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压强说课稿PPT讲稿.ppt
《大气压强说课稿PPT讲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气压强说课稿PPT讲稿.ppt(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大气压强说课稿第1页,共2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第一部分第一部分说教材说教材1、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大气压强一课是在学习了压强和液体压强知识后对压强知识的延伸,也为后面学习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及气体浮力奠定坚实基础。第2页,共2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依据本节教材内容安排需要解决三方面问题依据本节教材内容安排需要解决三方面问题:1.大气压强的存在;2.大气压强的测量;3.大气压强的应用。教材安排为两课时。教材安排为两课时。第3页,共2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2.2.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依据物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本节教材内容的特点,本节课要达到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知识与
2、技能目标 了解大气压强的了解大气压强的 存在。存在。了解大气压强的估测方法了解大气压强的估测方法以及测量方法。以及测量方法。了解生活中利用大气了解生活中利用大气压强的现象压强的现象 。第4页,共2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过程与方法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 观察与实践观察与实践,感知大气压强的客观存在感知大气压强的客观存在,感知人类是如何利用大气压强的。感知人类是如何利用大气压强的。体验自主动手探究的过程体验自主动手探究的过程,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通过对托里拆利实验的学习通过对托里拆利实验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和理解用液体压强来研究大气使学生认识和理解用液体压强来研究大气 压强的
3、等效替代的科学方法。压强的等效替代的科学方法。第5页,共2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情情感感态态度度与与价价值值观观目目标标经经历历观观察察、实实验验及及探探究究等等学学习习活活动动,培培养养学学生生实实事事求求是是的的科科学学态态度度。通通过过探探究究性性活活动动,使使学学生生获获得得成成功功的的愉愉悦悦,培培养养学学生生参参与与物物理理学学习习活活动动的的兴兴趣趣,提提高高学学生生学学习习的的自自信信心心,激激发发学学生生学学习习热热情情。第6页,共2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3.3.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难点 本节教学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内容的重点是是:感感知知大大气气压压强强的的存
4、存在在。本节教学内容本节教学内容的难点是的难点是:理理解解托托里里拆拆利利实实验验及及用用液液体体压压强强来来研研究究大大气气压压强强的的转转换换法法的的思思路路和和等等效效替替代代的的方方法法。第7页,共2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第二部分第二部分说学情说学情 初中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和表现欲初中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和表现欲,喜欢喜欢动手动脑动手动脑,他们的思维方式主要是形象思维他们的思维方式主要是形象思维,已经具备已经具备了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了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气体看不见、摸不着气体看不见、摸不着,气体压强易被人们忽视
5、气体压强易被人们忽视,在教学在教学中通过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中通过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结合多媒体结合多媒体,以感性以感性认识为依托认识为依托,完全能够使学生达到既定教学目标的要求。完全能够使学生达到既定教学目标的要求。第8页,共2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第三部分第三部分说教学方法说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教学方法:1.1.启发式教启发式教学法、游戏学法、游戏活动法活动法:通过这通过这两种方两种方法设疑法设疑激趣。激趣。2 2.实实验验演演示示教教学学法法、学学生生分分组组自自主主探探究究法法:通过这两种方法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的过程通过这两种方法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的
