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调研报告.docx
《2023年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调研报告.docx(4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调研报告 第一篇: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调研报告 根据*县民政局深化学习科学进展观实践活动总体方案的要求,2023年4月13至17日,我带着局生救办、低保办、优安股、福利股等股室负责人到华阳、板桥头、上庄、金沙、伏岭等乡镇就我县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状况进行调研。调研接受召开座谈会,与乡镇主要负责人、村委会社区居委会干部、部分村居民代表和救助对象进行座谈,并深化社区、村组各别 走访,全面调研我县社会救助工作中的状况,主动探究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途径。调研活动得到乡镇、村干部群众的协作,调研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收获。 一、我县社会救助工作的基本概况 我县共辖11个乡镇
2、、81个村社区,总人口18万,其中农业人口14.6万,占总人口的81%。由于我县是皖东南山区小县,受区域和交通等条件制约,经济进展滞后,贫困面大,致贫因素多样,加之自然灾难频发,社会救助任务重、困难多。目前,我县社会救助工作涵盖了自然灾难救助、城乡低保、优抚救助、五保供给、医疗救助、慈善救助和社会救济以及教化、科技、司法、住房、再就业救助等。就民政部门而言,2023年重点落实了以下工作:一是灾难救助做到透亮化。推行个人申请,村社区居委会审核,乡镇审核,村社区张榜公布,民政审批,财政“涉农资金一卡式发放到户,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二是五保对象集中供给率逐步提高。全县现有纳入财政供给的五保对象810人
3、,其中集中供给176人,分散供给634人。投资130万元先后完成了上庄、长安、板桥头、伏岭、家朋、瀛洲、临溪、扬溪等乡镇敬老院新建和改扩建。三是低保工作实现规范化。在城乡低保上,做到了公开、公正、公允。特别在低保金发放上,推行了银行化发放制度,削减了诸多中间环节,堵塞了各种漏洞,确保了资金足额刚好发放到位。四是慈善工作实现社会化。2023年在省慈善协会大力支持下,共争取慈善资金236元,为解决特困群众救助和妥当处置突发事务供应了资金保障。五是医疗救助实现标准化。城镇和农村特困群众医疗救助明确了救助标准,城镇和农村特困群众大病医疗救助全额救助年最高不超过4000元。六是优抚对象救助标准稳步提高,
4、优待面扩大。七是关心流浪乞讨人员解决临时生活困难。全年共列支经常性救助和临时性救助困难群众的资金物资达1815万元。我县社会救助工作坚持以科学进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通过抓思想教化,抓目标管理,抓责任落实,抓资金保障和主动开展为弱势群体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活动,使困难群众老有所依、弱有所扶、难有所帮、医有所保、少有所助、孤有所养,为创建和谐*和新农村建设作出了应有的奉献。 二、我县社会救助工作中存在问题和缘由分析 近年县政府在社会救助中力度不断增大,并初步建立了社会救助管理体系,有效地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但作为一个完善的制度体系,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存在的问题 1、救
5、助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随着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供给、灾难救助、医疗救助和优抚救助等制度的逐步建立和运行,城乡困难群众的温饱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但专项救助制度有待完善。医疗、教化、住房、再就业救助等专项救助制度尚不完善,造成贫困家庭医疗难、子女上学难、住房条件差等问题照旧比较突出。现行的优抚、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供给政策主要解决了民政对象的生活困难,他们患小病的医疗费用还可以解决,但患大病、老病的医疗费用少则上千元,多则几万元,虽然新农合赐予确定的比例报销,但只是杯水车薪,根本解决不了大病医疗费用。在救助实施中,生存性救助多、进展性救助少,输血型救助多、造血型救助少,无法使救助对象通过全面的、综合的
