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1.docx(3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1 第一篇:其次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1 其次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一号 国务院其次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23年2月21日 根据国务院确定,我国开展了其次次全国农业普查。这次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23年12月31日,时期资料为2023年度。普查对象为我国境内的农村住户、城镇农业生产经营户、农业生产经营单位、村民委员会和乡镇人民政府。普查主要内容包括:农业生产条件、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农业土地利用、农村劳动力及就业、农村基础设施、农村社会服务、农村居民生活,以及乡镇、村民委员会和社区环境等方面的状况。农业普查接受
2、全面调查的方法,对全部普查对象由普查员进行逐个查点和填报。全国共组织动员了普查员、普查指导员和各级普查机构的工作人员近700万人,填报普查表近5亿张。通过普查,驾驭了我国有关农业、农村、农夫的基本状况。 依据国际通行做法,国务院农普办组织了数据质量抽查,评估了普查数据质量:一是接受分层两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全国抽选了2万多住户进行再次访问,并与普查登记结果进行比较核实;二是随机从每个省抽选100个普查区的基础数据,对普查表的抄录、填报、识别等方面的过失进行全面检查。综合抽查结果显示,农业普查应登记户的净漏报率为0.20%,原始数据过失率0.14%。数据质量到达设计标准。 根据全国农业普查
3、条例的有关规定,国务院农普办和国家统计局将分期发布普查公报,向社会公布普查的主要结果。 农业、农村、农夫的基本状况 其次次全国农业普查共调查了40656个乡级行政单位,其中乡15365个,镇19391个;656026个村级组织,其中637011个村;22592万个住户,其中在农村居住1年以上的家庭户22108万个。 一、农业基本状况 2023年末,全国共有农业生产经营户20236万户,农业生产经营单位39.5万个。全国共有农业从业人员34874万人,农业技术人员207万人。 二、主要农业机械 2023年末,全国共有大中型拖拉机140万台,小型拖拉机2550万台,大中型拖拉机配套农具147万台,
4、小型拖拉机配套农具2509万台,联合收割机55万台。 三、农村基础设施 2023年末,全国9.6%的乡镇地域内有火车站,46.1%的乡镇地域内有二级以上公路通过,81.1%的乡镇有邮电所,88.4%的乡镇有储蓄所,11.7%的乡镇有公园,68.4%的乡镇有综合市场,23%的乡镇有农产品专业市场。 全国72.3%的镇实施集中供水,19.4%的镇生活污水经过集中处理,36.7%的镇有垃圾处理站。 全国95.5%的村通公路,98.7%的村通电,97.6%的村通电话,97.6%的村能接收电视节目。24.5%的村饮用水经过集中净化处理,15.8%的村实施垃圾集中处理,33.5%的村有沼气池,20.6%的
5、村完成改厕。34.4%的村地域内有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 四、农村社会服务 2023年末,全国10.8%的乡镇有职业技术学校。71.3%的乡镇有广播、电视站,98.8%的乡镇有医院、卫生院,66.6%的乡镇有敬老院。 87.6%的村在3公里范围内有小学,69.4%的村在5公里范围内有中学。30.2%的村有幼儿园、托儿所,10.7%的村有体育健身场所,13.4%的村有图书室、文化站,15.1%的村有农夫业余文化组织。74.3%的村有卫生室,76.1%的村有有行医资格证书的医生,16.3%的村有有行医资格证书的接生员。 五、农村劳动力资源与就业 2023年末,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53100
6、万人,其中男劳动力占50.8%。农村从业人员47852万人,占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的90.1%。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13181万人,其中男劳动力占64%。 六、农村居民生活条件 2023年末,农村居民平均每户拥有住宅面积128平方米。99.3%的住户拥有自己的住宅。48.6%的住户运用管道水。60.2%的住户炊事能源以柴草为主。 平均每百户拥有彩电87.3台,固定电话51.9部,手机69.8部,电脑2.2台,摩托车38.2辆,生活用汽车3.4辆。 注: 1.乡级行政单位:作为其次次全国农业普查登记对象的乡级行政单位包括乡、镇和具有行政职能的乡级农场。普查公报中,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社会服务的资料范围
