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总复习.ppt





《机械原理总复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原理总复习.ppt(4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自由度的计算、自由度的计算2、机构运动简图、机构运动简图3、高副低代、高副低代4、机构的结构分析、机构的结构分析第一章第一章一、绘制机构运动简图步骤一、绘制机构运动简图步骤u分析机械的动作原理、组成情况和运动情况,确定其组成的分析机械的动作原理、组成情况和运动情况,确定其组成的各构件,何为原动件、机架、执行部分和传动各部分各构件,何为原动件、机架、执行部分和传动各部分u沿着运动传递路线,逐一分析每两个构件间相对运动的性质,沿着运动传递路线,逐一分析每两个构件间相对运动的性质,以确定运动副的类型和数目以确定运动副的类型和数目u测量各运动副之间的尺寸,恰当地选择运动简图的视图平面,测量各运动副
2、之间的尺寸,恰当地选择运动简图的视图平面,按比例绘制运动简图。简图比例尺:按比例绘制运动简图。简图比例尺:l=实际尺寸实际尺寸 m/图上图上长度长度mmu检验机构是否满足运动确定的条件检验机构是否满足运动确定的条件二、机构自由度的计算二、机构自由度的计算运动链成为机构的条件:运动链成为机构的条件:运动链相对于机架的自由度大运动链相对于机架的自由度大于零,且原动件数目等于运动链的自由度数。于零,且原动件数目等于运动链的自由度数。自由度计算公式:自由度计算公式:F=3n2PL PH计算时应正确识别和处理机构中存在的复合铰链、局部计算时应正确识别和处理机构中存在的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自由度
3、和虚约束。复合铰链:复合铰链:若有若有k个构件在同一处形成复合铰链,则其个构件在同一处形成复合铰链,则其转动副的数目应为(转动副的数目应为(k1)。)。局部自由度:局部自由度:计算时将其去除。计算时将其去除。虚约束:虚约束:计算时。首先将引入虚约束的构件及其运动副计算时。首先将引入虚约束的构件及其运动副除去不计,然后再计算。除去不计,然后再计算。三、机构的组成原理及其结构分析三、机构的组成原理及其结构分析1、平面机构的高副低代、平面机构的高副低代高副低代的条件是:高副低代的条件是:代替前后机构的自由度完全相同:最简单的方法是用一代替前后机构的自由度完全相同:最简单的方法是用一个含有两个低副的虚
4、拟构件来代替一个高副。个含有两个低副的虚拟构件来代替一个高副。代替前后机构的瞬时速度和瞬时加速度不变。代替前后机构的瞬时速度和瞬时加速度不变。高副低代的方法是:高副低代的方法是:用两个转动副和一个构件来代替一个高副,这两个转动用两个转动副和一个构件来代替一个高副,这两个转动副分别处在高副两轮廓接触点的曲率中心。副分别处在高副两轮廓接触点的曲率中心。如果两接触轮廓之一为直线,那么因直线的曲率中心趋如果两接触轮廓之一为直线,那么因直线的曲率中心趋于无穷远,所以该转动副演化成移动副。于无穷远,所以该转动副演化成移动副。如果两接触轮廓之一为一点,那么因点的曲率中心为零,如果两接触轮廓之一为一点,那么因
5、点的曲率中心为零,所以曲率中心与该点重合。所以曲率中心与该点重合。ACBO1O2nn综上所述可知,高副低代的方法是:综上所述可知,高副低代的方法是:用两个转动副和一个构件来代替一个高副,这两个转动用两个转动副和一个构件来代替一个高副,这两个转动副分别处在高副两轮廓接触点的曲率中心。副分别处在高副两轮廓接触点的曲率中心。如果两接触轮廓之一为直线,那么因直线的曲率中心趋如果两接触轮廓之一为直线,那么因直线的曲率中心趋于无穷远,所以该转动副演化成移动副。于无穷远,所以该转动副演化成移动副。O2ABO112ABO1 如果两接触轮廓之一为如果两接触轮廓之一为一点,那么因点的曲率中心为一点,那么因点的曲率
6、中心为零,所以曲率中心与该点重合。零,所以曲率中心与该点重合。AO1C(O2)AO1O22、机构组成原理与结构分析、机构组成原理与结构分析机构的组成过程和机构的结构分析过程正好相反,前者是机构的组成过程和机构的结构分析过程正好相反,前者是研究如何将若干个自由度为零的基本杆组依次连接到原动件和研究如何将若干个自由度为零的基本杆组依次连接到原动件和机架上,以组成新的机构,它为设计者进行机构创新设计提供机架上,以组成新的机构,它为设计者进行机构创新设计提供了一条途径;后者是研究如何将现有机构依次拆成基本杆组、了一条途径;后者是研究如何将现有机构依次拆成基本杆组、原动件及机架,以便对机构进行结构分类。
7、原动件及机架,以便对机构进行结构分类。例例题题试试计计算算图图示示机机构构的的自自由由度度(若若有有复复合合铰铰链链、局局部部自自由由度度或或虚虚约约束束,必必须须明明确确指指出出)。并并指指出出杆杆组组的的数数目目与与级级别别以以及及机机构构级级别别。(注注:若若自自由由度度为为1,则则取取A为为主主动动副副;若若自自由由度为度为2,则取,则取A和和E为主动副)为主动副)F=3n 2PL PH =38 211 1=11、速度瞬心的求法、速度瞬心的求法2、利用速度瞬心进行速度和、利用速度瞬心进行速度和角速度分析角速度分析第二章第二章1231试用瞬心法求机构在图示位置时的试用瞬心法求机构在图示位
