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九年级科学上册第2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质量评估试卷(新版)浙教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9九年级科学上册第2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质量评估试卷(新版)浙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九年级科学上册第2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质量评估试卷(新版)浙教版.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第第 2 2 章章 质量评估试卷质量评估试卷时间:90 分钟 分值:120 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Na23 Ca40 Zn65 Al27 Cu64 Fe56 S32 Mg24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 1小科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加氯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然后再滴入适量经过稀释的 硫酸溶液。该实验过程的操作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操作与目的分析均正确的是( C )甲 乙 丙 丁 戊 第 1 题图 A甲中试剂瓶标签正对手心,是为了防止手被腐蚀 B乙中将滴管伸入试管内,是为了防止试剂滴落到试管外 C丁中试剂瓶盖倒放在桌面上,主要是为了避免瓶中试
2、剂受污染 D戊中将水缓缓倒入浓硫酸并搅拌,是为了防止局部过热引起酸液飞溅 2下列各组物质不能用水鉴别的是( C ) A硫酸铜和氯化钠 B烧碱和纯碱 C碳酸钙和碳酸钡 D熟石灰和生石灰 3实验室常用燃烧的方法测定有机物的组成。现取 3.2 g 某有机物在足量氧气中充分 燃烧,生成 4.4 g 二氧化碳和 3.6 g 水,则该有机物中( A ) A一定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B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C一定有碳、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碳、氢两种元素质量比为 119 4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B )选项实验目的所用试剂或方法A除去二氧化碳中少量的一氧化碳通入氧气、点燃B除去氯化钠中少量的氯化银溶
3、于水、过滤C验证锌、铜、金的金属活动性加盐酸D除去生石灰中少量的碳酸钙加水或盐酸5.从反应原理和产物纯度两个角度考虑,下列制取 Fe2(SO4)3溶液的方案中最佳方案是( A ) A过量的 Fe2O3与稀硫酸反应,过滤 B过量的稀硫酸与 Fe2O3反应 C过量的 Fe 粉与稀硫酸反应,过滤 D过量的 Fe 粉与 CuSO4溶液反应,过滤 6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 Ba(NO3)2、Na2SO4、Na2CO3、NaNO3中的一种或几种,某 同学分析其成分做了如下实验。该同学分析正确的是( D )实验步骤122实验操作取样加足量水,充分振荡,静置过滤后,往滤渣中加过量稀盐酸实验现象有白色沉淀产生
4、沉淀部分溶解A.该包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 Ba(NO3)2、Na2SO4、Na2CO3、NaNO3 B该包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 Ba(NO3)2、Na2CO3,可能含有 Na2SO4 C该包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 Ba(NO3)2、Na2SO4,可能含有 NaNO3、Na2CO3 D该包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 Ba(NO3)2、Na2SO4、Na2CO3,可能含有 NaNO3 7下列四组溶液,仅用组内物质就能鉴别出来且均为无色溶液的是( C ) AK2CO3 FeCl3 KOH ZnSO4 BNaCl MgCl2 K2SO4 CuSO4 CNH4HCO3 Ba(OH)2 H2SO4 NaNO3 DK2CO
5、3 Na2SO4 BaCl2 NaOH 8一种“即食即热型快餐”适合外出旅行时使用,内层是用铝箔包裹并已加工好的真 空包装食品,外层有分别包装的两包化学物质,使用时拉动预留在外的拉线,可使外层两 包化学物质发生反应,此时便可对内层食品进行加热。这两包化学物质的最佳选择是( B ) A浓硫酸和水 B生石灰和水 C石灰石和水 D氯化钠和水 9在盛有硝酸银和硝酸镁混合液的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试管底部有 固体析出,过滤,向滤液中加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则试管底部析出的固体是( B ) A镁 B银 C锌和银 D锌和镁 10初中化学的很多反应可以表示为:甲乙=丙丁,其中甲、乙、丙、丁既可能
6、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若甲、乙、丙、丁均是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B若甲、乙、丙分别是酸、碱、盐,则丁一定是水 C若甲是一氧化碳,乙是金属氧化物,则丙一定是二氧化碳 D若甲是锌,丙是氢气,则乙一定是稀硫酸 11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B ) A除去 H2中的少量水蒸气:通过浓硫酸 B除去 CO2中的少量 HCl:通入足量的 NaOH 溶液,干操 C除去 NaCl 溶液中少量的 CaCl2:加入适量 Na2CO3溶液,过滤 D除去 FeCl2溶液中少量的 CuCl2:加入足量的铁屑充分反应后,过滤 12某同学欲测定 Na2CO3和 NaCl 固体
7、混合物中 Na2CO3的质量分数,分别取 a g 样品, 按下列方案进行实验,合理的是( C ) A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用排水法收集到 V mL 气体 B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称量反应后的溶液,质量为 m1 g C与足量 Ca(OH)2溶液充分反应,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到 m2 g 固体 D与足量浓盐酸充分反应,逸出的气体用 NaOH 固体充分吸收,固体质量增加 m3 g 13比较归纳是科学学习中的常用方法。若以下的物质转化都由一步反应完成。则( D ) ZnZnCl2Zn(OH)2ZnCl2ZnCO3ZnCl2 A三种转换发生的都是复分解反应 B必须加入盐酸后才能完成 C可通过加 C
8、u(OH)2反应后实现 D反应后生成物中必然有气体314下列现象和事实,可用金属活动性作出合理解释的是( C ) 金属镁在空气中比铝更易点燃,说明镁比铝活动性强 金属铝比金属锌更耐腐蚀,说明锌比铝活动性强 硫酸铜、熟石灰配制农药波尔多液,不宜用铁制容器 金属铜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说明铜比银活动性强 A B C D第 15 题图 15向一定质量 AgNO3和 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 Zn,溶液质量与加入 Zn 的质量 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a 点溶液中的溶质有 2 种 Bc 点溶液中溶质为 Zn(NO3)2 C若取 bc 段溶液,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 D取 d
9、点的固体,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 16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钡溶液中逐渐加入碳酸钠粉末(不考虑溶液体积变化),直至过 量。如图所示横坐标表示加入碳酸钠粉末的质量,根据图像判断,纵坐标可能表示( C ) A生成沉淀的质量 B溶液中溶剂的质量 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D溶液的 pH第 16 题图第 17 题图17将等质量的镁和铁分别放入等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 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反应结束后镁一定有剩余 B反应消耗盐酸的总质量一定相等 C0t1时段,产生氢气的质量镁比铁大 D0t2时段,参加反应的镁的质量与铁相等 18下列操作中能使溶液的 pH 减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九年级 科学 上册 物质 转化 材料 利用 质量 评估 试卷 新版 浙教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