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四年级上册《滴水实验》教学设计-《滴水实验》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四年级上册《滴水实验》教学设计-《滴水实验》教学设计.docx(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四年级上册滴水实验教学设计-滴水实验教学设计 第一篇:四年级上册滴水试验教学设计-滴水试验教学设计 滴水试验教学设计 执教老师:第四中心云山小学 陈梅燕 指导老师: 第四中心云山小学 黄淑珍 第四中心云山小学 黄素容 修编老师:第四中心云山小学 黄素容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88-90页。教材分析: “滴水试验是“综合与实践领域中的学习内容。这一课,教材在设计上突出了“综合与实践领域的典型特点:重问题、重过程、重综合。教材根据学生已有的学问阅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了“滴水试验数学教学活动情境。教材从数学的角度来找寻、觉察、思索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
2、学,能够用数学的观点看问题,使数学生活化;同时供应了素材以及进行探究规律的机会,主要通过做试验及对试验结论的思索,培育学生科学的思维品质,树立爱惜水资源、节省能源等意识,促进学生养成节省用水的良好习惯。设计思路: 本节课主要设计五个环节:提出任务设计方案动手试验沟通反思自我评价,引导学生在探究学习中独立思索,学会找寻并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积累“从头到尾思索的数学活动阅历,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实力的进展。 1、创建性地运用教材,让学生阅历“数学化的过程 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过程。本节课从学生“学的角度组织、设计教学活动,创建性地运用教材,以实际生活中的滴水现象引发问题,充分挖
3、掘、拓展学生的探究过程,力求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去探讨、觉察,阅历将生活问题数学化的过程,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学问的同时,在思维实力、情感看法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进展。 2、给学生探究的空间 数学是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过程。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不能单纯依靠仿照和记忆,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富有特性的过程。因此,在“滴水试验中,我准备留给学生充分自主探究、合作沟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设计活动方案,再小组合作,通过师生共做试验,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领悟。 3、留意学生的思维提升 本节课留意培育学生的数学思想,让学生领悟把大问题转化成小问题的数学思想,引导学生体会用做试验的方法也可
4、以解决数学问题。课时支配: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从数学的角度分析一个滴水的水龙头所漏掉的水的价值,并搜集节省用水的方法,体验节省用水的重要性,养成节省用水的好习惯。 3、阅历综合运用学问和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培育创新意识、实践实力和自我评价的实力。 教学重点:阅历“一年会滴多少水的推算过程及运用这个数据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针对“滴水试验任务,能够从数学的角度提出解决方案并实施。教学准备:课件、纸杯、牙签、水、烧杯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老师:同学们,老师准备了两道有关水的好玩的问题想考考大家,大家有没 有信念答对呢? 2
