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docx
《2023年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docx(10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第一篇:高一地理必修一学问点总结 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从地球北极上空视察,呈逆时针旋转。 1、地球自转的周期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真正周期;太阳日,24小时。 2、地球自转的速度角速度每小时15,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3、地球公转的轨道椭圆轨道。一月初近日点,七月初远日点。 4、地球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从地球北极上空视察,呈逆时针旋转。 5、地球公转的周期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回来年365日5小时48分46秒 6、地球公转的速度在近日点时公转速度较快,在远日点时较慢。 7、黄赤交角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目前为2326。 8、太阳直射点的
2、移动规律太阳直射点以一年为周期相应地在南北回来线间来回移动 9、晨昏线的推断沿自转方向,黑夜向白天过渡为晨线,白天向黑夜过渡为昏线。 10、地方时的计算每往东1,时刻增大4分钟。 11、已知经度求时区数经度除以15,再四舍五入。 12、区时的计算每往东1个时区,时刻增大1个小时。 13、北京时间以东八区120E地方时为标准时间。 14、世界时:以本初子午线时间为标准时。 15、国际日期变更线180经线理论上,不通过陆地实际。 16、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不同地方时、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右南左 17、太阳直射点的推断与该点的切线方向垂直,地方时为12点。 18、春分日3月21日太阳直射点
3、在赤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19、夏至日6月22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来线,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 20、秋分日9月23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21、冬至日12月22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来线,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 22、夏半年的概念:3月21日至9月23日 23、冬半年的概念:9月23日至3月21日 24、地球侧视图的判读: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5、地球俯视图的判读逆时针自转,中心为北极;顺时针自转,中心为南极。 26、昼夜长短的计算:以昼弧长度为根据,每15度为1小时。 27、日出日落时刻的计算;根据昼长以标准日出6时和标准日落18时前后推算。 28、昼夜长短的推断:夏半年,越
4、北白昼越长,冬半年,越南白昼越长。 29、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90-直射点与所求点的纬度间隔 30、天文四季:一年内白昼最长、太阳最高的季节是夏季。 31、我国传统四季:以立春(2月4日)、立夏、立秋、立冬为起点来划分四季。 32、欧美传统四季: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为四季的起点。 33、二十四节气: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34、五带的名称和范围: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35、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正午太阳高度的转变、昼夜长短的转变、四季更替 .为什么黄赤交角变大,太阳直射范围变大? 黄赤交角的角度太阳直射点最大的角度 目前黄赤交角的角度是23
5、26,太阳直射点的最大角度也就是2326即南北纬2326间;假如黄赤交角变成35时,此时太阳直射点的最大角度也对应变成35即南北纬35之间此时,直射范围自然也扩大了。 2.黄赤交角变大变小会对地球有什么影响?为什么? 黄赤交角的角度太阳直射点最大的角度热带角度 此时与这个角度互余的角度就是寒带的角度如黄赤交角为2326时,则0至2326间是热带,互余的6634至90就是寒带,中间的2326到6634为温带。 故: 黄赤交角变大时,热带、寒带范围变大,温带变小; 黄赤交角变小时,热带、寒带范围变小,温带变大; 、天体的分类: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 、天体系统的成因:天体
6、之间因互相吸引和互相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天体系统的级别: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 、太阳系九大行星的位置:水金地火小、木土天海冥。 、九大行星按结构特征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冥。 、太阳的主要成分氢和氦。 、太阳辐射能量的来源核聚变反应。 、太阳辐射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维持地表温度,水循环、大气运动等的动力,人类的主要能源。 、太阳活动黑子标记、耀斑最激烈。 、我国太阳能的分布:青藏高原最高、四川盆地最低。 、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 、太阳黑子的转变周期11年。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影响气候影响短波通讯
7、产生磁暴现象 、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千米 、地球的赤道周长4万千米 、纬线和纬度,低纬、中纬、高纬的划分连接东西的线。每1个纬度为111.1千米;0-30、30-60、60-90。 、东西两半球的划分:西经20和东经160的经线圈。 、南北两半球的划分:以赤道为界,以北的为北半球,以南的为南半球。 、南北回来线和南北极圈:2326和6634纬线 、本初子午线0经线,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 、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从地球北极上空视察,呈逆时针旋转。 、地球自转的周期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真正周期;太阳日,24小时。 、地球自转的速度角速度每小时15,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地
