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某县社会救助情况调研报告.docx
《2023年某县社会救助情况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某县社会救助情况调研报告.docx(3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某县社会救助情况调研报告 第一篇:某县社会救助状况调研报告 s:/wenmi.taobao 完善核对机制 施行“阳光救助 -某某县社会救助状况调研报告 某某县辖3乡3镇4街道,168个行政村,8个城镇社区,总人口11.35万。2023年底,在册低保3098户4650人,支出低保金1332.8013万元;医疗救助1009人次249.6万元;临时求救助849人次34万元;享受住房救助家庭389户,其中货币补助187户,实物配租202户。 一、工作状况 某某是国家其次批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试点单位。我县主动落实“四个1要求,2023年11月,领先在全市建立25个部门组成的收入核对工作机制,
2、建成社保、工商、住房办、车管及8大银行参与核对的信息平台,实现了县、乡镇街道核对数据网上传输、核对和反馈网络,并进行正常运行。截止至2023年6月底,353个廉租房申请家庭参加了经济状况核对,经审核不符合救助条件的133户,占核对总数的37.67%;153个医疗救助申请家庭进行了经济核对,不符合医疗救助条件的71户,占申请总数的46.41%;211个申请家庭进行了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经济核对,不符合的29户,占核对总数的13.74%;2023年7月,县就业处要求对申请就业救助的家庭进行经济状况核对,正在核对的有1个家庭。核对工作表达了“法治民政的公正性和权威性,促进了各项救助工作更趋公允、公正、合
3、理,获得了群众的广泛认同,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社会影响。 二、主要做法 社会救助暂行方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建立申请和已获得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信息核对平台,为审核认定社会救助对象供应根据。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是加强社会救助监督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社会救助公允公正实施的重要手段,是增加社会救助针对性、精确性,发挥救助资源最大社会效益的重要措施。 一建立班子,强化组织领导。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并作为一项实现公允公正救助、构建和谐社会的民生工程来抓。为切实加强对居民家庭经济状 s:/wenmi.taobao 况核对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居民家庭
4、经济状况核对工作领导小组,由县政府主要领导担当领导小组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民政、住建、国土、劳动、地税、国税、人民银行等25个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形成了“党委重视、政府主抓、民政实施、部门协同的工作机制。 二落实编制,组建专职机构。县政府在民政局设立了“某某县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中心为全额预算事业单位,隶属于县民政局,确定为公益一类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落实编制1名,并已到位到岗,特地负责全县各类专项救助对象家庭经济核对和信息平台的管理与维护工作。今年7月,我局又根据工作需要,聘请了2名高校见习生,从事核对工作。各乡镇、街道社会事务办、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建立相应的工作机构,确定联络员,具
5、体负责救助申报、条件审核、标准认定等相关工作的对接和服务,整合资源、形成全力,确保核对工作顺当推动。落实平台建设资金70余万元,将核对中心人员经费、办公经费等纳入财政预算,保证核对工作有钱办事、有人办事。 三规范程序,出台核定政策。民政部门对近几年来全县社会救助工作开展状况、存在问题进行深化调查分析和全面总结,组织相关部门负责人前往义乌、富阳等先行先试地区考察学习。在调查探讨、充分对接的基础上,又广泛征求看法,进行专题协调和修改完善,2023年11月,经县政府第7次常务会议同意,出台了某某县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实施方案和某某县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方法试行,明确了低收入认定原则、范围、内容、