5、、出示问题: 假如在没有食物也不喝水的状况下,人最多可以存活几天? 假如没有食物但有淡水饮用,人最多可以存活几天? 3、指名揣测,引入主题。 二、提出问题 1、我们人类离不开水。但是,生活中奢侈水的现象照旧存在。看! 2、出示漏水视频,学生观看。 3、老师:看,这是个没有拧紧的水龙头滴了满地水,多奢侈啊!假如你看到了 这种现象,会怎么做? 4、看图提出问题细致看看这幅图,你能从中提出一个什么数学问题? 5、读笑笑的问题一个没有拧紧的水龙头一年会滴多少水? 三、设计方案 1、思索: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2、引导得出:必需先收集到一分钟的数据。 3、再问:怎么收集到一分钟的数据? 4、学生设计方案。
6、 5、沟通方案。 四、学生试验 1、简洁提示试验留意事项。 2、师生共试验。 五、沟通反思 1、沟通数据 “为什么大家的数据会不一样? “怎么办?这里填多少合适 ?那怎么计算平均数? 2、提问:有了一分钟的数据,怎样推算出一年水龙头滴了多少水?学生独立 计算,后全班沟通。 3、练习 一年滴的水可以装成几瓶500毫升的水? 一个水龙头一年滴的水能装几箱? 探讨说明,每人每天要喝3瓶左右500毫升的水才能维持身体的正常需要,请问一个水龙头一年滴的水够一个人喝多少天? 4、拓展 了解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观看图片,了解我国水资源状况。 六、总结 1、指名共享课前收集到的节省用水的方法。 2、指名谈收获
7、 七、布置作业计算一个水龙头一年奢侈的水可供三个人洗手洗多久? 八、自我评价 板书设计: 数学好玩滴水试验 一年-28800365=105120毫升 一天-120024=28800毫升 一时-2060=1200毫升 一分-20毫升 其次篇:滴水试验教学设计 滴水试验教学设计 1.阅历试验、意料、调查、访谈、比较等过程,了解意料一个滴水的水龙头滴水会奢侈多少水的方法。 2.从数学的角度如调查、计算分析一个滴水的水龙头所漏掉的水的价值,体验节省用水的重要性。 3.通过上网、查阅报刊、专访等方式搜集水资源、节省用水等方面的信息,体验到珍惜水,就是珍爱生活的教化。 4.阅历综合运用学问和多种方法解决问
8、题的过程,培育创新意识和实践实力。 阅历滴水试验的过程,初步感受探讨问题的基本方法,学习从数学的角度分析生活中的很多常见问题。 课件 一、引入课件:滴水的声音。 老师:听,你想到了什么?课件:一滴水下滴的情形。小挚友很会联想,说的都是关于滴水的状况。今日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关于“一滴水的一些问题。 二、试验:1分滴水多少克 小挚友,在生活中都见过滴水的现象吧。但是,你们有没有调查过1分滴水有多少克呢?课件出示问题:1分滴水有多少克? 漏水试验:请2个小挚友来做试验给大家看。在杯底打孔;接水1分;天平称重量。老师:通过这个试验我们知道了什么? 三、意料:1年奢侈多少水 刚上课时小挚友们介绍了生活中有
9、水龙头漏水的现象。假如1个没拧紧的水龙头漏水速度与试验相同,也就是说1个水龙头1分滴漏3克水,那么1时、1天、1月、1年大约各奢侈多少水?(课件呈现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关键要弄清楚什么?(进率)请具体说说这几个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每两个时间单位间的进率。学生计算,可以运用计算器。展示计算的状况。 老师:先把这个多位数分级,再读出来。算出的数目大不大? 四、计算:1年漏掉的水的价值 探讨说明:1个人除了正常的饮食外,每天应饮水1400 g才能维持人体需要。 1个没拧紧的水龙头1年漏掉的水大约可供1个人饮多少天? 解决这个问题,只用这一个信息1400 g行吗?为什么?学生在本
10、子列式,计算可借助计算器。 老师:学校每个水龙头都这样漏水,1年奢侈的水可供多少人饮1天?根据学生汇报板书:大约可供83325人饮1天。 老师:假如全校按2000人计算,1年漏掉的水大约可供全校师生饮多少天? 五、展示:调查的水资源信息,感受环保的重要 老师:这是小小一滴水引发的数据,假如联想到全国,奢侈就会更大。是不是地球的水资源很丰富?我国的水资源很富有?请看这些图表和数据。 请一位小挚友读出有关水资源的信息。 老师:课前,同学们收集了很多有关水资源、节省用水等方面的信息。请拿出来,在小组内展示,说一说。 六、总结 老师:今日,我们通过数学试验、计算器综合运用了数学学问,解决了身边的一些实
