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现场急救心得体会(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现场急救心得体会(范文).docx(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现场急救心得体会(范文) 第一篇:现场急救心得体会范文 2023年红十字急救培训 本月27日下午2点,在综合楼九楼多功能厅实行了一次别开生致的红十字急救培训讲座,在历时两个小时的时间里,经过深圳市红十字会许小帆讲师的细心讲解,使参会的运行人员和检修人员学习到了现场急救的一些基本学问。 在许老师的幽默讲解下,我们相识到现场急救的概念是指现场人员因意外事故或急症,在未获得专业医疗救助之前,为防止伤病员病情恶化而对伤病员实行的一系列急救措施。 此次的讲解中,讲师主要是讲解心肺复术技术的目的以及基本步骤,心肺复苏的目的是利用人工呼吸及胸部按压维持伤病员的呼吸及循环,使血液可以携带氧气到达脑部
2、及其他重要器官,以维持生命。那么心肺复苏的基本步骤分为了11个步骤,1环境平安2推断意识3推断呼吸及心跳4高声呼救5摆正体位6胸外心脏按压7打开气道8口对口人工呼吸9反复胸外心脏按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10推断心肺复苏是否胜利的指证11复苏胜利,复原侧卧位。在整个心肺复苏的过程中,时间把握和施救方法尤为重要。培训期间,讲师不但组织我们一起高声呼救,更在培训结束后,让全部的参会人员都在假人上进行了心肺复苏,以此来让大家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百说不如一练,只有在亲自实践后,大家才相识到正确的心肺复苏也不是那么简洁驾驭的。这也更加坚决的大家会后学习心肺复苏和现场急救的决心。 本次由锅炉专业组织的红十字现
3、场急救培训的活动是胜利的,生命是脆弱的,为了防范意外的发生,知道并驾驭确定的现场急救学问和技术,不仅是对自己有极大的好处,而且对我们的家庭、公司、社会都是有益的。因此,我们更应当学习和驾驭现场急救学问和技能。 其次篇:传染病和现场急救心得体会 浅谈学习传染病和现场急救的心得体会 之所以选择了这个题目,是觉得传染病与现场急救的好用性相比较其他的而言,更具有好用性和可操作性,也是最有意义的,能够挽救人的生命,爱惜自己的生命。 由于父亲是急诊医生的缘由,从小就很宠爱看影视节目中关于急诊科的故事,觉得故事中的医生和护士是那么的坚决和干练,具有魅力,救人于一线之间。后来,上了高校,学了文科,与医生这个职
4、业擦肩而过。但是,这门校医院开设的高校生健康教化的选修,让我进一步了解了医学常识,丰富了我的学问面,使我在应对突发状况时更加懂得如何去做。 对于现场急救来说,最重要的是保持一颗冷静的心,当现场充斥着着急、忙、杂、乱的时候,只有保持冷静,才有可能解决问题。当患者突发紧急状况,我们要做的不是去移动他,而是去推断他。首先推断他发生紧急状况的缘由,根据缘由实行确定的措施才能对症下药,以最短的时间到达最正确效果,从而以最大的效率解决问题,爱惜生命。在课上,我们学会并实际操作了心肺复苏术,这是我觉得在现场急救过程中特殊重要的一个必备技能。心脏是人体的中心,我们全身的血液循环都需要它的支持,而心跳停止,则是