6、程序、法律责任及部门职责等,确保核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四科学运作,建设核对平台。2023年11月,通过政府招标,选购杭州思锐公司开发的核对信息平台,12月正式启用“某某县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系统,实现核对中心与民政、社保、就业、公安、房管、公积金、工商等部门网络的信息共享和数据交换。2023年,又对平台批量导出导入功能进行升级。在当事人自愿、个人授权、爱惜隐私的前提下,在核对系统上即可完成对申请人的各项收入、财产信息比对和汇总,并形成认定结果,充分表达了“数字民政高效便捷的优势。 三、存在问题。 s:/wenmi.taobao 经过一年多的工作实践,我们梳理出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主要有:
7、一核对范围与对象不明确。因各专项救助管理部门执行社会救助暂行方法力度不一,哪些专项救助申请家庭要进行经济核对,没有明确的统一规定;浙江省低收入家庭收入核定方法只提出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进行收入和财产核对。对有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家庭是否纳入核对范围没有作出明确规定。 二核对保障措施缺乏。社会救助暂行方法要求各项救助申请都要进行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核对工作存在量大、面广、人少的局面。我们某某县给核对中心的编制就1名,核对工作经费与低保工作经费合并支配,人员匮乏,经费缺乏,干脆影响到工作进度和质量。 三核对部门协作不强。一些部门的信息管理、技术管理、内部管理等规定,限制了核对工作的自动化程度
8、;核对信息的区域性影响了核对结果的完好性、科学性;有的单位对核对工作不重视,以临时用工人员应付了事;有的联合部门认为核对工作是新增加的工作量,人员没有相应增加,又没有酬劳,具体操作人员有抵触心情,协调比较困难,刚好性得不到保证。 四、探究构建六大机制,确保高效运转。 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是一项探究性、实践性很强的系统工程,我县探究构建六大机制,确保工作高效运转。 一分类核对机制。作为社会救助体系的基础,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只有与当前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有机结合,才能充分发挥其基础性作用,才能显现核对工作实际成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良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看法提出,“要明确核算和评估最低生
9、活保障申请人家庭收入和家庭财产的具体方法,并对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履行相关法定义务提出具体要求。民政部开展社会救助专项整治 提高为民服务水平活动方案对有效遏制“错保的具体措施中指出,以建立社会救助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信息系统平台为核心,改良经济状况核查手段。在城市低保审核审批中,加强核对机制的运用,通过救助申请家庭经济状况信息核对,提凹凸保等社会救助对象认定手段;在农村低保审核审批中,进一步明晰家庭经济状况核查的内容和方法,坚决订正和杜绝不经家庭经济状况调查纳入低保的做法,有效削减和 s:/wenmi.taobao 遏制“错保发生。所以,建议对申请低保救助、住房救助核对家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
10、国婚姻法,将不共同生活,但有赡养、抚养、扶养义务的赡抚、扶养家庭或人员纳入核对范围。通过对赡养、抚养、扶养家庭或人员的收入、财产核对,计算赡抚、扶养实力和水平,计入申请家庭的收入,保证核对结果的完好性、精确性;对申请医疗救助,只核对两代以内赡养、抚养、扶养关系人;对申请就业救助家庭只核对共同生活家庭成员的收入和财产状况。 二收入核算机制。一是明确收入计算标准。城镇居民按出具的相关证明计算收入;不能供应证明的,按当地职工月最低工资标准计算。农村务工人员,根据工作单位相关证明计算实际收入;不能供应的,按当地农夫上年度人均收入计算。二是明确劳动力年龄范围。男18-60周岁,女18-55周岁。三是明确