11、际问题。同时,我们也体会到小小一滴水引发的数据骇人动目。那么,这节课给你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欣赏动漫课件:节省一滴水。板书设计: 漏水试验 一分钟 一天 一年 第三篇:试验教学设计 试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的第十单元试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性质,本堂课主要是为了加深对酸和碱的主要性质的相识,并通过试验能够说明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酸碱的性质之后的进一步拓展和延长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以下这些学问 1、常见的酸和碱的基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酸碱指示剂 3、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因此对酸和碱有了
12、确定的相识,本节课是在以上基础上,通过试验由现象到本质,进一步探究酸碱的化学性质。 三、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1加深对酸和碱的主要性质的相识,2通过试验说明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动手试验培育学生视察、记录、分析试验现象的实力。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通过亲自动手做试验,激发学生学习的爱好,体验到学有所用的快乐。 四、重难点 重点:加深对酸碱的性质的相识难点:提高学生的动手视察总结的实力 五、教学方法:试验探究 六、教学过程 试验用品:试管 药匙 玻璃棒 点滴板 稀盐酸溶液 稀硫酸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 氢氧化钙溶液 硫酸铜溶液 氢氧化钙粉末 石蕊溶液 酚酞溶液 石棉网 生锈的铁钉 一
13、、创设情景: 展示两瓶无色液体一瓶是酸,一瓶是碱你将如何鉴别它们呢? 学生答: 留意:订正学生语言的描述回顾:酸碱的化学性质 二、引入 下面我们一起动手试验验证它们之间的反应,试验活动1:酸碱和指示剂的反应 多媒体展示试验步骤: 试验现象:稀盐酸、稀硫酸中液体变为红色,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中液体变为蓝色。 稀盐酸、稀硫酸中液体不变色,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中液体变为红色。试验结论:酸性溶液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变蓝,使无色酚酞变红色 试验活动2:生锈的铁钉和稀盐酸的反应 试验现象:铁锈消逝,铁钉变亮,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 铁钉外表有气泡产生 6HCl+Fe2O
14、3=2FeCl3+3H2OFe + 2HCl = FeCl2+H2 试验结论:稀盐酸可以和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也可以和某些金属反应 试验活动3氢氧化钠和硫酸铜的反应 试验现象:出现蓝色絮状沉淀,溶液变无色沉淀溶解,溶液呈蓝绿色 试验结论: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蓝色沉淀,氢氧化铜不溶于水,但可以溶于盐酸。试验活动4氢氧化钠和稀盐酸的反应 试验现象: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蒸发皿底部出现少量白色固体。 试验结论:氢氧化钠可以和稀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 试验活动5 氢氧化钙和稀盐酸的反应 试验现象:试管中出现白色浑浊溶液溶液变为红色; 试管中仍是红色浑浊溶液。红色浑浊
15、溶液变成无色澄清溶液。试验结论: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氢氧化钙溶液遇酚酞变为红色 氢氧化钙可以和盐酸发生中和反应。 三、课堂小结 1.结论:石蕊溶液遇酸溶液变成红色,遇碱溶液变成蓝色; 酚酞溶液遇酸溶液不变色,遇碱溶液变红。2.原理:Fe2O3+6HCl=2FeCl3+3H2O;Fe+2HCl=FeCl2+H2 3.原理:2NaOH+CuSO4=Cu(OH)2+Na2SO4;Cu(OH)2+2HCl=CuCl2+2H2O 4.原理:NaOH+HCl=NaCl+H2O 5.原理:Ca(OH)2+2HCl=CaCl2+2H2O 四、课堂练习 请选择适当的化学式填写在横线上。(1)2KOH+H2SO4=_
