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物理:3.1《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必修一).docx
《2023年物理:3.1《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必修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物理:3.1《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必修一).docx(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物理:3.1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必修一) 第一篇:物理:3.1重力 基本互相作用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必修一) 高考资源网ks5u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用“引导探究法教重力 基本互相作用 江苏省无锡天一中学 焦健生 一、教材分析 1本节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重力 基本互相作用一节内容编排在中学物理必修1第三章第一节中,这部分学问,特别是力这一基本概念,是本章的一个基础性的重点,学好这部分学问,可以为学习本节的后续内容做好必要的准备。 2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节从力的概念入手来探讨物体受到的重力,力的概念很抽象,为了便于学生接受,教材在处理这部分学问时,以现实生活的例子作为依托,列
2、举了生活中学生能够感知的例子,说明力是变更物体运动的缘由,是物体产生形变的缘由,在此基础上给出力的定义和力的表示法,对于力的互相性的理解是从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的角度定义的。可见,力的概念既是本节的重点,又是一个难点。 重力是学生比较熟识的,教材从力的三要素的角度来介绍重力的有关学问,重力概念理解的难点是对重心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 一学问与技能 1了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互相作用,知道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更。 2知道力的三要素,会用力的图示法来表示一个力,会画力的示意图。 3知道重力产生的缘由及其定义,会求重力的大小并能确定重力的方向。 4知道物体重心的含义,会用县挂法确定不
3、规则薄板重心的位置,会求质量分布均匀、形态规则的物体的重心。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例等探究活动让学生来体验力的产生缘由、力的作用效果以及力作用的互相性。 2引导学生自己动手,用悬挂法来探究确定不规则薄板重心的位置。 3通过“重心概念的引入,渗透“等效代换的物理学方法。 xiexiebang 版权全部高考资源网 高考资源网ks5u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二探究力的作用效果,引出并正确理解力的概念 1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让我们来亲身体验一下力的存在和力的作用,要求:同桌双手互相推掌,一人处于被动,双方感受力的存在,假如用力还可以把另一人推开。 体会和思索:力产生了什么样的作用、力是怎样产生的? 2科
4、学想象并体会,探究探讨上述问题 激励学生大胆地动手、科学地想象并体会,在这环节中,学生分组探讨上述问题,老师给以适当提示。 3再创情境,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向学生展示试验器材:方木块,海绵。试验:手推方木块使之运动,手用力推海绵。 请学生总结: 1力可以变更物体的运动状态; 2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3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互相作用。 4逐字分析,正确理解力的概念 思索:1力能够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吗? 2如何理解力的作用是互相的? 引入: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的概念? 结论:一个力总能找到它的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 例1:以下关于力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只有干脆接触的物体间才有力的
5、作用 C假如一个物体是受力物体,那么它必定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xiexiebang 版权全部高考资源网 高考资源网ks5u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2形态规则的物体的重心确定在其物体上吗?为什么?探讨 3物体的重心确定在物体上吗?与物体形态、质量分布关系?探讨并举例。 探究性活动:用悬挂法测定薄板的重心位置。测三角板、书本的重心 四简要说明一下四种基本互相作用 学生自学并总结。 五总结本课内容 1力的作用效果;2力的概念;3重力、重心;4四种基本互相作用。 六作业 1课本:P57 1、2、3。 2课后体会日常生活中有关力作用生活实例。 xiexiebang 版权全部高考资源网 其次篇:中学物理必修一教
6、案:3.1重力基本互相作用 3.1 重力 基本互相作用 一、教材分析 这一节首先从力的概念入手进行探讨,“力是物体间的互相作用这个表达是抽象的,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教学中要从生活中的具体例子动身,说明力是变更物体运动状态的缘由,是使物体产生形变的缘由,在此基础上给出力的定义.对于力的互相性的理解是从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的角度来进行定义的,刚起先分析物体受力时,可以把施力物体找出来以便在分析时不会凭空增加力的个数.力的三要素是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把问题简洁化的一种方法,也是以后作力的分析草图时必需用到的一种基本学问和技能,所以要学生多加练习,特别是对力的示意图更要加以重视,这是受力分析的基础.重
7、力概念的理解难点在于重心的理解,重心是重力的作用点,但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形态和物体的密度分布都有关系.理解重力可以从演示试验入手进行,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是解决难点的很好的方法.二、教学目标 1、知道重力产生的缘由及其定义。 2、知道重力的方向以及重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能用重锤线检验一条线或一个面是否竖直或水平。 3、知道物体重心的含义 4、了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是互相的,相识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 态发生变更 5、知道力的三要素 6、了解四种基本互相作用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1、重力的方向以及重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 2、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发生变更 难点:
8、 1、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三个因素有关 2、重心的概念 四、学情分析 力的概念在初中已经有所接触,但是它的理解照旧是一个难点,关键是在于力是物体间的互相作用这一问题上,并且两个力地位是相同的重力是在初中已经学习过的一个概念,对它的理解主要应当放在重心的探讨上,知道不怜悯况下物体重心的位置自然界四种基本互相作用是新教材新增的内容,对它的理解不必太深,了解这方面的学问,为将来进展打下基础 五、教学方法 创设情景,导入目标自主探究,实践体验表达沟通,总结归纳 六、课前准备 多媒体,长方形木块,锯条,橡皮条,已知质量的钩码,重锤线,铅笔,刻度尺,质量均匀分布的金属板等。 七、课时支配
9、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怀疑 匀速直线运动,匀速圆周运动,加速直线运动有何区分? 引入物体运动状态发生转变的含义是什么? 学生阅读课本P54第一段后答:物体速度大小、方向发生转变 物体发生形变的含义是什么?学生阅读课本P54其次段后举例。 二情景引入、展示目标 同学们都平常都习惯这样说,我们班要数某某同学的力气最大,某某同学脚部的力气最强,一脚可以把足球开出五、六十米。这种对力的说法符合物理角度对力的定义吗?本节课我们将着手探讨这个问题,并学习几种简洁的力学问题。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播 一、力和力的图示 力的描述:力是物体与物体的作用。即力产生的条件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发生作用 力的作
10、用效果: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更或是物体发生形变。力的测量工具:测力计弹簧秤力的单位:牛顿 力的量性:矢量,遵循矢量运算法则 力的图示:按确定比例作出的带箭头的线段,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作用方向,箭头或箭尾表示力的作用点。 二、重力 1、重力 提问:重力是怎样产生的? 学生在预习后回答:地球上的一切物体都要受到地球的吸引,所以人跳起来总会落在地上,扔出去的东西总要落回地面。 提问:有的同学说物体的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到底是不是呢? 学生猜疑:有的说是,有的说不是。 老师释疑:严格地说,重力并不是地球的吸引力,而是吸引力的一部分,以后才会学到这些学问,如今知道就行了。所以
11、说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而不能说地球的吸引力就是物体的重力。由于两者相差很小,通常可以用重力代替吸引力。 概念: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重力就是重量。 一个物体受到10N的重力,可以说这个物体的重量是10N。提问:重物受到的重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各是谁? 学生: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重物。 强调:地球上的任何物体在任何状态下都受到重力的作用。因此,在今后的受力分析中重力确定有。 在月球上,物体也会由于月球的吸引而受到相应的重力,到其他星球外表也一样。产生条件:是由于地球的吸引。 2、重力的大小和方向 提问: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秤来测量,为什么? 学
12、生:物体静止时对弹簧秤的拉力大小等于其重力。 试验:手提弹簧称及其下挂的钩码,测出钩码的重力;在竖直方向上用不同的方式运动,视察弹簧称示数及其转变。 (引导学生根据试验,并结合二力平衡学问得出结论) 重力的大小: 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秤测出。 在静止的状况下,物体对竖直悬绳的拉力或对水平支持物的压力,在数值上等于物体重 力的大小。 动手试验:用弹簧秤测量一个钩码、两个钩码、三个钩码的重力的大小,视察计算重力G与钩码的质量m的关系。 学生立即得到:G与m成正比。 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关系: Gmgg9.8N/kg 强调:g值在地球的不同位置取值不同,一般状况下忽视这个差异,可认为g值是恒定的。试验
13、:从静止释放的小石块总是竖直下落,重锤线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归纳:从静止释放的小石块总是竖直下落,分析重锤线下重物的受力状况,可知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强调:竖直向下不能说成垂直向下,竖直向下指的是与水平地面相垂直,不能笼统指垂直方向。 3、重心 概念 物体的各部分都受到重力的作用。从效果上看,可以认为物体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或各部分重力的等效作用点,或各部分所受到的重力的合力的作用点,叫物体的重心。 通俗点讲,重心就是重力的作用点。把物体的全部质量集中到一点将不影响探讨结果,这就是物理学的一种等效替代的思想。 与重心位置有关的因素: 与物体的形态有关
14、; 与物体的质量分布有关。 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跟物体的形态有关。 质量分布均匀的有规则形态的物体,其重心在此几何中心上。 同学们在初中学问的基础上,找出这些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投影分析 质量分布均匀的形态不规则的薄板形物体的重心可用二次悬挂法或找寻支点法找到。学生动手找自己的不规则薄板的中心,并且说出其原理。 1课时 一、引入新课 我们在初中已经学过力的有关学问,今日我们接着学习力的学问。 二、进行新课 1对“力和力的图示的学习 老师活动:利用多媒体投影播放“运动员踢球、守门员接球、运动员用头顶球等录像资料。老师提出问题,启发引导学生探讨说明现象 学生活动:学生观看,探讨现象的共同
15、点,老师引导,得出结论 点评:通过实际问题以及现象的分析,激发学生学习爱好,培育学生觉察问题的实力。 老师活动:演示用手压锯条、拉橡皮条等等,提出问题; 1类似这些你还能举出哪些生活实例? 2全部这些现象说明什么? 学生活动:学生思索探讨列举实例,概括总结自己的结论。点评:通过生活实例,激发爱好,完成力的定义的教学。老师活动:老师提出问题: 1.用手指推长方形小木块,你能看到几种不同的现象? 2.比较几种不同的现象,你能说出力的作用和它所产生的效果之间的关系吗? 3.说出你的结论。 学生活动:学生试验推木块。操作参考: l.用大小不同的力推木块靠近桌面的地方。2.用大小相同的力推木块的不同侧面
16、。 3.用大小相同的力推距离桌面不同高度的地方。学生表达现象,探讨沟通得出结论。 点评:通过试验分析现象,培育学生利用物理语言表达试验现象、抽象概括总结物理问题的实力。 老师活动:总结、点评、提出问题: 力是物体间的互相作用,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发生变更。力也是一个矢量。 1.我们学过的物理量中,有哪些是矢量? 2.我们怎样用数学方法来表示力?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并观看课件力的图示作图法,完成对力的图示的教学。学生活动:思索问题、阅读教材,观看课件。2.对“重力的学习 老师活动:多媒体展示神州五号升空录像,带有苹果落地、航天飞机绕地飞行、人抛出物体、月球绕地运行的图片。老师提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2023年物理:3.1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必修一 2023 物理 3.1 重力 基本 相互作用 教学 设计 新人 必修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