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知识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知识点总结.docx(3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知识点总结 第一篇:中学物理必修一第三章互相作用学问点总结 中学物理必修一第三章互相作用复习资料 板块一:基本学问点 一、重力,基本互相作用 1、力和力的图示 2、力的作用效果 3、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互相作用1、施力物体2受力物体3力的互相性牛顿第三定律 4、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5、重力:由于地球吸引而受的力 大小G=mg 方向:竖直向下 重心:重力的作用点 由物体形态和质量分布共同确定 均匀分布均匀、形态规则物体:几何对称中心 不愿定在物体身上 6、四种基本作用记住 1万有引力2电磁互相作用3强互相作用4弱互相作用 二、弹力 1、性质:接触
2、力 2、弹性形变:当外力撤去后物体复原原来的形态 3、弹力产生条件形变的物体是施力物体1挤压2发生弹性形变 4、方向:与形变方向相反依据接触类型分:3类;绳、杆、弹簧 5、常见弹力 1压力 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压物体2支持力 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支持物体3拉力:沿绳子收缩方向 4弹簧弹力方向:可短可长 沿弹簧方向与形变方向相反 6、弹力大小计算胡克定律试验 F=kx k 劲度系数 N/m x 伸长量 三、摩擦力 产生条件:两个物体接触且粗糙有弹力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静摩擦力:相对运动趋势 不代表物体确定静止 静摩擦力方向:沿着接触面与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大小:0fFmax 大小的计算方法:
3、平衡或牛顿其次定律 滑动摩擦力:有相对滑动 不代表物体确定运动 大小:fN留意N不愿定等于mgN 互相接触时产生的弹力 四、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合成试验试验方法:等效替代 求合力方法:平行四边形定则合力是以两分力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对角线,对角线长度即合力的大小,方向即合力的方向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1、合力可以比分力大,也可以比分力小 2、夹角确定,为锐角,两分力增大,合力就增大 3、当两个分力大小确定,夹角增大,合力就增大,夹角增大,合力就减小0 4、合力最大值 F=F1+F2 最小值 F=|F1-F2|思索三力合成的合力范围力的分解:已知合力,求替代F的两个力 原则:分力与合力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4、 本质:力的合成的逆运算 作分力的基本操作:明确分力的方向以合力为对角线分力为邻边构建平行四边形 计算法求合力、分力的实质:解三角形三角函数的运算 五、受力分析步骤和方法 1.步骤 1探讨对象:受力物体2隔离开受力物体3依次:场力重力,电磁力.弹力:绳子拉力 沿绳子方向;轻弹簧压缩或伸长 与形变方向相反;轻杆 可能沿杆,也可能不沿杆;垂直于接触面摩擦力 静摩擦力方向1.求 2.假设 滑动摩擦力方向 与相对滑动方向相反 其它力题中已知力4检验 是否有施力物体 六、摩擦力分析 根据运动状态分析:根据平衡或牛顿其次定律分析 七、重难点模型 1、三力平衡模型 2、斜拉模型 3、斜面模型见右图斜面倾角
5、动摩擦因系数=tan 物体在斜面上匀速下滑 tan 物体保持静止 tan 物体在斜面上加速下滑 板块二:必需会做的题 类型一:概念辨析 1.如图,重力大小为G的木块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对它施加一竖直向上且慢慢增大的力F,若F总小于G,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木块对地面的压力随F增大而减小 B.木块对地面的压力就是木块的重力 C.地面对木块的支持力的大小等于木块的重力大小 D.地面对木块的支持力的大小等于木块对地面的压力大小 2.关于弹力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物质互相接触,就有弹力的互相作用。 B.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就必定对别的物体产生力作用。 C.由胡克定律可得:k=F/x,可知弹簧的
6、劲度系数与弹力成正比,与形变量成反比。D.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都垂直于物体的接触面,绳的拉力沿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3.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有一只木箱,现用一水平力拉木箱匀速前进,则 A拉力与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B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D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与木箱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4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以下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 A我们可以把物体间互相作用的任何一个力叫做作用力,另一个力叫做反作用力 B若作用力是摩擦力,则反作用力也确定是摩擦力 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确定是同时产生、同时消逝的
