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一年级部编教材上册的教学随笔.docx
《2023年一年级部编教材上册的教学随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一年级部编教材上册的教学随笔.docx(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一年级部编教材上册的教学随笔 导语:在新的课程、新的学习方式、新的教学气氛下,需要老师引领学生开拓出一片语文学习生活的新天地,在这片天地里,教师和学生将共同成长,不断进步!下面是随笔网我整理的一年级部编教材上册的教学随笔,欢迎阅读。 一年级部编教材上册的教学随笔【第一篇】:识字写字的教学建议 1、借助听读,纠正读音,克服惯性思维 识字单元一支配在拼音学习之前,教材编排突破了传统的借助拼音识字的模式。这个单元中要认识的35个字,都与学生的生活有关联。学生在入学前很可能从不同的渠道接触过这些字,也会认识其中的几个字,也有可能存在发音不够精确的状况。由于学生还未学习拼音,无法借助拼音这项工
2、具读准字音,教师要克服惯性思维,将听读作为这个阶段学生最基本的识字方式。如教学金木水火土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看着课文听老师朗读,再跟着老师朗读,然后集体诵读、同桌相互读,在多种形式的听读中,学生就能渐渐认识生字,读准字音了。 教师还可以依据班级学生的实际状况,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认知,互教互学,互相沟通,让课外习得较多的学生在互动参加中获得极大的成就感,从而带动、激励更多的学生主动识字。教学时要充分联系学生的生活,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和具体形象的直观手段,关心学生建立汉字音、形、义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另外,还要结合入学教育中的“讲故事“听故事和本单元后的“欢乐读书吧,引导学生和大人一起读
3、故事,体验识字的价值。 2、联系生活,整体识记,激发识字兴趣 部编本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材要求认识300字,选字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年版中的附录4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300字,具有构形简洁、重现率高的特点,其中的大多数能成为其他字的结构成分。如课文比尾巴均入选人教版和部编本教材,在人教版教材中要认“比、尾、巴、短、把、猴、松、鼠、扁、最、公、鸭12个生字,在部编本教材中要认“比、尾、巴、谁、长、短、把、伞、兔、最、公11个生字,明显部编本教材要认的字构词率更高。它吸纳了儿童字频讨论成果,这些字更贴近学生生活。识字教学要留意儿童心理特点,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结合学生的生活阅历
4、,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如,看懂课程表预备学习用品、认识同学名字帮助老师发放作业本、去超市认识商品名称、走在公路上看路名与商店名、乘坐公共汽车时听报站语音看站牌名等。 不同的汉字有不同的记忆方法,教学时可以进行必要的字形分析,以逐步进展学生的识字能力。假如新学的汉字中某一部分是已经认过的独体字,可以指导学生运用“熟字加偏旁、熟字换偏旁的方法来识记。但是,应具体状况具体分析,要避开对每个字都进行分析,尤其要避开对汉字中某些不认识的部件、字形冗杂的部分进行分析。其实在小学生眼中,一个汉字就是一幅画,他们更喜爱从整体上记忆一个汉字,特殊是学生识字量还处于很少的阶段。如,识字单元
5、第1课天地人,要求认识“天、地、人、你、我、他。可以充分借助课文插图,让学生说说图意,在看图说话中引出“天、地、人3个字,“地可以出示“沙地、绿地、田地的图片和词语,换一个语境复现“地;可以通过师生对话引出“你、我、他3个字,把识字和日常表达结合起来,充分借助日常用语进行听读、正音。 3、突出字理,感悟方法,形成识字能力 部编本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材集中编排了2个识字单元,渗透汉字文化,表达汉字规律,激发识字兴趣,指导识字方法,培育识字能力。教学时应充分表达教材的编写特点,发挥教材的编写优势。有的学生记不住生字,其实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关。如,老师问:“谁能记住庞字?一名学生答:“广州有一条龙。另一