5、没有生命迹象的一个重要表现。对于现场急救来说,猝死临床上最紧急的危险状况,对于挽救生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旦人们都驾驭了心肺复苏术,在任何地方,抓住时机,仅用双手、口、才智便可使猝死逆转,为他人供应生存的时间和机会。“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大脑,越短的时间内实行措施,被救的人就越多一丝生存的机会。 而谈及传染病,大家接触的机会就更多了,小至感冒胃肠炎,大至鼠疫艾滋病,都是传染病,没有阅历过也会有所耳闻。对于传染病来说,预防特别重要。首先,我们应当保持空气流通,经常开窗透气;其次,我们应当熬炼身体,提高自己的身体素养,增加人体免疫力;第三,我们还应当接种合法的疫苗,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做好防
6、治工作。第四,搞好环境卫生也很重要,宠物、老鼠、虫子等都是简洁传播疾病的生物,我们应当保持好宠物的卫生,刚好歼灭传播疾病的老鼠和虫子。但是,正因为我们对传染病特别熟识,我们常常会不重视他们,甚至按平常习惯用药,既奢侈了药品,损伤了身体,还没有到达预期的效果。首先,我们在觉察自己的身体有异样时,应当刚好去医院就诊,不要错过治疗的最正确时机;其次,对于已经患有传染病的人来说,他们自己也是一个病原体,可以传播病毒,因此,我们应当削减与他们之间的接触,避开交叉感染;对于他们用过的东西严格进行消毒,避开我们也被感染。最终,传染病被去除后,我们也不应当放松警惕,刚好反省自己的不当之处,削减被传染的可能性。
7、 我认为,这门课对于我们的生活具有极大的意义,健康与我们每个人休戚相关,每个人都会关切自己和他人的身体,一方面,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了医学常识,另一方面,也指导了我们的日常生活,让我们过的更加健康,更加放心。 第三篇:现场急救学问讲座 现场急救学问培训讲座 为进一步消防队员在抢险救灾中的应急实力和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对突发性事故的处置实力,以及自我缓解心理压力的实力。2月24日下午, 我院副院长姚文兴同志为柳江县消防中队的全体官兵进行现场急救学问培训。 在我院三楼会议室中,姚文兴副院长根据消防部队执勤任务重,抢救时间的紧迫性等特点,为官兵着重讲解事故的一些现场急救学问,比方:如何进行止血、处理四
8、肢骨折、搬运,以及心肺复苏术等。他用简洁通俗的语言、形象生动的比方,结合绘声绘色的PPT演讲加上现场模拟示范,将一些比较专业化的学问灌输给官兵,让官兵一听便懂。在整个听课过程中,官兵们听得兴致勃勃,而且纷纷畅所欲言,并通过实践初步驾驭了一些急救技术及学问。整堂讲座,气氛热情,气氛深厚,到达了举办讲座的目的。 通过姚副院长对柳江县消防中队全体官兵的现场急救学问培训,中队官兵基本驾驭了医疗急救学问,提高了官兵现场救援实力,为处置各种突发事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今后有效地处置火灾、交通事故、突发事务等工作,最大限度地保证群众的生命平安供应了有力保障。韦骞 第四篇:外科现场急救之一. 外科现场急救之一
