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现场急救实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现场急救实验教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现场急救实验教案 第一篇:现场急救试验教案 现场急救试验教案 一 试验目的 1、驾驭人工呼吸方法 2、驾驭心脏挤压方法 二 试验设备 1、模拟人 2、把试验人员当伤员 三 试验内容 煤矿井下现场急救技术主要包括:人工呼吸、心脏挤压、止血、包扎、骨折临时固定和伤员搬运等。本次试验只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挤压训练。 一口对口人工呼吸法(又叫吹气呼吸法)这种方法大多用于抢救触电者。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把伤员抬到簇新风流中支架完好的平安地点后。要以最快的速度和极短的时间检查一下伤员瞳孔有无对光反射。摸摸有无脉搏跳动,听听有无心跳。用棉絮放在受伤者的鼻孔处视察有无呼吸,接一下指甲有无血液循环。
2、同时还要检查有无外伤和骨折。 2.让伤员仰面平卧,头部尽量后仰,鼻朝天,解开腰带、领扣和衣服(必要可用剪刀剪开。不行强撕强扯)。并马上用保温毯盖好。 3.撬开伤员的嘴,去除口腔内的脏东西。假如舌头后缩,应拉出舌头。以防堵塞喉咙。阻碍呼吸。 4.救援的人跪在伤员一侧,一手捏紧他的鼻子。一手掰开触的嘴。如图71所示。 5.救援者深吸一口气,然后紧贴伤员的嘴。大口吹气。并细致视察伤员的胸都是否扩张。以确定吹气是否有效和适当。如图72a所示。 6.吹气完毕,马上离开伤员的嘴,并松开他的口鼻,让他自己呼气,如图72b。7.照这样依此反复操作。并保持确定节奏。每分钟均匀地做1416次(约5秒一次)直到伤员
3、复苏、能够自己呼吸为止。 8.归纳本法的反复操作:捏鼻张嘴,贴紧吹气,反复进行,直到复苏。(二)俯卧压背人工呼吸法 这种方法多用于抢救溺水者。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先将伤员放到平安通风地点,进行具体检查。如有肋骨骨折。,不能接受此法。 2.使伤员背部朝上,俯卧躺平,头偏向一侧,即不使他的鼻子和嘴贴在地上,又能便于口鼻内的粘液流出。在他的腹部放一个枕垫。伤员两臂向前伸直。用衣服把他的头稍稍抬起(或者一臂前伸,另一臂弯曲,使伤员的头枕在自己的臂上),拉出他的舌头,去除口腔里的脏东西,防止堵塞喉咙,阻碍呼吸。 3.操作者骑跨在伤员身上,双膝跪在他在大腿两旁,两手放在下背两边,拇指指向脊椎方向,其余
4、四指指向背上方伸开。如图73a所示。 4.操作者两手握住伤员的肋骨,身体向前倾,慢慢压迫其背部,以自身的重量压迫伤员的胸廓,使胸腔缩小。将肺部空气呼出,如图73b所示。5.操作者身体抬起,两手松开,回到原来姿态。使伤员的胸廓自然扩张,肺部松开。吸入空气,如图73c所示。 6.这样反复进行。每分钟大约1416次(约5秒一次)。直到伤员复苏,能够自己吸吸为止。 操作时应留意:两手不能压得太重。以免压断伤员的肋骨,动作要均匀而有规律。最好用自己的深呼吸做际准,呼气时压下去。吸气时松手抬身。 三)仰卧拳臂压胸人工呼吸法 这种方法大多用于有害气体中毒或窒息的人,以及有肋骨骨折的人。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l