16、+2H2O(2)2NH3H2O+H2SO4=_+2H2O(3)_+_=NaNO3+H2O(4)_+_=CaCl2+2H2O 第四篇:试验教学设计 设计并制作生态瓶 教材分析:设计并制作生态瓶是“生态系统这一节中的一个活动设计,通过学生自己设计并制作生态瓶,并且对生态瓶进行管理和视察,可以关心学生更好地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及其组成,也可以提高学生的验设计和独立操作的实力。 教学目标: 1、学问目标: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及其组成。 2、实力目标:通过设计并制作生态瓶,来提高学生的试验设计和独 立操作的实力。 3、情感目标:理解人与自然和谐进展的意义,了解生态爱惜的紧迫 性,相识到提高环保意识的重要性。
17、 教学重点:设计一个生态瓶建立方案。 教学难点:根据设计方案及实际条件制作生态瓶,并坚持对生态瓶进行管理和视察。 教学准备:大饮料瓶、剪刀、建立生态瓶需要的材料、活动记录本。教学方法:设计试验教学法 教学设计 一、导入情境: 老师展示一张池塘图,引导学生探讨池塘中的生物关系: 1池塘有哪些水生生物?2水生植物需要哪些生存条件?3池塘里的植物为动物供应了哪些关心?4动物为植物生长做了哪些奉献? 5我们还可以在池塘里找到哪些非生物?它们对生物有什么作用? 老师概括: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个密不行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群落。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
18、泊,一个海洋等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生态群落。那么我们自己可以尝试设计和制作一个简洁的生态瓶,来视察这个封闭系统中的动植物的生存状况。 二、设计生态瓶: 老师讲解并描述:介绍并板书试验原理、材料器具 学生探讨:该怎样设计这个生态瓶呢? 问题提示:小生态瓶的设计要求有哪些?小生态瓶的制作方法?比照试验如何设计? 老师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设计方案 学生设计方案展示: 优秀设计方案: 一、小生态瓶的设计要求 1、生态瓶制成后, 形成的生态系统必需是封闭的。 2、生态瓶中投放的几种生物, 必需具有很强的生活力, 必需能够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淌, 能使其在确定时期内保持稳定。 3、生态瓶的材料必需透亮, 可以让
19、里面的生物得到阳光, 并便于视察。 4、生态瓶宜小不宜大, 瓶中的水量应占其容积的4/5,要留出确定的空间, 储备确定量的空气。 5、小生态瓶的采光, 以较强的散射光为好, 不能接受剧烈的直射光, 否则瓶内水温过高, 会导致水生植物死亡。 二、小生态瓶的制作方法 1、材料用具:水草(如茨藻)、水生小动物(如椎实螺、环棱螺)、水、砂子、玻璃瓶(如标本瓶、大试管或医用葡萄糖注射液瓶)、凡士林。 2、方法步骤 1瓶子处理:洗净标本瓶, 并用开水烫一下瓶子和瓶盖。 2放砂注水:往瓶中放入1cm 厚的砂子, 再加水至瓶子容积的4/5。3投放生物:待瓶内水澄清后, 放入水草和水生动物。4加盖封口:瓶子加盖
20、, 并在瓶盖四周涂上凡士林。5粘贴标签:在瓶上贴标签, 注明制作日期、制作者姓名。 6放臵瓶子:将制作好的小生态瓶, 放于阳面窗台上(以后不要再随便移动其位臵)。 三、比照试验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要受组成该生态系统的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的影响。为了 2 探究人工模拟的微型池塘生态系统的最正确组成, 使其维持较长时间的稳定性, 可以多设计几组比照试验, 每个比照试验中, 只变动其中一种因素, 例如: 注: 表中光照栏“+ 代表阳面, 为可见散射光照射;“-代表阴面, 为背光处。 假如欲探究哪种小螺对维持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更为重要, 则又可增加一倍的试验组合。即前14组为椎实螺, 新增加的14组