9、 开放性损伤的常用止血方法 一出血的种类: 血液从体表伤口流出,称为外出血,易为人们觉察;而体内深部组织、内脏损伤出血,血液流入组织或体腔内的内出血,不易为人们觉察,更为危险。各种出血中,以动脉出血最为危险,必需刚好止血。 依据损伤血管的不同,可分为: l、动脉出血:其特点是伤口呈喷射状搏动性向外涌出鲜红色的血液。 2、静脉出血:伤口持续向外溢出暗红色的血液。 3、毛细血管出血:伤口向外渗出鲜红色的血液。 二)出血的临床表现 成人的血液约占其体重的8,失血总量到达总血量的20以上时,伤员出现脸色苍白,冷汗淋漓,手脚发凉,呼吸急促,心慌气短等症状,脉搏快而细,血压下降,继而出现出血性休克。当出血
10、量到达总血量的40%时,就有生命危险。 三止血的方法 1、加压包扎止血法:有条件时应先用皮肤消毒剂对伤口四周的皮肤进行消毒,然后用消毒纱布或洁净的毛巾、布块折叠成比伤口稍大的垫盖住伤口,再用绷带或折成条状布带或三角巾紧紧包扎,其松紧度以能到达 止血目的为宜。此种止血方法,多用于静脉出血和毛细血管出血(见图3)。当伤口在肘窝、腋窝、膝窝、腹股沟时,可在加垫后屈肢固定在躯干上加压包扎止血。加压包扎止血法适用于上下肢、肘、膝等四肢及头部等部位的动脉出血,但有骨折或可疑骨折或关节脱位时,视状况赐予必要的复位或外固定。 2、指压止血法:指压止血法是一种简洁有效的临时性止血方法,它是根据动脉的走向,在出血
11、伤口的近心端,用于指压住动脉处,到达临时止血的目的。指压止血法适用于运输距离短而手边又缺乏必要的止血用品时的头部、颈部、四肢的动脉出血,依出血部位的不同,可分为: (1)头顶出血压迫法:方法是在伤侧耳前,对准下额关节上方,用拇指压迫颞浅动脉(见图5)。 (2)头颈部出血压迫法: 方法是用拇指将伤侧的颈总动脉向后压迫(见图6),但不能同时压迫两侧的颈总动脉,否则会造成脑缺血坏死。 (3面部出血压迫法:用拇指压迫下颌角处的面动脉(见图7)。 (4)头皮出血压迫法: 头皮前部出血时,压迫耳前下颌关节上方的颞浅动脉(见图8)。头皮后部出血则压迫耳后隆突下方稍外侧的耳后动脉(见图9)。 (5)腋窝和肩部
12、出血压迫法:在锁骨上窝对准第一肋骨用拇指向下压迫锁骨下动脉(见图10)。 (6)上臂出血压迫法:一手将患肢抬高,另一手用拇指压迫上臂内侧的肱动脉。 (7)前臂出血压迫法:用拇指压迫伤侧肘窝肱二头肌腱内侧的肱动脉末端。 (8)子掌出血压迫法:用两手指分别压迫腕部的尺动脉、挠动脉。 (9)下肢出血压迫法:用两手拇指重叠向后用力压迫腹股沟中点稍下方的股动脉。 (10)足部出血压迫法: 用两手拇指分别压迫足背母长肌腱外侧的足背动脉和内踝与跟腱之间的胫后动脉。 3、止血带止血法:止血带止血法是快速有效的止血方法,但它只适用于不能用加压止血的四肢大动脉出血。方法是用橡皮管或布条缠绕伤口上方肌肉多 的部位,
13、其松紧度以摸不到远端动脉的搏动,伤口刚好止血为宜,过松无止血作用,过紧会影响血液循环,易损伤神经,造成肢体坏死。上止血带的伤员,必需在明显的部位标明上止血带的部位和时间;上止血带的时间超过二个小时,要每隔一个小时放松一次,每次5-8分钟,为避开放松止血带时大量出血,放松期间可改用指压法临时止血。 (1)橡皮止血带止血法:常用一条长1米的橡皮管,先用绷带或布块垫平上止血带的部位,两手将止血带中段适当拉长,绕出血伤口上端肢体2-3圈后固定,借助橡皮管的弹性压迫血管而到达止血的目的(见图16)。 (2)布条止血带止血法: 常用三角巾、布带、毛巾、衣袖等平整地缠绕在加有布垫的肢体上,拉紧或用“木棒、筷