5、.同口对口人工呼吸法一样,先具体检查伤员的受伤部位和受伤程度。 2.使伤员仰卧。胸部向上躺平。头偏向一侧,上肢平放在身体两侧,腰背部垫一低枕或用衣服及其他物垫起平。使伤员的胸部抬高,肺部张开。撬开伤员的嘴,拉出舌头。去除他口腔里的脏东西。 3.操作者跪在伤员头部的两边。面对他的头部。两手握住小臂。把伤员的手臂上举放平。两秒种后。再曲其两臂。用他自己的肘部在胸部压迫两肋约两秒钟,使伤员的胸廓压后。把肺部的空气呼出来。如图74a所示。 4.把伤员的两臂向上拉直,使他的肺部张开。吸进空气。如图74b所示。 5.这样反复地均匀而有节律地进行。每分钟大约1416次(约5秒每次)。也可用操作者自己的深呼吸
6、做标准,呼气时压胸,吸气时举臂,直到伤员复苏,能够自己呼吸为止。 由于接受这种人工呼吸法的伤员大多是肋骨有损伤的,所以压胸时用力不行太重,动作不行过猛。 (四)心脏挤压法 心脏挤压法,这是一种抢救心跳已经停止的伤员的有效方法。在井下,假如觉察伤员已经停止呼吸,同时心跳也不规则或已停止,就要马上进行心脏挤压。确定不能为了反复找寻缘由或惊惶失措而耽误时间。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让伤员仰卧在板床上或地面上,把他的衣服和裤带全部解开。急救者站立在或跪在伤员腰的两旁,一手中指对准凹膛,手掌贴胸平放,掌根放在伤员左乳头胸骨下端,剑突之上,如图75a所示。2 操作者两手相叠,借助自已的体重用力垂直向下挤压伤员
7、的胸廓,压陷深度34cm如图75b所示。 挤压后,突然放松,让胸廓自行弹起(这时掌根不行离开胸壁,以免再按压时呈拍击状而分散按压力气和损伤胸骨)反复地有节律地进行挤压和放松,每分钟约6080次,而且必需同时作人工呼吸每压胸五次,吹气一次),直到伤员复苏为止。 操作时要特别留意掌根的定位必需精确,才能到达抢救目的。假如定位不准。就会达不到预期效果。挤压时,用力不宜太大,以防肋骨骨折或引起内脏损伤。 经过挤压,如能摸到颈部总动脉和股动脉等大动脉搏动,而且血压上升。瞳孔慢慢复原正常。口唇变红等,说明挤压已有成效。 急救必需坚持到最终,除非断定伤员确已真死,切不行中断抢救。同时,要马上给矿调度室打电话
8、,请求派医生前来协作抢救。 思索题 试述各类人工呼吸法的适用范围。 什么时候需要进行心脏挤压法急救?如何进行心脏挤压法急救。 其次篇:现场急救学问讲座 现场急救学问培训讲座 为进一步消防队员在抢险救灾中的应急实力和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对突发性事故的处置实力,以及自我缓解心理压力的实力。2月24日下午, 我院副院长姚文兴同志为柳江县消防中队的全体官兵进行现场急救学问培训。 在我院三楼会议室中,姚文兴副院长根据消防部队执勤任务重,抢救时间的紧迫性等特点,为官兵着重讲解事故的一些现场急救学问,比方:如何进行止血、处理四肢骨折、搬运,以及心肺复苏术等。他用简洁通俗的语言、形象生动的比方,结合绘声绘色的PP