8、球公转的轨道椭圆轨道。一月初近日点,七月初远日点。 、地球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从地球北极上空视察,呈逆时针旋转。 、地球公转的周期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回来年365日5小时48分46秒 、地球公转的速度在近日点时公转速度较快,在远日点时较慢。 、黄赤交角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目前为2326。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太阳直射点以一年为周期相应地在南北回来线间来回移动 、晨昏线的推断沿自转方向,黑夜向白天过渡为晨线,白天向黑夜过渡为昏线。 、地方时的计算每往东1,时刻增大4分钟。 、已知经度求时区数经度除以15,再四舍五入。 、北京时间以东八区120E地方时为标准时间。 、世界时:以本
9、初子午线时间为标准时。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不同地方时、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右南左 、春分日3月21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夏至日6月22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来线,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 、秋分日9月23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冬至日12月22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来线,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 、地球侧视图的判读: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地球俯视图的判读逆时针自转,中心为北极;顺时针自转,中心为南极。 、昼夜长短的计算:以昼弧长度为根据,每15度为1小时。 、昼夜长短的推断:夏半年,越北白昼越长,冬半年,越南白昼越长。 、天文四季:一年内白昼最长、太阳
10、最高的季节是夏季。 、我国传统四季:以立春(2月4日)、立夏、立秋、立冬为起点来划分四季。 、欧美传统四季: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为四季的起点。 、五带的名称和范围: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正午太阳高度的转变、昼夜长短的转变、四季更替 、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水汽和固体杂质 、干洁空气的组成:氮和氧,二氧化碳和臭氧 、大气污染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氟氯烃破坏臭氧层 、大气垂直分层: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高层大气电离层 、对流层的主要特征:上冷下热,对流显著,天气现象困难多变。与人类的关系最亲热。 、平流层的主要特征:臭氧汲取紫外线。平流,对高空飞行有
11、利,、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最主要因素:太阳高度角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减弱作用:汲取、反射、散射作用。 、地面辐射是对流层大气主要的干脆热源。 、大气逆辐射夜间有云较温和,夜间晴朗较寒冷。 、大气的保温效应对流层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对地面长波辐射汲取实力很强。 、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缘由各纬度间的冷热不均。 、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 、形成风的干脆缘由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的方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根据等压线推断风向的步骤高压垂直指向低压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画出合力 、小气候:城市风、海陆风、山谷风 、海平面等压线与风力大小低压中心,高压中心。等压线越密集
12、,风力越大。 、地球上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东北信风、副高、中纬西风、副极地低压、极地东风、极地高压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位移大致来说,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冬季海陆上的主要气压中心:亚洲高压大陆、阿留申低压太平洋和冰岛低压大西洋 、夏季海陆上的主要气压中心:亚洲低压大陆夏威夷高压太平洋亚速尔高压大西洋 、季风的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季风的典型分布地区东亚季风西北、东南风;南亚季风东北、西南风。 、锋面的分类与天气冷锋、暖锋和准静止锋。气温、气压、天气。 、锋面对我国天气影响的实例北方夏季的暴雨冷锋、我国冬季爆发的寒潮冷锋 、气旋的气压、气流状况、天气特征低气压;上升
13、气流;阴雨。北半球水平气流为逆时针。 、反气旋的气压、气流状况、天气特征高气压;下沉气流;晴朗。北半球水平气流为顺时针。 、锋面气旋锋前锋后的天气状况。冷气团一侧阴雨。 、世界气候类型的名称热带四种、亚热带两种、温带三种、寒带一种 、推断气候类型的步骤推断南北半球,推断热量带,推断雨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成因、分布规律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顺少雨;受季风影响;大陆东岸20-35 、地中海气候的特点、成因、分布规律夏季燥热枯燥,冬季温顺多雨。受副高和西风交替限制。30-40西岸 、温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成因、分布规律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枯燥。季风。40-60大陆东岸。 、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