14、子、笔杆等拧紧固定。(见图17)4 填塞止血法: 适用于颈部和臀部较大而深的伤口;先用镊子夹住无菌纱布塞入伤口内,如一块纱布止不住出血,可再加纱布,最终用绷带或三角巾绕颈部至对侧根部包扎固定。方法如图示。 四对内出血或可疑内出血的伤员,应让伤员确定安静不动,垫高低肢,有条件的可先输液,应快速将伤员送到距离最近的医院进行救治。 包扎 (一)包扎的目的和留意事项: 包扎的目的在于爱惜伤口,削减感染,固定敷料夹板,挟托受伤的肢体,减轻伤员苦痛,防止刺伤血管、神经等严峻并发症,加压包扎还有压迫止血的作用。包扎要求动作轻快、准、牢,包扎前要弄清包扎的目的,以便选择适当的包扎方法,并先对伤口作初步的处理。
15、包扎的松紧要适度,过紧影响血液循环,过松会移动脱落,包扎材料打结或其他方法固定的位置要避开伤口和坐卧受压的位置。为骨折制动的包扎应露出伤肢末端,以便视察肢体血液循环的状况。 (二)包扎的材料 1 三角巾:用一块边长l米的正方形棉布,沿其对角线剪开即为两条三角巾。将三角巾的顶角折向底边的中心,再根据包扎的实际需要折叠成确定宽度的条带。若将三角巾的顶角偏折到底边中心偏左或偏右侧,则成为燕尾巾,其夹角的大小可视实际包扎需要而定。 2 绷带:我国标准绷带长6米,宽度分3、4、5、6、8、10厘米6种规格,供包扎实际需要选用。绷带的一头卷起为单头带,从两头卷起则为双头带。其长度可视包扎部位的需要而定。现
16、场救援没有上述常规包扎材料时,可用身边的衣服、手绢、毛巾等就便材料进行包扎。 (三)包扎的方法 1 头部帽式包扎法:将三角巾的底边向内折叠约两指宽,干放在前额眉上,顶角向后拉盖头顶,将两底边沿两耳上方往后干拉至枕部下方,左右交又压住顶角绕至前额打结固定(见图18)。 2 头、耳部风帽式包扎法:将三角巾顶角打一个结,置于前额中心,头部套入风帽内,向下拉紧两底角,再将底边向外反扎2-3指宽的边,左右交又包绕兜住下颌,绕至枕后打结固定(见图 19)。 3 三角巾眼部包扎法: 包扎单眼时,将三角巾折叠成四指宽的带状,斜置于伤侧眼部,从伤侧耳下绕至枕后,经健侧耳上拉至前额与另一端交叉反折绕头一周,于健侧
17、耳上端才丁结固定(见图20)。包扎双眼时,将带状三角巾的中心置于枕部,两底角分别经耳下拉向眼部,在鼻梁处左右交又各包一只眼,成“8字形经两耳上方在枕部交又后绕至下领处打结固 定(见 图21)。 4、三角巾胸部包扎法:将三角巾的顶角置于伤侧肩上,两底边在胸前横拉至背部打结固定,后再与顶角打结固定(见图22)。 5、三角巾下腹部包扎法:将三角巾顶角朝下,底边横放腹部,两底角在腰后打结固定,顶角内两腿间拉至腰后与底角打结固定(见图23)。 6、燕尾巾肩部包扎法:单肩包扎时,将三角巾折成约80度夹角的燕尾巾,夹角朝上,向后的一角压住向前的角,放于伤侧肩部,燕尾底边绕上臂在腋前方打结固定,将燕尾两角分别
18、经胸、背部拉到对侧腋下打结固定(见图24)。包扎双肩时,则将三角巾折叠成两尾角等大的双燕尾巾,夹角朝上,对准颈后正中,左右双燕尾由前向后分别包绕肩部到腋下,在腋后结固定(见图25)。 7、三角巾手、足部包扎法:包扎膝、肘部时,将三角巾扎叠成比伤口稍宽的带状,斜放伤部,两端压住上下两边绕肢体一周,在肢体内侧或外侧打结固定。包扎手、足时,将三角巾底边横放在腕(踝)部,手掌(足底)向下放在三角巾中心,将顶角反折盖住手(足)背,两底角交又压住顶角绕肢体一圈,反折顶角后打结固定(见图)。 8、三角巾臀部包扎法:将三角巾顶角朝下放在伤侧腰部,一底角包绕大腿)根部与顶角打结,另一底角提起围腰与底边打结固定(