9、T演讲加上现场模拟示范,将一些比较专业化的学问灌输给官兵,让官兵一听便懂。在整个听课过程中,官兵们听得兴致勃勃,而且纷纷畅所欲言,并通过实践初步驾驭了一些急救技术及学问。整堂讲座,气氛热情,气氛深厚,到达了举办讲座的目的。 通过姚副院长对柳江县消防中队全体官兵的现场急救学问培训,中队官兵基本驾驭了医疗急救学问,提高了官兵现场救援实力,为处置各种突发事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今后有效地处置火灾、交通事故、突发事务等工作,最大限度地保证群众的生命平安供应了有力保障。韦骞 第三篇:外科现场急救之一. 外科现场急救之一 开放性损伤的常用止血方法 一出血的种类: 血液从体表伤口流出,称为外出血,易为人们觉
10、察;而体内深部组织、内脏损伤出血,血液流入组织或体腔内的内出血,不易为人们觉察,更为危险。各种出血中,以动脉出血最为危险,必需刚好止血。 依据损伤血管的不同,可分为: l、动脉出血:其特点是伤口呈喷射状搏动性向外涌出鲜红色的血液。 2、静脉出血:伤口持续向外溢出暗红色的血液。 3、毛细血管出血:伤口向外渗出鲜红色的血液。 二)出血的临床表现 成人的血液约占其体重的8,失血总量到达总血量的20以上时,伤员出现脸色苍白,冷汗淋漓,手脚发凉,呼吸急促,心慌气短等症状,脉搏快而细,血压下降,继而出现出血性休克。当出血量到达总血量的40%时,就有生命危险。 三止血的方法 1、加压包扎止血法:有条件时应先
11、用皮肤消毒剂对伤口四周的皮肤进行消毒,然后用消毒纱布或洁净的毛巾、布块折叠成比伤口稍大的垫盖住伤口,再用绷带或折成条状布带或三角巾紧紧包扎,其松紧度以能到达 止血目的为宜。此种止血方法,多用于静脉出血和毛细血管出血(见图3)。当伤口在肘窝、腋窝、膝窝、腹股沟时,可在加垫后屈肢固定在躯干上加压包扎止血。加压包扎止血法适用于上下肢、肘、膝等四肢及头部等部位的动脉出血,但有骨折或可疑骨折或关节脱位时,视状况赐予必要的复位或外固定。 2、指压止血法:指压止血法是一种简洁有效的临时性止血方法,它是根据动脉的走向,在出血伤口的近心端,用于指压住动脉处,到达临时止血的目的。指压止血法适用于运输距离短而手边又
12、缺乏必要的止血用品时的头部、颈部、四肢的动脉出血,依出血部位的不同,可分为: (1)头顶出血压迫法:方法是在伤侧耳前,对准下额关节上方,用拇指压迫颞浅动脉(见图5)。 (2)头颈部出血压迫法: 方法是用拇指将伤侧的颈总动脉向后压迫(见图6),但不能同时压迫两侧的颈总动脉,否则会造成脑缺血坏死。 (3面部出血压迫法:用拇指压迫下颌角处的面动脉(见图7)。 (4)头皮出血压迫法: 头皮前部出血时,压迫耳前下颌关节上方的颞浅动脉(见图8)。头皮后部出血则压迫耳后隆突下方稍外侧的耳后动脉(见图9)。 (5)腋窝和肩部出血压迫法:在锁骨上窝对准第一肋骨用拇指向下压迫锁骨下动脉(见图10)。 (6)上臂出
13、血压迫法:一手将患肢抬高,另一手用拇指压迫上臂内侧的肱动脉。 (7)前臂出血压迫法:用拇指压迫伤侧肘窝肱二头肌腱内侧的肱动脉末端。 (8)子掌出血压迫法:用两手指分别压迫腕部的尺动脉、挠动脉。 (9)下肢出血压迫法:用两手拇指重叠向后用力压迫腹股沟中点稍下方的股动脉。 (10)足部出血压迫法: 用两手拇指分别压迫足背母长肌腱外侧的足背动脉和内踝与跟腱之间的胫后动脉。 3、止血带止血法:止血带止血法是快速有效的止血方法,但它只适用于不能用加压止血的四肢大动脉出血。方法是用橡皮管或布条缠绕伤口上方肌肉多 的部位,其松紧度以摸不到远端动脉的搏动,伤口刚好止血为宜,过松无止血作用,过紧会影响血液循环,
