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中数学定理.docx
《2023年高中数学定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高中数学定理.docx(5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高中数学定理 第一篇:中学数学定理 中学数学 l 复数 1.定义:z=a+bi.(a、bR),a叫做复数z的实部,b叫做复 数z的虚部。 1b=0, 2z0 2.复数为实数的条件: 1a0且b02z3.复数为纯虚数的条件:0 1a+bi=c+dia,b,c,dRa=c且b=d 4.复数的相等: 2a+bi=0a=0且b=0 1a+bi5.复数的运算:(c+di)=(ac)+(bd)i 2z1z2=abic+di=ac-bd+bc-ad)i,3(a+bi)(c+di)ac+bd)(c+d)+(bc-ad)(c +d)(c+di0) 6.复数加法、乘法满意交换律和结合律;乘法还满意支配律
2、。 7.复平面:建立直角坐标系来表示复数的平面,x轴叫实轴 实轴上的点都是实数,y轴叫虚轴虚轴上的点除原点外都是纯虚数。 l 解三角形 1.解三角形的方法:公式法:已知三角形中的两边及其 一边的对角,或两角及其一角的对边时,用正弦定理已知三边或两边及其夹角,用余弦定理。边角互化 2.利用正弦定理可以解决:已知两角和随便一边,求其他 两边和一角。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求另一边的对角,从而进一步求出其他的边和角。 3.利用余弦定理可以解决:已知三边求三个角 已知两 边和他们的夹角,求第三边和其他两个角。 l 几何证明选讲 1.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假如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
3、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 推论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 推论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且与底边平行的直线平分另一 腰。 2.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3.相像三角形的判定 定义: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叫做相像三角形。相像三角形对应边的比值叫做相像比(或相像系数)预备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像。 判定定理: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像 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像
4、引理:假如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像。 定理:假如两个直角三角形有一个锐角对应相等,那 么它们相像。 假如两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对应成比 例,那么它们相像。 假如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 另一个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像。 4.相像三角形的性质;相像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和对应角平分线的比,相像三角形周长的比,外接圆的直径比都等于相像比。相像三角形面积的比,外接圆的面积比等于相像比的平方。 其次篇:中学数学相关定理 2023年一般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数学文复习资料2023.5.26 中学数学
5、相关定理、公式及结论证明 一三角函数部分。 一、两角和差的余弦公式证明。 内容:cos(a+b)=cosacosb-sinasinb,cos(a-b)=cosacosb+sinasinb 证明: 如图1,在单位圆中设Pcosa,sina,Qcosb,-sinb 则:OPOQ=a+b)=cos(a+b)QOPOQ=cosacosb-sinasinb cos(a+b)=cosacosb-sinasinb图1 如图2,在单位圆中设Pcosa,sina,Qcosb,sinb 则:OPOQ=a-b)=cos(a-b)QOPOQ=cosacosb+sinasinb cos(a-b)=cosacosb+si
6、nasinb图2 二、两角和差的正弦公式证明。 内容:sin(a+b)=sinacosb+cosasinb,sin(a-b)=sinacosb-cosasinb 证明: sin(a+b)=cos=cos=cos(p 2-a)cosb+sin(p 2-a)sinb =sinacosb+cosasinb sin(a-b)=cos=cos=cos(p 2-a)cosb-sin(p 2-a)sinb =sinacosb-cosasinb 三、两角和差的正切公式证明。内容:tan(a+b)= 证明: tana+tanb1-tanatanb,tan(a-b)=tana-tanb1+tanatanb sin
7、acosb tan(a+b)= sin(a+b)cos(a+b) = sinacosb+cosasinbcosacosb-sinasinb = cosacosbcosacosbcosacosb +- cosasinbcosacosbsinasinbcosacosb = tana+tanb1-tanatanb sinacosb tan(a-b)= sin(a-b)cos(a-b) = sinacosb-cosasinbcosacosb+sinasinb = cosacosbcosacosbcosacosb -+ cosasinbcosacosbsinasinbcosacosb = tana-ta