19、见图28)。 9、绷带手腕、胸、腹部环形包扎法:包扎手腕、胸、腹部等粗细大致相等的部位时,可将绷带作环形重叠缠绕,每一环均将上一环的绷带完全复盖,为防止绷带滑脱,可将第一圈绷带斜置,环绕其次或第三圈时将斜出圈外的绷带角反扎到圈内角重叠环绕固定(见图29)。 10、绷带四肢螺旋包扎法:包扎四肢时,将绷带作确定间隔的向上或向下螺旋状环绕肢体,每旋绕一圈将上一圈绷带覆盖13或23。此法常用于固定四肢夹板和敷料(见图30)。 11、绷带螺旋反折包扎法: 包扎粗细差异较大的前臂、小腿时,为防止绷带滑脱,多用包扎较牢固的螺旋反折法,此法与螺旋包扎法基本相同,只是每圈必需反扎绷带一次,反扎时用左手拇指按住反
20、扎处,右手将绷带反折向下拉紧绕缠肢体,但绷带反扎处要留意避开伤口和骨突起处(见图31)注:对于脱出体外的内部组织或是器官,在现场急救时一般切忌进行还纳,而是应当赐予相应的爱惜后刚好转运至医院进行处理。对于开放性颅脑损伤形成脑积液外漏的患者不能进行填塞。对于离断的组织或肢体要在低温的环境下妥当保存一同转运。感谢 外科现场急救之二 常见损伤的固定术 固定术:固定术是针对骨折的急救措施,可以防止骨折部位移 动,具有减轻伤员苦痛的成效,同时能有效地防止因骨折断端的移动而损伤血管、神经等组织造成的严峻并发症。实施骨折固定先要留意伤员的全身状况,如心脏停 搏要先复苏处理;如有休克要先抗休克或同时处理休克;
21、如有大出血要先止血包扎,然后固定。急救固定的目的不是让骨折复位,而是防止骨折断端的移动,所以刺 出伤口的骨折端不应当送回。固定时动作要灵活,固定要牢靠,松紧要适度,皮肤与夹板之间要垫适量的软物,尤其是夹板两端骨突出处和空隙部位更要留意,以防 局部受压引起缺血坏死。 一固定材料 1、木制夹板有各种长短规格,以适合不同部位的需要,外包软性敷料。是以往最常用的固定器材。 2、钢丝夹板一般有7cm100cm、10cm100cm、15cm100cm等规格。携带便利,可按需要随便弯曲,以适应各部位,运用时应在钢丝夹板上放置软性衬垫。 3、充气夹板为筒状双层塑料膜,运用时把筒膜套在骨折肢体外,使肢体处于需要
22、固定的位置,然后向进气阀吹气,双层内充气内充气后马上变硬,到达固定作用。 4、负压气垫为片状双层塑料膜,膜内装有特殊高分子材料,运用时把片状膜包袱骨折肢体,使肢体处于需要固定位置,然后向气阀抽气,气垫马上变硬,到达固定作用。 5、塑料夹板可在 600C以上热水中软化,塑形后托住骨折部位包扎,冷却后塑料夹板变硬,到达固定作用。 6、其他材料 如特制的颈部固定器、股骨骨折的托马固定架,紧要时就地取材的竹棒、木棍、树枝、登山杖等。 二固定方法由于充气夹板、负压气垫、颈部固定器、钢丝夹板等运用比较简便快速而且有效,这里主要介绍木制夹板和三角巾固定法。 注:下面所介绍的方法只为在急救转运时所用的简便固定
23、法,并非正规治疗用的夹板固定法。 1、头部固定:下颌骨折固定的方法同头部十字包扎法。 2、胸部固定 1锁骨骨折固定:将两条指宽的带状三角巾分别环绕两个肩关节,于肩部打结;再分别将三角巾的底角拉紧,在两肩过度后张的状况下,在背部将底角拉紧打结。固定前,双侧腋窝应垫置棉垫或毛巾。方法如图6-43所示。 2肋骨骨折固定:方法同胸部外伤包扎。 3、四肢骨折固定 1肱骨骨折固定:用两条三角巾和一块夹板将伤肢固定,然后用一块燕尾式三角巾中间悬吊前臂,使两底角向上绕颈部后打结,最终用一条带状三角巾分别经胸背于健侧腋下打结。方法如图6-44所示。 2肘关节骨折固定:当肘关节弯曲时,用两带状三角巾和一块夹板把关