14、易损伤神经,造成肢体坏死。上止血带的伤员,必需在明显的部位标明上止血带的部位和时间;上止血带的时间超过二个小时,要每隔一个小时放松一次,每次5-8分钟,为避开放松止血带时大量出血,放松期间可改用指压法临时止血。 (1)橡皮止血带止血法:常用一条长1米的橡皮管,先用绷带或布块垫平上止血带的部位,两手将止血带中段适当拉长,绕出血伤口上端肢体2-3圈后固定,借助橡皮管的弹性压迫血管而到达止血的目的(见图16)。 (2)布条止血带止血法: 常用三角巾、布带、毛巾、衣袖等平整地缠绕在加有布垫的肢体上,拉紧或用“木棒、筷子、笔杆等拧紧固定。(见图17)4 填塞止血法: 适用于颈部和臀部较大而深的伤口;先用
15、镊子夹住无菌纱布塞入伤口内,如一块纱布止不住出血,可再加纱布,最终用绷带或三角巾绕颈部至对侧根部包扎固定。方法如图示。 四对内出血或可疑内出血的伤员,应让伤员确定安静不动,垫高低肢,有条件的可先输液,应快速将伤员送到距离最近的医院进行救治。 包扎 (一)包扎的目的和留意事项: 包扎的目的在于爱惜伤口,削减感染,固定敷料夹板,挟托受伤的肢体,减轻伤员苦痛,防止刺伤血管、神经等严峻并发症,加压包扎还有压迫止血的作用。包扎要求动作轻快、准、牢,包扎前要弄清包扎的目的,以便选择适当的包扎方法,并先对伤口作初步的处理。包扎的松紧要适度,过紧影响血液循环,过松会移动脱落,包扎材料打结或其他方法固定的位置要
16、避开伤口和坐卧受压的位置。为骨折制动的包扎应露出伤肢末端,以便视察肢体血液循环的状况。 (二)包扎的材料 1 三角巾:用一块边长l米的正方形棉布,沿其对角线剪开即为两条三角巾。将三角巾的顶角折向底边的中心,再根据包扎的实际需要折叠成确定宽度的条带。若将三角巾的顶角偏折到底边中心偏左或偏右侧,则成为燕尾巾,其夹角的大小可视实际包扎需要而定。 2 绷带:我国标准绷带长6米,宽度分3、4、5、6、8、10厘米6种规格,供包扎实际需要选用。绷带的一头卷起为单头带,从两头卷起则为双头带。其长度可视包扎部位的需要而定。现场救援没有上述常规包扎材料时,可用身边的衣服、手绢、毛巾等就便材料进行包扎。 (三)包
17、扎的方法 1 头部帽式包扎法:将三角巾的底边向内折叠约两指宽,干放在前额眉上,顶角向后拉盖头顶,将两底边沿两耳上方往后干拉至枕部下方,左右交又压住顶角绕至前额打结固定(见图18)。 2 头、耳部风帽式包扎法:将三角巾顶角打一个结,置于前额中心,头部套入风帽内,向下拉紧两底角,再将底边向外反扎2-3指宽的边,左右交又包绕兜住下颌,绕至枕后打结固定(见图 19)。 3 三角巾眼部包扎法: 包扎单眼时,将三角巾折叠成四指宽的带状,斜置于伤侧眼部,从伤侧耳下绕至枕后,经健侧耳上拉至前额与另一端交叉反折绕头一周,于健侧耳上端才丁结固定(见图20)。包扎双眼时,将带状三角巾的中心置于枕部,两底角分别经耳下
18、拉向眼部,在鼻梁处左右交又各包一只眼,成“8字形经两耳上方在枕部交又后绕至下领处打结固 定(见 图21)。 4、三角巾胸部包扎法:将三角巾的顶角置于伤侧肩上,两底边在胸前横拉至背部打结固定,后再与顶角打结固定(见图22)。 5、三角巾下腹部包扎法:将三角巾顶角朝下,底边横放腹部,两底角在腰后打结固定,顶角内两腿间拉至腰后与底角打结固定(见图23)。 6、燕尾巾肩部包扎法:单肩包扎时,将三角巾折成约80度夹角的燕尾巾,夹角朝上,向后的一角压住向前的角,放于伤侧肩部,燕尾底边绕上臂在腋前方打结固定,将燕尾两角分别经胸、背部拉到对侧腋下打结固定(见图24)。包扎双肩时,则将三角巾折叠成两尾角等大的双
