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知识点总结.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年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知识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知识点总结.docx(3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知识点总结 第一篇:中学物理必修一第三章互相作用学问点总结 中学物理必修一第三章互相作用复习资料 板块一:基本学问点 一、重力,基本互相作用 1、力和力的图示 2、力的作用效果 3、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互相作用1、施力物体2受力物体3力的互相性牛顿第三定律 4、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5、重力:由于地球吸引而受的力 大小G=mg 方向:竖直向下 重心:重力的作用点 由物体形态和质量分布共同确定 均匀分布均匀、形态规则物体:几何对称中心 不愿定在物体身上 6、四种基本作用记住 1万有引力2电磁互相作用3强互相作用4弱互相作用 二、弹力 1、性质:接触
2、力 2、弹性形变:当外力撤去后物体复原原来的形态 3、弹力产生条件形变的物体是施力物体1挤压2发生弹性形变 4、方向:与形变方向相反依据接触类型分:3类;绳、杆、弹簧 5、常见弹力 1压力 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压物体2支持力 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支持物体3拉力:沿绳子收缩方向 4弹簧弹力方向:可短可长 沿弹簧方向与形变方向相反 6、弹力大小计算胡克定律试验 F=kx k 劲度系数 N/m x 伸长量 三、摩擦力 产生条件:两个物体接触且粗糙有弹力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静摩擦力:相对运动趋势 不代表物体确定静止 静摩擦力方向:沿着接触面与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大小:0fFmax 大小的计算方法:
3、平衡或牛顿其次定律 滑动摩擦力:有相对滑动 不代表物体确定运动 大小:fN留意N不愿定等于mgN 互相接触时产生的弹力 四、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合成试验试验方法:等效替代 求合力方法:平行四边形定则合力是以两分力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对角线,对角线长度即合力的大小,方向即合力的方向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1、合力可以比分力大,也可以比分力小 2、夹角确定,为锐角,两分力增大,合力就增大 3、当两个分力大小确定,夹角增大,合力就增大,夹角增大,合力就减小0 4、合力最大值 F=F1+F2 最小值 F=|F1-F2|思索三力合成的合力范围力的分解:已知合力,求替代F的两个力 原则:分力与合力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4、 本质:力的合成的逆运算 作分力的基本操作:明确分力的方向以合力为对角线分力为邻边构建平行四边形 计算法求合力、分力的实质:解三角形三角函数的运算 五、受力分析步骤和方法 1.步骤 1探讨对象:受力物体2隔离开受力物体3依次:场力重力,电磁力.弹力:绳子拉力 沿绳子方向;轻弹簧压缩或伸长 与形变方向相反;轻杆 可能沿杆,也可能不沿杆;垂直于接触面摩擦力 静摩擦力方向1.求 2.假设 滑动摩擦力方向 与相对滑动方向相反 其它力题中已知力4检验 是否有施力物体 六、摩擦力分析 根据运动状态分析:根据平衡或牛顿其次定律分析 七、重难点模型 1、三力平衡模型 2、斜拉模型 3、斜面模型见右图斜面倾角
5、动摩擦因系数=tan 物体在斜面上匀速下滑 tan 物体保持静止 tan 物体在斜面上加速下滑 板块二:必需会做的题 类型一:概念辨析 1.如图,重力大小为G的木块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对它施加一竖直向上且慢慢增大的力F,若F总小于G,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木块对地面的压力随F增大而减小 B.木块对地面的压力就是木块的重力 C.地面对木块的支持力的大小等于木块的重力大小 D.地面对木块的支持力的大小等于木块对地面的压力大小 2.关于弹力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物质互相接触,就有弹力的互相作用。 B.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就必定对别的物体产生力作用。 C.由胡克定律可得:k=F/x,可知弹簧的
6、劲度系数与弹力成正比,与形变量成反比。D.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都垂直于物体的接触面,绳的拉力沿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3.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有一只木箱,现用一水平力拉木箱匀速前进,则 A拉力与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B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D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与木箱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4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以下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 A我们可以把物体间互相作用的任何一个力叫做作用力,另一个力叫做反作用力 B若作用力是摩擦力,则反作用力也确定是摩擦力 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确定是同时产生、同时消逝的
