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文言文常见句式概括范文.docx
《2023年文言文常见句式概括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文言文常见句式概括范文.docx(3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文言文常见句式概括范文 第一篇:文言文常见句式概括范文 文言文常见句式概括 设计人;何绪奇 2023年6月2日星期三 文言常用句式和现代汉语的常用句式基本上是相对应的,主要要求同学们驾驭推断句、疑问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变式句等五种。 一、推断句 推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状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确定或否认推断的句子。文言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推断。 1用“者或“也表推断。这是典型的文言推断形式。有用“者,也的,其中“者表停顿,“也表推断;有单用“者或“也的;也有“者也在句尾连用的。 例如: 陈胜者,阳城人也。(司马迁陈涉世家)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
2、,长乐王回深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归有光项脊轩志)夫战,志气也。(左传曹判论战)莲,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爱莲说)2用副词“乃“则“即“皆“耳等表推断。这种形式也较为多见。例如: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司马迁陈涉世家)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即今之偶然在墓者也。(张溥五人墓碑记)夫六国与秦皆诸侯。(苏洵六国论)3用动词“为“是表推断。其中“是表推断,要留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分。例如: 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司马迁鸿门宴)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
3、所并。(司马光赤壁之战)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代词,这样)(苏轼石钟山记)4用否认副词“非等表示否认的推断。例如: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干脆表示推断。既不用推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干脆表示推断。例如: 刘备天下条雄。(司马光赤壁之战)刘豫州王室之胃。(同上) 二、疑问句 文言中的疑问句,一般要用疑问代词(谁、何、易、胡、安、孰、焉等)或疑问语气词(乎、欤、耶等)提出问题。 用疑问代词的,例如: 谁为哀者?(张溥五人墓碑记)独五人之激檄,何也?(同上)蹈死不顾,亦曷故哉?(同上)沛公曰
4、:“君安与项伯有故?(司马迁鸿门宴)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韩愈师说)且焉置土石?(列子愚公移山)用疑问语气词的,例如: 壮士,能复饮乎?(司马迁鸿门宴)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四海之大,有几人欤?(张溥五人墓碑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苏沟六国论) 三、被动句 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文言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词表示被动。 1用介词“于“受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例如: 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张溥五人墓碑记)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韩愈师说)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司马光赤壁之战)2用“为“为所(“为引
5、出动作的主动者)或“为所表被动。 例如: 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欧阳修伶官传序)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司马迁陈涉世家)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司马光赤壁之战)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苏洵六国论)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司马迁鸿门宴)3用“见“见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例如: 动见瞻观,何时易乎?(曹丕与吴质书)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4用介词“被表被动。例如: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张溥五人墓碑记) 参佐无不被系束。(世说新语桓南郡好猎) 5动词本身表被动。这是意念上的被动句,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别。例如: 蔓草犹不行除,况君之宠弟乎?
6、(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四、省略句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都有很多省略现象,古代汉语中更为多见。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省略主语。有承前省、蒙后省,自述或对话中也常常省略。例如: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柳宗元捕蛇者说)沛公谓张良曰:“()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司马迁鸿门宴)()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宋濂送东阳马生序)()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偏,民弗从也。(左传曹判论战) 2省略谓语。与现代汉语比
7、较,文言中谓语的省略较多见。例如: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同上)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3省略宾语。有动词宾语的省略。例如: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司马迁陈涉世家)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沈括活板)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司马迁鸿门宴)有介词宾语的省略。例如: 竖子缺乏与()谋。(同上)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陶渊明桃花源记) 4省略介词。文言中介词“于也常常省略。例如: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苏轼石钟山记)激扬()大义,蹈死不顾(张博五人墓碑记) 五、变式句 所谓变式句,
8、是比照现代汉语说的。文言中句子的语序多有转变,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主语后置。例如: 甚矣,汝之不惠!(列子;愚公移山) 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晏子春秋;晏子辞千金) 2宾语前置。宾语前置相当多见,有几种状况。一是否认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提前。 古之人不余欺也。(不欺余)(苏轼石钟山记)。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行屈伸,弗之怠。(弗怠之)(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一是疑问句中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宾语提前。例如: 大王来何操?(操何)(司马迁鸿门宴)沛公安在?(在安)(同上) 子何恃而往?(侍何)(彭端淑为学) 微斯人,吾谁与归?(与谁)(范仲淹岳阳楼记)不然,籍何以至此?(以何)(司马迁鸿门
9、宴)一是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前边。例如: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不知句读,不解惑)(韩愈师说)唯利是图(图利) 3定语后置。文言中,一些修饰性的定语常常置于中心词之后。例如: 遂率子孙荷担考三夫。(列子愚公移山) 大阉之乱,绍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张溥五人墓碑记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 4介词结构后置。在现代汉语里,介词结构常常放在动词前作状语,古代汉语里有则往往置后作补语。例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得双石于潭上。(苏轼石钟山记)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韩愈师说)为坛而盟,祭以尉