19、燕尾巾,夹角朝上,对准颈后正中,左右双燕尾由前向后分别包绕肩部到腋下,在腋后结固定(见图25)。 7、三角巾手、足部包扎法:包扎膝、肘部时,将三角巾扎叠成比伤口稍宽的带状,斜放伤部,两端压住上下两边绕肢体一周,在肢体内侧或外侧打结固定。包扎手、足时,将三角巾底边横放在腕(踝)部,手掌(足底)向下放在三角巾中心,将顶角反折盖住手(足)背,两底角交又压住顶角绕肢体一圈,反折顶角后打结固定(见图)。 8、三角巾臀部包扎法:将三角巾顶角朝下放在伤侧腰部,一底角包绕大腿)根部与顶角打结,另一底角提起围腰与底边打结固定(见图28)。 9、绷带手腕、胸、腹部环形包扎法:包扎手腕、胸、腹部等粗细大致相等的部位
20、时,可将绷带作环形重叠缠绕,每一环均将上一环的绷带完全复盖,为防止绷带滑脱,可将第一圈绷带斜置,环绕其次或第三圈时将斜出圈外的绷带角反扎到圈内角重叠环绕固定(见图29)。 10、绷带四肢螺旋包扎法:包扎四肢时,将绷带作确定间隔的向上或向下螺旋状环绕肢体,每旋绕一圈将上一圈绷带覆盖13或23。此法常用于固定四肢夹板和敷料(见图30)。 11、绷带螺旋反折包扎法: 包扎粗细差异较大的前臂、小腿时,为防止绷带滑脱,多用包扎较牢固的螺旋反折法,此法与螺旋包扎法基本相同,只是每圈必需反扎绷带一次,反扎时用左手拇指按住反扎处,右手将绷带反折向下拉紧绕缠肢体,但绷带反扎处要留意避开伤口和骨突起处(见图31)
21、注:对于脱出体外的内部组织或是器官,在现场急救时一般切忌进行还纳,而是应当赐予相应的爱惜后刚好转运至医院进行处理。对于开放性颅脑损伤形成脑积液外漏的患者不能进行填塞。对于离断的组织或肢体要在低温的环境下妥当保存一同转运。感谢 外科现场急救之二 常见损伤的固定术 固定术:固定术是针对骨折的急救措施,可以防止骨折部位移 动,具有减轻伤员苦痛的成效,同时能有效地防止因骨折断端的移动而损伤血管、神经等组织造成的严峻并发症。实施骨折固定先要留意伤员的全身状况,如心脏停 搏要先复苏处理;如有休克要先抗休克或同时处理休克;如有大出血要先止血包扎,然后固定。急救固定的目的不是让骨折复位,而是防止骨折断端的移动
22、,所以刺 出伤口的骨折端不应当送回。固定时动作要灵活,固定要牢靠,松紧要适度,皮肤与夹板之间要垫适量的软物,尤其是夹板两端骨突出处和空隙部位更要留意,以防 局部受压引起缺血坏死。 一固定材料 1、木制夹板有各种长短规格,以适合不同部位的需要,外包软性敷料。是以往最常用的固定器材。 2、钢丝夹板一般有7cm100cm、10cm100cm、15cm100cm等规格。携带便利,可按需要随便弯曲,以适应各部位,运用时应在钢丝夹板上放置软性衬垫。 3、充气夹板为筒状双层塑料膜,运用时把筒膜套在骨折肢体外,使肢体处于需要固定的位置,然后向进气阀吹气,双层内充气内充气后马上变硬,到达固定作用。 4、负压气垫
23、为片状双层塑料膜,膜内装有特殊高分子材料,运用时把片状膜包袱骨折肢体,使肢体处于需要固定位置,然后向气阀抽气,气垫马上变硬,到达固定作用。 5、塑料夹板可在 600C以上热水中软化,塑形后托住骨折部位包扎,冷却后塑料夹板变硬,到达固定作用。 6、其他材料 如特制的颈部固定器、股骨骨折的托马固定架,紧要时就地取材的竹棒、木棍、树枝、登山杖等。 二固定方法由于充气夹板、负压气垫、颈部固定器、钢丝夹板等运用比较简便快速而且有效,这里主要介绍木制夹板和三角巾固定法。 注:下面所介绍的方法只为在急救转运时所用的简便固定法,并非正规治疗用的夹板固定法。 1、头部固定:下颌骨折固定的方法同头部十字包扎法。
