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痰护理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吸痰护理课件.ppt(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吸吸 痰痰 护护 理理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医者人之司命,如大将提兵,必谋定而后战。开始啦!请将手机调成静音,如有疑问可以随时打断我!提纲提纲n n定义定义n n分类分类n n目的目的n n适应症适应症n n影响吸痰效果的因素影响吸痰效果的因素n n人工气道吸痰新进展人工气道吸痰新进展n n吸痰注意事项吸痰注意事项定义定义n n吸痰法是指经口、鼻腔、人工气道将呼吸道吸痰法是指经口、鼻腔、人工气道将呼吸道的分泌物吸出,以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吸的分泌物吸出,以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吸入性肺炎、肺不张、窒息等并发症的一种方入性肺炎、肺不张、窒息等并发症的一种方法。法。吸痰法吸痰法经口、鼻腔经口、
2、鼻腔吸痰法吸痰法人工气道人工气道吸痰法吸痰法分分 类类目的目的n n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清除呼吸道分泌物n n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呼吸道通畅n n预防并发症预防并发症适应症适应症uu年老体弱、危重、昏迷、麻醉未清醒前等各年老体弱、危重、昏迷、麻醉未清醒前等各种原因引起的不能有效咳嗽者种原因引起的不能有效咳嗽者影响有效吸痰的因素影响有效吸痰的因素n n吸痰的时机吸痰的时机n n吸痰管的选择吸痰管的选择n n吸痰负压的选择吸痰负压的选择n n吸痰管插入深度的选择吸痰管插入深度的选择n n吸痰持续时间吸痰持续时间n n吸痰前注入生理盐水吸痰前注入生理盐水n n吸痰前后高浓度吸氧吸痰前后高浓度吸氧吸痰的时机
3、吸痰的时机n n常规规定每常规规定每12小时吸痰小时吸痰1次,保证气道分次,保证气道分泌物的清除。新的观点认为应泌物的清除。新的观点认为应按需吸痰按需吸痰。何为按需吸痰?通常的指征是:患者咳嗽,可听到或看到气通常的指征是:患者咳嗽,可听到或看到气道分泌物;呼吸音粗;气道压力升高;血氧道分泌物;呼吸音粗;气道压力升高;血氧饱和度下降等。饱和度下降等。n n机械通气患者的吸痰指征分为机械通气患者的吸痰指征分为3方面来观察:方面来观察:(1)客观因素,包括痰鸣音、患者咳嗽、)客观因素,包括痰鸣音、患者咳嗽、气道压力上升、血氧饱和度下降;(气道压力上升、血氧饱和度下降;(2)患)患者因素,如患者主动要
4、求吸痰;(者因素,如患者主动要求吸痰;(3)护士)护士因素,如护士认为应该吸痰。因素,如护士认为应该吸痰。吸痰管的选择吸痰管的选择 n n吸痰管宜选用柔软、多孔、透明的硅胶管。吸痰吸痰管宜选用柔软、多孔、透明的硅胶管。吸痰吸痰管宜选用柔软、多孔、透明的硅胶管。吸痰吸痰管宜选用柔软、多孔、透明的硅胶管。吸痰管的柔软度应适宜,过软不利于吸痰管的下插,管的柔软度应适宜,过软不利于吸痰管的下插,管的柔软度应适宜,过软不利于吸痰管的下插,管的柔软度应适宜,过软不利于吸痰管的下插,过硬易造成对器官黏膜的损伤。多孔可以保证一过硬易造成对器官黏膜的损伤。多孔可以保证一过硬易造成对器官黏膜的损伤。多孔可以保证一