7、是34756个乡镇,其中乡15365个,镇19391个,不包括具有行政职能的乡级农场。 2.村级组织:作为其次次全国农业普查登记对象的村级组织包括村民委员会、有集体全部制农用地或农业户籍人口的居民委员会所辖地域、具有村民委员会职能的农场。普查公报中,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社会服务的资料范围是637011个村民委员会和有集体全部制农用地或农业户籍人口的居民委员会所辖地域,不包括具有村民委员会职能的农场。 3.住户:作为其次次全国农业普查登记对象的住户包括农村住户、城镇农业生产经营户。农村住户包括集体户和家庭户。普查公报中,农村居民生活条件的资料范围是在农村居住一年以上的家庭户。 4.农业生产经营户和
8、农业生产经营单位:是指在农用地和单独的设施中经营农作物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以及农林牧渔服务业,并到达以下标准之一的住户和单位: 年末经营耕地、园地、养殖水面面积在0.1亩及以上; 年末经营林地、牧草地面积在1亩以上; 年末饲养牛、马、猪、羊等大中型牲畜1头及以上; 年末饲养兔等小动物以及家禽共计20只及以上; 2023年全年出售和自产自用的农产品收入超过500元以上; 对本户或本单位以外供应农林牧渔服务的经营性收入在500元以上,或者行政事业性农林牧渔服务业单位的服务事业费支出在500元以上。 普查公报中,农业生产基本状况和生产条件的资料范围是我国境内全部的农业生产经营户和农业生产经营单
9、位,既包括农村地域也包括城镇地域内的农业生产经营户和农业生产经营单位。 5.农村劳动力资源:是指2023年末农村住户常住人口即在本户居住6个月以上人口中16周岁及以上具有劳动实力的人员。 6.农业从业人员:是指在2023年从业人员中,以从事农业为主的从业人员。包括我国境内全部农村住户、城镇农业生产经营户和农业生产经营单位中的农业从业人员。 7.农业技术人员:指2023年末,农业从业人员中受过各种农业专业技术培训或驾驭某项农业特地技能并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且必需有上级主管部门颁发的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级别。专业技术人员的等级以专业技术资格证书上登记的为准。 8.农村外出
10、从业劳动力:是指农村住户户籍从业人员中,2023年到本乡镇行政管辖区域以外从业1个月及以上的人员。 9.实施集中供水的镇:指通过管道系统对镇区居民进行集中供水的镇。集中供水的水质必需符合国家有关自来水或者饮用水的标准。不符合国家自来水或饮用水标准,或者水质未经过国家有关部门检验认定为合格的,虽然其形式为集中供水,也不算集中供水。 10.生活污水经过集中处理的镇:是指镇区居民的生活污水纳入污水收集管网并通过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的镇。 11.有垃圾处理站的镇:是指在镇区内有对垃圾进行集中、转运或各种无毒化处理的垃圾清理场所的镇。垃圾处理站不包括只存放垃圾,但不进行任何处理的垃圾堆放场所。 12.村:
11、指村民委员会所辖地域和有集体全部制农用地或有农业户籍的居民委员会所辖地域。 13.饮用水经过集中净化处理的村:是指年底本村村委会驻地的住户的生活饮用水经过集中净化、消毒等处理。来自自来水厂的饮用水视为经过集中净化处理。 14.实施垃圾集中处理的村:是指本村地域内有垃圾处理设施进行垃圾集中处理,或者虽然没有垃圾处理设施,但是对垃圾实行统一集中清运。 15.完成改厕的村:指本村地域内基本歼灭了露天粪缸、粪坑、旱厕、简易厕所,大多数或全部居民运用带有化粪池、沼气池或三隔池厕所,部分居民运用公共厕所或其他村里指定的定点场所作为倾倒粪便的场所。 16.有卫生室的村:指在本村地域内,经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答应