7、 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因此它们可能成为一对平衡力 类型二:简洁的运算 1.一根弹簧挂0.5N的物体时长12cm,挂1N的物体时长14cm,则弹簧原长_。2.一弹簧的劲度系数为500N/m,它表示_,若用200N的力拉弹簧,则弹簧伸长_m。3.某同学用弹簧秤称一木块重5N,把木块水平桌面上,弹簧秤水平地向右拉木块 (1)当弹簧秤读数为1N时,木块未被拉动,这时木块受到的是_摩擦力,大小是_,方向向_.(2)当弹簧秤的读数是2.1N时,木块刚好起先移动,此时木块受的是_摩擦力,大小是_,方向向_.(3)起先运动后,使木块保持匀速直线运动,弹簧秤的读数变为2N,此
8、时木块受到的是_摩擦力,大小是_,动摩擦因数=_.(4)若使弹簧秤在拉动木块运动中读数变为3N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是_摩擦力,大小是_.(5)木块离开弹簧秤接着滑动,这时木块受到的是_摩擦力,大小是_.4.5N和7N的两个力的合力可能是 A3N B13N C2.5N D10N 5.某物体在四个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若F4的方向沿逆时针方向转过90角,但其大小保持不变,其余三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均保持不变,此时物体受到的合力的大小为 类型三:易错题 1.跳高运动员从地面跳起, 这是由于 A、运动员给地面的压力等于运动员受的重力 B、地面给运动员的支持力大于运动员给地面的压力 C、地面给运动员的支
9、持力大于运动员受的重力 D、地面给运动员的支持力等于运动员给地面的压力 2.如下图,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重为G的物体保持沿竖直墙壁匀速下滑,物体与墙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物体所受摩擦力大小为:()AF B(F+G)C(FG)DG 3.质量为m的木块在置于桌面上的木板上滑行,木板静止,它的质量M=3m。已知木块与木 板间、木板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则木板所受桌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A、mg B、2mg C、3mg D、4mg 4.图1中,一个质量均匀的球放在互成120的两块光滑平面上,保持静止,OA是水平的关于球的受力分析,下面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球受重力、平面OA和OB的弹力 B球除了受重力
10、外,只受到平面OA的弹力 C平面OA对球的弹力,方向向上偏左 D平面OA对球的弹力,方向竖直向上 5.某人想用力F竖直向上提起地面上的重物,重物没被提起,下面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由于力F小于物体的重力,所以物体所受的合力不等于零 B地面所受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和拉力的差值 C物体受重力和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互相平衡的力 D力F和地面所受压力互相平衡 板块三:重难点问题 三力平衡问题 1.如图4所示,a,b,C三根绳子完全相同,其中b绳水平,C绳下挂一重物。若使重物加重,则这三根绳子中最先断的是 2.一球重量为G,置于两光滑的平面之间,已知一平面竖直放置,另一平面与竖直方向成角如(图7),则
11、球对两平面的压力为_。 3.如图8,悬挂在天花板下重60N的小球,在均匀的水平风力作用下偏离了竖直方向=30角求风对小球的作用力和绳子的拉力 4.如下图,物重30 N,用OC绳悬挂在O点,OC绳能承受最大拉力 为203N,再用一绳系OC绳的A点,BA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30 N,现用水平力拉BA,可以把OA绳拉到与竖直方向成多大角度? 难点问题:动态平衡 其次篇:中学物理必修一第三章学问点总结 物理必修一第三章学问点 学问点一力的概念 1力是物体之间的互相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物体同时指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2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转变。3力的三要素:大小、
12、方向、作用点。力的三要素确定了力的作用效果。4力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力的单位:N5力的分类: 按力的性质分:可分为重力、弹力、摩擦力等。按力的效果分:可分为压力、支持力、动力、阻力等。 学问点二重力 1重力不是万有引力,重力是由于万有引力产生的。 2重力的大小G=mg,在同一地点,物体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或与水平面垂直。但不能说重力的方向确定指向地心。4物体的重心位置与物体的形态以及质量分布有关。重心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不在物体上。学问点三弹力 1产生条件:干脆接触、弹性形变 2确定弹力的方向在硬接触中除绳子和弹簧外,确定先找接触面,弹力的方向确定与接触面是垂直的