6、救助从根本上彻底摆脱贫困状况。救助内容的简洁化,难以满意救助对象的特定需求,达不到救助目的。 2、管理机制有待进一步强化。社会救助工作项目繁多,任务困难。目前各项社会救助工作基本上是分散、各自为政,主要解决是困难群众生活的某一方面问题,不能覆盖困难群众的全部生活,往往造成救助对象的重叠,严峻奢侈了救助资源,减弱了救助力度,难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资金投入有待进一步加大。目前,社会救助资金主要依靠财政拨款,只有少量资金来源于社会捐助,资金来源渠道较为单一。近年来,虽然政府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以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但由于财政财力有限,再加社会捐助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难以满意不断增加的社
7、会救助资金的需求,随着社会救助项目的增加、社会救助覆盖面的扩大、救助标准的提高,资金缺口将逐步增大。 4、城乡救助工作有待进一步协调。城镇与农村长期实行互相独立的社会救助制度,城、乡救助制度各自发挥着维护城、乡困难居民基本生活的功能。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有序推动,农村进城打工的流淌人口日益扩大,互相独立、长期割裂的城乡救助体系正面临制度连接和整合的客观要求。 (二)缘由分析 一是县、乡两级财政困难。目前我县的财政可以说是吃饭财政,社会事业进展缺少资金。当前,我县又正处在历史进展的机遇时期,许多新项目、实事工程等急需资金,财政资金难以支配。因此在支配社会救助金时,难以做到足够、刚好到帐,另外,近
8、年来由于市场转轨、企业改制和老年化等因素,社会救助人员急剧增多,给本已特别惊慌的财政带来了 更大的压力和负担。 二是乡镇民政工作人员与面临的社会救助工作任务不相适应。乡镇无民政机构且从事民政业务的人员基本上是兼职的,工作人员力气与社会救助任务明显不相匹配,造成有些救助对象不能刚好得到救助等。 三是对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工作重要意义缺乏足够的相识。没有从做好社会救助工作是践行科学进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维护改革、进展、稳定大局和促进社会和谐进展的一项重要工作的高度来相识此项工作,因此在口头上喊支持,在思想上是轻视,在行动上是等待观望。 三、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在全面落实科学进展
9、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在已初步建立的社会救助体系框架的基础上,通过制度创新、资源整合,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有着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是实行科学进展观的的本质要求。科学进展的核心心是以人为本,实质是以最宽阔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党中心、国务院以科学工作者进展观为指导,审时度势,全面建立社会救助体系,是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振社会需要的重要战略部署,也是党和政府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制度支配。 二是构建和谐振社会的必定要求。社会的公允和公正,是社会和谐振的前提。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收入的不稳定性增大,每一个公民都迫切需要社会救助体系支撑一个
10、“平安网。因此,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是维护人的生存权、缓和社会冲突、增进社会团结、促进社会和谐振的内在要求。 三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现实要求。*是皖东南贫困山区小县,自然灾难频发,贫困人口多。城乡因病致贫、因灾致贫、因残致贫以及自然条件差和自身综合素养低下致贫的困难群众大,加之下岗失业人员的日益增多,农村五保户、优抚对象和城镇“三无对象逐年增加。这此困难群体的生存若得不到保障,小康社会建设就无从谈起,没有这部分的小康,全县的小康是不全面的、低水平面的小康。 四、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对策 做好社会救助工作是党和政府给予民政部门的重要职责。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是一项困难的系统工程
11、,涉及思想观念、政策法规、体制机制等诸多方面,涉及社会、企业、政府等诸多层面、涉及城乡低保、城镇“三无对象、农村五保、优抚对象、受灾困难户及流浪乞讨人员等诸多困难群众。只有以科学进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绐终牢记“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民政工作理念,转变思想观念,整合救助资源,加快制度创新,统筹城乡进展,不断健全完善社会救助体系,为城乡困难群众构建好社会保障的最终一道平安网,促进和谐振*建设。 1、提高相识,增加从经济社会进展全局谋划社会求助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要立足全县经济社会进展全局谋划好社会救助工作的全面开展的长远,社会救助事业的协调可持续性进展。针对社会救助工作面临的形势