11、特殊家庭收入核算。因病家庭。患有20种重大疾病的,患病治疗期间,凭“特殊病种证或“医学证明,患者及陪护人不计算收入;残疾人家庭。1.未成家独立生活的精神、智力残疾成年人、有瘫痪在床病人,不计算其本人及照看人的收入;共同生活家庭成员中的精神、智力残疾成年人,有残疾证(医学证明的可以单独施保。2.无业残疾人。重度无业残疾人不计算收入;其他持证残疾人按50%计算。3.就业残疾人。按实际收入计算。怀孕、哺乳期妇女。妇女在怀孕、哺乳、照看2周岁以下婴儿期不计算收入。回来矫正人员。按50%计算。 三财产核定机制。明确申请社会救助家庭拥有闲置的生产性设施或除住房等基本生活必需品外的非生产性设施、物品,按变现
12、后计算,人均值为当年最低生活保障标准6倍以下。同时明确实际生活水平高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家庭,有饲养宠物、购置古玩字画和股票及其他投资行为的家庭,赡养、扶养、抚养义务人拥有生活用私家车、船舶的家庭不得享受低保待遇。 四购置服务机制。一方面,核对中心通过购置服务的形式,聘请社会用工和购置社会服务,以解决人员缺乏问题;另一方面,专项救助部门要求经济核对确认救助对象时,按照民政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基层低保规范化建设暂行评估标准的通知标准,向核对中心支付确定的核对服务费用。 s:/wenmi.taobao 五培训教化机制。为提高各级审核人员的业务实力,制订培训支配,在系统功能完善、业务内容拓展时,定期
13、不定期对各乡镇街道工作人员、部门联络员开展政策业务培训和核对系统的操作培训,各乡镇街道也对辖区村干部、社区干部、民政联络员和居民群众进行业务指导和政策宣扬。通过广泛开展宣扬和培训活动,一方面削减了审核认定工作中的失误,提高认定工作的高效性和精确性;另一方面,也极大地提高了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在群众中的认知和认可,便于群众监督。 六部门协调机制。以建立完善社会救助体系为契机,落实部门责任,加强部门协作,保证核对结果的科学性、刚好性、完好性。一是建立考核机制。结合低保考核制度,联合部门选择固定的稳定的人员从事核对工作;把核对工作作为低保考核的重要内容,列入政府对乡镇街道、部门的年度考核。二是建
14、立初审制。对申请救助家庭由驻村干部、村居保障员进行入户调查,了解申请家庭的收入、财产、实际生活水同等状况,初步确定各类救助家庭建议名单,再进入核对程序。通过初审,一方面宣扬了相关救助政策法规,另一方面,削减了乡镇街道、核对联合部门、核对中心的工作压力。三是增加协调实力。对车管、银行、社保等信息管理权限较高的联合部门,建议市局赐予统一协调,营造良好的协作气氛;突破核对部门信息的地域性、行业间的壁垒限制,保证核对结果的完好性、精确性、科学性。 其次篇:社会救助调研报告 社会救助调研报告范文 社会救助调研报告范文 日前,*区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城乡困难群众“救急难工作试点,以有效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存权
15、利和人格尊严。全区坚持“托底线、救急难、可持续的原则,通过做好各项制度和救助资源的连接协作,补短板、托底线,使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刚好的要求得到满意,逐步建立健全“救急难工作长效机制。 一、“救急难试点工作初步成效 1、建立“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区“救急难工作实行区、镇街道办两级负责制。依托区、镇街道办便民服务中心,由民政部门牵头,在原民政窗口上,设立统一的社会救助窗口,搭建“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平台。明确部门职责及分办、转办流程和办理时限,建立化解急难问题的“绿色通道。民政、教体、人社、住建、卫生、计生等部门除办理社会救助窗口转介救助外,根据各自工作职责干脆受理群众的急难救助申请。建
16、立社会救助网络信息平台,实行市、区、镇街道、三级联网,做到救助信息三级共享,并借助信息化手段,科学确定救助对象,避开重复救助、多头救助和救助遗漏,形成横向互联、纵向互通的社会救助网络平台。 2023年对遭受突发性、意外灾难、损害、重大疾病或其它特殊缘由导致生活陷入逆境的困难群体进行了临时救助,1-10月共为630人次,救助105.59万元。 2、设立“*市*区救急难备用金。区财政每年预算支配50万元,并汲取社会捐助资金,设立 “*市*区救急难备用金,实行专账管理、专项核算、专款专用。用于救助我区在遭受突发性、意外灾难、损害、重大疾病或其它特殊缘由导致生活陷入逆境,其它社会救助制度短暂无法覆盖或
17、救助之后仍有困难的家庭。今年以来我区共救助丁佳馨等11名患白血病、肾病的重病患者,各救助1万元,减轻了患者的经济压力。 3、建立急难对象觉察报告机制。村居民委员会是主动觉察急难救助对象的责任主体。发挥辖区城乡村社区党组织、村居民委员会,驻村社区干部、城乡社区服务志愿者、社会工作者等作用,刚好了解、驾驭、核实辖区居民遭受突发、意外事故、家庭成员罹患重病等特殊状况,主动关心提出救助申请。在每一个部门、镇街道办、村社区确立1名专职信息员,对陷入生活逆境的困难群众做到早觉察、早报告、早救助。确保困难家庭第一时间得到救助,实现社会救助“一门受理,协同办理。 4、建立健全社会力气参与机制。建立“救急难专项