14、点、成因、分布规律冬暖夏凉,降水均匀。终年盛行西风。40-60大陆西岸。 、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成因、分布规律冬季寒冷、夏季燥热、全年少雨。终年受大陆气团限制。温带内陆 、寒潮的危害带来寒冷、大风、霜冻。对春秋季的农作物危害最大。 、全球变暖趋势及其人为缘由燃烧矿物燃料毁林 、全球变暖造成的后果海平面上升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的转变。 、大气臭氧层总量削减的主要缘由氟氯烃化合物消耗臭氧。 、大气臭氧层总量削减的危害干脆危害人体健康对生态环境和农林牧渔造成破坏。 、酸雨的成因燃烧煤、石油、自然气,排放二氧化硫和氧化氮等酸性气体。 、我国酸雨区的分布四川盆地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 、酸雨的危害河湖水
15、酸化,影响鱼类土壤酸化腐蚀建筑物危及人体健康 、酸雨的防治削减人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煤炭中的硫资源综合利用。 、大气环境爱惜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氟氯烃破坏臭氧层,酸雨。 、海洋是大气的主要热源和水源海洋水量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海洋占地球外表的71%。 、世界洋流模式(低、中纬)反气旋型。北半球为顺时针流淌,南半球为反时针流淌。 、世界洋流模式(中、高纬)北半球中高纬是气旋型大洋环流,呈反时针方向流淌。 、北印度洋洋流的分布规律冬逆夏顺。冬季洋流向西流,夏季洋流向东流。 、北太平洋的洋流分布北赤道暖流、日本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 、南太平洋的洋流分布南赤道暖流、东
16、澳大利亚暖流、西风漂流、秘鲁寒流。 、南印度洋的洋流分布南赤道暖流、厄加勒斯暖流、西风漂流、西澳大利亚寒流。 、北大西洋的洋流分布北赤道暖流、墨西哥湾暖流、北太西洋暖流、加那利寒流。 、南大西洋的流流分布南赤道暖流、巴西暖流、西风漂流、本哥拉寒流。 、地壳中主要化学元素氧、硅、铝、铁、钙、钠、钾、镁。 、岩石成因分类岩浆岩喷出岩和侵入岩、沉积岩、变质岩。 、地壳物质循环规律冷却凝固岩浆岩外力沉积岩变质变质岩熔化岩浆 、地质作用的概念引起地壳及其外表形态不断发生转变的作用。 、地质作用的分类内力作用、外力作用。 、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地壳运动的两种类型及其影响水
17、平运动褶皱山系、裂谷海洋、升降运动海陆变迁。 、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板块交界地壳活动。板块运动形成地貌。 、六大板块的名称亚欧、非洲、美洲、太平洋、印度洋和南极洲板块。 、地质构造类型褶皱背斜、向斜,断层上升岩块、下沉岩块 、背斜成谷和向斜成山的成因背斜顶部因受张力,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接受沉积物,成为山岭。 、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 、水循环的意义水量平衡更新水资源联系四大圈层物质迁移能量交换 、气候对生物分布的影响光喜光植物、喜阴植物、热、水森林、草原、荒漠 、能源资源的分类常规能源、新能源太阳能、地热能、核能 、火山的
18、分类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 9、气压带、风带移动及海陆分布对季风气候和地中海气候的影响b 其次篇:高一地理必修一学问点总结 高一地理必修一学问点总结15篇 总结是在某一特定时间段对学习和工作生活或其完成状况,包括取得的成果、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阅历和教训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书面材料,它可以给我们下一阶段的学习和工作生活做指导,是时候写一份总结了。如何把总结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我细心整理的高一地理必修一学问点总结,欢迎阅读与保藏。 高一地理必修一学问点总结1 光照图的判读 (1)推断南北极,通常用于俯视图,推断根据为: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递增的方向
19、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2)推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是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有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北纬23o26,若北极圈有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南纬23o26 (3)确定地方时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正午12点,晨昏线所包围的白昼部分的中间经线为12点,晨线与赤道交点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经线为18点,根据每隔15o,时间相差1小时,每1o相差4分钟,先计算两地的经度差(同侧相减,异侧相加),再转换成时间,根据东加西减的原则,计算出地方时 (4)推断昼夜长短求某地的
20、昼(夜)长,也就是求该地在纬线圈上昼(夜)弧的长度,这个长度也可由昼(夜)弧所跨的经度数来推算 (5)推断正午太阳高度角先求所求地区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不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和,再用90o-两地纬度差即为所求地的正午太阳高度 晨昏线与经线和纬线 (1)根据晨昏线与纬线相交推断问题 晨昏线通过南北极可推断这一天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 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昼,可推断这一天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夏至日,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 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夜,可推断这一天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冬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高 地理 必修 知识点 总结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