12、的的不断转变,社会救助范围和对象的不断扩大,以及救助对象服务需求多元、工作干脆的特点,不断更新思想观念,主动运用党的方针政策,深化发掘社会救助的深刻内涵,科学分析求助工作的材质、地位和作用,按科学进展观的要求深化相识社会救助工作,明确工作方面,增加做好社会救助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竭力做好社会救助工作,让救助对象共享改革成果。 2、突破难点,理清社会救助科学进展的思路 近年来,党中心、国务院高度关注民生、留意和谐,社会救助力度不断加大,社会救助成效日益显现。但也存在不少难点和冲突。必需高度重视,主动应对,切实解决。按科学进展观的要求,着力找准并解决制约社会救助工作科学进展的全局、重大和焦点问题
13、,推动各项社会救助工作全面落实,使困难群众真正得到实惠。在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中,科学制济订与经济社会进展相适应的救助标准,逐步扩大覆盖面,实现应保尽保,动态管理,形成稳定的社会救助资金自然增长机制,确保社会救助制度协调可持续进展。 3、完善运行机制,整合救助资源。 在搞好已有制度完善和连接的同时,建立起全县社会救助“一盘棋机制,整合现有的整个社会救助资源,连接好各项社会救助制度,使各项社会救助到达互通、互联、互补,构建一个有机体系,充分发挥社会救助的整体效能。进一步完善“政府负责、民政管理、部门尽责、社会参与、乡镇实施的社会救助工作管理体制。民政部门要做好日常社会救助工作,对救灾、低保、医疗
14、、优抚和慈善救助等进行整合,并落实好大型社会救助活动的牵头组织工作,加强和妇联、工会、共青团、教化、建设、扶贫、司法、社会保障等部门联系。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好本部门职责,制定好有关扶贫帮困的实惠政策,同时要加强救助信息的反馈和归口工作,防止在救助工作上出现重复和遗漏现象。主动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救助上的作用,拓宽救助渠道。 4、拓宽筹资渠道,加大投入力度。政府是社会救助工作的责任主体,应逐步加大财政对社会救助工作的投入。对于经常性救助项目,财政应当确定一个相对合理的投入比例,实行刚性约束。此外,要充分发掘社会力气,拓宽救助资金的筹措渠道,建议对捐赠、资助社会救助事业的企事业单位,社会公益组织及
15、个人,在税收上赐予实惠,多渠道、多层次壮大救助资金。 5、加强基层民政建设,提升救助水平。按市委、市的要求,加强乡镇民政所建设,配齐配强乡镇民政所工作人员,解决办公场所和必要工作经费,确保基层民政工作人员的业务素养和工作主动性,同时在城乡村社区居委会设置社会救助协管员。此外,应接着扩大慈善捐赠和社会互助对社会救助的资源补充,接着发挥中介机构对社会救助的渠道支持,接着发挥社区居委会、农村村委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对社会救助的基础支持,通过村务公开、民主评议等基层民主方式,做到救助对象有出有进、救助金额有增又减,确保救助资金真正保障最需要的困难群体,确保社会救助事业成为真正的“阳光事业。 6、加强对社会
16、救助工作的监督。建立必要的审计、检查制度,将社会救助状况定期向社会公开,以增加社会救助工作的透亮度。 其次篇: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状况调研 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状况调研 *市*区地处浙江中部沿海,总面积280.12平方公里,辖8个街道,1个镇,1个农场和1个渔业总公司,41个社区居委会、275个行政村,总人口49.97万人;2023年财政总收入316242万元,地方财政收入168163万元。近几年来,区政府依据贯彻科学进展观、构建和谐社会要求,从完善政策、整合资源、规范行为、协调行动着手,主动探究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社会救助体系。初步形成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以医疗救助、农村五保供给、临时救助、救灾救
17、济、住房救助、教化救助等专项救助为辅,以慈善救助和社会互助为补充,与经济社会水平相适应的城乡全覆盖新型救助体系,全方位关注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促进经济进展和社会稳定。 一、基本状况 一基本生活救助 1、不断增加最低生活保障金的投入 *区自1997年实施城乡一体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经过10余年的实施完善,低保救助制度基础性地位已经确立。通过不断修订*市*区最低生活保障方法,制定*区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操作规范,形成低保标准自然增长调整机制,先后六次提标,城镇居民低保标准从1997年的150元/月?人提到2023年的340元/月?人,农村居民从1997年的105元/月?人提到2023年的210元/月?人
