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水文学》PPT课件.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工程水文学》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水文学》PPT课件.ppt(18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第一章第一章 绪论绪论第第第第一一一一章章章章 绪论绪论绪论绪论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我国的水资源概况我国的水资源概况我国的水资源概况我国的水资源概况第二节、工程水文学的研究对象及其作用第二节、工程水文学的研究对象及其作用第二节、工程水文学的研究对象及其作用第二节、工程水文学的研究对象及其作用第三节、水文现象的特点与水文学的研究第三节、水文现象的特点与水文学的研究第三节、水文现象的特点与水文学的研究第三节、水文现象的特点与水文学的研究方法方法方法方法 第一章第一章 绪论绪论 (1)水文循环水文循环1/6l水以不同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图中单位为图中单位为可供直接饮用的河流和淡水湖泊可供直
2、接饮用的河流和淡水湖泊10.17万万 广义的水资源:包括海洋、地下水、冰川、河流等各种水体的总称(气态,液态,固态)狭义的水资源:指逐年可以恢复更新的一部分淡水量。第一章第一章 绪论绪论 (1)水文循环水文循环2/6地下地下海洋海洋冰川冰川沼泽沼泽湖泊湖泊山河山河大气大气自然界自然界中的水中的水冰川:冰川:湖泊:湖泊:大气:大气:沼泽沼泽:沼泽:沼泽:地下:地下:贵州安顺贵州安顺地下暗河地下暗河地下:地下:趵突泉趵突泉山河:山河:长江长江山河:山河:黄河入海口黄河入海口 全球水资源 2006年底,80个国家宣称国内水资源短缺。全球人均水资源拥有7500m3/人,欧洲人均拥有水量为4700m3,
3、亚洲的该项指标为3400m3。各国的人均耗水量差异很大,欧洲和美国就相差数倍。根据联合国评估,目前每年的淡水缺口为2300亿m3,这一数字到2025年将上升到1.3万亿m3到万亿m3。一些资料显示,再过1/4个世纪,三分之二的地球人将遭遇水资源不足的问题。全球每年有近600万公顷的土地变成荒漠。水资源不足会导致卫生条件低下,世界上每天大约有6000人因此而丧生。在逾20%的陆地上,人类活动已经超出了自然生态系统的负荷。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将水资源用作实现国家利益的有力政治工具。2000年,全世界60亿人口中,有5亿人生活在水资源慢性缺乏的国家。到了2050年,世界人口估计为89亿,就会有40亿人缺
4、少水资源。目前全球每5人中就有一个喝不到安全的饮用水,另有24亿人生活中缺少下水道等卫生设施。每天有6000个孩子因为水而患病死去。水文学水文学水文学水文学(Hydrology)(Hydrology)是一门研究水在自然界中运行、是一门研究水在自然界中运行、是一门研究水在自然界中运行、是一门研究水在自然界中运行、变化和分布规律的科学。变化和分布规律的科学。变化和分布规律的科学。变化和分布规律的科学。第一章第一章 绪论绪论 (3)水文学水文学1/2水文学水文学水文气象学水文气象学水文地质学水文地质学地表水文学地表水文学海洋水文学海洋水文学陆地水文学陆地水文学河川水文学河川水文学冰川水文学冰川水文学
5、湖泊水文学湖泊水文学沼泽水文学沼泽水文学 第一章第一章 绪论绪论 (2)河川和海洋资源河川和海洋资源1/1我国的河川和海洋都蕴藏着丰富的资源,有待于我们去综合我国的河川和海洋都蕴藏着丰富的资源,有待于我们去综合开发和利用。所有的这些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都需要我们进行相开发和利用。所有的这些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都需要我们进行相应的工程建设,工程水文学是我们利用地球丰富资源的基础。应的工程建设,工程水文学是我们利用地球丰富资源的基础。水资源水资源水能资源水能资源淡水养殖淡水养殖航运航运河川资源海洋运输海洋运输港口航道港口航道渔业渔业石油石油天然气天然气海洋资源 应用于实际工程的水文学称为工程水文学应用