10、首。(司马迁陈涉世家) 其次篇:文言文常见句式归纳 文言文常见句式归纳 文言文句式总共可以分两大类:固定句式、特殊句式。 一、固定句式 文言文固定句式,是学好文言文的法宝之一。固定句式在解题的很多时候,可以起着确定性的作用。下面是文言文固定句式的汇总。 一表疑问的固定句式 1.安所,疑问代词“安只能和“所组合,表处所。可译作“什么地方。例如: 若徐州不定,将军当安所归乎? 三国志 荀彧传 2.何所,即“所何,疑问代词前置。是“所 者何为的移位和压缩。可译作“ 的人、物、事干什么用。例如: 卖炭得钱何所营?卖炭翁 3.何以,即“以何的倒装。表示疑问。可译作“用什么方法“有什么“为什么“凭借什么。
11、例如: 何以言之? 赤壁之战 4.如何,奈何,若何,译为“怎么、怎么样、怎么办。例如: 1孔明用如此人物,如何不误事?失街亭 2奈何取之尽锚株,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5.如 何,译为“对 怎么办。例如: 如太行、王屋何? 愚会移山 6.奈 何,译成“把 怎么办。例如: 巫姻、三老不来还,奈之何了西门豹治邺 7.何如,常用来问行为方式或事物状况,可译为“怎么样。“何如还经常用于对人或事物进行比较,相当于“孰与的用法,译为“比 怎么样。例如: 1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捕蛇者说 2王孝伯问谢公:“林公何如右军? 谢曰:“右军胜林公。 世说新语 8.何遵,表示问缘由,译为“怎么。例如: 此何速不为福
12、乎?塞翁失马 二表反问的固定句式 1.不亦 乎,译为“不是 吧。例如: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 学而 2.何 为,译为“还要 干什么。例如: 如今人方为刀姐,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3.何以 为,由疑问代词“何、介词“以和动词“为组成。“何以即“以何的倒置。“何以 为等于介词结构加动宾词组“为何。可译作“用要 做什么。例如: 敌未灭,何以家为?宋史 击飞列传 4.何 之有,疑问代词“何同它所修饰的中心词共同作“有的宾语。为了强调宾语,把“何提前。 “何有之间嵌人结构助词“之作“何提前的标记,表示反洁。可译作“有什么 呢。例如: 宋何罪之有?公输 5.何有于,表反话,可译作“对于 来说,
13、又有什么呢。有时可理解为“何 之有,但它中间的词语被省略,译时应补出。例如: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海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论语 述而 6.庸 乎,译为“莫非 吗。例如: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7其 乎,表示洁问或揣度,译为“莫非 吗或“或许 吧。例如: 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少年中国说 8如之何,奈何,译为“怎么 呢。例如: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诗经 君子于役 三表推想、揣度或商榷的固定句式 1.得无 乎,得无 耶,译为“生怕吧或“莫非 吧。例如: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岳阳楼记 2.无乃乎,译为“生怕 吧。例如: 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行乎?般之战 3. 之谓也,其
14、之谓也,其 之谓乎,译为“说的就是 啊“或许说的就是吧。例如: 诗曰:“孝子不匾,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郑伯克段于部 四表感叹的固定句式 1.何其,它一般有两种用法:一种是表示缘由和程度,译为“为什么“多么;一种是表示感叹语气,译为“多么。例如: 1南郭惠子问于子贡曰:“夫子之门何其杂也? 荀子 2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沽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2.一何,有的写作“壹何,经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增加感叹语气,可译为“多么。例如: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石壕吏 五表比较的固定句式 1.孰与,与 孰,译为“跟 比较,哪一个 。例如: 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2.孰若,译为“哪里比得上。例如:
15、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冯婉贞 六表选择或并列的固定句式 1.非 则,表示选择。可译作“不是 就是 。例如: 非死则徙尔。 捕蛇者说 2.其 其,表示选择。可译作“是 还是 气有时候前一个“其字可省略。例如: 诚爱赵乎?其实僧齐乎?史记 赵世家 二、特殊句式 一推断句 所谓推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推断的句式。其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者,也“,也“,者也“者,“者,者也“,者等形式。如: 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2陈胜者,阳城人也。3项脊轩,旧南阁子也。4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5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6七略四库,天子之书。7宫中府中,俱为一体。8梁,吾仇
16、也,燕王,吾所立。9此三者,吾遗恨也。10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11斯用兵之效也。 2.接受副词“乃“即“则“皆“是“诚“为等表示推断。如: 1此乃臣效命之秋也。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3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4即今之傫然在墓者。5梁父即楚将项燕。6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7非死,则徙尔。8此皆良实,志虑忠纯。9此诚紧急存亡之秋也。10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11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3.接受否认副词“非表示否认。如: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2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3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4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 4.语义上主谓干脆推
17、断。例如: 1刘备天下枭雄。 2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二被动句 文言文中,有些语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这种句式就是被动句。其常见类型有: 1.“见“见于“于表被动。如: 1臣诚恐见欺于王。2秦城恐不行得,徒见欺。3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4李氏子藩,年十七,不拘于时,学于余。5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6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2.“为“为所表被动。如: 1父母宗族,皆为戮没。2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3为予群从所得。4恐为操所先。 5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6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3.“受“受于表被动。如: 受制于人。 三倒装句 文言文中的倒
18、装句,是相对于现代汉语的句序而言的,基于此,我们将文言倒装句式分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 1.宾语前置 所谓宾语前置,就是通常作宾语的成分,置于谓语动词的前面,以示强调。如:“洎不之信中的“之就是前置的宾语。宾语前置通常分为四种状况。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 大王来何操? 2否认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 古之人不余欺也。 3借助“之“是将宾语提前。如: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 4介宾短语中宾语前置。如: 不然,籍何以至此? 2.定语后置 通常定语应当放置于中心词的前面,但文言语句中却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如
19、:“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其中的“利“强都是后置定语。文言中的定语后置有以下几种状况。 1中心词+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定语+者。例如: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五人墓碑记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列子 2中心词+之+形容词定语。例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涉江 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3中心词+数量词定语。例如: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鸿门宴 3.介宾短语后置状语后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文言文 常见 句式 概括 范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