13、。 3绳子、弹簧的弹力的方向确定沿绳子或弹簧。轻杆所受力的方向不愿定沿杆。4胡克定律Fkx,指的是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与形变量成正比。5同一根张紧的轻绳上拉力处处相等。 学问点四摩擦力 1产生条件:a:互相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b: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c:接触面粗糙 2求摩擦力确定要首先清楚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才可以用F=mFN求解,FN指正压力,不愿定等于物体的重力;是动摩擦因数,与互相接触的两个物体的材料有关,还跟粗糙程度有关。 3摩擦力的方向可以和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相反,但确定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4摩擦力的方向确定与接触面平行,确定与弹力的方向
14、垂直。5摩擦力可以作为动力,也可以作为阻力。学问点五力的合成1力的合成满意平行四边形定则,不是代数加减。 2两个力合力的范围F1-F2FF1+F2,在这之间的全部的力都有可能,这是由这两个力的夹角大小来确定的。 3合力可以和分力一样大,可以比分力小,也可以比分力大。 4求三个力合力的范围,最大为三个力相加。最小值可以先将两个力合成,假如第三个力在这个范围,合力最小就是零。若不在这个范围,相减的最小值就为这三个力的最小值。学问点六力的分解 1力的分解是合成的逆运算,同样满意平行四边形定则。 2将一个力进行分解时,力的作用点不能变。一般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分解。 第三篇:中学物理学问点必修一 中学物理
15、学问是学生比较重视的一项科目,要想学好物理,那么首先就要驾驭它的基本学问,下面我给大家共享一些物理学问点必修一,盼望能够关心大家,欢迎阅读! 物理学问点必修一1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物体间的作用是互相的。 2.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3.力作用于物体产生的两个作用效果。使受力物体发生形变或使受力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更。 4.力的分类: 依据力的性质命名:重力、弹力、摩擦力等。 依据力的作用效果命名:拉力、推力、压力、支持力、动力、阻力、浮力、向心力等。 5、重力(A) 1.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地球上的物体受到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
16、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2.重心:物体的各个部分都受重力的作用,但从效果上看,我们可以认为各部分所受重力的作用都集中于一点,这个点就是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质量均匀分布的有规则形态的均匀物体,它的重心在几何中心上。 一般物体的重心不愿定在几何中心上,可以在物体内,也可以在物体外。一般接受悬挂法。 3.重力的大小:G=mg6、弹力(A) 1.弹力 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会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 产生弹力必需具备两个条件:两物体干脆接触;两物体的接触处发生弹性形变。 2.弹力的方向:物体之间的正压力确定垂直于它们的接触面。绳对物体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而指
17、向绳收缩的方向,在分析拉力方向时应先确定受力物体。 3.弹力的大小: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弹性形变越大,弹力越大.弹簧弹力:F=Kx(x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为劲度系数) 4.互相接触的物体是否存在弹力的推断方法:假如物体间存在微小形变,不易觉察,这时可用假设法进行判定.物理学问点必修一21、质点: (1)没有形态、大小且有质量的点 (2)质点是一个志向化模型,实际并不存在(3)一个物体是否能看成质点并不取决于这个物体的大小,而是看所探讨的问题中物体的形态大小和物体上各部分运动状况的差异是否为可以忽视的次要因素,要具体问其具体分析。 2、加速度(A) (1)加速度的定义:加速度是表示速
18、度变更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速度的变更量跟发生这一变更量所用时间的比值,定义式: (2)加速度是矢量,它的方向是速度转变的方向 (3)在变速直线运动中,若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则质点做加速运动;若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则则质点做减速运动.(1)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位移s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的比值。即v=s/t。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其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m/s)米/秒。 (2)平均速度是描述作变速运动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一个作变速运动的物体,假如在一段时间t内的位移为s,则我们定义v=s/t为物体在这段时间(或这段位移)上的