6、于实际工程的水文学称为工程水文学,包括,包括有关控制或利用河川和海洋资源所建造的工程,其规有关控制或利用河川和海洋资源所建造的工程,其规划、设计、施工与运行管理所需要的水文学的知识。划、设计、施工与运行管理所需要的水文学的知识。整理整理分析分析掌握掌握收集收集观测观测主要主要任务任务内容包括:内容包括:水文现象变化规律水文现象变化规律水文资料的测验和收集方法水文资料的测验和收集方法水文资料的整理、分析、水文资料的整理、分析、统计和计算方法统计和计算方法 应用于实际工程的水文学称为工程水文学应用于实际工程的水文学称为工程水文学应用于实际工程的水文学称为工程水文学应用于实际工程的水文学称为工程水文
7、学 第一章第一章 绪论绪论 (3)水文学水文学2/2大运河长江三峡长江三峡长江三峡长江三峡三峡水库世界最大水利枢纽中国长江三峡水库大坝二0000三年六月一日上午下闸蓄水成功。十五天后,三峡库区水位将达到135135米高程。2009年8月29日,长江三峡三期工程枢纽工程达到正常蓄水(175米水位)。正常蓄水(175米水位)验收是三峡工程建设的重要里程碑,是三峡工程按照设计规模全面建成的重要标志。海上平台海上平台海上平台海上平台海上平台海上平台航运航运我们可以:我们可以:但是:但是:海平面上升海平面上升 酸雨酸雨 臭氧层空洞臭氧层空洞 水污染水污染科学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科学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
8、和规模迅猛发展,增强了人类改造自规模迅猛发展,增强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给人类社会带来空前的然的能力,给人类社会带来空前的繁荣,也为今后的进一步发展准备繁荣,也为今后的进一步发展准备了必要的物质技术条件。对此,人了必要的物质技术条件。对此,人们产生了盲目乐观情绪,好象自己们产生了盲目乐观情绪,好象自己已经成为大自然的主人,可以长期已经成为大自然的主人,可以长期掠夺资源而不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掠夺资源而不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然而,这种掠夺式生产已经造成了然而,这种掠夺式生产已经造成了生态和生活的破坏,大自然向人类生态和生活的破坏,大自然向人类亮起了红灯。亮起了红灯。人类的明天将是什么样子呢?悲观
9、主义者描述了人类的明天将是什么样子呢?悲观主义者描述了世界末日的景象,向全世界敲响了警钟。人们承认面世界末日的景象,向全世界敲响了警钟。人们承认面临的严重危机,但是可以通过共同的努力战胜它,寻临的严重危机,但是可以通过共同的努力战胜它,寻求新的发展道路。求新的发展道路。成因法确定性规律确定性规律偶然性规律偶然性规律区域性规律区域性规律随机现象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区域性方法 第一章第一章 绪论绪论 (4)水文学的研究方法水文学的研究方法1/1 第二章第二章 河川水文基础知识河川水文基础知识第二章第二章第二章第二章 水循环与河川径流的形成水循环与河川径流的形成水循环与河川径流的形成水循环与河川径流的形