12、,由村集体或个人举办的卫朝气构。卫生室有固定场所,从事医疗活动,担当管理职能。不包括专科的牙医室,以及主要从事药品销售活动的单位。 17.住宅面积:指本户所拥有的全部住宅的建筑面积,包括自住、租出和空置的住宅建筑面积。 其次篇:其次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一号) 其次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一号 来源:国家统计局综合司发布时间:2023-02-21 10:00 其次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第一号 国务院其次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23年2月21日 根据国务院确定,我国开展了其次次全国农业普查。这次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23年12月31日,时期资料
13、为2023。普查对象为我国境内的农村住户、城镇农业生产经营户、农业生产经营单位、村民委员会和乡镇人民政府。普查主要内容包括:农业生产条件、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农业土地利用、农村劳动力及就业、农村基础设施、农村社会服务、农村居民生活,以及乡镇、村民委员会和社区环境等方面的状况。农业普查接受全面调查的方法,对全部普查对象由普查员进行逐个查点和填报。全国共组织动员了普查员、普查指导员和各级普查机构的工作人员近700万人,填报普查表近5亿张。通过普查,驾驭了我国有关农业、农村、农夫的基本状况。 依据国际通行做法,国务院农普办组织了数据质量抽查,评估了普查数据质量:一是接受分层两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
14、全国抽选了2万多住户进行再次访问,并与普查登记结果进行比较核实;二是随机从每个省抽选100个普查区的基础数据,对普查表的抄录、填报、识别等方面的过失进行全面检查。综合抽查结果显示,农业普查应登记户的净漏报率为0.20%,原始数据过失率0.14%。数据质量到达设计标准。 根据全国农业普查条例的有关规定,国务院农普办和国家统计局将分期发布普查公报,向社会公布普查的主要结果。 农业、农村、农夫的基本状况 其次次全国农业普查共调查了40656个乡级行政单位,其中乡15365个,镇19391个;656026个村级组织,其中637011个村;22592万个住户,其中在农村居住1年以上的家庭户22108万个
15、。 一、农业基本状况 2023年末,全国共有农业生产经营户20236万户,农业生产经营单位39.5万个。全国共有农业从业人员34874万人,农业技术人员207万人。 二、主要农业机械 2023年末,全国共有大中型拖拉机140万台,小型拖拉机2550万台,大中型拖拉机配套农具147万台,小型拖拉机配套农具2509万台,联合收割机55万台。 三、农村基础设施 2023年末,全国9.6%的乡镇地域内有火车站,46.1%的乡镇地域内有二级以上公路通过,81.1%的乡镇有邮电所,88.4%的乡镇有储蓄所,11.7%的乡镇有公园,68.4%的乡镇有综合市场,23%的乡镇有农产品专业市场。 全国72.3%的
16、镇实施集中供水,19.4%的镇生活污水经过集中处理,36.7%的镇有垃圾处理站。 全国95.5%的村通公路,98.7%的村通电,97.6%的村通电话,97.6%的村能接收电视节目。24.5%的村饮用水经过集中净化处理,15.8%的村实施垃圾集中处理,33.5%的村有沼气池,20.6%的村完成改厕。34.4%的村地域内有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 四、农村社会服务 2023年末,全国10.8%的乡镇有职业技术学校。71.3%的乡镇有广播、电视站,98.8%的乡镇有医院、卫生院,66.6%的乡镇有敬老院。 87.6%的村在3公里范围内有小学,69.4%的村在5公里范围内有中学。30.2%的村
17、有幼儿园、托儿所,10.7%的村有体育健身场所,13.4%的村有图书室、文化站,15.1%的村有农夫业余文化组织。74.3%的村有卫生室,76.1%的村有有行医资格证书的医生,16.3%的村有有行医资格证书的接生员。 五、农村劳动力资源与就业 2023年末,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53100万人,其中男劳动力占50.8%。农村从业人员47852万人,占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的90.1%。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13181万人,其中男劳动力占64%。 六、农村居民生活条件 2023年末,农村居民平均每户拥有住宅面积128平方米。99.3%的住户拥有自己的住宅。48.6%的住户运用管道水。60.2%的住户炊事能源