19、平均速度。平均速度也是矢量,其方向就是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位移的方向。 (3)瞬时速度是指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从物理含义上看,瞬时速度指某一时刻旁边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大小叫瞬时速率,简称速率.4、匀速直线运动(A) (1)定义: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假如在相等的时间内位移相等,这种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质点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位移相等,质点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质点的运动方向相同,质点在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大小和路程相等。 物理学问点必修一3 第一节相识运动 机械运动:物体在空间中所处位置发生转变,这样的运动叫做机械运动。 运动的特性:
20、普遍性,永久性,多样性 参考系 1.任何运动都是相对于某个参照物而言的,这个参照物称为参考系。 2.参考系的选取是自由的。 (1)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必需选用同一参考系。 (2)参照物不愿定静止,但被认为是静止的。 质点 1.在探讨物体运动的过程中,假如物体的大小和形态在所探讨问题中可以忽视是,把物体简化为一个点,认为物体的质量都集中在这个点上,这个点称为质点。 2.质点条件: (1)物体中各点的运动状况完全相同(物体做平动) (2)物体的大小(线度)它通过的距离 3.质点具有相对性,而不具有确定性。 4.志向化模型:根据所探讨问题的性质和需要,抓住问题中的主要因素,忽视其次要因素,建立一种志向
21、化的模型,使困难的问题得到简化。(为便于探讨而建立的一种高度抽象的志向客体) 其次节时间位移 时间与时刻 1.钟表指示的一个读数对应着某一个瞬间,就是时刻,时刻在时间轴上对应某一点。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称为时间,时间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 t=t2t1 2.时间和时刻的单位都是秒,符号为s,常见单位还有min,h。 3.通常以问题中的初始时刻为零点。 路程和位移 1.路程表示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但不能完全确定物体位置的转变,是标量。 2.从物体运动的起点指向运动的重点的有向线段称为位移,是矢量。 3.物理学中,只有大小的物理量称为标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称为矢量。 4.只有在质点做单向直线运
22、动是,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两者运算法则不同。 第三节记录物体的运动信息 打点记时器:通过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来记录物体运动信息的仪器。(电火花打点记时器火花打点,电磁打点记时器电磁打点);一般打出两个相邻的点的时间间隔是0.02s。 第四节物体运动的速度 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平均速度(与位移、时间间隔相对应) 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v是物体的位移s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的比值。其方向与物体的位移方向相同。单位是m/s。 v=s/t 瞬时速度(与位置时刻相对应) 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时刻前后无穷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其方向是物体在运动轨迹上过该点的切线方向。瞬时速率(简称速率)
23、即瞬时速度的大小。 速率速度 第五节速度转变的快慢加速度 1.物体的加速度等于物体速度转变(vtv0)与完成这一转变所用时间的比值 a=(vtv0)/t 2.a不由v、t确定,而是由F、m确定。 3.转变量=末态量值初态量值表示转变的大小或多少 4.转变率=转变量/时间表示转变快慢 5.假如物体沿直线运动且其速度均匀转变,该物体的运动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不随时间变更)。 6.速度是状态量,加速度是性质量,速度变更量(速度变更大小程度)是过程量。 第六节用图象描述直线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象 1.s-t图象是描述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随时间的转变关系的曲线。(不反映物体运动的轨