10、成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水循环与水量平衡水循环与水量平衡水循环与水量平衡水循环与水量平衡第二节、河流、流域与分水线第二节、河流、流域与分水线第二节、河流、流域与分水线第二节、河流、流域与分水线第三节、河川径流形成过程及主要影响因素第三节、河川径流形成过程及主要影响因素第三节、河川径流形成过程及主要影响因素第三节、河川径流形成过程及主要影响因素第四节、径流表示法和度量方法第四节、径流表示法和度量方法第四节、径流表示法和度量方法第四节、径流表示法和度量方法l定义:存在于地球上各种水体中的水,在太阳辐射与地心引力的作用下,以定义:存在于地球上各种水体中的水,在太阳辐射与地心引力的作用下,以蒸发、
11、降水、入渗和径流方式进行的往复交替的运动过程,称为水文循环或蒸发、降水、入渗和径流方式进行的往复交替的运动过程,称为水文循环或水循环。(原因、环节)水循环。(原因、环节)l分类:大循环海陆之间的水文循环分类:大循环海陆之间的水文循环 小循环海洋或陆地局部的水文循环小循环海洋或陆地局部的水文循环l地球上的水文循环是由一系列大小循环组合而成的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地球上的水文循环是由一系列大小循环组合而成的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l水文循环是最活跃的物质循环之一,与人类生存、生产有着密切关系。水文水文循环是最活跃的物质循环之一,与人类生存、生产有着密切关系。水文循环的运动规律建立在水量平衡的基础上,是质量守
12、恒在水文循环中的特殊循环的运动规律建立在水量平衡的基础上,是质量守恒在水文循环中的特殊表达方式。表达方式。第一章第一章 绪论绪论 (1)水文循环水文循环3/6水文循环水文循环l定义:地球上任一区域在一定时段内,输入的水量与输出的水量之差定义:地球上任一区域在一定时段内,输入的水量与输出的水量之差等于该区域内蓄水量的变化,称为水量平衡。等于该区域内蓄水量的变化,称为水量平衡。l从长时期来看,地球上的水循环是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的。因此可以假从长时期来看,地球上的水循环是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的。因此可以假设,自然界水的总量是一个常值。设,自然界水的总量是一个常值。流域流域n年的水量平衡方程:年的水量平衡方
13、程:式中:式中:X X 年降水量年降水量 Y Y 年径流量年径流量 Z Z 年蒸发量年蒸发量 UnUn 第第n n年末流域蓄水量年末流域蓄水量 第一章第一章 绪论绪论 (1)水文循环水文循环4/6水量平衡水量平衡如令:如令: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 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量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量 流域多年平均蒸发量流域多年平均蒸发量 则多年的水量平衡方程为:则多年的水量平衡方程为:第一章第一章 绪论绪论 (1)水文循环水文循环5/6在多年平均的情况下,流域蓄水量的变化项在多年平均的情况下,流域蓄水量的变化项(Un-U0)/n甚小,可以忽略不计,则闭合流域甚小,可以忽略不计,则闭合流域的最后的
14、多年平均水量方程为:的最后的多年平均水量方程为:对于一个闭合流域,多年(长期)的平均降水量同多年对于一个闭合流域,多年(长期)的平均降水量同多年的平均径流量和蒸发量的关系处于一个平衡状态,这种的平均径流量和蒸发量的关系处于一个平衡状态,这种水量实质上是质量守恒原理的一种表现形式,水量平衡水量实质上是质量守恒原理的一种表现形式,水量平衡方程可广泛应用于任何隔离水体,在水文分析计算中是方程可广泛应用于任何隔离水体,在水文分析计算中是个有力工具。个有力工具。第一章第一章 绪论绪论 (1)水文循环水文循环6/6 第二章第二章 河川水文基础知识河川水文基础知识 (1)河流与流域河流与流域 a)河流)河流