7、 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因此它们可能成为一对平衡力 类型二:简洁的运算 1.一根弹簧挂0.5N的物体时长12cm,挂1N的物体时长14cm,则弹簧原长_。2.一弹簧的劲度系数为500N/m,它表示_,若用200N的力拉弹簧,则弹簧伸长_m。3.某同学用弹簧秤称一木块重5N,把木块水平桌面上,弹簧秤水平地向右拉木块 (1)当弹簧秤读数为1N时,木块未被拉动,这时木块受到的是_摩擦力,大小是_,方向向_.(2)当弹簧秤的读数是2.1N时,木块刚好起先移动,此时木块受的是_摩擦力,大小是_,方向向_.(3)起先运动后,使木块保持匀速直线运动,弹簧秤的读数变为2N,此
8、时木块受到的是_摩擦力,大小是_,动摩擦因数=_.(4)若使弹簧秤在拉动木块运动中读数变为3N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是_摩擦力,大小是_.(5)木块离开弹簧秤接着滑动,这时木块受到的是_摩擦力,大小是_.4.5N和7N的两个力的合力可能是 A3N B13N C2.5N D10N 5.某物体在四个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若F4的方向沿逆时针方向转过90角,但其大小保持不变,其余三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均保持不变,此时物体受到的合力的大小为 类型三:易错题 1.跳高运动员从地面跳起, 这是由于 A、运动员给地面的压力等于运动员受的重力 B、地面给运动员的支持力大于运动员给地面的压力 C、地面给运动员的支
9、持力大于运动员受的重力 D、地面给运动员的支持力等于运动员给地面的压力 2.如下图,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重为G的物体保持沿竖直墙壁匀速下滑,物体与墙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物体所受摩擦力大小为:()AF B(F+G)C(FG)DG 3.质量为m的木块在置于桌面上的木板上滑行,木板静止,它的质量M=3m。已知木块与木 板间、木板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则木板所受桌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A、mg B、2mg C、3mg D、4mg 4.图1中,一个质量均匀的球放在互成120的两块光滑平面上,保持静止,OA是水平的关于球的受力分析,下面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球受重力、平面OA和OB的弹力 B球除了受重力
10、外,只受到平面OA的弹力 C平面OA对球的弹力,方向向上偏左 D平面OA对球的弹力,方向竖直向上 5.某人想用力F竖直向上提起地面上的重物,重物没被提起,下面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由于力F小于物体的重力,所以物体所受的合力不等于零 B地面所受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和拉力的差值 C物体受重力和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互相平衡的力 D力F和地面所受压力互相平衡 板块三:重难点问题 三力平衡问题 1.如图4所示,a,b,C三根绳子完全相同,其中b绳水平,C绳下挂一重物。若使重物加重,则这三根绳子中最先断的是 2.一球重量为G,置于两光滑的平面之间,已知一平面竖直放置,另一平面与竖直方向成角如(图7),则
11、球对两平面的压力为_。 3.如图8,悬挂在天花板下重60N的小球,在均匀的水平风力作用下偏离了竖直方向=30角求风对小球的作用力和绳子的拉力 4.如下图,物重30 N,用OC绳悬挂在O点,OC绳能承受最大拉力 为203N,再用一绳系OC绳的A点,BA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30 N,现用水平力拉BA,可以把OA绳拉到与竖直方向成多大角度? 难点问题:动态平衡 其次篇:中学物理必修一第三章学问点总结 物理必修一第三章学问点 学问点一力的概念 1力是物体之间的互相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物体同时指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2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转变。3力的三要素:大小、
12、方向、作用点。力的三要素确定了力的作用效果。4力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力的单位:N5力的分类: 按力的性质分:可分为重力、弹力、摩擦力等。按力的效果分:可分为压力、支持力、动力、阻力等。 学问点二重力 1重力不是万有引力,重力是由于万有引力产生的。 2重力的大小G=mg,在同一地点,物体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或与水平面垂直。但不能说重力的方向确定指向地心。4物体的重心位置与物体的形态以及质量分布有关。重心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不在物体上。学问点三弹力 1产生条件:干脆接触、弹性形变 2确定弹力的方向在硬接触中除绳子和弹簧外,确定先找接触面,弹力的方向确定与接触面是垂直的
13、。 3绳子、弹簧的弹力的方向确定沿绳子或弹簧。轻杆所受力的方向不愿定沿杆。4胡克定律Fkx,指的是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与形变量成正比。5同一根张紧的轻绳上拉力处处相等。 学问点四摩擦力 1产生条件:a:互相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b: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c:接触面粗糙 2求摩擦力确定要首先清楚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才可以用F=mFN求解,FN指正压力,不愿定等于物体的重力;是动摩擦因数,与互相接触的两个物体的材料有关,还跟粗糙程度有关。 3摩擦力的方向可以和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相反,但确定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4摩擦力的方向确定与接触面平行,确定与弹力的方向
14、垂直。5摩擦力可以作为动力,也可以作为阻力。学问点五力的合成1力的合成满意平行四边形定则,不是代数加减。 2两个力合力的范围F1-F2FF1+F2,在这之间的全部的力都有可能,这是由这两个力的夹角大小来确定的。 3合力可以和分力一样大,可以比分力小,也可以比分力大。 4求三个力合力的范围,最大为三个力相加。最小值可以先将两个力合成,假如第三个力在这个范围,合力最小就是零。若不在这个范围,相减的最小值就为这三个力的最小值。学问点六力的分解 1力的分解是合成的逆运算,同样满意平行四边形定则。 2将一个力进行分解时,力的作用点不能变。一般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分解。 第三篇:中学物理学问点必修一 中学物理