8、置时的2。1、速度瞬心的求法、速度瞬心的求法2、利用速度瞬心进行速度和、利用速度瞬心进行速度和角速度分析角速度分析第三章第三章一、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及其演化一、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及其演化1、名词、名词曲柄、摇杆、连架杆、连杆、整转副、摆转副曲柄、摇杆、连架杆、连杆、整转副、摆转副2、平面铰链四杆机构基本形式、平面铰链四杆机构基本形式曲柄摇杆机构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双曲柄机构双摇杆机构双摇杆机构3、演化、演化通过改变构件的形状及运动尺寸通过改变构件的形状及运动尺寸通过改变运动副尺寸通过改变运动副尺寸通过取不同构件为机架通过取不同构件为机架通过运动副元素逆换通过运动副元素逆换1、曲柄存在
9、的条件:、曲柄存在的条件:(1)最最短短杆杆与与最最长长杆杆长长度度之之和和小小于于或或等等于于其其余余两两杆杆长长度度和(和(杆长之和的条件杆长之和的条件)(2)连架杆或机架之一为最短杆连架杆或机架之一为最短杆二、平面四杆机构的一些基本知识二、平面四杆机构的一些基本知识 条条 件件 机机 架架lmin+lmax l1+l2lmin+lmax l1+l2最短杆最短杆双曲柄机构双曲柄机构双摇杆机构双摇杆机构最短杆的邻杆最短杆的邻杆曲柄摇杆机构曲柄摇杆机构最短杆的对面杆最短杆的对面杆双摇杆机构双摇杆机构2、极位夹角、急回运动、行程速比系数、极位夹角、急回运动、行程速比系数3、压力角、传动角、死点、
10、压力角、传动角、死点实现已知运动规律实现已知运动规律三、平面四杆机构的设计三、平面四杆机构的设计图解法图解法实现构件给定位置实现构件给定位置给定连杆两组位置给定连杆两组位置给定连杆三组位置给定连杆三组位置给定任意标志线的三组对应位置给定任意标志线的三组对应位置给定的行程速比系数给定的行程速比系数K设计设计曲柄摇杆机构、曲柄滑块机曲柄摇杆机构、曲柄滑块机构、导杆机构构、导杆机构给定两连架杆三组对应位置给定两连架杆三组对应位置在铰链四杆机构中,杆长如图所示,构件在铰链四杆机构中,杆长如图所示,构件1为原动件。为原动件。(1)判断构件)判断构件1能否成为曲柄;能否成为曲柄;(2)用作图法求出构件)用
11、作图法求出构件3的最大摆角;的最大摆角;(3)用作图法求出最小传动角;)用作图法求出最小传动角;(4)当分别固定构件)当分别固定构件1、2、3、4时,各获得何种机构?时,各获得何种机构?4、试作图求出图示飞机起落架机构、试作图求出图示飞机起落架机构ABCD的铰链点的铰链点B的具体的具体位置。已知位置。已知A、B1、C1三点共线,当三点共线,当AB处于处于AB2位置时,位置时,CD处于处于C2D位置。位置。1、凸轮机构的基本参数:基圆、偏距圆、位移、行、凸轮机构的基本参数:基圆、偏距圆、位移、行程、转角、压力角、推程运动角、回程运动角、程、转角、压力角、推程运动角、回程运动角、远休止运动角、近休
12、止运动角远休止运动角、近休止运动角2、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反转法原理、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反转法原理第四章第四章1、渐开线的性质、渐开线的性质2、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计算公式:、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计算公式:d、da、d、df、db、p、pb、s、e、a3、重合度的概念及重合度的计算、重合度的概念及重合度的计算4、根切原因、不发生根切的最小齿数、根切原因、不发生根切的最小齿数5、变位齿轮的变位原理、最小变位系数、变位齿轮的变位原理、最小变位系数6、斜齿圆柱齿轮的尺寸计算、斜齿圆柱齿轮的尺寸计算第五章第五章【例】【例】一对正常齿制渐开线标准外啮合直齿圆柱齿轮传动中,已一对正常齿制渐开线标准外啮合直齿
13、圆柱齿轮传动中,已知:知:df1=38.75mm,m=2.5mm,=20,ha*=1,C*=0.25,i12=2.5,求:,求:1)齿数)齿数z1、z2;2)基圆半径)基圆半径rb1、rb2;3)轮)轮2齿齿顶圆半径顶圆半径ra2;4)当实际安装中心距)当实际安装中心距a=80.5mm时,啮合角时,啮合角及节圆半径及节圆半径r1、r2。1、定轴轮系的传动比计算、定轴轮系的传动比计算2、周转轮系的传动比计算、周转轮系的传动比计算3、复合轮系的传动比计算、复合轮系的传动比计算第六章第六章轮系:轮系:由一系列彼此啮合的齿轮组成的传动机构,用由一系列彼此啮合的齿轮组成的传动机构,用于原动机和执行机构之
14、间的于原动机和执行机构之间的运动和动力运动和动力传递。传递。1、轮系的分类、轮系的分类定轴轮系、周转轮系和混合轮系。周转轮系又分为差定轴轮系、周转轮系和混合轮系。周转轮系又分为差动轮系(自由度为动轮系(自由度为2)和行星轮系(自由度为)和行星轮系(自由度为1)。)。2、定轴轮系的传动比、定轴轮系的传动比 传动比大小传动比大小 主、从动轮的转向关系主、从动轮的转向关系轮系中各轮几何轴线均互相平行:用轮系中各轮几何轴线均互相平行:用(1)m来确定,来确定,m为为外啮合对数。若计算结果为正,则说明主、从动轮转向相同;外啮合对数。若计算结果为正,则说明主、从动轮转向相同;否则说明相反。否则说明相反。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机械 原理 复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