24、迹) 2.物理中,斜率ktan(2坐标轴单位、物理意义不同) 3.图象中两图线的交点表示两物体在这一时刻相遇。 匀变速 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 1.v-t图象是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岁时间转变关系的图线。(不反映物体运动轨迹) 2.图象与时间轴的面积表示物体运动的位移,在t轴上方位移为正,下方为负,整个过程中位移为各段位移之和,即各面积的代数和。 物理学问点必修一4 一、探究形变与弹力的关系 弹性形变(撤去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外力后能复原原来形态的物体的形变)范性形变(撤去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外力后不能复原原来形态的物体的形变)3、弹性限度:若物体形变过大,超过确定限度,撤去外力后,无法复原原来的形态,
25、这个限度叫弹性限度。 二、探究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外表上相当于另一个物体滑动的时候,要受到另一个物体阻碍它相对滑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说明:摩擦力的产生是由于物体外表不光滑造成的。 三、力的合成与分解 (1)若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仅受两个力作用,这两个力确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即二力平衡 (2)若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受三个力作用,则这三个力中的随便两个力的合力确定与另一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3)若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受到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力的作用,则宜用正交分解法处理,此时的平衡方程可写成确定探讨对象; 分析受力状况; 建立适当坐标
26、; 列出平衡方程 四、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1.共点力:物体受到的各力的作用线或作用线的延长线能相交于一点的力 2.平衡状态:在共点力的作用下,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说明:这里的静止需要二个条件,一是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零,二是物体的速度为零,仅速度为零时物体不愿定处于静止状态,如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到达点时刻,物体速度为零,但物体不是处于静止状态,因为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不为零.3.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合力为零,即0 说明; 三力汇交原理:当物体受到三个非平行的共点力作用而平衡时,这三个力必交于一点; 物体受到N个共点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时,取出其中的一个力,则这个力必与剩下的(N-
27、1)个力的合力等大反向。 若接受正交分解法求平衡问题,则其平衡条件为:FX合=0,FY合=0; 有固定转动轴的物体的平衡条件 五、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学过物理学的人都会知道牛顿第三定律,此定律主要说明白作用力和反作用的关系。在对一个物体用力的时候同时会受到另一个物体的反作用力,这对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保持在一条直线上。 物理学问点必修一51、参考系: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的另外的物体。 运动是确定的,静止是相对的。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都是相对于参考系在而言的。 参考系的选择是随便的,被选为参考系的物体,我们假定它是静止的。选择不同的物体作为参考系,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
28、但选择时要使运动的描述尽量的简洁。 通常以地面为参考系。 2、质点: 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质点是一种志向化的模型,是科学的抽象。 物体可看做质点的条件:探讨物体的运动时,物体的大小和形态对探讨结果的影响可以忽视。且物体能否看成质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物体可被看做质点的几种状况: (1)平动的物体通常可视为质点.(2)有转动但相对平动而言可以忽视时,也可以把物体视为质点.(3)同一物体,有时可看成质点,有时不能.当物体本身的大小对所探讨问题的影响不能忽视时,不能把物体看做质点,反之,则可以.注(1)不能以物体的大小和形态为标准来推断物体是否可以看做质点,关键要看所探讨问题的性质.
29、当物体的大小和形态对所探讨的问题的影响可以忽视不计时,物体可视为质点.(2)质点并不是质量很小的点,要区分于几何学中的“点.3、时间和时刻: 时刻是指某一瞬间,用时间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它与状态量相对应;时间是指起始时刻到终止时刻之间的间隔,用时间轴上的一段线段来表示,它与过程量相对应。 4、位移和路程: 位移用来描述质点位置的转变,是质点的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 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5、速度: 用来描述质点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 (1)平均速度:是位移与通过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其定义式为,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平均速度对变速运动只能作粗略的描述。