24、节固定。当肘关节伸直时,可用一卷绷带和一块三角巾把肘关节固定。方法如图6-45所示。 (3)桡、尺骨骨折固定:用一块合适的夹板置于伤肢下面,用两块带状三角巾或绷带把伤肢和夹板固定,再用一块燕尾三角巾悬吊伤肢,最终再用一条带状三角巾的两底边分别绕胸背于健腋下打结固定。方法如图6-46所示。 4手指骨骨折固定:利用冰棒棍或短筷子作小夹板,另用两片胶布作粘合固定。若无固定棒棍,可以把伤肢粘合;固定在健肢上。方法如图4-47所示。 5股骨骨折固定:用一块长夹板长度为伤员的腋下至足跟放在伤肢侧,另用一块短夹板长度为会阴至足跟放在伤肢内侧,至少用4条带状三角巾,分别在腋 下、腰部、大腿根部及膝部分环绕伤肢
25、包扎固定,留意在关节突出部位要放软垫。若无夹板时,可以用带状三角巾或绷带把伤肢固定在健侧肢体上。方法如图 6-48所示。 6胫、腓骨骨折固定:与股骨骨折固定相像,只是夹板长度稍超过膝关节即可。方法如图6-49所示。 4、脊柱骨折固定 注:对于考虑有脊柱骨折或损伤的病人,在搬动时要几个人协同,保持病人的脊柱保持直线。 1颈椎骨折固定:伤员仰卧,在头枕部垫一薄枕,使头部成正中位,头部不要前屈或后仰,再在头的两侧各垫枕头服卷,最终用一条带子通过伤员额部固定头部,限制头部前后左右晃动。方法如图6-50所示。 2胸椎、腰椎骨折固定:使伤员平直仰卧在硬质木板或其他板上,在伤处垫一薄枕,使脊柱稍向上突,然后
26、用几条带子把伤员固定,使伤员不能左右转动。方法如图6-51所示。 5、骨盆骨折固定:将一条带状三角巾的中段放于腰骶部,绕髋前至小腹部打结固定,再用另一条带状三角巾中段放于小腹正中,绕髋后至腰骶部打结固定。方法如图6-52所示。 注:以上的处理仅是现场急救中最常见的一些处理方式,在实际工作中,可能会遇到许多麻烦的问题,盼望参加院前急救的同仁能多进行学习。 第五篇:自救互救和现场急救 自救互救和现场急救 矿山事故不行避开,矿井发生事故后,井下灾区人员应正确地根据矿井灾难预防与处理支配绽开救灾、自救、互救和避灾。煤矿平安规程规定,全部入井人员都必需学习和驾驭井下自救、互救和创伤急救的基本学问。作为在
27、抢险救灾工作和日常对服务矿井平安检查工作中的救援队员,更应确保自救与互救的正确实施,最大限度地削减伤亡和损失。因此,每个矿山救援队员更应熟识和驾驭以下内容: 1熟识所在矿井的灾难预防和处理支配 2熟识所在矿井的避灾路途和平安出口 3驾驭救灾方法,会运用自救器 4驾驭抢救伤员的基本方法及现场急救的技术 1、自救、互救和避灾 自救就是当井下发生灾变时,在灾区或受灾影响区域的每个工作 人员进行避灾和爱惜自己的行为。 互救就是井下遇险人员在有效地进行自救的前提下,妥当地救援灾区其他受伤人员的行为 1遇险时的自救互救原则 无论是救援队员还是井下人员,在遇险时应驾驭基本的自救互救 原则。 1、遇险自救原则
28、 自救应遵守报、抢、撤、避四项原则 1报即刚好报告灾情 2抢即主动抢救 3撤即平安撤离 4避即妥当避灾 2、遇险互救原则 互救必需遵守三先三后的原则 1对窒息呼吸道完全堵塞或心跳呼吸骤停的伤员,必需 先复苏,后搬运。 2对出血伤员,要先止血,后搬运。 3对骨折伤员,要先固定,后搬运。 二自救和避难 煤矿平安规程规定:入井人员必需随身携带自救器。在突出 煤层采掘工作面旁边、爆破时撤离人员集中地点必需设有直通矿调度室的电话,并设置有供应压缩空气设施的避难硐室。 自救器是一种轻松、体积小、便于携带、佩用快速、作用时间短的个人呼吸爱惜装备,入井人员必需随身携带。当井下发生火灾、爆炸、煤和瓦斯突出等事故