18、基金。通过社会捐赠、赞助方式,在民政部门设立“救急难专项基金,拓宽急难救助资金筹集渠道,保证急难救助工作有效开展。发挥慈善协会等组织作用。引导、支持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和爱心人士等针对急难个案开展救助。我区爱心人士、干部职工等为患白血病、肾病等重病的儿童捐助50余万元,极大地缓解了患者家庭的经济压力。 二、“救急难试点工作的困难和缺乏 1、临时救助标准较低,发挥救急难效能有限。一些困难群众因遭受突发事务、重大疾病导致生活陷入逆境,临时救助标准较低,救助效果有限。比方,我区现行临时救助制度规定救助标准最高为3000元,但由于灾难发生的突然性和救助需求的高费用特点,使现行的临时性救助制度,难以解决
19、实质性问题,要彻底解决这类特殊人群的急难问题,需要进一步提高临时救助标准。 2、社会救助协调机制不健全。政府领导、民政牵头、部门协作、社会力气参与、基层落实的社会救助统筹协调机制不够健全,我区虽然建立了社会救助联席会议制度,但是联席会议运转还处于试行阶段,因此,仅凭一个部门唱独角戏,部门协调落实救急难实效低,救助资源整合欠缺,救急难最大化发挥其效应方面还比较欠缺。 3、基层社会救助工作力气薄弱。全区辖11个镇、街道办26万人。每个镇、街道办只有1-2名民政工作人员,基层社会救助工作任务繁重,大多难以担当日益增多的社会救助工作,社会救助工作力气缺乏和任务量负荷过重的冲突在*区较为突出,就民政局而
20、言,低保入户调查人员也难以落实。因此,对急难对象的实际家庭收入状况的跟踪调查、早觉察、早干预、早救助的要求还有确定距离。 三、对策及建议 1、健全和完善社会救助制度。一是要深刻理解救急难精神实质,精确把握社会救助机制创制。首先要明确救急难是城乡低保、特困供给、医疗救助、临时救助、受人员救助、住房、就业等8种社会救助制度框架内开展工作,“救急难是机制创制,而不是政策创制;其次要明确“救急难是社会救助范畴的“救急难,立足于“托底线,是对因遭受各种急难情形致使基本生活短暂出现严峻困难的居民赐予的困难救助和帮扶。二是健全和完善临时救助制度。根据国家和省临时救助制度,抓紧修订完善临时救助制度,提高临时救
21、助标准,突出“救急难作用,进一步用制度规范救助对象、救助范围、救助程序、救助资金等事项,避开救助工作的随便性,确保临时救助资金真正用到急难问题上,避开 “网底编织不牢。 2、加强领导,健全机制,形成合力。依据“党委政府领导、民政牵头、部门协同、社会力气参与、基层落实的原则,形成上下贯穿、左右协调、整体联动的联席会议机制。根据工作需要,适时召开联席会议,探讨、分析急难救助问题。明确社会救助管理部门职责,形成统一领导下的各司其责、分工协作、运转协调、整体推动的工作格局。 3、动员社会力气广泛参与。建立政府为主的社会救助统筹协调机制,并不意味着由政府包揽一切社会救助急难事务。帮扶困难群众是全社会的共
22、同责任,只要引导得当,社会力气可以发挥重大作用。一是要以慈善机构、社会服务组织等为载体,激励社会力气和个人,捐赠、赞助和参与救急难工作,努力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关切、人人参与的良好气氛。二是要通过政府购置服务、开发社会工作岗位等方式,发挥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社会工作者作用,为社会急难救助对象供应社会融入、实力提升、心理疏导等专业服务。 4、完善急难对象经济状况信息核对共享机制。在民政部门建立的信息核对中心的基础上,加快健全社会救助信息共享机制,为主动觉察急难对象和精确推断急难情形供应根据。加强与卫生计生、教化、住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社会救助管理部门以及慈善组织的信息共享,刚好了解驾驭专项救助和慈
23、善救助开展状况,使救助对象的需求和政府的救助资源、慈善组织的救助项目,社会各界的爱心捐赠、志愿服务等资源有效对接。 5、充溢基层社会救助工作力气。急难救助工作的重心在基层,能否为遭受突发事务,意外事故,罹患重病等特殊困难群众解决急难问题,基层是关键。一是要强化基层社会救助力气。配齐、配强、配好社会救助工作队伍,做到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制度和工作“六到位,使救急难工作有地方开展、有人员落实、有经费保障、有设备作后盾;二是要依据“分级实施、各负其责、上下协作、互相协调的要求,加强工作协作,留意工作联动,努力形成做好社会救助工作的强大合力。 第三篇:民政社会救助调研报告 关于民政社会救助工作的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某县 社会 救助 情况 调研 报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