5、过硬易造成对器官黏膜的损伤。多孔可以保证一次插入吸痰管多方向、多角度吸痰。透明便于观次插入吸痰管多方向、多角度吸痰。透明便于观次插入吸痰管多方向、多角度吸痰。透明便于观次插入吸痰管多方向、多角度吸痰。透明便于观察抽吸出的痰液性状察抽吸出的痰液性状察抽吸出的痰液性状察抽吸出的痰液性状 。一般推荐吸痰管的外径约。一般推荐吸痰管的外径约。一般推荐吸痰管的外径约。一般推荐吸痰管的外径约为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套管内径的为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套管内径的为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套管内径的为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套管内径的1/21/2。吸痰管的。吸痰管的。吸痰管的。吸痰管的型号用型号用型号用型号用F F来标识,来标识,来
6、标识,来标识,F F是管径的计量单位,是管径的计量单位,是管径的计量单位,是管径的计量单位,1F0.333mm1F0.333mm。常见的型号有。常见的型号有。常见的型号有。常见的型号有5F5F、6F6F、8F8F、12F12F、14F14F、16F16F、18F18F、20F20F等。等。等。等。吸痰负压的选择吸痰负压的选择n n吸痰负压应尽可能小,以减少肺不张、缺氧和对吸痰负压应尽可能小,以减少肺不张、缺氧和对吸痰负压应尽可能小,以减少肺不张、缺氧和对吸痰负压应尽可能小,以减少肺不张、缺氧和对气道黏膜的损伤。目前我国卫生部颁布标准成人气道黏膜的损伤。目前我国卫生部颁布标准成人气道黏膜的损伤。
7、目前我国卫生部颁布标准成人气道黏膜的损伤。目前我国卫生部颁布标准成人吸痰压力吸痰压力吸痰压力吸痰压力150150200mmHg200mmHg(1mmHg=0.133kPa1mmHg=0.133kPa),儿童),儿童),儿童),儿童100mmHg100mmHg。目前有人认为,实际作用在肺部的负。目前有人认为,实际作用在肺部的负。目前有人认为,实际作用在肺部的负。目前有人认为,实际作用在肺部的负压压力并不能够通过负压吸引装置表盘上的读数压压力并不能够通过负压吸引装置表盘上的读数压压力并不能够通过负压吸引装置表盘上的读数压压力并不能够通过负压吸引装置表盘上的读数来反映,而是取决于吸痰管管径和人工气道
8、内径来反映,而是取决于吸痰管管径和人工气道内径来反映,而是取决于吸痰管管径和人工气道内径来反映,而是取决于吸痰管管径和人工气道内径的比率、吸痰持续时间、痰液的量和黏稠度。的比率、吸痰持续时间、痰液的量和黏稠度。的比率、吸痰持续时间、痰液的量和黏稠度。的比率、吸痰持续时间、痰液的量和黏稠度。吸痰管插入深度的选择吸痰管插入深度的选择n n传统的吸痰管插入深度与气管套管长度相同,传统的吸痰管插入深度与气管套管长度相同,这样只能吸尽人工气道内的分泌物,不能彻这样只能吸尽人工气道内的分泌物,不能彻底吸出气管深部的痰液。目前主张采用深部底吸出气管深部的痰液。目前主张采用深部吸痰,将吸痰管插入至遇到阻力(即
9、气管隆吸痰,将吸痰管插入至遇到阻力(即气管隆突处)后将吸痰管上提突处)后将吸痰管上提12cm,再打开负,再打开负压吸引,吸痰效果较为理想。但由于吸痰管压吸引,吸痰效果较为理想。但由于吸痰管插入时直接触及气管分叉处隆突,易对气管插入时直接触及气管分叉处隆突,易对气管黏膜造成损伤。黏膜造成损伤。n n有研究认为吸痰管插入的深度为气管插管或有研究认为吸痰管插入的深度为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套管长度再延长气管切开套管长度再延长1cm为宜。这种吸为宜。这种吸痰方式既可吸尽人工气道外气管深部的痰液,痰方式既可吸尽人工气道外气管深部的痰液,又可避免碰触气管分叉处隆突对气管黏膜造又可避免碰触气管分叉处隆突对气管黏