18、以柴草为主。 平均每百户拥有彩电87.3台,固定电话51.9部,手机69.8部,电脑2.2台,摩托车38.2辆,生活用汽车3.4辆。 注: 1.乡级行政单位:作为其次次全国农业普查登记对象的乡级行政单位包括乡、镇和具有行政职能的乡级农场。普查公报中,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社会服务的资料范围是34756个乡镇,其中乡15365个,镇19391个,不包括具有行政职能的乡级农场。 2.村级组织:作为其次次全国农业普查登记对象的村级组织包括村民委员会、有集体全部制农用地或农业户籍人口的居民委员会所辖地域、具有村民委员会职能的农场。普查公报中,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社会服务的资料范围是637011个村民委员会和
19、有集体全部制农用地或农业户籍人口的居民委员会所辖地域,不包括具有村民委员会职能的农场。 3.住户:作为其次次全国农业普查登记对象的住户包括农村住户、城镇农业生产经营户。农村住户包括集体户和家庭户。普查公报中,农村居民生活条件的资料范围是在农村居住一年以上的家庭户。 4.农业生产经营户和农业生产经营单位:是指在农用地和单独的设施中经营农作物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以及农林牧渔服务业,并到达以下标准之一的住户和单位: 年末经营耕地、园地、养殖水面面积在0.1亩及以上; 年末经营林地、牧草地面积在1亩以上; 年末饲养牛、马、猪、羊等大中型牲畜1头及以上; 年末饲养兔等小动物以及家禽共计20只及以上
20、; 2023年全年出售和自产自用的农产品收入超过500元以上; 对本户或本单位以外供应农林牧渔服务的经营性收入在500元以上,或者行政事业性农林牧渔服务业单位的服务事业费支出在500元以上。 普查公报中,农业生产基本状况和生产条件的资料范围是我国境内全部的农业生产经营户和农业生产经营单位,既包括农村地域也包括城镇地域内的农业生产经营户和农业生产经营单位。 5.农村劳动力资源:是指2023年末农村住户常住人口即在本户居住6个月以上人口中16周岁及以上具有劳动实力的人员。 6.农业从业人员:是指在2023年从业人员中,以从事农业为主的从业人员。包括我国境内全部农村住户、城镇农业生产经营户和农业生产
21、经营单位中的农业从业人员。 7.农业技术人员:指2023年末,农业从业人员中受过各种农业专业技术培训或驾驭某项农业特地技能并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且必需有上级主管部门颁发的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级别。专业技术人员的等级以专业技术资格证书上登记的为准。 8.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是指农村住户户籍从业人员中,2023年到本乡镇行政管辖区域以外从业1个月及以上的人员。 9.实施集中供水的镇:指通过管道系统对镇区居民进行集中供水的镇。集中供水的水质必需符合国家有关自来水或者饮用水的标准。不符合国家自来水或饮用水标准,或者水质未经过国家有关部门检验认定为合格的,虽然其形式为集中供水,
22、也不算集中供水。 10.生活污水经过集中处理的镇:是指镇区居民的生活污水纳入污水收集管网并通过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的镇。 11.有垃圾处理站的镇:是指在镇区内有对垃圾进行集中、转运或各种无毒化处理的垃圾清理场所的镇。垃圾处理站不包括只存放垃圾,但不进行任何处理的垃圾堆放场所。 12.村:指村民委员会所辖地域和有集体全部制农用地或有农业户籍的居民委员会所辖地域。 13.饮用水经过集中净化处理的村:是指年底本村村委会驻地的住户的生活饮用水经过集中净化、消毒等处理。来自自来水厂的饮用水视为经过集中净化处理。 14.实施垃圾集中处理的村:是指本村地域内有垃圾处理设施进行垃圾集中处理,或者虽然没有垃圾处理
23、设施,但是对垃圾实行统一集中清运。 15.完成改厕的村:指本村地域内基本歼灭了露天粪缸、粪坑、旱厕、简易厕所,大多数或全部居民运用带有化粪池、沼气池或三隔池厕所,部分居民运用公共厕所或其他村里指定的定点场所作为倾倒粪便的场所。 16.有卫生室的村:指在本村地域内,经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答应,由村集体或个人举办的卫朝气构。卫生室有固定场所,从事医疗活动,担当管理职能。不包括专科的牙医室,以及主要从事药品销售活动的单位。 17.住宅面积:指本户所拥有的全部住宅的建筑面积,包括自住、租出和空置的住宅建筑面积。 第三篇:镇康县其次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附件: 镇康县其次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第