24、2、胸部固定 1锁骨骨折固定:将两条指宽的带状三角巾分别环绕两个肩关节,于肩部打结;再分别将三角巾的底角拉紧,在两肩过度后张的状况下,在背部将底角拉紧打结。固定前,双侧腋窝应垫置棉垫或毛巾。方法如图6-43所示。 2肋骨骨折固定:方法同胸部外伤包扎。 3、四肢骨折固定 1肱骨骨折固定:用两条三角巾和一块夹板将伤肢固定,然后用一块燕尾式三角巾中间悬吊前臂,使两底角向上绕颈部后打结,最终用一条带状三角巾分别经胸背于健侧腋下打结。方法如图6-44所示。 2肘关节骨折固定:当肘关节弯曲时,用两带状三角巾和一块夹板把关节固定。当肘关节伸直时,可用一卷绷带和一块三角巾把肘关节固定。方法如图6-45所示。
25、(3)桡、尺骨骨折固定:用一块合适的夹板置于伤肢下面,用两块带状三角巾或绷带把伤肢和夹板固定,再用一块燕尾三角巾悬吊伤肢,最终再用一条带状三角巾的两底边分别绕胸背于健腋下打结固定。方法如图6-46所示。 4手指骨骨折固定:利用冰棒棍或短筷子作小夹板,另用两片胶布作粘合固定。若无固定棒棍,可以把伤肢粘合;固定在健肢上。方法如图4-47所示。 5股骨骨折固定:用一块长夹板长度为伤员的腋下至足跟放在伤肢侧,另用一块短夹板长度为会阴至足跟放在伤肢内侧,至少用4条带状三角巾,分别在腋 下、腰部、大腿根部及膝部分环绕伤肢包扎固定,留意在关节突出部位要放软垫。若无夹板时,可以用带状三角巾或绷带把伤肢固定在健
26、侧肢体上。方法如图 6-48所示。 6胫、腓骨骨折固定:与股骨骨折固定相像,只是夹板长度稍超过膝关节即可。方法如图6-49所示。 4、脊柱骨折固定 注:对于考虑有脊柱骨折或损伤的病人,在搬动时要几个人协同,保持病人的脊柱保持直线。 1颈椎骨折固定:伤员仰卧,在头枕部垫一薄枕,使头部成正中位,头部不要前屈或后仰,再在头的两侧各垫枕头服卷,最终用一条带子通过伤员额部固定头部,限制头部前后左右晃动。方法如图6-50所示。 2胸椎、腰椎骨折固定:使伤员平直仰卧在硬质木板或其他板上,在伤处垫一薄枕,使脊柱稍向上突,然后用几条带子把伤员固定,使伤员不能左右转动。方法如图6-51所示。 5、骨盆骨折固定:将
27、一条带状三角巾的中段放于腰骶部,绕髋前至小腹部打结固定,再用另一条带状三角巾中段放于小腹正中,绕髋后至腰骶部打结固定。方法如图6-52所示。 注:以上的处理仅是现场急救中最常见的一些处理方式,在实际工作中,可能会遇到许多麻烦的问题,盼望参加院前急救的同仁能多进行学习。 第四篇:现场急救心得体会范文 2023年红十字急救培训 本月27日下午2点,在综合楼九楼多功能厅实行了一次别开生致的红十字急救培训讲座,在历时两个小时的时间里,经过深圳市红十字会许小帆讲师的细心讲解,使参会的运行人员和检修人员学习到了现场急救的一些基本学问。 在许老师的幽默讲解下,我们相识到现场急救的概念是指现场人员因意外事故或