6、名学生答:“恐龙太大了,把厂房顶出了一个洞,庞的上面有一点。这样的记字方法虽然能关心学生短时间内记住,但缺乏科学性,没有表达汉字的文化内涵。 突出汉字的字理,要对一些典型汉字进行追根溯源,了解汉字的演化过程。如小书包要认识“包,教师可以呈现“包字不同书体的改变,让学生形象感知“包字的字形和字义,再读一组词语“书包、钱包、包子、面包,读准音、记住形。学了日月水火,学生感受了象形文字的特点,可以让学生进行“看图猜读,进一步体会象形字的构字特点。学生了解了会意字的构字规律,可以让学生“看图猜猜连连,在实践中稳固会意字的特点。 当然,并非每个汉字都要讲解字理。有些汉字适合渗透字理。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字的
7、演化过程,以关心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汉字,有效削减学生书写中的错别字。识字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识字积累,鼓舞学生自己想方法识记汉字,进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4、学习朗读,准时稳固,结合语境识字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年版对小学三个学段的“朗读都提出了明确目标:第一学段是“学习用一般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学段是“用一般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学段是“能用一般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可见,三个学段都特别重视朗读,不只笼统地提出“朗读课文,还针对文本独特,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如,秋天课后题“朗读课文,留意一的不同读音;雨点儿课后题“读下面的句子,留意读好停顿;青蛙
8、写诗课后题“青蛙写的诗句里有逗号和句号,请你圈出来。这些朗读要求特别明确,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落实。其实在学习朗读中,学生就准时稳固了所学的生字。 除了课文,识字教材也是学生学习朗读的好素材。如识字第5课对韵歌,音韵和谐,琅琅上口,可以让学生反复听读,看图想象画面,理解字词的意思,准时稳固生字。又如,识字第8课小书包,由6个词语和一首轻快、活泼的儿歌组成,6个词语可以作为指导学生读出词语连接、停顿,留意读准翘舌音、平舌音和轻声的读好词语的素材。如此,在反复诵读中,学生不仅积累了语感,也稳固了生字。 支配在课文中识的生字有147个,占识字总数的49%;两个集中识字单元要认识90个,占识字总数的30%
9、。由此可见,部编本的识字教材,在吸取多种识字方法的前提下,较多地采纳了随课文分散识字。因此,识字教学宜采纳随文识字方式,提倡在语境中识字,不过早要求单个生字认读。如课文第1课秋天要认识10个生字,其中“气、了、树、叶、片5个字就集中在课文的第一段“天气凉了,树叶黄了,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反复朗读第一自然段,一边理解意思,一边结合语境认识生字。 5、指导写字,展开过程,提高写字效率 部编本语文一年级上册先识字再学拼音,是教材编写特色之一,便于幼小连接。但是,学完入学教育“我上学了时,开学才至多一周,学生便要进入识字单元的学习,从识字第2课开始写字,平均每课写34个生
10、字,对于学生而言有难度。试用区的老师反映“因为孩子们的手部力量不够,精细动作没有发育完善,之前学过写字的小伴侣也不多。开学几天后,一下子就要进入握笔写字状态,虽然写的是最简洁的字,但对他们来说也是有难度的。横难平,竖不直,许多小伴侣写字像画画,还不如后面的拼音写得好。 针对这个新难题,教师要充分展开写字指导的全过程,借鉴沪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材“入学预备板块,共有11课,让学生有较长时间做好充分的入学预备。“入学预备要认识42个字,但只认不写,在此阶段,教材编写意图是扎实练好“横、竖、点、撇、捺、提。见下列图,图片来自沪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材 建议教师在教学第一个集中识字单元时,随机增加笔画的