24、一号 镇康县其次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镇 康 县 统 计 局2023年5月12日 根据国务院确定,我国开展了其次次全国农业普查。这次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23年12月31日,时期资料为2023。普查对象为我国境内的农村住户、城镇农业生产经营户、农业生产经营单位、村民委员会和乡镇人民政府。普查主要内容包括:农业生产条件、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农业土地利用、农村劳动力及就业、农村基础设施、农村社会服务、农村居民生活,以及乡镇、村民委员会和社区环境等方面的状况。农业普查接受全面调查的方法,对全部普查对象由普查员进行逐个查点和填报。 镇康县在这次农业普查中共组织动员了普查员、普查指导员和各级普查机构
25、的工作人员1000余人,填报普查表近65789张。通过普查,驾驭了我县有关农业、农村、农夫的基本状况。 根据全国农业普查条例的有关规定,镇康县农普办和镇康县统计局现向社会公布普查的主要结果。 医院、卫生院,28.57%的乡镇有敬老院。 13.7%的村有图书室,80.82%的村有卫生室,79.45%的村有有行医资格证书的医生,67.12%的村有有行医资格证书的接生员。 五、农村劳动力资源与就业 2023年末,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98091人,其中男劳动力占54.72%。农村从业人员94597人,占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的96.44%。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5779人,其中男劳动力占57.97%。 六、农村
26、居民生活条件 2023年末,农村居民平均每户拥有住宅面积86.16平方米。97.36%的住户拥有自己的住宅。56.22%的住户运用管道水。95.53%的住户炊事能源以柴草为主。 平均每百户拥有彩电56.08台,固定电话20.47部,手机26.86部,电脑0.55台,摩托车6.48辆,生活用汽车1.5辆。 注: 指标定义详见其次次全国农业普查方案一书。 第四篇:门头沟区其次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门头沟区其次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第一号) 门头沟区其次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门头沟区统计局 门头沟区经济社会调查队 2023年5月7日 根据国务院及北京市市委、市政府确定,我区开展
27、了其次次全国农业普查。这次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23年12月31日,时期资料为2023。门头沟区其次次全国农业普查的普查对象为地域内的农村住户、城镇农业生产经营户、农业生产经营单位、村民委员会和镇人民政府。普查内容主要包括:农业生产条件、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农业土地利用、农村劳动力及就业、农村基础设施、农村社会服务、农村居民生活,以及乡镇、村民委员会和社区环境等方面的状况。农业普查接受全面调查的方法,全部普查对象由普查员进行逐个查点和填报。全区共组织动员了普查员、普查指导员和各级普查机构工作人员1718人,填报普查表8万多张。通过普查,驾驭了我区有关农业、农村、农夫的基本状况。 依据市农普办的要求
28、,门头沟区农普办组织了数据质量抽查,评估了普查数据质量:一是接受分层两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全区抽选了85个住户进行再次访问,并与普查登记结果进行比较核实;二是随机从全区抽选200个普查小区的基础数据,对普查表的抄录、填报、识别等方面的过失进行全面检查。综合抽查结果显示,农业普查应登记户的漏报率为0,原始数据过失率为0.09%。数据质量到达设计标准。根据全国农业普查条例的有关规定,门头沟区农普办、门头沟区统计局和门头沟区经济社会调查队将分期发布普查公报,向社会公布普查的主要结果。 农业、农村、农夫的基本状况 门头沟区其次次全国农业普查共调查了9个镇,177个行政村,33046个农村住户,其
