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社会救助范文.docx





《2023年社会救助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社会救助范文.docx(3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社会救助范文 第一篇:社会救助范文 社会救助制度是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促进社会公允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制度支配。今年以来,全省上下认真实行省委省政府有关城乡低保提标重大战略部署,州委、州政府进行具体支配部署,州人大常委会对州政府2023年以来的城乡低保工作状况进行审议和开展专题询问,强力推动全州低保等社会救助各项工作规范化建设,切实确保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织牢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网。 一、以低保为重点的社会救助各项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一城乡低保减量提标工作全面完成 1、切实抓好城乡低保减量提标准工作。今年,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减量提标、实现同步小康重大决策部署,通过农村低保制度和扶贫开发制
2、度有效连接,通过农村低保 “减量提标,到2023年农村低保标准、扶贫标准、小康标准“三线合一,到达6200元1000美元/人/年,城市低保平均标准到达728元/月/人。城乡低保减量提标是保障困难群众在2023年实现同步小康的重大政策,面对时间紧、任务重、政策性强、涉及面广、要求高的实际,各县市、区克服各种困难、问题,通过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依据省、州要求圆满完成了2023年低保减量提标工作;基本完成了低保信息系统对象信息数据录入工作,基本实现了农村低保制度和扶贫开发制度“两项制度的有效连接。目前,全州有城乡低保对象29.7万人,比上年削减29.2%;城乡低保标准分为2个档次,都匀市、福泉市和都
3、匀经济开发区为一档,城乡低保标准分别为495元/月和2640元/年;荔波县、贵定县、瓮安县、独山县、平塘县、罗甸县、长顺县、龙里县、惠水县、三都县10个县为二档,城乡低保标准分别为440元/月和2580元/年。全州城市、农村平均低保标准提高到453元/月/人和2594元/年/人,分别增长17.35%和30.47%;城低保、农低保月人均补差305.24元、135.6元,分别增长15.5%、50%。 2、通过“分类施保,加大低保对象中特殊困难群众的救助力度。对“三无人员、老年人、重病重残人员、在校学生、计生家庭和单亲家庭等特殊困难群众实施“分类施保。在享受补差确定的基本保障金的基础上,城市低保对象
4、增发10%30%的补助金,农村低保对象增发20%的补助金。目前,低保对象中享受增发补助金的特殊困难对象9.34万人。 二“特困人员供给取得成效 1、开展“特困人员摸底排查。依据省、州支配部署,组织开展了“特困人员、留守老人、留守儿童排查摸底、建档立卡、信息库建设工作,基本摸清了困难群体底数,基本建立了“特困人员、留守老人、留守儿童动态管理工作机制。 2、刚好出台特困人员政府供给政策。刚好拟制并报请州政府出台了黔南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特困人员政府供给工作的通知黔南府办函202359号文件,全省首家对“特困人员动态管理、供给政策、供给责任、监管责任进行了规范,对最困难群众基本生活进行了制度性支
5、配。各县市认真落实文件要求,加强供给机构和设施建设、完善供给政策、强化供给责任,有效保障了最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目前,全州供给特困人员五保、三无、孤儿10072人,其中集中供给对象3935人,集中供给率达39%,集中供给率达比上年同期增长26%。 3、加大敬老院设施和机构建设力度。2023年我州建设敬老院20所省补助7所、中心彩票公益金补助13所,投资规模、建设床位数量都是历年没有的。今年,州局与州编办共同出台了支持敬老院政策,明确了敬老院性质、编制。全州投入运用43所敬老院32所完成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工作,法人登记率达74%,有编制人员74个、管理服务人员302人。今年全州获得五星级敬老院4个、