28、急症,在未获得专业医疗救助之前,为防止伤病员病情恶化而对伤病员实行的一系列急救措施。 此次的讲解中,讲师主要是讲解心肺复术技术的目的以及基本步骤,心肺复苏的目的是利用人工呼吸及胸部按压维持伤病员的呼吸及循环,使血液可以携带氧气到达脑部及其他重要器官,以维持生命。那么心肺复苏的基本步骤分为了11个步骤,1环境平安2推断意识3推断呼吸及心跳4高声呼救5摆正体位6胸外心脏按压7打开气道8口对口人工呼吸9反复胸外心脏按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10推断心肺复苏是否胜利的指证11复苏胜利,复原侧卧位。在整个心肺复苏的过程中,时间把握和施救方法尤为重要。培训期间,讲师不但组织我们一起高声呼救,更在培训结束后,让全
29、部的参会人员都在假人上进行了心肺复苏,以此来让大家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百说不如一练,只有在亲自实践后,大家才相识到正确的心肺复苏也不是那么简洁驾驭的。这也更加坚决的大家会后学习心肺复苏和现场急救的决心。 本次由锅炉专业组织的红十字现场急救培训的活动是胜利的,生命是脆弱的,为了防范意外的发生,知道并驾驭确定的现场急救学问和技术,不仅是对自己有极大的好处,而且对我们的家庭、公司、社会都是有益的。因此,我们更应当学习和驾驭现场急救学问和技能。 第五篇:现场急救教案 (自动保存的) 批准人: *年*月*日 现场急救教案 教学进程 作业准备分钟 、整理着装、清点人数、向在场首长报告。、宣布器材设置。
30、3、宣布作业提要。课目:现场急救 目的:使同志们了解包扎的留意事项,能够利用三角巾精确对各部位进行包扎,快速止血,削减非战斗性减员。内容:三角巾包扎法 时间:20分钟 地点:此训练场 方法:理论提示、动作示范、讲解要领、组织练习、小结讲评 要求: 、严格遵守训练场纪律,一切行好听指挥。、认真听讲,细致体会、刻苦训练。作业实施15分钟 头部三角巾包扎法 一、理论提示: 同志们,在我们边防部队处置各类突发事务过程中,很简洁造成伤情的发生,在现场急救过程中,伤员受伤部位可普及身体各个部位,包扎在现场急救中应用特殊广泛,有止血、爱惜伤口、防止感染、扶托伤肢以及固定敷料、夹板等作用。今日我给大家讲解的是
31、三角巾的头面部包扎法,三角巾的头面部包扎法又包括风帽式包扎法、下颌包扎法以及面部包扎法三种,下面重点讲解三角巾的下颌包扎法。 三、讲解要领 三角巾下颌包扎法: 当伤员头部受伤时,将三角巾底边折迭约横指宽,取三分之一处放在下颌前方,长端分别经额部与枕部,在另一侧打结。 三、动作要求: 、快:觉察伤口快,包扎伤口快。、准:包扎位置准。、轻:包扎动作轻。、牢:包扎部位牢。、细:伤口处理细。 四、组织练习 1、体会练习。依据由简至难,先分解后连贯的依次进行。 小结讲评 通过体会练习能够看出同志们对今日所学内容驾驭比较快,领悟实力比较强,盼望下一步能够接着保持。 2、分组练习。依据由简至难,先分解后连贯的依次进行。在分组练习期间穿插心理行为训练,缓解心理压力双手叉腰,头向后仰,放松压力 经过前两个练习,我们进行探讨,根据这节课所学内容,同志们有没有不懂或者不理解的方面,通过探讨来一一解除。 五、小结讲评略 作业讲评分钟 、重述课目、目的、内容和重点。、讲评训练状况和训练效果。 、表扬训练中的好人好事,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编写人:XXX 二一二年八月三日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