29、中居住在行政村地域内的农村常住户为31613户,农村常住人口94085人。 一、农业基本状况 2023年末,门头沟区共有农业生产经营户13088户,农业生产经营单位274个。农村农业从业人员12943人。农业技术人员369人。 二、农村基础设施 2023年末,门头沟区6个镇地域内有火车站,占66.67%;5个镇地域内有二级以上公路通过,占55.56%; 8个镇有邮电所,占88.89%;9个镇有储蓄所,占100%;6个镇有公园,占66.67%;5个镇有综合市场,占55.56%;1个镇有农产品专业市场,占11.11%。 门头沟区5个镇实施集中供水,占55.56%;4个镇生活污水经过集中处理,占44
30、.44%;2个镇有垃圾处理站,占22.22%。 门头沟区177个村通公路,占100%;177个村通电,占100%;177个村通电话,占100%;177个村能接收电视节目,占100%。163个村饮用水经过集中净化处理,占92.09%;148个村实施垃圾集中处理,占83.62%;10个村有沼气池,占5.65%;47个村完成改厕,占26.55%;57个村地域内有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占32.20%。 三、农村社会服务 2023年末,门头沟区1个镇有职业技术学校,占11.11%;1个镇有广播、电视站,占11.11%;9个镇有医院、卫生院,占100%;9个镇有敬老院,占100%。 117个村在
31、3公里范围内有小学,占66.11%;101个村在5公里范围内有中学,占57.07%。7个村有幼儿园、托儿所,占3.95%; 97个村有体育健身场所,占54.80%;130个村有图书室、文化站,占73.45%; 87个村有农夫业余文化组织,占49.15%。145个村有卫生室站、所,占81.92%;126个村有有行医资格证书的医生,占71.19%; 7个村有有行医资格证书的接生员,占3.95%。 四、农村劳动力资源与就业 2023年末,门头沟区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70224人,其中男性占54.88%。农村从业人员51751人,占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的73.69%。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10984人,其中男
32、性占65.63%。 五、农村居民生活条件 2023年末,农村居民平均每户拥有住宅面积86.23平方米。95.39%的住户拥有自己的住宅。97.59%的住户运用管道水。14.05%的住户炊事能源以煤气、自然气为主。 平均每百户拥有彩电100台,固定电话74部,手机74部,电脑10台,摩托车4辆,生活用汽车10辆。 六、评价监测体系初步测算结果 根据农业普查结果,对门头沟区农村城镇化进程和农村全面小康进程两个评价监测体系进行初步测算。2023年,门头沟区农村城镇化综合实现程度为62.08%;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综合实现程度为88.75%。注: 1.农村住户:作为门头沟区其次次全国农业普查登记对象的住户
33、包括农村住户、城镇农业生产经营户。农村住户包括集体户和家庭户。 2.农村常住户:是指在农村居住一年以上的家庭户。普查公报中,农村居民生活条件的资料范围均为常住户口径。 3.农业生产经营户和农业生产经营单位:是指在农业用地和单独的设施中经营农作物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以及农林牧渔服务业,并到达以下标准之一的住户和单位: 年末经营耕地、园地、养殖水面面积在0.1亩及以上; 年末经营林地、牧草地面积在1亩以上; 年末饲养牛、马、猪、羊等大中型牲畜1头及以上; 年末饲养兔等小动物以及家禽共计20只及以上; 2023年全年出售和自产自用的农产品收入超过500元以上; 对本户或本单位以外供应农林牧渔服
34、务的经营性收入在500元以上,或者行政事业性农林牧渔服务业单位的服务事业费支出在500元以上。 普查公报中,农业生产基本状况和生产条件的资料范围是我区全部的农业生产经营户和农业生产经营单位,既包括农村地域也包括城镇地域内的农业生产经营户和农业生产经营单位。 4.农村农业从业人员:是指在2023年农村从业人员中,以农业为主要行业的从业人员。包括我区全部农村住户中的农业从业人员。 5.农业技术人员:指2023年末,农业从业人员中受过各种专业技术培训或驾驭某项特地技能并具有各种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且必需有上级主管部门颁发的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档次。专业技术人员的等级以专业技术资
