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物理必背知识点总结.docx
《2023年中考物理必背知识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中考物理必背知识点总结.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中考物理必背知识点总结 中考物理学问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通常状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其次是液体,气体 乐音三要素: 音调(声音的高低) 响度(声音的大小) 音色(区分不同的发声体) 超声波的速度比电磁波的速度慢得多(声速和光速) 光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光是电磁波,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 真空中光速:c =3108m/s =3105km/s(电磁波的速度也是这个) 反射定律描述中要先说反射再说入射(平面镜成像也说"像与物"的顺序)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中的每一条光线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光的反射现象(人照镜子、水中倒影) 平
2、面镜成像特点:像和物关于镜对称(左右对调,上下一致) 平面镜成像试验玻璃板应与水平桌面垂直放置 人远离平面镜而去,人在镜中的像变小(错,不变) 光的折射现象(筷子在水中部分弯折、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浅、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 在光的反射现象和折射现象中光路都是可逆的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能成在光屏上的.像都是实像,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实像倒立,虚像正立 凸透镜成像试验前要调共轴:烛焰中心、透镜光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 凸透镜一倍焦距是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二倍焦距是成放大像和缩小像的 分界点 凸透镜成实像时,物假如换到像的位置,像也换到物的位置 中考物理学问重点 物
3、质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参照物而言的 相对于参照物,物体的位置转变了,即物体运动了 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被讨论的物体不能选作参照物 力的作用是互相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 使物体发生形变 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转变 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 一切物体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都是地球 两个力的合力可能大于其中一个力,可能小于其中一个力,可能等于其中一个力 二力平衡的条件(四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用力推车但没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阻力(错,推力
4、等于阻力) 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两个因素: 接触面间的压力大小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惯性现象:(车突然启动人向后仰、跳远时助跑、运动员冲过终点不能立即停下来) 物体惯性的大小只由物体的质量确定(气体也有惯性) 司机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惯性(错,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 推断物体运动状态是否转变的两种方法: 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其中一个转变,或都转变,运动状态转变 假如物体不是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运动状态转变 物体不受力或受平衡力作用时可能静止也可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初中物理考点学问 水的密度:水=1.0103kg/m3=1 g/ cm3 1m3水的质量是1t,1cm3水的质量是1g 利用天平测量
5、质量时应"左物右码" 同种物质的密度还和状态有关(水和冰同种物质,状态不同,密度不同) 增大压强的方法: 增大压力 减小受力面积 液体的密度越大,深度越深液体内部压强越大 连通器两侧液面相平的条件: 同一液体 液体静止 利用连通器原理:(船闸、茶壶、回水管、水位计、自动饮水器、过水涵洞等) 大气压现象:(用吸管吸汽水、覆杯试验、钢笔吸水、抽水机等) 马德保半球试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托里拆利试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值 浮力产生的缘由: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压力的合力 物体在液体中的三种状态:漂浮、悬浮、沉底 物体在漂浮和悬浮状态下:浮力 = 重力 物体在悬浮和沉底状态下:V排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中 物理 知识点 总结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