29、时,佩戴自救器,可有效防止中毒或窒息。 避难硐室是供井下工作人员遇到事故无法撤退时躲避待救的设施,分永久避难硐室和临时避难硐室两种。 避难硐室避难时应留意以下事项: 1进入避难硐室前,应在硐室外留有衣服、矿灯等明显标记,以便救援队觉察。 2待救时应保持安静、不急躁,尽量俯卧于巷道底部,以保持精力、削减氧气消耗,并避开吸入更多的有毒气体。 3硐室内只留一盏矿灯照明,其余矿灯全部关闭,以备再次撤退时运用。 4间断敲打铁器或岩石等发出求救信号。 5全体避灾人员要团结互助、坚决信念。 6被水堵在上山时,不要向下跑出探望。水位下降露出棚顶时,也不要急于出来,以防SO2、H2S等气体中毒。 7看到救援人员
30、后,不要过分激烈,以防血管裂开。 三不同灾难时的避灾自救与互救学问 1、瓦斯与煤尘爆炸事故时的自救和互救 1防止瓦斯爆炸时遭受损害的措施 瓦斯爆炸时使人感到旁边空气有抖动的现象发生,有时还发出嘶嘶的空气流淌声,并有耳鸣现象。井下人员和救援队员一旦觉察这种状况时,要冷静、冷静,实行措施进行自救。 2掘进工作面发生瓦斯爆炸后的自救与互救措施 3采煤工作面瓦斯爆炸后的自救与互救措施 2、煤与瓦斯突出时的自救和互救 1觉察突出预兆后现场人员的避灾措施 2发生突出事故后现场人员的避灾措施 3、矿井火灾事故时的自救与互救 4、矿井透水事故时的的自救与互救 1透水后现场人员撤退时留意事项 2透水后被围困时避
31、灾自救措施 5、冒顶事故时的自救与互救 1采煤工作面冒顶时的避灾自救措施 2独头巷道迎头冒顶被堵人员避灾自救措施 四事故现场负责人救灾组织 事故发生后,现场负责人要充分发挥高度责任心,勇敢地担负起现场救灾职责。同时还必需做到以下几点 1、认真组织。要求全部人员要统一行动,听从指挥,任何状况下都不得各行其是,盲目蛮干。 2、冷静冷静。要保持醒悟的头脑,临危不乱,煽动大家树立坚决的信念,并在各环节上做好充分的准备,谨慎妥当地行动。 3、遵循原则。要求遇险人员遵循救灾和避灾基本原则。即:刚好报告灾情、主动抢救、平安撤离和妥当避灾。 4、见机行事。在组织抢救、撤离灾区和避灾待救时,要亲热留意灾情转变,
32、当可能出现危及人员平安时,要坚决实行应变措施,避开人员伤亡。切忌图省事或侥幸心理冒险行动。 5、刚好联络。在整个抢险和避灾过程中,要想方设法刚好与矿调度室取得联系,告知灾情、遇险人员位置、人数,遇到的困难状况等,争取早日获救。 6、团结互助。现场负责人以身作则,并要求全部遇险人员发扬团结互助的精神和祖先后己的风格,要充分做好思想工作,发挥主动力气,互相照看、同心同德、共度难关。要尽量使遇险人员保持稳定的心情和良好的心理状态,树立坚决的获救脱险的信念,互相激励,以极大的毅力克服一切困难,直到最终的胜利;特别是在遇险待救时间较长时,千万不行悲观悲观和过分忧虑,更不行急躁盲动。 矿山救援队的自救与互
33、救 1、矿山救援队员的自救 1身体不适时的自救。 2呼吸器发生故障时的自救 2、矿山救援队员的互救 救援指战员在灾区工作时,可能由于各种缘由需要互救 1发生口具、鼻夹脱落时。 2发生正压呼吸器发生余压报警时。 所以,到灾区侦察或工作时,确定不能图省事而不带2h呼吸器。 二、现场急救概述 一现场急救的任务 现场急救的任务,主要是维持伤员的生命,稳定伤情,防止继发性损伤并应快速送往医院进行救治,对于重症伤员应进行必要的抢救,所以救援队员和现场的急救人员应具备确定的医疗抢救学问。如:保持呼吸道畅通、心肺复苏、以及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等救援技术。 二现场急救的程序 1、视察 首先视察现场环境,视察灾
