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五章知识点总结.docx





《2023年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五章知识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五章知识点总结.docx(7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五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篇:中学生物必修二第五章学问点总结 第五章 1、变异包括不行遗传变异环境变更引起和可遗传变异遗传物质变更引起,可遗传变异包括突变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 2、基因突变的内因:DNA分子中碱基对的替换、增加、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变更。其中替换的影响范围要小于增加和缺失。外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 3、突变不愿定都可以遗传给后代,若发生于配子则可以。若发生于体细胞,一般不行以,但植物体细胞可以通过无性生殖传递。 4、基因突变可以分为自然突变、诱发突变。也可以分为显性突变、隐形突变。 5、基因突变特点:不定向性、普遍性、低频性、随机性
2、、多害少利性。 6、基因突变不愿定会导致性状变更,状况有:突变发生在非编码区和内含子;隐性突变;突变后确定的氨基酸不变。 7、基因突变可以产生新的基因型和新的基因,基因重组只能产生新的基因型,不会产生新性状,但会产生新性状组合。 8、病毒和原核生物的可遗传变异来源只有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原来源;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重要来源。 9、基因突变为分子水平的变异,不能在显微镜下视察到,染色体变异为细胞水平的变异,可以干脆视察到。 10染色体变异类型: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数目变异。结构变异包括:缺失、重复、倒位、易位。数目变异包括:细胞内个别染色体增加或削减、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的增加或削
3、减。 11、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为基因重组,非同源染色体的交叉互换为染色体变异。 12、一个染色体组是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含有限制生物性状的一整套基因。 13、人的一个染色体组有23条染色体,一个基因组包含24条染色体上的基因。没有性别之分的生物大多数植物染色体组和基因组所包括的染色体数目相同。 14、假如一个生物含有多个染色体组不愿定是多倍体,单倍体也不愿定只有一个染色体组,关键是看发育起点,假如起点是配子,都是单倍体所以单倍体基因型就是配子基因型;假如起点是受精卵,有几个染色体组就是几倍体。 15、多倍体指的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生物。人工诱导多
4、倍体产生的方法:低温诱导、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16、蜂王和工蜂的发育起点都是受精卵,都是雌蜂,都是二倍体。雄蜂的发育起点是卵细胞,是单倍体。 17、白菜和甘蓝都是二倍体,体细胞杂交得到的杂种植株为异源四倍体。 18、单倍体一般高度不育,也有可育的,如四倍体马铃薯AAaa的单倍体AA、Aa、aa。单倍体植株加倍后一般为纯合子,也可能为杂合子,如马铃薯的单倍体(Aa)加倍后。 19、植物的子房发育成果实需要花粉诱导或秋水仙素处理。三倍体无籽西瓜培育是前者,五子番茄培育为后者。果皮和种皮的基因型于母体相同。 20、四倍体西瓜和二倍体西瓜是两个物种。四倍体西瓜接受二倍体西瓜的花粉,可以结出
5、三倍体的种子,得到三倍体植株后,再接受二倍体细胞的花粉,得到无籽西瓜。 21、线粒体病为细胞质遗传,母患病,子女必患病;母正常,子女均正常,与父方无关。 22、遗传病就是由遗传物质变更引起的疾病,包括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染色体异样遗传病。 第1页 23、单基因遗传病是由一对等位基因引起的,常显: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常隐:白化病、苯丙酮尿症、先天聋哑、镰刀形贫血症;伴X显:抗维生素D佝偻病;伴X隐:红绿色盲、血友病。 24、多基因遗传病在群体发病率高,易受环境影响,有家族聚集现象。 25、染色体异样遗传病有染色体数目异样21-三体综合征、染色体结构异样猫叫综合征。 26、遗传病监测
6、和预防手段:遗传询问、产前诊断。禁止近亲结婚可以降低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是预防遗传病最简洁有效的措施。 27、先天性疾病诞生前就有、家族性疾病不愿定是遗传病。后天性疾病不愿定不是遗传病。 28、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一般是调查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 第2页 其次篇:中学生物必修二学问点总结 中学生物必修二学问点总结 一、遗传的基本规律 (1)基因的分别定律 豌豆做材料的优点: (1)豌豆能够严格进行自花授粉,而且是闭花授粉,自然条件下能保持纯种.(2)品种之间具有易区分的性状.人工杂交试验过程:去雄(留下雌蕊)套袋(防干扰)人工传粉 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现象: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后
7、代表现为一种表现型,F1代自交,F2代中出现性状分别,分别比为3:1.基因分别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确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会伴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别,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两对等位基因限制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现象: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亲本杂交后,产生的F1自交,后代出现四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四种表现型中各有一种纯合子,分别在子二代占1/16,共占4/16;双显性个体比例占9/16;双隐性个体比例占1/16;单杂合子占2/164=8/16;双杂合子占4/16;亲本
8、类型比例各占9/ 16、1/16;重组类型比例各占3/ 16、3/16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别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别,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运用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原理培育新品种的方法:优良性状分别在不同的品种中,先进行杂交,从中选择出符合需要的,再进行连续自交即可获得纯合的优良品种.记忆点: 1.基因分别定律: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生物纯本杂交时,子一代只表现出显性性状;子二代出现了性状分别现象,并且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数量比接近于3:1.2.基因分别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子的