21、为环棱螺。 四、视察 1、每天视察1次, 并做好记录。 2、判别水草和小螺存活的标准。水草绿色为生活状态;发黄、变黑, 而且松软下沉,即为死亡。小螺外壳灰绿, 能运动, 为生活状态;外壳变白, 而且浮起, 即为死亡。 五、说明 在放有河水的封闭生态系统中, 除了有投入的水草和小螺外, 河水中还有 单胞藻、原生动物和其他微生物, 而且水中还溶解有各种矿质元素, 这是一个完好的生态系统, 但也是一个养分结构极为简洁的生态系统。投入的椎实螺, 用腹足爬行瓶壁, 以齿舌刮取瓶壁上生长的绿藻为食。环棱螺为杂食。 六、试验结果分析 试验结束之后, 应对结果作出分析。分析试验成败的缘由;分析小生态瓶中维持生
22、态系统稳定性的缘由。假如设计多组试验, 则应进行结果比较, 找出最正确设计方案。板书设计: 设计并制作生态瓶 一、试验原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其结构与功能进展协调的重要标记。生态系统的稳定程序,则取决于它的物种组成、养分结构和非生物因素之间的协调关系。设计和制作一种模拟淡水生态系统或陆地生态系统的生态瓶,视察这个封闭的微型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的生存状况,有助于理解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原理 二、材料器具:带有螺旋盖的罐头瓶或可乐等饮料的塑料瓶,一个简洁的淡水生态系统或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成分。 第五篇:新北师大_四年级数学_上册_滴水试验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 四年级数学 上册 滴水试验 教学目标: 1、
23、设计滴水试验方案,阅历视察、操作、记录、整理、描述和共享的过程,探究一个没拧紧的水龙头1年约奢侈多少水。 2、根据试验数据,借助生活阅历,解决实际问题,进展学生的推理实力和解决问题的实力。 3、在合作探究、动手操作中体会数学好玩、有用。培育学生 的科学精神和实践实力。 教学重点:设计具体的滴水试验方案。 教学难点:根据得到的试验数据,借助生活阅历,推算并描述一个没拧紧的水龙头1年奢侈多少水。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约4分钟 二、探究新知约30分钟 1、提出活动任务。1课件呈现任务。 2小组探讨方案设计:课堂上,较短时间内,设计什么试验,可以测出确定时间内滴水多少?1分钟怎么样:你们有什么试验
24、方法?小组内议一议。3小组探讨沟通。 2、设计活动方案。 1各小组汇报探讨的方案。 各小组汇报后梳理试验方案,提出试验要求。 需要哪些数据?怎样测量出这些数据?试验得有试验名称、测量工具、试验人员、试验分工、试验方法和步骤。 强调测量工具和试验分工。听老师说试验工具,学生 一样一样地摆好:每组纸杯1个,用针扎好眼,略微扎圆一点,大一点; 每组1个水槽,留意取水时保持桌面洁净; 带有刻度的量杯或水杯; 计时器、计算机各1个; 试验报告单1份。试验分工:1人操作,1人计时,1人记录,1人计算。2动手试验。 下发试验报告单,各小组依据试验方案进行试验,并填写试验报告。老师巡察指导。提示计时员看准时间
25、,要求记录员精确记录相关数据,填写试验报告。3沟通反思。 全班沟通并共享试验结果。请一次试验胜利的小组谈谈是怎么做的,应留意些什么; 更要请两次至三次试验才胜利的小组沟通共享。 反思:为什么得到的数据会不一样?扎孔的大小不一样,测量工具比方水杯太大,水面够不着刻度等等。 根据得到的试验数据,回答教材第89页“沟通反思提出的问题。计算:1时、1天、1年会滴掉多少水?用计算器6024365= 计算出结果,一般会对学生有很大的触动,想不到小小一个水龙头,一年会奢侈这么多的水啊! 展示资料:没有拧紧的水龙头假如每分钟滴掉3克水,一个小时会滴掉180克水,一天会滴掉4320克水,一个月会滴掉129600克,一年滴水1576800克。每个人除正常饮食外,每天应当饮水1400克才能维持人体需要,一年滴掉的水可供一个人大约饮用1126天,也就是三年左右。 三、稳固拓展约3分钟 读一读,想一想。第90页我国是一个严峻缺水的国家,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生活中有许多奢侈水的现象,也有很多节省水的好方法,说几个听听,并说说自己的感想。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阅历了设计方案、小组分工、得出数据、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次活动中,你的表现怎样,对自己满足吗?请参照第90页“自我评价栏,评价自己的表现吧。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