35、格证书上登记的为准。包括我区全部农村住户、城镇农业生产经营户和农业生产经营单位中的农业技术人员。6.实施集中供水的镇:指本镇镇区内,通过管道系统对镇区居民进行集中供水。集中供水的水质必需符合国家有关自来水或者饮用水的标准。不符合国家自来水或饮用水标准,或者水质未经过国家有关部门检验认定为合格的,虽然其形式为集中供水,也不算集中供水。 7.生活污水经过集中处理的镇:是指镇区居民的生活污水纳入污水收集管网并通过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8.有垃圾处理站的镇:是指在镇区内有对垃圾进行集中、转运或各种无毒化处理的垃圾清理场所。不包括只存放垃圾,但不进行任何处理的垃圾堆放场所。 9.村:指村民委员会所辖地域
36、和有集体全部制农业用地或有农业户籍的居民委员会所辖地域,门头沟区就是指行政村。 10.饮用水经过集中净化处理的村:是指年底本村村委会驻地的住户的生活饮用水经过集中净化、消毒等处理。来自自来水厂的饮用水视为经过集中净化处理。 11.实施垃圾集中处理的村:是指本村地域内,有垃圾处理设施进行垃圾集中处理,或者虽然没有垃圾处理设施,但是对垃圾实行统一集中清运。 12.完成改厕的村:指本村地域内基本歼灭了露天粪缸、粪坑、旱厕、简易厕所,大多数或全部居民运用带有化粪池、沼气池或三隔池厕所,部分居民运用公共厕所或其他村里指定的定点场所作为倾倒粪便的场所。 13.卫生室:指在本村地域内,经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答应
37、,由村集体或个人举办的卫朝气构。卫生室所、站有固定场所,从事医疗活动,担当管理职能。不包括专科的牙医室,以及主要从事药品销售活动的单位。 14.农村劳动力资源:是指2023年末农村住户常住人口即在本户居住6个月以上人口中16周岁及以上具有劳动实力的人员。15.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是指农村住户户籍从业人员中,2023年到本镇行政管辖区域以外从业1个月及以上的人员。 16.住宅面积:指本户拥有的全部住宅的建筑面积,包括自住、租出和空置的住宅建筑面积。 第五篇:斗门区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斗门区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第一号 斗门区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斗 门 区 统
38、计 局 2023年7月20日 为摸清“三农基本国情,查清“三农新进展新转变,国务院组织开展了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这次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23年12月31日,时期资料为2023。普查对象包括农业经营户,居住在农村有确权承包土地或拥有农业生产资料的户,农业经营单位,村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普查主要内容是农业生产实力及其产出、农村基础设施及其基本社会服务和农夫生活条件等。农业普查接受全面调查的方法,由普查员对全部普查对象进行逐个查点和填报。全区共组织动员了普查员、普查指导员和各级普查机构的工作人员约730人,登记了42680个农户、113个村级单位、6个镇(街)级单位、196个农业经营单位。 根据
39、全国农业普查条例的有关规定,区农普办和区统计局将分期发布普查公报,向社会公布普查的主要结果。农业农村农夫基本状况 我区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共调查了5个镇,1个街道办,113个村,其中101个村委会,12个涉农居委会;379个自然村;28个2023年以后新建的农村居民定居点。 一、农业经营主体 2023年,我区共有196个农业经营单位,其中农业普查登记的以农业生产经营或服务为主的农夫合作社70个;25189个农业经营户,其中4527个规模农业经营户。全区共有42680个农业生产经营人员。 二、农业机械拥有量 2023年末,我区共有拖拉机432台,耕整机240台,旋耕机145台,水稻插秧机152台,
40、联合收获机111台,机动脱粒机46台。 三、土地利用 2023年末,我区耕地面积 144045亩,实际经营的林地面积不含未纳入生态公益林补偿面积的生态林防护林8155亩,实际经营的牧草地(草场)面积375亩。注:耕地面积运用国土资源部门数据。 四、农村基础设施 2023年末,我区100%的村通电,100%的村通公路,5.0%的村通自然气。42.0%的村有电子商务配送站点。2023年末,我区100%的镇集中或部分集中供水,100%的镇生活垃圾集中或部分集中处理。100%的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56.0%的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100%的村完成或部分完成改厕。 五、农村基本公共服务 2023年末,10