18、,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已走上了不断完善的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2023年财政支出低保资金635万元,发放退伍军人安置费260万元。其中,发放最低生活保障510万元,发放物价上涨一次性补贴124万元。 2、不断细共享受低保人群 为使低保制度更加完善,对全区在册最低生活保障对象1872户,人数3143人,进行了分类统计,其中农村户数为1649户,人数2694人,城镇户数为223户,人数449人。全区享受低保金对象基本可分为三大类:农村“五保与城镇三无对象、残疾人、特困户,所占比例详见图表 3、不断加大低保动态管理力度 这些年我区在始终主动稳步扩*乡最低生活保障救助圈和提高救助标准同时,进一步加大了低保
19、调整力度,切实做到低保对象动态管理,做到“应保尽保、应补尽补、应退尽退。2023年,全区新增低保户222户,其中城镇18户、农村194户,总计334人,取消低保252户,总计455人,调整补助标准1872户。 二医疗救助 城乡困难居民看病难、看病贵和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仍不健全,农夫养老负担较重,抗御重大疾病实力弱,一些贫困农夫处于“有病不就医、小病成大病、小病疼自已、大病苦全家的困苦中。针对这一状况,区政府围绕构建和谐社会推出了一系列惠民政策和举措。 1、统筹新农合资源,提升救助效果。 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以来工作运转良好,全区共有95304人次得到补偿,其中住院为1538
20、6人次,补偿金额2383.52万元,参合农夫受益面达31.9。2023参保率为89.55。区政府投入60余万元,全面完成了新农合信息化建设,实现刷卡即时即报;为了让参合农夫得到较多实惠,我区对新一轮新农合政策进行调整,门诊补偿比例提高到30,并扩大门诊定点医疗机构。接着实施“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深化开展“健康到农家等主题教化,组织开展公立医院支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2023年共派出医疗队43次,医务人员260人次,义诊服务近5300人次。 2、统筹救助力气,实现功能互补。 2023年制定出台*市*区城乡困难居民医疗救助实施方法试行,同时建立城乡困难居民医疗救助工作小组,全面指导此项工作。2
21、023年共对符合救助条件的101人进行了救助,医疗救助金额74.54万元,人均救助额7380元,个人最高救助金额达30000元,最低金额523元。2023年11月对*市*区城乡困难居民医疗救助实施方法做了较大的修订,建马上时“零起点医疗救助制度,并增加了对见义勇为者、其他突出奉献人员救助等。 3、统筹社会进展,全面协调推动。 随着我区经济的快速进展,外来民工对我区的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奉献,可外来民工经济收入低,医疗、住房、子女教化得不到有效保障,特别是突如其来的重大疾病,对于他们来说更是无法承受昂贵医疗费,为了使医疗救助惠及更多困难群众,2023年制定出台了*市*区外来民工医疗救助实施方法试行
22、。外来民工医疗救助工作有序开展,06年、07两年,已救助6名外来民工,累计支出救助金23988元,最高救助金额支出9823元,最低金额543元。 4、统筹医疗力气,实现一卡互通。 惠民医院建设是建立新型社会保障体系和救助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政府为民办实事的新举措,在确定程度上缓解了贫困家庭基本就医难的压力。2023年对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农村“五保户和城镇“三无人员及区政府确定的其他应当救助的人员发放了3100多张“惠民医疗卡,实行24小时“一卡通服务,在惠民医院医疗过程中的医疗费用贴补,实惠限额为每年600元。*惠民医院2023年来共接诊持“惠民医疗卡的病人5510人次,实惠医疗费用总额
23、为35万余元。 三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对象供给 据统计,全区60岁以上总人数6.97万人,占总人口14.12%,已步入老龄化社会。目前我区已纳入农村五保对象有186人,城镇“三无人员44人,弃婴19人,全区五保对象集中供给人数为173人其中户院挂钩14人,集中供给率到达93.01%。“三无人员全部实现集中供给其中户院挂钩1人,集中供给率达100%,供给标准为本区上农夫人均纯收入的60%以上。五保对象和“三无人员都已纳入新农合医疗保障、城乡困难居民医疗救助和惠民医院医疗费补助,基本上解决了他们的看病难问题。2023年根据上级有关集中供给对象门诊医疗补助政策和标准,确定每个集中供给人员在原有救助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社会 救助 体系 建设 调研 报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