离开家乡久了,一切都可以变更,惟有“乡音无改,这无改的乡音里流露出诗人对家乡的深厚情怀。 8指导感情朗读并练习背诵。 四、作业 熟读三首古诗并背诵。 五、板书
14、设计 教案点评: 学生借助课文中的注释和查工具书理解诗句。小组探讨,全班沟通。扮演小老师上台讲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台下同学对小老师发问。老师通过介绍背景、赏析语言、观看画面、反复吟诵等方法,引导学生读懂古诗,进入意境,体会感情。 第三篇:1古诗三首 1古诗三首 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闲: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由的样子。厌:满意。尽:消逝。 注解: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天空中还有一片白云,却也不愿停留。作者 和敬亭山纹丝不动地看着,总是看不够,此时作者的心里只有敬亭山了。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
15、,白银盘里一青螺。 和:和谐,这里指水色和月色融为一体。潭面:指湖面 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未:没有。 注解:水色和月色融为一体,显得特殊和谐。湖面没有风,好像一面未打磨过的铜镜一般,远远望去,洞庭湖中一片翠绿,好像白银里盛放着一枚青螺。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谙:熟识。曾:曾经。如:好像。 旧:从前,指诗人年轻时游过杭州。注解:江南很好,我曾经对江南是多么熟识,日出的江水是那么的红,赛过火焰。春回大地,江水是那么的绿。这样美丽的江南怎么能不让人怀念呢? 乡村四月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
16、了蚕桑又插田。 山原:山陵和原野。 白满川:指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空的光芒。川,平地。子规:杜鹃鸟。了:结束。 注解:山陵和原野一片翠绿,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空的光芒,蒙蒙细雨中,只能听见杜鹃不停地叫着。四月到了,农夫都起先农活了,没有人闲着,刚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四时田园杂兴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杂兴:各种兴致。 耕田:除去田里的杂草。绩麻:把麻搓成线。未解:不懂。供:从事。傍:靠近。 小孩子:天真、可爱酷爱劳动。 注解:白天锄地,夜搓麻,村庄里的儿女各有各的事,各有各的本领,小孩子哪里懂得耕织之事,但也仿照大人在靠近桑树下面学着种
17、瓜。 渔歌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若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箬笠:用竹蔑、箬叶编制的斗笠。蓑衣:用草或棕制成的防雨用具。地点:西塞山旁边时间:春季 西塞山旁边白鹭飞展翅高飞,桃花两岸的溪水鳜鱼肥美,头戴青斗笠,身穿绿蓑衣,在斜风细雨中垂钓的人都不想回家了。 2桂林山水 游记桂林的山水是天下第一的,水静清绿,漓江的水迷人,比方排比 对漓江水的宠爱和赞美之情 山:奇秀险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中心句 中心句:酷爱大自然,酷爱祖国大好河山。 3记金华的双龙洞 巡游的先后依次 途中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 洞口:宽敞像桥洞似的 外洞:宽敞设问孔隙窄小真实感受内洞:又黑又大 4七月的
18、天山 移步换景雪山很白,原始森林连绵起伏,枝丫很密花特别多,好像花的海洋。 5中彩那天 明白的道理:一个人恳切有信誉,不贪图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这个人已有精神财宝,它比物质财宝更重要,更珍贵,精神财宝是为人恳切,讲信誉。 6万年牢 万年牢指的是:万年牢的产品质量,赢得了生意的万年牢,万年牢的生意靠的是恳切、守信的“万年牢的人品。 父亲是个什么样的人?父亲办事认真实在,讲究商业道德,正直的人。 7尊严 哈默:用自己的广告维护了个人尊严,他有尊贵的人格。富翁:拥有尊贵的人格。 8将心比心 第一段的意思:关切关心 其次段:宽容激励。 9自然之道 1事情进展的依次,2遵循自然规律,要依据自然规律办事。
19、10黄河是怎样转变的 说明文 运用的修辞方法: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 11蝙蝠和雷达 其次自然段:过渡段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第六自然段:过渡段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我们要做个酷爱科学,乐于视察,乐于探究的人。 12大自然的启示 这篇课文告知我们一个道理:保持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13夜茑的歌声 这篇课文是以夜莺的歌声为线索记叙 小夜莺机智、聪明、酷爱祖国的人。 14小英雄雨来 雨来是一个酷爱祖国,不畏强敌,机智勇敢的人。 15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我们要酷爱和平,维护和平,制止斗争。 16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这是一首现代诗,诗中春天指的是没有斗争的硝烟,和平奇妙的日子。 17触摸春天 安静是一个酷爱生
20、活,酷爱生命、珍惜生命的人,通过安静对春天,对大自然对生活的酷爱,告知我们生命是奇妙的,要酷爱生活,酷爱生命。 18永生的眼睛 “眼睛折射出的是人性的和善和奇妙,“永生弘扬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必将世代相传,永不泯灭。 19生命生命 珍爱生命,活出精彩 其次部分描述的是:飞蛾求生。第三部分:砖缝中长出瓜苗。第四部分:静听心跳 20花的志气 本文是以作者的情感转变为线索,第一自然段描写了作者寻花的经过。生命的意义是什么?生命的意义是志气,有志气就会有盼望。 21乡下人家 其次自然是依据时间依次,空间依次来记述的,乡下人特别和善、淳朴、热忱好客 整篇课文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宠爱,向往赞美
21、之情。 22牧场之国 第一自然段是总起句,作者向人们介绍荷兰的特点,对荷兰牧场独特的风光赐予的赞美。 24麦哨 课文以麦哨的声音为线索写的 第一自然段:首尾呼应,孩子们是天真、活性、淳朴的。 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莫非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反问句陈述句:你不能违背人类的真理。伽利略:是一个敢于挑战权威,执著探求科学真理的人。 26聚精会神 聚精会神指全部精力集中在一点上,形容留意力高度集中。 罗丹干起工作来一丝不苟,到达了忘我的境界,对艺术执著追求精益求精持之以恒。 27鱼游到纸上 本文是依据事情进展的依次来描写的,以年轻人特别的举止写的 青年专心致志,一丝不苟,忘我,坚持不懈,勤奋专注。 28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年古诗三首菊花 教案1大全五篇 2023 古诗 菊花 教案 大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