41、0%的镇有图书馆、文化站,33.3%的镇有剧场、影剧院,33.3%的镇有体育场馆,93.3%的镇有公园及休闲健身广场。85.3%的村有体育健身场所。 2023年末,100%的镇有幼儿园、托儿所,100%的镇有小学。43%的村有幼儿园、托儿所。 2023年末,100%的镇有医疗卫朝气构,100%的镇有执业(助理)医师,83.3%的镇有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85.0%的村有卫生室。 六、农夫生活条件 2023年末,我区99.9%的户拥有自己的住房,98.2%的户运用经过净化处理的自来水,96.8%的户运用水冲式卫生厕所。 注: 1.乡镇:指行政建制是乡、镇,包括重点镇、非重点镇和乡。不包括街道办事处
42、和具有乡镇政府职能的农林牧渔场等管理机构。2.村:指村民委员会和涉农居民委员会所辖地域。3.自然村:指在农村地域内由居民自然聚居而形成的村落,自然村一般都应当有自己的名称。 4.农业经营户:指居住在珠海市范围内,从事农、林、牧、渔业及农林牧渔服务业的农业经营户。 5.规模农业经营户:规模农业经营户指具有较大农业经营规模,以商品化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户。规模化标准为: 种植业:露地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到达50亩及以上、设施农业的设施占地面积25亩及以上。 畜牧业:生猪年出栏200头及以上;肉牛年出栏20头及以上;奶牛存栏20头及以上;羊年出栏100只及以上;肉鸡、肉鸭年出栏10000只及以上;蛋鸡、蛋
43、鸭存栏2000只及以上;鹅年出栏1000只及以上。 林业:经营林地面积到达500亩及以上。 渔业:淡水或海水养殖面积到达50亩及以上;长度24米的捕捞机动船1艘及以上;长度12米的捕捞机动船2艘及以上;其他方式的渔业经营收入30万元及以上。 农林牧渔服务业:对本户以外供应农林牧渔服务的经营性收入到达10万元及以上。 其他:上述任一条件达不到,但全年农林牧渔业各类农产品销售总额到达10万元及以上的农业经营户,如各类特色种植业、养殖业大户等。6.农业经营单位:指珠海市范围内以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为主的法人单位和未注册单位,以及不以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为主的法人单位或未注册单位中的农业产业活动单位。既包
44、括主营农业的农场、林场、养殖场、农林牧渔场、农林牧渔服务业单位、具有实际农业经营活动的农夫合作社;也包括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学校、科研单位、工矿企业、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基金会等单位附属的农业产业活动单位。 7.农业生产经营人员:指在农业经营户或农业经营单位中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累计30天以上的人员数(包括兼业人员)。 8.农夫合作社:指有合作社的名称,符合农夫专业合作社法中关于合作社性质、设立条件和程序、成员权利和义务、组织机构、财务管理等要求,有农业生产经营或农林牧渔服务,名称为农夫合作社的农夫互助性经济组织。包括已在工商部门登记,以及虽未登记但符合上述要求的农夫合作社,不包括以公司名
45、称登记注册的股份合作制企业、社区经济合作社、供销合作社、农村信誉社等。也不包括从事农业生产资料购置、农产品加工、贮藏、运输、销售等非农行业的农夫合作社。 9.拖拉机:指发动机额定功率在2.2千瓦含2.2千瓦以上的拖拉机,包括小四轮与手扶式。 10.耕整机:指自带发动机驱动,主要从事水田、旱田耕整作业的机械,包括微耕机、田园管理机等。 11.旋耕机:指与拖拉机配套完成耕、耙作业的耕耘机械。12.播种机:包括条播机、穴播机、异型种子播种机、小粒种子播种机、根茎类种子播种机、撒播机、免耕播种机等。 13.水稻插秧机:指自带动力驱动作业,用于水稻插秧的机械。 14.联合收获机:指能一次完成作物收获的切割摘穗、脱粒、分别、清选等其中多项工序的机械。包括稻麦联合收割机、玉米联合收获机。 15.机动脱粒机:指由动力机械驱动特地进行农作物脱粒的作业机械。 16.实际经营的林地面积:指普查内,农业经营户和农业经营单位实际用于经营的林地地面积。林地指生长乔木、竹类、灌木的土地,及沿海生长红树林的土地。包括迹地,不包括居民点内部的绿化林木用地,铁路、公路征地范围内的林木,以及河流、沟渠的护堤林。不包括未纳入生态公益林补偿面积的生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