15、1/101 1、河流的形成和分段、河流的形成和分段河流河流汇集地面径流和地下径流的水道汇集地面径流和地下径流的水道l河水流经的谷地称为河水流经的谷地称为河谷河谷。l河谷底部有水流的部分为河谷底部有水流的部分为河床河床。l脉络相通的大小河流所构成的系统为脉络相通的大小河流所构成的系统为水系(或河系)水系(或河系)。河源河源上游上游中游中游下游下游河口河口一般天然河流,按照河谷和河床的情况,冲淤程度,一般天然河流,按照河谷和河床的情况,冲淤程度,水情变化等特点,分为水情变化等特点,分为:第二章第二章 河川水文基础知识河川水文基础知识 (1)河流与流域河流与流域 a)河流)河流2/102 2)河流的
16、基本特征)河流的基本特征河流河流比降比降河流河流长度长度河流河流断面断面河流的河流的基本特征基本特征 第二章第二章 河川水文基础知识河川水文基础知识 (1)河流与流域河流与流域 a)河流)河流3/10l河流长度河流长度从河源到河口的距离。从河源到河口的距离。l河流比降河流比降单位长度河段的落差。单位长度河段的落差。河底或水面比降河底或水面比降。河段上游端和下游端水面或河底的高程。河段上游端和下游端水面或河底的高程。河段长度河段长度。水面或河底落差。水面或河底落差。第二章第二章 河川水文基础知识河川水文基础知识 (1)河流与流域河流与流域 a)河流)河流6/103 3)山区与平原河流的一般特性)
17、山区与平原河流的一般特性l 山区河流山区河流 流经地势高峻、地形复杂的山区。流经地势高峻、地形复杂的山区。受水流不断的纵向切割和横向拓宽,河谷断面形成发育受水流不断的纵向切割和横向拓宽,河谷断面形成发育不完全的不完全的“V”“V”字和字和“U”“U”字形。字形。第二章第二章 河川水文基础知识河川水文基础知识 (1)河流与流域河流与流域 a)河流)河流7/10l 平原河流平原河流 流经地势平坦的平原地区。流经地势平坦的平原地区。河谷多为发育完全的河漫滩形态。河谷多为发育完全的河漫滩形态。第二章第二章 河川水文基础知识河川水文基础知识 (1)河流与流域河流与流域 a)河流)河流8/10在平原河流主
18、槽中,由于水流和河床的相互作用,在平原河流主槽中,由于水流和河床的相互作用,往往形成各种淤积体。往往形成各种淤积体。第二章第二章 河川水文基础知识河川水文基础知识 (1)河流与流域河流与流域 a)河流)河流9/10平原河流的横断面形状根据所在位置的不同有抛物平原河流的横断面形状根据所在位置的不同有抛物线、不对称三角形和线、不对称三角形和W W形等数种。形等数种。第二章第二章 河川水文基础知识河川水文基础知识 (1)河流与流域河流与流域 a)河流)河流10/10 第二章第二章 河川水文基础知识河川水文基础知识 (1)河流与流域河流与流域 b)流域)流域1/41 1)流域分水线与流域面积)流域分水
19、线与流域面积l降水落到地面形成的径流,被高地、山岭分隔而汇集到降水落到地面形成的径流,被高地、山岭分隔而汇集到不同的河流中,汇集水流的同一区域为不同的河流中,汇集水流的同一区域为某河流的流域某河流的流域。概括说就是河流的概括说就是河流的集水区域集水区域。l分隔水流的高地、山岭的山脊线,就是相邻流域的分界分隔水流的高地、山岭的山脊线,就是相邻流域的分界线,称线,称分水线(或分水岭)分水线(或分水岭)l地面分水线和地下分水线相重合的流域为地面分水线和地下分水线相重合的流域为闭合流域闭合流域;地地面与地下分水线不重合的流域叫做面与地下分水线不重合的流域叫做非闭合流域非闭合流域。l流域的分水线和出口断
20、面所包围的面积,称为流域的分水线和出口断面所包围的面积,称为流域面积,流域面积,或称为或称为集水面积(集水面积(kmkm2 2)第二章第二章 河川水文基础知识河川水文基础知识 (1)河流与流域河流与流域 b)流域)流域2/42 2)流域特征)流域特征几何特征几何特征自然地理特征自然地理特征 第二章第二章 河川水文基础知识河川水文基础知识 (1)河流与流域河流与流域 b)流域)流域3/4l几何特征几何特征 主要指流域面积和流域形状主要指流域面积和流域形状l自然地理特征自然地理特征 主要是流域的地理位置和地形主要是流域的地理位置和地形 第二章第二章 河川水文基础知识河川水文基础知识 (1)河流与流