6、过程,使他们使他们对大气压的认识由感对大气压的认识由感 性上升为理性性上升为理性,并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并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3.3.多媒体多媒体辅助教辅助教学法学法:通过实验通过实验视频进行视频进行无法演示无法演示的托里拆的托里拆利实验教利实验教学学,通过动通过动画丰富学画丰富学生对大气生对大气压强存在压强存在的感性认的感性认识识,深化对深化对科学规律科学规律的理解。的理解。第9页,共2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第四部分第四部分说教学过程说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五个教学环节进行:五个教学环节进行:一、设境激一、设境激趣、导入趣、导入新课新课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7、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三、反馈测三、反馈测试试 、活动、活动迁移迁移四、归纳总结四、归纳总结 、系统掌握、系统掌握五、课后研讨五、课后研讨 、深化延展、深化延展第10页,共2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一、设境激趣、导入新课一、设境激趣、导入新课 覆斗实验覆斗实验的演示的演示:拿出一个玻璃漏斗,将下口用橡皮塞塞住,灌满水,覆上硬纸片,倒置,水不流出。学生惊讶不已,此时教师提出问题:水为什么不流出?到底是谁托住了纸片和水?小组讨论分析,得出结论:纸片下方空气的作用。第11页,共2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教师将橡皮塞拔出教师将橡皮塞拔出,纸片和水立即下坠纸片和水立即下坠,进行对比。继续设问
8、进行对比。继续设问:为什么拔掉塞子为什么拔掉塞子,纸片和水就会下落纸片和水就会下落?小组讨论分析小组讨论分析,得出结论得出结论:拔掉塞子拔掉塞子,漏斗上下空气作用平衡漏斗上下空气作用平衡,纸片和水在重力作用下下落。纸片和水在重力作用下下落。学生至此完全明白学生至此完全明白:只有漏斗上方无空气时只有漏斗上方无空气时,在纸片下方空气作用在纸片下方空气作用下下,纸片和水才不会下落。纸片和水才不会下落。教师引导获知教师引导获知:气体和液体一样气体和液体一样,具有流动性、具有流动性、受到重力作用受到重力作用,也有压强。也有压强。第12页,共2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 通过简便易行的小实验制造学生认
9、知上的冲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设计意图设计意图:返回返回第13页,共2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包括三部分的内容包括三部分的内容:(一一)大气压大气压强的存在强的存在(二二)大气压大气压强的测量强的测量(三三)大气压大气压强的应用强的应用 第14页,共2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一一)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压强的存在 第一步第一步:改变方向改变方向,加深理解加深理解:教师继续教师继续“覆斗实验覆斗实验”,改变漏斗放置位置改变漏斗放置位置,侧向各方水侧向各方水均不流出。说明大气压强的存在且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均不流出。说明大气压强
10、的存在且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第二步第二步:学生实验学生实验,强化认识强化认识 学生实验学生实验1:1:塑料吸盘贴在玻璃板上能承受很大的拉力塑料吸盘贴在玻璃板上能承受很大的拉力,从从一边挑起后则能轻轻拿下。一边挑起后则能轻轻拿下。学生实验学生实验2:2:用吸管可以很轻松的从敞口的饮料瓶中吸到饮料用吸管可以很轻松的从敞口的饮料瓶中吸到饮料,用瓶塞塞住后用瓶塞塞住后,则很难再吸到则很难再吸到.边体验边引导学生分析边体验边引导学生分析 第15页,共2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第三步第三步:实验演示实验演示,开拓视野开拓视野 演示演示1:1:将塑料饮料瓶从圆弧口处剪开将塑料饮料瓶从圆弧口处剪开,
11、在直筒部分灌满水在直筒部分灌满水,将剪下的将剪下的圆弧口倒扣上圆弧口倒扣上,整个装置倒置整个装置倒置,水流出水流出,圆弧口自动上升。水流完时圆弧口自动上升。水流完时,圆弧口掉下。圆弧口掉下。演示演示2:2:将点燃的酒精棉投入装有沙子的塑料饮料瓶将点燃的酒精棉投入装有沙子的塑料饮料瓶,拧上瓶盖拧上瓶盖,饮料瓶立即变扁饮料瓶立即变扁,开盖后又恢复原状开盖后又恢复原状.边演示边引导学生解释边演示边引导学生解释。第四步第四步:分析总结分析总结,理性认识理性认识 教师分析教师分析:学生实验学生实验1 1使用了挤压的方式、学生实验使用了挤压的方式、学生实验2 2使用了吸使用了吸(抽抽)气的方式、演示实验气
12、的方式、演示实验1 1使用了排水的方式、演示实验使用了排水的方式、演示实验2 2使用了加热的使用了加热的方式方式,目的都是为了排出容器内的空气目的都是为了排出容器内的空气,这样在外部大气压的作用下这样在外部大气压的作用下形成以上现象。形成以上现象。第16页,共2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第五步第五步:创意发挥创意发挥,巩固理解巩固理解 学生活动学生活动:要求用自己身边的物体或老师提供的器材尽可能设计要求用自己身边的物体或老师提供的器材尽可能设计多种实验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多种实验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并进行展示。并进行展示。列举实例列举实例:列举生列举生活中有关现象和简单应用。活中有关现象和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气 压强 说课稿 PPT 讲稿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