15、学问是学生比较重视的一项科目,要想学好物理,那么首先就要驾驭它的基本学问,下面我给大家共享一些物理学问点必修一,盼望能够关心大家,欢迎阅读! 物理学问点必修一1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物体间的作用是互相的。 2.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3.力作用于物体产生的两个作用效果。使受力物体发生形变或使受力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更。 4.力的分类: 依据力的性质命名:重力、弹力、摩擦力等。 依据力的作用效果命名:拉力、推力、压力、支持力、动力、阻力、浮力、向心力等。 5、重力(A) 1.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地球上的物体受到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
16、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2.重心:物体的各个部分都受重力的作用,但从效果上看,我们可以认为各部分所受重力的作用都集中于一点,这个点就是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质量均匀分布的有规则形态的均匀物体,它的重心在几何中心上。 一般物体的重心不愿定在几何中心上,可以在物体内,也可以在物体外。一般接受悬挂法。 3.重力的大小:G=mg6、弹力(A) 1.弹力 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会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 产生弹力必需具备两个条件:两物体干脆接触;两物体的接触处发生弹性形变。 2.弹力的方向:物体之间的正压力确定垂直于它们的接触面。绳对物体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而指
17、向绳收缩的方向,在分析拉力方向时应先确定受力物体。 3.弹力的大小: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弹性形变越大,弹力越大.弹簧弹力:F=Kx(x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为劲度系数) 4.互相接触的物体是否存在弹力的推断方法:假如物体间存在微小形变,不易觉察,这时可用假设法进行判定.物理学问点必修一21、质点: (1)没有形态、大小且有质量的点 (2)质点是一个志向化模型,实际并不存在(3)一个物体是否能看成质点并不取决于这个物体的大小,而是看所探讨的问题中物体的形态大小和物体上各部分运动状况的差异是否为可以忽视的次要因素,要具体问其具体分析。 2、加速度(A) (1)加速度的定义:加速度是表示速
18、度变更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速度的变更量跟发生这一变更量所用时间的比值,定义式: (2)加速度是矢量,它的方向是速度转变的方向 (3)在变速直线运动中,若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则质点做加速运动;若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则则质点做减速运动.(1)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位移s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的比值。即v=s/t。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其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m/s)米/秒。 (2)平均速度是描述作变速运动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一个作变速运动的物体,假如在一段时间t内的位移为s,则我们定义v=s/t为物体在这段时间(或这段位移)上的
19、平均速度。平均速度也是矢量,其方向就是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位移的方向。 (3)瞬时速度是指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从物理含义上看,瞬时速度指某一时刻旁边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大小叫瞬时速率,简称速率.4、匀速直线运动(A) (1)定义: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假如在相等的时间内位移相等,这种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质点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位移相等,质点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质点的运动方向相同,质点在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大小和路程相等。 物理学问点必修一3 第一节相识运动 机械运动:物体在空间中所处位置发生转变,这样的运动叫做机械运动。 运动的特性:
20、普遍性,永久性,多样性 参考系 1.任何运动都是相对于某个参照物而言的,这个参照物称为参考系。 2.参考系的选取是自由的。 (1)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必需选用同一参考系。 (2)参照物不愿定静止,但被认为是静止的。 质点 1.在探讨物体运动的过程中,假如物体的大小和形态在所探讨问题中可以忽视是,把物体简化为一个点,认为物体的质量都集中在这个点上,这个点称为质点。 2.质点条件: (1)物体中各点的运动状况完全相同(物体做平动) (2)物体的大小(线度)它通过的距离 3.质点具有相对性,而不具有确定性。 4.志向化模型:根据所探讨问题的性质和需要,抓住问题中的主要因素,忽视其次要因素,建立一种志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高 物理 必修 第三 相互作用 知识点 总结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