11、练习,让学生描一描、写一写,找到写笔画的手感,为顺利写字打下基础。这个训练可以利用语文课的零散时间,每天坚持练习,可持续至第一学期学习结束。因为学生把字写好的关键是笔画写到位、结构能摆稳。 在实际教学中,常常看到教师留足七八分钟让学生写字,结果往往是教师指导写字的时间占了大比例,留给学生独立练习的时间很少。其实学生能把字写好,主要依靠多练习。因此,教师要提高指导写字的效率,指导既要针对每个字书写的难点、重点,也要基于学生的书写起点,不要每个字都要讲横平竖直、撇捺伸展、笔画的穿插与谦让。随着学生年级升高,每个年级指导的侧重点不一样,一般可以这样支配:一上册一笔一笔地教,把每个笔画写正确,写规范,
12、写到位。一下册一部分一部分地教,关注部件、偏旁的改变,如:足?跑。中年级一组一组地教,如蝙蝠与雷达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要写“蝙、蝠、捕、捉、蚊、蛾、避、揭、碍、荧、铛11个字,这11个字中只有“避是半包围结构,“荧是上中下结构,另外9个字都是左右结构,分成三组指导即可。高年级有选择性地教,如晏子使楚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要写“辱、蔽、囚、淮、柑、枳、贼、赔8个字,教师可选择指导“辱、蔽、淮:“辱上下结构,若第二笔“撇写长了,就变成了半包围结构;“蔽留意四个点的区分;“淮要区分“准,这样就能避开写成错别字。 部编本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材写字的编排表达书写规律,由易到难,由简洁到冗杂,降低初入学的学习难度。在一
13、年级起步阶段,要加强写字指导,打好写字基础。教师要具体指导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间架结构,一边指导,一边示范。写字贵在精而不在多,要严格要求,切实保证写字质量,使每个学生不但能把字写正确,而且尽量把字写得美观。 一年级部编教材上册的教学随笔【第二篇】:部编本一年级语文教材学习心得体会 昨日,我参与了部编本人教版新教材培训,听了徐老师的讲座,让我对新教材有了更深的理解,回来后,我结合自己的实际状况继续学习,这样,让我对新教材有了一个更新的认识,从而让我懂得了怎么才更好的把握好教材,如何有效的去教。 首先说说教材的主要特点:立德树人,自然渗透:爱护天性,幼小连接:夯实基础,全面启蒙:难度适合,梯
14、度合理:强化运用,联系生活:引导发觉,提倡自主:课外阅读,纳入课程。 其次,部编本教材的几点改变总结起来就四个字:“调、“减、“增、“融。调即“教材板块调整、“识字和拼音比重调整、“选文调整、“字种调换。其中教材板块调整即教材开始是拼音教学调整为识字教学;识字和拼音的比重调整即新版教材的拼音教学由原来的4单元削减到目前的2单元;识字由原来的8课调整为如今的10课。表达了新课标中“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的要求;也表达了拼音为识字服务的定位。选文调整即新版本教材14篇课文,保存了原来5篇课文,增加了秋天江南青蛙写诗明天去远足大还是小项链乌鸦喝水小蜗牛等9篇课文。选文突出了
15、经典性、时代性,选用文质兼美、适合教学的内容,一些经典课文又恢复了。 “增就是增加了传统文化元素。如:金木水火土这篇课文从内容上来讲,既具有中国传统元素又极具哲学感;并且用傅抱石的图画做插图,给人以宽阔的空间感。过去小学阶段古诗文很少,这次有了较大的增加。新版本教材整个小学阶段共选古诗文124篇,占全部选篇的30%,比原版教材增加54篇。再加上汉乐府进入一年级上册教材,这是传统文化的表达。但是我们要留意低年级教学古诗,要求不能太高,让学生读读背背,感受一点汉语之美,有兴趣就好。 教材中增加了和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内容。如:拼音中的情境图和儿童生活紧密联系以及拼音表和孩子的名字发生联系。在内容上增
16、添了“连环画课文。连环画课文的特点是不全文注音,仅难字注音。这样来鼓舞学生运用识字成果,自主阅读。不认识的字鼓舞学生猜读,特殊是借助图画猜读。强调了拼音不是阅读的唯一凭借,图画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融表达在新版本教材分单元组织教学,板块设置比以前清楚,但教学内容融合性更强,综合性也有所加强。例如:新版本的拼音教学,一改原版本着重形似的特点,既有口语交际,又有拼音识字,还有观看和思维等。改版后的语文课注重两个延长:往课外阅读延长、往语文生活延长。这样改版更符合语文教育规律,更有利于提升教学效果。 依据部编本的几点改变,在教学中应当具体状况具体分析。比方拼音教学时,首先要充分利用情境图学习。就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一年级 教材 上册 教学 随笔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