30、 (2)瞬时速度:是质点在某一时刻或通过某一位置的速度,瞬时速度简称速度,它可以精确变速运动。瞬时速度的大小简称速率,它是一个标量。 6、加速度:用量描述速度转变快慢的的物理量。 加速度是矢量,其方向与速度的转变量方向相同(留意与速度的方向没有关系),大小由两个因素确定。 易错现象 1、忽视位移、速度、加速度的矢量性,只考虑大小,不留意方向。 2、混淆速度、速度的增量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中学物理学问点必修一 第四篇:中学物理必修一教案:3.1重力基本互相作用 3.1 重力 基本互相作用 一、教材分析 这一节首先从力的概念入手进行探讨,“力是物体间的互相作用这个表达是抽象的,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难
31、点,教学中要从生活中的具体例子动身,说明力是变更物体运动状态的缘由,是使物体产生形变的缘由,在此基础上给出力的定义.对于力的互相性的理解是从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的角度来进行定义的,刚起先分析物体受力时,可以把施力物体找出来以便在分析时不会凭空增加力的个数.力的三要素是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把问题简洁化的一种方法,也是以后作力的分析草图时必需用到的一种基本学问和技能,所以要学生多加练习,特别是对力的示意图更要加以重视,这是受力分析的基础.重力概念的理解难点在于重心的理解,重心是重力的作用点,但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形态和物体的密度分布都有关系.理解重力可以从演示试验入手进行,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是解决难点
32、的很好的方法.二、教学目标 1、知道重力产生的缘由及其定义。 2、知道重力的方向以及重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能用重锤线检验一条线或一个面是否竖直或水平。 3、知道物体重心的含义 4、了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是互相的,相识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 态发生变更 5、知道力的三要素 6、了解四种基本互相作用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1、重力的方向以及重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 2、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发生变更 难点: 1、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三个因素有关 2、重心的概念 四、学情分析 力的概念在初中已经有所接触,但是它的理解照旧是一个难点,关键是在于力是物体间
33、的互相作用这一问题上,并且两个力地位是相同的重力是在初中已经学习过的一个概念,对它的理解主要应当放在重心的探讨上,知道不怜悯况下物体重心的位置自然界四种基本互相作用是新教材新增的内容,对它的理解不必太深,了解这方面的学问,为将来进展打下基础 五、教学方法 创设情景,导入目标自主探究,实践体验表达沟通,总结归纳 六、课前准备 多媒体,长方形木块,锯条,橡皮条,已知质量的钩码,重锤线,铅笔,刻度尺,质量均匀分布的金属板等。 七、课时支配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怀疑 匀速直线运动,匀速圆周运动,加速直线运动有何区分? 引入物体运动状态发生转变的含义是什么? 学生阅读课本P54第一段后答:物体
34、速度大小、方向发生转变 物体发生形变的含义是什么?学生阅读课本P54其次段后举例。 二情景引入、展示目标 同学们都平常都习惯这样说,我们班要数某某同学的力气最大,某某同学脚部的力气最强,一脚可以把足球开出五、六十米。这种对力的说法符合物理角度对力的定义吗?本节课我们将着手探讨这个问题,并学习几种简洁的力学问题。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播 一、力和力的图示 力的描述:力是物体与物体的作用。即力产生的条件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发生作用 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更或是物体发生形变。力的测量工具:测力计弹簧秤力的单位:牛顿 力的量性:矢量,遵循矢量运算法则 力的图示:按确定比例作出的带箭头的线
35、段,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作用方向,箭头或箭尾表示力的作用点。 二、重力 1、重力 提问:重力是怎样产生的? 学生在预习后回答:地球上的一切物体都要受到地球的吸引,所以人跳起来总会落在地上,扔出去的东西总要落回地面。 提问:有的同学说物体的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到底是不是呢? 学生猜疑:有的说是,有的说不是。 老师释疑:严格地说,重力并不是地球的吸引力,而是吸引力的一部分,以后才会学到这些学问,如今知道就行了。所以说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而不能说地球的吸引力就是物体的重力。由于两者相差很小,通常可以用重力代替吸引力。 概念: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