10、膜造成的损伤,并且减少了刺激性咳嗽、痰痂堵成的损伤,并且减少了刺激性咳嗽、痰痂堵塞及肺部感染,吸痰效果好。塞及肺部感染,吸痰效果好。吸痰持续时间吸痰持续时间n n在插入吸痰管时不应使用负压,负压吸痰时在插入吸痰管时不应使用负压,负压吸痰时间应小于间应小于10s,整个吸痰时间应小于,整个吸痰时间应小于15s为为佳。佳。吸痰前注入生理盐水吸痰前注入生理盐水n n传统的观点认为吸痰前注入无菌生理盐水传统的观点认为吸痰前注入无菌生理盐水传统的观点认为吸痰前注入无菌生理盐水传统的观点认为吸痰前注入无菌生理盐水2 25ml5ml,利于吸痰管的插入,可以诱导患者咳嗽,稀释,利于吸痰管的插入,可以诱导患者咳嗽
11、,稀释,利于吸痰管的插入,可以诱导患者咳嗽,稀释,利于吸痰管的插入,可以诱导患者咳嗽,稀释痰液而更好地排出痰液。但这存在较多争议。近痰液而更好地排出痰液。但这存在较多争议。近痰液而更好地排出痰液。但这存在较多争议。近痰液而更好地排出痰液。但这存在较多争议。近来,有研究认为吸痰前注入生理盐水并没有得到来,有研究认为吸痰前注入生理盐水并没有得到来,有研究认为吸痰前注入生理盐水并没有得到来,有研究认为吸痰前注入生理盐水并没有得到改善通气和血氧饱和度、易于排出痰液的有力证改善通气和血氧饱和度、易于排出痰液的有力证改善通气和血氧饱和度、易于排出痰液的有力证改善通气和血氧饱和度、易于排出痰液的有力证据,唯
12、一有利的是刺激患者咳嗽,但随之带来了据,唯一有利的是刺激患者咳嗽,但随之带来了据,唯一有利的是刺激患者咳嗽,但随之带来了据,唯一有利的是刺激患者咳嗽,但随之带来了感染的风险和患者的不适感,因此不推荐吸痰前感染的风险和患者的不适感,因此不推荐吸痰前感染的风险和患者的不适感,因此不推荐吸痰前感染的风险和患者的不适感,因此不推荐吸痰前注入生理盐水。注入生理盐水。注入生理盐水。注入生理盐水。吸痰前后高浓度吸氧吸痰前后高浓度吸氧 n n吸痰造成的缺氧与吸引时机械通气中断、肺吸痰造成的缺氧与吸引时机械通气中断、肺内富含氧的气体被抽吸出有关。采用吸痰前内富含氧的气体被抽吸出有关。采用吸痰前后给予高浓度吸氧的
13、方法,能够增加机体的后给予高浓度吸氧的方法,能够增加机体的氧气储备,补偿吸痰引起的暂时性缺氧氧气储备,补偿吸痰引起的暂时性缺氧。人工气道吸痰新进展人工气道吸痰新进展 黏液湖黏液湖黏液湖黏液湖:有文献报道认为机械通:有文献报道认为机械通:有文献报道认为机械通:有文献报道认为机械通气患者声门下区域分泌物积聚在气患者声门下区域分泌物积聚在气患者声门下区域分泌物积聚在气患者声门下区域分泌物积聚在导管气囊以上,此区形成导管气囊以上,此区形成导管气囊以上,此区形成导管气囊以上,此区形成“黏液黏液黏液黏液湖湖湖湖”。近年来,黏液湖痰液吸引。近年来,黏液湖痰液吸引。近年来,黏液湖痰液吸引。近年来,黏液湖痰液吸
14、引困难逐渐被重视,于是有了困难逐渐被重视,于是有了困难逐渐被重视,于是有了困难逐渐被重视,于是有了声门声门声门声门下吸引下吸引下吸引下吸引。使用气囊上方带侧腔的使用气囊上方带侧腔的使用气囊上方带侧腔的使用气囊上方带侧腔的气管插管,有利于积存于声门下气管插管,有利于积存于声门下气管插管,有利于积存于声门下气管插管,有利于积存于声门下气囊上方分泌物的引流。气囊上方分泌物的引流。气囊上方分泌物的引流。气囊上方分泌物的引流。黏液湖黏液湖密闭式气管内吸痰(密闭式气管内吸痰(CS)密闭式气管内吸痰(密闭式气管内吸痰(CS)是指整个吸痰操)是指整个吸痰操作在密闭情况下完成,吸痰管与气管插管、作在密闭情况下完
15、成,吸痰管与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套管连接在一起成为机械通气管气管切开套管连接在一起成为机械通气管路中的一部分,并通过袖套与外界环境隔路中的一部分,并通过袖套与外界环境隔绝。这种吸痰方式因不需脱离呼吸机或停绝。这种吸痰方式因不需脱离呼吸机或停止机械通气而避免肺通气量的下降和止机械通气而避免肺通气量的下降和 PEEP失效。失效。n n密闭式吸痰器密闭式吸痰器负压控制阀负压控制阀 CS的优缺点的优缺点n n密闭式气管内吸痰优势包括:有效预防吸痰密闭式气管内吸痰优势包括:有效预防吸痰引起的低氧血症,降低呼吸道感染的发生;引起的低氧血症,降低呼吸道感染的发生;n n缺点有:影响吸痰效果,加重气管内出血。缺