6、四星级2个、三星级3个,分别是上年的400%、100%、75%。 4、大幅提高农村五保供给标准。全州集中供给对象提高到3500元/年、分散供给提高到2200元/人,分别是上年的159.1%、122.2%。 三受灾人员救助、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社会力气参与救助取得新进展 1、抓好受灾人员救助。针对今年以来洪涝灾难等各自然灾难频发实际,切实抓好受灾人员应急救助、过渡性生活支配、因灾毁损农房复原重建等工作,有效保障了受灾群众生活。全州共投入自然灾难救助、冬春救助资金9000余万元用于支配受灾群众生活,共救助受灾困难群众39.22万人。同时,全面开展了政策性农房灾难保险工作;截止目前,全州政策性农房保
7、险79万户,实现农房灾难保险全覆盖;己理赔农房609户,兑付保险金215万元。 2、全面实施困难群众医疗救助。支出1040万元,通过全额资助、部分资助方式,资助36.7万人参加了2023年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支出2743.5万元,对困难群众8600余人次实施门诊救助、住院救助。通过资助参合参保、门诊救助、住院救助,困难群众基本医疗得到保障。 3、开展“救急难。共支出800余万元,实施临时救助5000余人次。各级救助机构排查、甄别求助人员12000人次,对自愿受助者实施救助7500人次。 4、进展志愿服务、慈善事业,激发社会力气参与困难群众救助活力。目前,全州有慈善组织11
8、7个、志愿服务组织60余个,有党员、青年、巾帼等志愿服务队伍1400余支,注册人员13万余人。这些志愿组织、慈善组织,通过在社区村开展“点亮微心愿、情暖千万家和“德润黔南邻里守望等志愿服务活动、“慈善情万家等慈善活动,社区村困难群众的问题、困难得到有效解决。 四社会救助工作机制、体制进一步完善 一是“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工作机制全面推动。各县市、区充分利用镇乡、街道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社区服务中心和社区村服务站一站式服务厅普遍设立了社会救助服务窗口,通过政策上墙、发放明白卡、编写惠民手册等多渠道、多形式宣扬社会救助政策。同时,明确社会救助“一门受理、协同办理转办、分办流程及办理时限。社会救助服务窗
9、口认真受理群众的申请,截至目前,全州共求助事项4399件,已全部办结。 二是各县市基本建立了建立“政府领导、民政牵头、部门协作、基层落实、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建立了社会救助联席会议制度、低保信息核对机制,出台了医疗救助等社会救助细化政策。 二、较好完成了州人大常委会对全州2023年以来城乡低保工作状况审议和专题询问 一是加大了低保调研、检查、督查工作。上半年,州局领导分别带队开展了2023年以来城乡低保工作状况、存在问题、主要成效调研、走访,认真听取州人大代表、县市人大对2023年以来城乡低保工作看法、建议,结合联系县市民政工作开展的调研、检查,以及对2023年以来城乡低保资金专项检查,深化了
10、对全州低保工作状况及存在问题的把握。二是协作州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完成了对各县市、区城乡低保申请、家庭收入核查、民主评议、张榜公示、对象认定、资金管理开展专题调研。三是依据州政府支配,高度重视,认真准备,和相关部门一道,共同完成了州人大对2023年以来城乡低保评议和专题询问。 三、正确分析和看待当前工作的缺乏和问题 一是养老设施建设、敬老院法人登记、特困人员供给服务等与全年工作要求有差距;目前五保集中供给率最低的县才22%,床位利用率最低的50%,有3个县市未落实敬老院机构人员编制和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工作。二是部分县市、区低保减量过快、过猛,与经济社会进展的实际不相适应。省级下达我州今年减量的建议数
11、是1.4万人,但最终减下来,全州减了11.3万人,是省建议数的10倍,全州13个县市、区,有8个县市、区的保障人数占当地农业人口数比例已低于省部署规划的到2023年占比6.5%这个点,把省州部署规划6年的减量支配在一年全部减完,最低的县占比只有2.18%。三是受灾人员救助、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政策细化完善不够,社会救助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水平还不高;四是救助设施、机构、队伍建设还需加强,救助实力还需增加;五是社会救助体制机制建设还需加强,大救助工作格局尚需建立。 四、以问题为导向,切实抓好当前突出问题整改 一是抓好养老设施建设、敬老院法人登记、特困人员供给服务工作,切实解决与全年工作差距
12、,确保全面完成年度工作任务。 二是解决好低保减量过快、过猛问题。要广泛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政府网站、民政网站等宣扬低保为重点的各项社会救助政策,加大对乡镇、街道、村社区干部低保等社会救助政策培训、学习、宣扬,深化排查困难群众生活状况,认真受理困难群众低保申请,确保应保尽保。 三是抓好州人大审议提出、民生监督检查等觉察的低保突出问题整改,提凹凸保工作规范化水平。要落实好县级民政部门审批主体责任、乡镇、街道受理和审核主体责任,确保县级民政部门对审批对象不低于30%抽查责任落实到位,确保乡镇、街道对低保申请对象100%入户收入核查责任落实到位。要借鉴贵定等地低保对象公开等做法,按政策抓好低保