21、域河流与流域 b)流域)流域4/4a a)径流形成过程)径流形成过程产流过程产流过程降水过程降水过程流域蓄渗过程流域蓄渗过程汇流过程汇流过程坡面漫流过程坡面漫流过程河槽集流过程河槽集流过程 第二章第二章 河川水文基础知识河川水文基础知识 (2)径流形成过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径流形成过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1/2b b)影响径流的主要因素)影响径流的主要因素气象气候因素气象气候因素降水降水蒸发蒸发下垫面因素下垫面因素地形地形土壤和地质土壤和地质植被和湖沼植被和湖沼流域形状流域形状和面积和面积人类活动人类活动农业措施农业措施林牧业措施林牧业措施水利措施水利措施2/2 第二章第二章 河川水文基础知识河川水
22、文基础知识 (2)径流形成过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径流形成过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径流的度量单位径流的度量单位l 流量(流量(Q Q):单位时间内流过断面的水体体积。单位时间内流过断面的水体体积。(m(m3 3/s)/s)l 径流总量(径流总量(W W):某时段某时段T T内流过断面的总径流体积。内流过断面的总径流体积。(m(m3 3)l 径流深(径流深(y y):径流总量平均分布在流域上的水深。径流总量平均分布在流域上的水深。(mm)(mm)第二章第二章 河川水文基础知识河川水文基础知识 (3)河川水文情势河川水文情势2/3l 径流模数(径流模数(M M):单位流域面积上所产生的流量。单位流域面积上
23、所产生的流量。l 径流系数(径流系数():某时段降雨量某时段降雨量x x所形成径流深所形成径流深y y的比例数的比例数因为降雨总是会有损失,所以一般因为降雨总是会有损失,所以一般只能小于只能小于1 1。第二章第二章 河川水文基础知识河川水文基础知识 (3)河川水文情势河川水文情势3/3 第三章第三章 河川水文测验河川水文测验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 水文测验水文测验水文测验水文测验与水与水与水与水文资料的收集文资料的收集文资料的收集文资料的收集1 1 1 1)水文测站)水文测站)水文测站)水文测站2 2 2 2)水位观测)水位观测)水位观测)水位观测3 3 3 3)流量测验)流量测验)流量测验
24、)流量测验4 4 4 4)水位流量关系曲线)水位流量关系曲线)水位流量关系曲线)水位流量关系曲线l水文站分类水文站分类按目的和性质分类按目的和性质分类基本站基本站实验站实验站专用站专用站 第三章第三章 河川水文测验河川水文测验 (1)水文测站水文测站1/2l水位观测设备及其布置水位观测设备及其布置水面相对于某一基准面的高程称为水位。水面相对于某一基准面的高程称为水位。水尺水尺自记水位计自记水位计观测水位设备观测水位设备 第三章第三章 河川水文测验河川水文测验 (2)水位观测水位观测1/72/7 第三章第三章 河川水文测验河川水文测验 (2)水位观测水位观测1、水位观测的内容和要求、水位观测的内
25、容和要求内容:基本水尺和比降水尺内容:基本水尺和比降水尺 观测时段要求观测时段要求 比降水尺的水位观测要求比降水尺的水位观测要求 精度要求:精度要求:基本水尺读至基本水尺读至1cm1cm,比降水尺读到,比降水尺读到0.5cm0.5cm2、港航测设中的临时水位观测、港航测设中的临时水位观测l水位观测资料的整理水位观测资料的整理绘制日平均水位过程线与日平均水位历时曲线日、月、年平均水位计算编制“逐日平均水位表”3/7 第三章第三章 河川水文测验河川水文测验 (2)水位观测水位观测l日平均水位法日平均水位法1 1)算术平均法)算术平均法2 2)面积包围法)面积包围法4/7 第三章第三章 河川水文测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程水文学 工程 水文学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