9、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具有确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的分开而分别,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3.基因型是性状表现的内存因素,而表现型则是基因型的表现形式.表现型=基因型+环境条件.4.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别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别,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在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范围内,有n对等位基因的个体产生的配子最多可能有2n种.二、细胞增殖 (1)细胞周期: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起先,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10、.(2)有丝分裂: 分裂间期的最大特点: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分裂期染色体的主要转变为:前期出现;中期清晰、排列;后期分裂;末期消逝.特别留意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短暂加倍.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差异:a.前期纺锤体形成方式不同;b.末期细胞质分裂方式不同.(3)减数分裂: 对象:有性生殖的生物 时期:原始生殖细胞形成成熟的生殖细胞 特点:染色体只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结果: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比原始生殖细胞削减一半.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的主要转变: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非姐妹染色体单体之间常出现交叉互换),中期
11、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同源染色体分别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减数其次次分裂前期染色体散乱地分布于细胞中,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染色体单体分别.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图形的鉴别:(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1.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减数其次次分裂 2.有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排列于赤道板或互相分别减数第一次分裂 3.同源染色体没有上述特殊行为有丝分裂 记忆点: 1.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的生殖细胞的削减了一半.2.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的同源染色体彼此分开,说明染色体具确定的独立性;同源的两个染色体移向哪一极是随机的,则不同对的
12、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间可进行自由组合.3.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4.一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四个精细胞,精细胞再经过困难的转变形成精子.5.一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6.对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来说,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特别重要的三、性别确定与伴性遗传 (1)XY 型的性别确定方式:雌性体内具有一对同型的性染色体(XX),雄性体内具有一对异型的性染色体(XY).减数分裂形成精子时,产生了含有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有Y染色体的精子.雌性只产生了一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作
13、用发生时,X精子和Y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均等,所以后代中诞生雄性和雌性的机会均等,比例为1:1.(2)伴X隐性遗传的特点(如色盲、血友病、果蝇眼色、女娄菜叶形等遗传) 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属于交叉遗传(隔代遗传)即外公女儿外孙 女性患者,其父亲和儿子都是患者;男性患病,其母、女至少为携带者 (3)X染色体上隐性遗传(如抗VD佝偻病、钟摆型眼球震颤) 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具有世代连续现象.男性患者,其母亲和女儿确定是患者.(4)Y染色体上遗传(如外耳道多毛症) 致病基因为父传子、子传孙、具有世代连续性,也称限雄遗传.(5)伴性遗传与基因的分别定律之间的关系:伴性遗传的基因在性染色体上,性染
14、色体也是一对同源染色体,伴性遗传从本质上说符合基因的分别定律.记忆点: 1.生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可以分为两类: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生物的性别确定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XY型,另一种是ZW型.2.伴性遗传的特点: (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特点: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具有隔代遗传现象(由于致病基因在X染色体上,一般是男性通过女儿传给外孙);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确定是患者,反之,男性患者确定是其母亲传给致病基因.(2)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特点: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大多具有世代连续性即代代都有患者,男性患者的母亲和女儿确定是患者.(3)伴Y染色体遗传的特点:患者全部为男性;致病基因父传子,子传孙(
15、限雄遗传).四、基因的本质 (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生物的遗传物质:在整个生物界中绝大多数生物是以DNA作为遗传物质的.有DNA的生物(细胞结构的生物和DNA病毒),DNA就是遗传物质;只有少数病毒(如艾滋病毒、SARS病毒、禽流感病毒等)没有DNA,只有RNA,RNA才是遗传物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试验设计思想:设法把DNA和蛋白质分开,单独地、干脆地去视察DNA的作用.(2)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 DNA分子的结构 a.基本组成单位:脱氧核苷酸(由磷酸、脱氧核糖和碱基组成).b.脱氧核苷酸长链:由脱氧核苷酸按确定的依次聚合而成 c.平面结构: d.空间结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e.