13、对象公开、公示、举报受理工作,肃穆纪律、规则意识,对“关系保、“人情保等优亲厚友现象,对因化解征地拆迁、维稳等冲突而未经入户调查和家庭收入核查将某个群体和个人纳入低保范围的问题,对不符合低保条件而骗取低保待遇的行为,必需做到觉察一起订正一起,严格依纪依法按政策查处。要开展跨部门低保救助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强化入户调查、邻里访问、信函索证等调查,确保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救助对象认定精准。 五、全面推动社会救助各项工作,织牢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网 一必需深化新时期社会救助工作的相识 社会救助制度是保障公民基本生活、促进社会公允、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制度,社会救助支配是对困难群众托底线、救急难的政
14、府救助支配。 国务院社会救助暂行方法一是明确了社会救助工作目标及牵头部门:国务院民政部门统筹全国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二是明确了社会救助各层级、各部门职责分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立健全政府领导、民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协作、社会力气参与的社会救助工作协调机制。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有关社会救助的申请受理、调查审核工作。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关心做好有关社会救助工作。三是明确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特困人员供给制度、受灾人员救助制度、医疗救助制度、教化救助制度、住房救助制度、就业救助制度、临时救助制度、社会力气参与社会救助共同构成了社会救助制度体系。 我州贫困面大、留守人员数量众多,托底线、救急难任
15、务重。民政部门作为社会救助工作主体职能部门和牵头部门,必需深化对各项社会救助政策的学习,增加工作自觉性、主动性。要履行好主体责任,抓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特困人员供给制度、受灾人员救助制度、医疗救助制度、临时救助制度、社会力气参与社会救助的落实;要履行好牵头部门责任,为党委政府当好参谋、助手,发挥“政府领导、民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协作、社会力气参与的社会救助工作协调机制作用,做好教化救助制度、住房救助制度、就业救助制度等社会救助制度落实。 二加强受灾人员救助、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特困人员供给等社会救助政策创制,切实提高社会救助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我州自然灾难频发、多发,因病致贫返贫、因灾致贫
16、返贫、多种缘由导致临时生活困难问题突出。同时,我州贫困面大,有54万贫困人口;留守人员数量众多,有留守儿童7.6万人、留守老人4.3万人、留守妇女2万人;特困供给人员上万人。做好困难群众的社会救助政策保障,必需排查好、动态管理服务好困难群众、社会救助对象,必需擅长学习借鉴、敢于主动探究,紧密结合实际,抓好受灾人员救助、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政策创制,统筹好政策的有效连接,细化好对象范围、工作程序、政策标准等政策内容,才能避开政策执行的随便性,源头上保证政策执行的公允、公正,最大限度发挥政策效力,加快实现社会救助管理规范化、科学化。 三加强救助设施、机构、队伍建设,切实增加社会救助实力 1
17、、抓好救助设施建设,解决好有场地开展救助服务问题。各县市、区要结合民政十三五规划编制,适应社会救助体系建设需要,适度超前,在谋划民政建设项目中统筹好救助设施建设。依据县市、区建齐救灾仓库、社会福利院荣耀院、儿童福利院、救助站未成年人爱惜中心、精神病医院优抚医院等统筹谋划好建设项目。依据乡镇、街道建齐养老服务中心敬老院、日间照料中心、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被撤乡镇己建社区服务中心应统筹考虑和村、社区建齐社区服务站、居家养老服务站华蜜院谋划好建设项目。 2、抓好救助机构建设。要醒悟相识政府公共服务、社会组织服务、市场服务的边界,适应新转变、新要求,适应兜底线、救急难、保障基本生活政府救助职责要求,建立健