34、难现场的稳定性、范围、人数及可用作庇护的场地,确定伤员及救援者会有进一步的危险出现,如有应立即脱离危险地区或消退造成危险的因素,确保自己和伤者的平安。非必要时不行随便移动伤员,尽量和旁人协同工作,快速、冷静地对伤员进行具体检查,并根据伤情作出是否向专职医生求救确实定,在对伤员进行检查时,当觉察是大出血、严峻休克、呼吸和心跳骤停等伤情时要马上施行急救直到医生到达。如非严峻伤情,待具体检查后,再根据伤员伤情进行止血、包扎及固定,最终送往医院。 2、呼救 1遇到以下各种意外损害或突发疾病,并在现场对受害者进行初步检查后,即可马上向井口调度室在地面时向当地120急救中心或医院急诊室呼救。各种急性疾病:
35、如突然晕倒、昏迷、休克等;遇到突然、意外灾难,如爆炸、火灾、触电、塌方、溺水和气体中毒等状况。 2呼救内容。报揭发生了什么意外急病、意外事故假如突发疾病,报告病人症状及姓名、年龄、性别,还有患病人数。如遇意外事故,要力争精确报告伤亡人数和基本状况、事故发生地点。精确报告病人或伤员的具体地点必要时可说明到现场的位置,最好说明在现场四周旁边有何明显标记。要求接听者将内容复述一遍,确保内容无错漏,等待双方确认即可挂机。 三现场急救的原则及措施 1、伤情分类 在现场进行伤情分类时,可根据受伤程度将伤员分为轻、重、危三类。1轻伤,是指仅有局部组织的擦伤、挫伤或皮下血肿等略微 损伤和肢体远端单一骨折。 2
36、重伤,是指有多发性骨折、内脏损伤、大面积或特殊部位的烧伤,严峻挤压伤等。 3危重伤,包括各部位大出血、内出血、重度脑外伤引起的深昏迷、严峻休克、呼吸和心脏骤停。 2、急救原则 现场急救的原则:先抢后救、先急后缓、先重后轻、边救边送、严密视察。 1先抢后救:对于在现场环境比较危险的伤员要先将伤员脱离危险区再实施救援。 2先急后缓:在抢救多处受伤的伤员时,要先处置紧急伤,后处置缓慢伤。 3先重后轻:多名伤员受伤时,应先抢救重伤员后抢救轻伤员。 4边救边送:严密视察。对于伤情已经稳定的伤员要有医生的护送,护送时严密视察,觉察异样马上抢救。 3、急救要点 1止住出血、处理烧伤、固定折骨等。 2预防及处
37、理伤员的休克。 3安置昏迷伤员于复原卧位即复苏姿态 4将伤员置于正确、舒适的姿态,以防伤情恶化。 5预防休克,冬天应留意保暖,以防体温散失,夏天应留意防暑。 6赐予生理食盐水补充体液。 7赐予伤员心理支持,消退其焦虑担忧。 8如非必要不行脱除伤员衣服,以免翻动伤员而加重伤情及苦痛,必要时,将伤处衣服剪开。 9要遣散围观群众,保持伤员四周环境的安静及空气的流通。 10快速送医或寻求支援,以获得更妥当的治疗。 4、安置伤员的各种姿态与其适应症 1平躺。检查时的最正确姿态。做心外按压时的姿态。严峻的头部外伤及颅骨骨折。 2平躺,头肩部垫高。中风,但未完全失去知觉的伤员,且无嘴角歪斜、分泌物流出的状况。中暑但未丢失意志者。头部外伤流血但未丢失意识者。 3平躺,头肩部垫高、屈膝。腹部难过。腹部严峻创伤时。 4平躺,脚抬高。中热衰竭。晕倒、休克伤员。下肢骨折或创伤时,固定后尽早抬高伤肢。 5坐卧:呼吸困难的伤员。 6侧卧:脊椎骨折病人,但意识不清的伤员。下颌骨折的伤员。病人意识清楚,但口腔内由分泌物流出。 7复苏姿态。伤员脊椎未受损伤,但意识不清或昏迷时。严峻中风,伤员已失去意识时,肢体瘫痪的一侧在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