16、结构特点:多样性、特异性和稳定性.DNA的复制 a.时间: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 b.特点:边解旋边复制;半保存复制.c.条件:模板(DNA分子的两条链)、原料(四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酶(解旋酶,DNA聚合酶,DNA连接酶等),能量(ATP) d.结果:通过复制产生了与模板DNA一样的DNA分子.e.意义:通过复制将遗传信息传递给后代,保持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3)基因的结构及表达 基因的概念: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分子片段,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基因限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 转录: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形成信使RNA的过程.翻译:在核糖体中以信使RNA为
17、模板,以转运RNA为运载工具合成具有确定氨基酸排列依次的蛋白质分子 记忆点: 1.DNA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的遗传转变的物质,而噬菌体的各种性状也是通过DNA传递给后代的,这两个试验证明白DNA 是遗传物质.2.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核酸.细胞内既含DNA又含RNA和只含DNA的生物遗传物质是DNA,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由于绝大多数的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3.碱基对排列依次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而碱基对的特定的排列依次,又构成了每一个DNA分子的特异性.这从分子水平说明白生物体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的缘由.4.遗传信息的传递是通过DNA分子的复
18、制来完成的.基因的表达是通过DNA限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5.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供应了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够精确地进行.在两条互补链中的比例互为倒数关系.在整个DNA分子中,嘌呤碱基之和=嘧啶碱基之和.整个DNA分子中, 与分子内每一条链上的该比例相同.6.子代与亲代在性状上相像,是由于子代获得了亲代复制的一份DNA的缘由.7.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直线排列,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8.由于不同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依次(碱基依次)不同,因此,不同的基因含有不同的遗传信息.(即: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依次就代表遗传信息).9.DNA 分
19、子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依次确定了信使RNA中核糖核苷酸的排列依次,信使RNA中核糖核苷酸的排列依次又确定了氨基酸的排列依次,氨基酸的排列依次最终确定了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的特异性,从而使生物体表现出各种遗传特性.基因限制蛋白质的合成时:基因的碱基数:mRNA上的碱基数:氨基酸数=6:3:1.氨基酸的密码子是信使RNA上三个相邻的碱基,不是转运RNA上的碱基.转录和翻译过程中严格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留意:配对时,在 RNA上A对应的是U.10.生物的一切遗传性状都是受基因限制的.一些基因是通过限制酶的合成来限制代谢过程;基因限制性状的另一种状况,是通过限制蛋白质分子的结构来干脆影响性状.五、生物的
20、变异 (1)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的概念:由于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加、缺失或变更,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变更.基因突变的特点: a.基因突变在生物界中普遍存在 b.基因突变是随机发生的 c.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 d.大多数基因突变对生物体是有害的 e.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 基因突变的意义:生物变异的根原来源,为生物进化供应了最初的原材料.基因突变的类型:自然突变、诱发突变 人工诱变在育种中的应用:通过人工诱变可以提高变异的频率,可以大幅度地改进生物的性状.(2)染色体变异 染色体结构的变异:缺失、增加、倒位、易位.如:猫叫综合征.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包括细胞内的个别染色体增加或削减和以染色体组的形
21、式成倍地增加削减.染色体组特点:a、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b、一个染色体组中所含的染色体形态、大小和功能各不相同 c、一个染色体组中含有限制生物性状的一整套基因 二倍体或多倍体:由受精卵发育成的个体,体细胞中含几个染色体组就是几倍体;由未受精的生殖细胞(精子或卵细胞)发育成的个体均为单倍体(可能有1个或多个染色体组).人工诱导多倍体的方法: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和幼苗.原理:当秋水仙素作用于正在分裂的细胞时,能够抑制细胞分裂前期纺锤体形成,导致染色体不分别,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多倍体植株特征:茎杆粗大,叶片、果实和种子都比较大,糖类和蛋白质等养分物质的含量都有所增加.单倍体
22、植株特征:植株长得弱小而且高度不育.单倍体植株获得方法:花药离休培育.单倍体育种的意义: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只需二年).记忆点: 1.染色体组是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是携带者限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染色体组.2.可遗传变异是遗传物质发生了变更,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最大的特点是产生新的基因.它是染色体的某个位点上的基因的变更.基因突变既普遍存在,又是随机发生的,且突变率低,大多对生物体有害,突变不定向.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原来源,为生物进化供应了最初的原材料.基因重组是生物体原有基因的重新组合,并没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高 生物 必修 第五 知识点 总结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