18、全政府救助管理、服务机构,切实做到有机构履行职责问题。当前,特别要根据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等困难人员社会救助需要,依据决不能再出问题的要求,年底前各县市、区要建立健全县级救助站未成年人爱惜中心、福利院儿童福利院、敬老院等社会救助机构;同时主动探究开展困难群众赡养、监护、抚养、扶养、照料评估,探究政府机构评估和社会组织评估中机构建设的有效实现途径,切实解决有机构履行社会救助评估职责问题。 3、抓好救助队伍建设。要按要求落实各类救助机构救助局、救助站、福利院、乡镇社会事务办、敬老院等编制,落实专职工作人员配备,刚好充溢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要加大各类救助人员救助政策、法律法规、专业技术、职业技能培
19、训,加强乡镇、街道、村居低保干部培训,强化“三支队伍基层低保人才、社会工作人才、志愿者建设,切实增加救助从业人员的实力、素养。 四加强社会救助体制机制建设,着力构建社会大救助工作格局 民政部门要担当起社会救助的主体职责和牵头职责,加快构建“政府领导、民政牵头部门协作、基层落实、社会参与的社会救助良好工作格局。要将社会救助工作纳入党委、政府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强化社会救助联席会议领导小组作用,强化牵头部门、责任部门责随便识,强化乡镇、街道受理、核查主体责任和属地责任,强化村居属地责任、协作责任。围绕社会救助对象觉察、认定、快速响应、社会力气参与和监督等机制,加快推动社会救助“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服务
20、,充分整合各项救助政策,全面推动社会救助各项工作,着力构建社会大救助工作格局,织牢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网。 其次篇:社会救助 社区救助 保障(B) 1社区养老保险、优抚、扶贫及最低生活保障金申报材料、管理名册,登记表,统计报表等2社区下岗、失业人员名册、劳动技能状况登记表 3社区开展再就业培训及安置就业状况支配、总结、统计报表等 4社区残疾人工作支配、总结、调研材料等社区残疾人登记表、办证登记表、人员状况登记表、各类统计表、调查表等材料 6社区老年工作支配、总结、活动记录、统计报表等其它各种统计表 8上述内容形成的有关音像、实物档案 第三篇:社会救助文档 1、低保对象可不行养狗: 一、何为低保
21、对象,划分的标准应是此人的家庭实际收入,而不是此人是否养狗,以养不养狗作为划分低保对象的标准是错误的。 二、既然以家庭实际收入作为划分低保对象的标准,在该家庭被确定为低保对象后,该家庭就有权独立支配自己已得的各种收入,而不需要其他人去说三道四,其他人无权、也没有必要去说三道四,不要管得太宽! 三、人的生活应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物质的,另一是精神的,二者缺一不行,无论是富人,还是穷人,都是如此。养狗不愿定都是富人的专利,许多穷人也有这样的爱好,假如不分青红皂白,一律以养不养狗作为划分穷富的标准,是否显得有些可笑和无知!无论是穷人还是富人,无论是养狗还是不养狗,这都是个人的爱好和爱好,都是一种
22、正常的生活方式。富人养宠物可能会花费不少钱,但穷人养狗却不愿定开支太大,而这二者给当事人在精神上带来的愉悦和满意都是一样的。珠海市民政局专家表示,宠物是指接受特殊饲养方式喂养的动物,养宠物是一种纯粹的消费行为,在城市主要为饲养宠物狗、宠物猫,“在对低保户的审核中,家庭成员的隐性收入往往无法核实,这就需要看其家庭的生活状况,包括有没有养宠物,每个月用多少电话费等等。尽管有钱人的遛狗捧猫之风完全仿照西方贵妇人,而且猫狗随地便利污染城市环境是确定的,但不能就此认为这些宠物“不产生任何自然作用。居住在城市的穷人,心灵孤寂养养宠物又有什么不行以?如今许多城市老年人由于和子女欠缺沟通而造成感情和精神上贫瘠
23、,养宠物可以使他们感到劝慰。我们都知道“狗不嫌主子贫这句俗话,同样是宠物,穷人有穷人的养法,富人有富人的养法,富人有特地的猫食狗食,穷人则可以让宠物吃残羹剩菜和他们亲密相处。事实上,城市低收入人群中,很多人坚持打工也不领低保,缘由很简洁,领取低保并不像戴着红花上台领奖那样很有面子的事。当低保户已难为情,再限制他们养宠物,在某种程度上是对他们的情感的一种“损害。 2、低保对象是否有义务参加公益劳动 参加公益劳动是甄别低保对象的有效手段。让有劳动实力不在岗的低保对象参加公益劳动,是一种管理手段。参加公益劳动可以关心低保对象担当义务,提升人格。参加公益劳动市是劳有所得的一种方式,自食其力更加荣耀。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社会 救助 范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