36、力,叫做重力。重力就是重量。 一个物体受到10N的重力,可以说这个物体的重量是10N。提问:重物受到的重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各是谁? 学生: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重物。 强调:地球上的任何物体在任何状态下都受到重力的作用。因此,在今后的受力分析中重力确定有。 在月球上,物体也会由于月球的吸引而受到相应的重力,到其他星球外表也一样。产生条件:是由于地球的吸引。 2、重力的大小和方向 提问: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秤来测量,为什么? 学生:物体静止时对弹簧秤的拉力大小等于其重力。 试验:手提弹簧称及其下挂的钩码,测出钩码的重力;在竖直方向上用不同的方式运动,视察弹簧称示数及其转变。 (引导学生根
37、据试验,并结合二力平衡学问得出结论) 重力的大小: 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秤测出。 在静止的状况下,物体对竖直悬绳的拉力或对水平支持物的压力,在数值上等于物体重 力的大小。 动手试验:用弹簧秤测量一个钩码、两个钩码、三个钩码的重力的大小,视察计算重力G与钩码的质量m的关系。 学生立即得到:G与m成正比。 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关系: Gmgg9.8N/kg 强调:g值在地球的不同位置取值不同,一般状况下忽视这个差异,可认为g值是恒定的。试验:从静止释放的小石块总是竖直下落,重锤线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归纳:从静止释放的小石块总是竖直下落,分析重锤线下重物的受力状况,可知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重力的方
38、向:总是竖直向下。 强调:竖直向下不能说成垂直向下,竖直向下指的是与水平地面相垂直,不能笼统指垂直方向。 3、重心 概念 物体的各部分都受到重力的作用。从效果上看,可以认为物体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或各部分重力的等效作用点,或各部分所受到的重力的合力的作用点,叫物体的重心。 通俗点讲,重心就是重力的作用点。把物体的全部质量集中到一点将不影响探讨结果,这就是物理学的一种等效替代的思想。 与重心位置有关的因素: 与物体的形态有关; 与物体的质量分布有关。 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跟物体的形态有关。 质量分布均匀的有规则形态的物体,其重心在此几何中心上。 同学们在初中学问的基础上,找出这
39、些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投影分析 质量分布均匀的形态不规则的薄板形物体的重心可用二次悬挂法或找寻支点法找到。学生动手找自己的不规则薄板的中心,并且说出其原理。 老师演示:木圆环,不规则形态薄木板的重心。参照课本P5的试验 验证:用悬挂法确定重心之后,在板上固定一条细线,让穿过重心C点,再在其重心C处拴上细绳提拉,验证薄板可以水平衡。也可以重心C为支点,让薄板水平平衡。 C 中 C 其平演示讲解:不倒翁的制作就是变更椭圆空腔的重心,增加对重心概念的印象。 演示:将一段均匀的直铁丝,做成直角、四边形、圆形等不同的形态,用悬挂法找寻其重心的位置。 归纳:物体的重心可在物体之上,也可在物体之外。 物
40、体的稳定程度与重心的凹凸及支承面的大小等有关。 简洁介绍一下不倒翁的原理,让学生有一种印象,为以后学习习近平衡的种类奠定基础。稳固练习:用卡车运输一些有的轻、有的重物体,将这些物体怎样堆放到卡车上较为合 理。 (尽量将重的物体放在车的底部,整体的重心较低,行驶较平安) 三、基本互相作用 引力互相作用是是全部物体之间都存在的一种互相作用。对于通常大小的物体,它们之间的引力特殊微弱,常被忽视不计。 电磁互相作用包括静止电荷之间以及运动电荷之间的互相作用。电和磁是亲热相关的,在一个参考系中视察到的磁力可以和另一个参考系中的电力联系起来,电力和磁力可统一为电磁互相作用。 引力和电磁力能在宏观世界里显示
41、其作用。这两种力是长程力,从理论上说,它们的作用范围是无限的。但是,电磁力要比引力强得多。宏观物体之间的互相作用,除引力外,全部接触力都是大量原子、分子之间电磁互相作用的宏观表现。 强互相作用和弱互相作用都是短程力。短程力的作用范围在原子核尺度内。强作用力只在10-15m范围内有显著作用,弱作用力的作用范围不超过10-16m。这两种力只有在原子核内部和基本粒子的互相作用中才显示出来,在宏观世界里不能觉察它们的存在。核子质子、中子、电子和中微子等参与弱互相作用。强互相作用是介子和重子包括质子、中子之间的互相作用,因为这种力将核子束缚在一起,核物理学家们把它称为核互相作用。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老师组织学生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进行当堂检测 五发导学案、布置作业 1、课后完成课本54页“问题与练习中的习题。 2、用悬挂法确定形态不规则物体的重心硬纸板、衣服挂 九、板书设计 一、力和力的图示 二、重力 1、重力 2、重力的大小和方向 3、重心 三、基本互相作用 第五篇:中学物理必修2学问点总结 21、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22、平抛运动可认为是水平方向上 运动与竖直方向上的合运动。 23、线速度公式,角速度公式 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公式。 24、向心加速度公式。 25、开普勒第三定律公式万有引力定律公式。 2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