16、点有:影响吸痰效果,加重气管内出血。密闭式吸痰较开放式吸痰花费更多。密闭式吸痰较开放式吸痰花费更多。吸痰注意事项吸痰注意事项n n密切观察病情,观察病人呼吸道是否通畅,以及密切观察病情,观察病人呼吸道是否通畅,以及密切观察病情,观察病人呼吸道是否通畅,以及密切观察病情,观察病人呼吸道是否通畅,以及面色、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及血压的变化;面色、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及血压的变化;面色、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及血压的变化;面色、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及血压的变化;吸出物的性状、量及颜色。吸出物的性状、量及颜色。吸出物的性状、量及颜色。吸出物的性状、量及颜色。n n吸痰管的选择应粗细适宜,不可过粗
17、,特别是为吸痰管的选择应粗细适宜,不可过粗,特别是为吸痰管的选择应粗细适宜,不可过粗,特别是为吸痰管的选择应粗细适宜,不可过粗,特别是为小儿吸痰。小儿吸痰。小儿吸痰。小儿吸痰。n n吸痰时负压调节应适宜,不可带负压插入吸痰时负压调节应适宜,不可带负压插入吸痰时负压调节应适宜,不可带负压插入吸痰时负压调节应适宜,不可带负压插入n n动作轻柔,以免损伤呼吸道黏膜动作轻柔,以免损伤呼吸道黏膜动作轻柔,以免损伤呼吸道黏膜动作轻柔,以免损伤呼吸道黏膜n n吸痰前后,应增加氧气的吸入,吸痰前后,应增加氧气的吸入,吸痰前后,应增加氧气的吸入,吸痰前后,应增加氧气的吸入,n n每次吸痰时间应小于每次吸痰时间应
18、小于每次吸痰时间应小于每次吸痰时间应小于1515秒秒秒秒n n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严格执行无菌操作n n吸痰所用物品应每天更换吸痰所用物品应每天更换吸痰所用物品应每天更换吸痰所用物品应每天更换1 12 2次,吸痰导管应每次次,吸痰导管应每次次,吸痰导管应每次次,吸痰导管应每次更换更换更换更换n n做好口腔护理,每日做好口腔护理,每日做好口腔护理,每日做好口腔护理,每日1-21-2次次次次n n如病人痰液黏稠,可协助病人变换体位,配合叩击、如病人痰液黏稠,可协助病人变换体位,配合叩击、如病人痰液黏稠,可协助病人变换体位,配合叩击、如病人痰液黏稠,可协助病人变换体位,配
19、合叩击、雾化吸入、震动排痰等方法,使之易于吸出。雾化吸入、震动排痰等方法,使之易于吸出。雾化吸入、震动排痰等方法,使之易于吸出。雾化吸入、震动排痰等方法,使之易于吸出。n n储液瓶内的吸出液应及时倾倒,一般不应超过瓶的储液瓶内的吸出液应及时倾倒,一般不应超过瓶的储液瓶内的吸出液应及时倾倒,一般不应超过瓶的储液瓶内的吸出液应及时倾倒,一般不应超过瓶的2 23 3n n插管时遇到阻力不可粗暴盲插,要分析原因插管时遇到阻力不可粗暴盲插,要分析原因插管时遇到阻力不可粗暴盲插,要分析原因插管时遇到阻力不可粗暴盲插,要分析原因n n注意保持呼吸机接头不被污染,带无菌手套吃吸痰注意保持呼吸机接头不被污染,带无菌手套吃吸痰注意保持呼吸机接头不被污染,带无菌手套吃吸痰注意保持呼吸机接头不被污染,带无菌手套吃吸痰管的手不被污染管的手不被污染管的手不被污染管的手不被污染n n吸痰管最大外径不能超过气管插管或者气管套管内吸痰管最大外径不能超过气管插管或者气管套管内吸痰管最大外径不能超过气管插管或者气管套管内吸痰管最大外径不能超过气管插管或者气管套管内径的径的径的径的1 12 2n n冲洗水瓶应注明吸引气道、口鼻腔之用,不可混用冲洗水瓶应注明吸引气道、口鼻腔之用,不可混用冲洗水瓶应注明吸引气道、口鼻腔之用,不可混用冲洗水瓶应注明吸引气道、口鼻腔之用,不可混用谢谢大家谢谢大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