8、nb1+tanatanb 四、半角公式证明。内容:sin a2= 1-cosa,cos a 2= 1+cosa,tan a2 = 1-cosa1+cosa = 2sina1+cosa = 1-cosa2sina cos2a=1-2sina 证明:由二倍角公式 2 cos2a=2cosa- 12acosa=1-2sina2 =用a代替2a,得,得sin2 cosa=2cos2a-12 sin=cos -cosa,cos a2 = +cosa a2 tan a2 sin=cos a2 2cos2cos a2 a2 a2 a2 = 2sina1+cosa,tan a2 sin=cos a2 sin=
9、cos a2 2sin2sin a2 a2 a2 a2 = 1-cosa2sina 五、正弦定理证明。 内容:在DABC中,a,b,c分别为角A,B,C的对边,则证明:如图3,在RtDABC中,sinA= asinAbc,= bsinB = csinC .ac,sinB= asinA = bsinB =c,QC=90,sinC=1. asinA = bsinB = csinC .图3 如图4,在锐角DABC中,以B为原点,BC所在直线为x轴,建立直角坐标系,作ACy轴于点C,易知BA和CA在轴上的射影均为BC =C=bsinC= p 2-B)=csinB,bsinB = csinC,同理 as
10、inA = bsinB asinA = bsinB = csinC .图4 如图5,在钝角DABC中,以C为原点,BC所在直线为x轴,建立直角坐标系,作ACy轴于点C,易知BA和CA在轴上的射影均为CC =B=csinB=C- p2)=bsinC,bsinBasinA = csinCbsinB,同理= c asinA = bsinB sinC .图5 六、余弦定理证明。 a2=b2+c2-2bccosA 2DABC内容:在中,a,b,c分别为角A,B,C的对边,则b=a2+c2-2accosB 222 c=a+b-2abcosC 证明:如图6,在DABC中,a=a=BC =(AC-AB)(AC
11、-AB) =-2ACAB+ =2 -2ACABcosA+2 =b+c-2bccosA图6 222 a=b+c-2bccosA 同理可证:2 22 c=a+b-2abcosC 二平面对量部分。 一、平面对量基本定理。 内容:假如e1,e2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的向量,那么对于这一平面内的随便一向量a,存在唯一一对 实数l1,l2,使得a=l1e1+l2e2.证明:如图7,过平面内一点O,作OA=e1,OB=e2,OC=a,过点C分别作直 线OA和直线OB的平行线,交OA于点M,交OB于点N,有且只有一组实数,使 得OM=l1OA,ON=l2OB图7 QOC=OM+ONOC=l1OA+l2OB
12、即a=l1e1+l2e2.二、共线向量定理。 内容:如图8,A,B,C为平面内的三点,且A,B不重合,点P为平面内任一点,若C在直线AB上,则有 PC=lPA+(1-l)PB 证明:由题意,BC与BA共线,BC=lBA BC=PC-PB,BA=PA-PBPC-PB=l(PA-PB) 图8 化简为:PC=lPA+(1-l)PB 三、平行向量定理。 内容:若两个向量与坐标轴不平行平行,则它们相应的坐标成比例;若两个向量相对应的坐标成比例,则两向量平行。 证明:设a,b是非零向量,且a=(x1,y1),b=(x2,y2)若a/b,则存在实数l使a=lb,且由平面对量基本定理可知 x1i+y1j=l(
13、x2i+y2j)=lx2i+ly2j.x1=lx2,y1=ly2 y2-x2得:x1y2-x2y1=0 若y10,y20即向量a,b不与坐标轴平行则 x1y 1=x2y 2三立体几何部分。 一、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 内容: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假如和穿过这个平面的一条斜线在这个平面内的射影垂直,那么它也和这条斜线垂直。 三垂线定理的逆定理:假如平面内一条直线和穿过该平面的一条斜线垂直,那么这条直线也垂直于这条斜线在平面内的射影。 证明:已知:如图9,直线l与平面a相交与点A,l在a上的射影OA垂直于a,aa 求证:la 证明:过P作PO垂直于a POPOa 又aOA,POOA=O a平面POA
14、 al图9 四解析几何部分。 一、点到直线距离公式证明。 内容:已知直线l:Ax+By+C=0,直线外一点M(x0,y0).则其到直线l的距离为d= Ax +ByA +C。 +B 证明:如图10,设直线l:Ax+By+C=0,直线外一点M(x0,y0).直线上一点P(x,y).可得直线的 一个方向向量为v=(-B,A),设其法向量为n=(s,t)则vn=-Bs+At=0,可得直线一法向量为n=(A,B),n的单位向量为n0= =AA +B,A B +B)图10 由题意,点M到直线的距离为PM在n0上的射影,所以,d= A(x0-x)+B(y0-y) A +B = Ax +By 0 2-(Ax+
15、By)+B A 因为点P(x,y)在直线上,所以C=-(Ax+By) Ax +ByA 所以,把代入中,得d= 00 +C +B 五数列部分 一、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证明。 内容:an是等差数列,公差为d,首项为a1,Sn为其n前项和,则Sn=a1n+证明:由题意,Sn=a1+(a1+d)+(a1+2d)+.+(a1+(n-1)d) 反过来可写为:Sn=an+(an-d)+(an-2d)+.+(an-(n-1)d) +得:2Sn=a1+n+a1+n.+a1+n 14444244443 n个 n(n-1) d= n(a1+an) 所以,Sn= n(a1+an) ,把an=a1+(n-1)d代入中,
16、得Sn=a1n+ 二、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证明。 n(n-1) d= n(a1+an) na1,(q=1) n 内容:an是等比数列,公比为q,首项为a1,Sn为其n前项和,则Sn=a1-anq a1(1-q) =,(q1) 1-q1-q 证明:Sn=a1+a1q+a1q+.+a1qqS n 2n- 1 n =a1q+a1q +a1q +.+a1q n 得:(1-q)Sn=a1-a1q,当q1时,Sn= a1-a1q1-q n = a1(1-q)1-q n 把an=a1q n-1 代入中,得Sn= a1-anq1-q 当q=1时。很明显Sn=na1 na1,(q=1) n 所以,Sn=a1-a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高 数学 定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