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片泵与马达》PPT课件.ppt





《《叶片泵与马达》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叶片泵与马达》PPT课件.ppt(5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三节第三节 叶片泵与叶片马达叶片泵与叶片马达 叶片泵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流量均匀、噪声低、排量可以变化等优点;但其对油液的污染比较敏感、自吸能力不强、结构较齿轮泵复杂、对材质的要求较高。叶片泵常用于工程机械对运动精度要求较高的转向系统、加工精度高的机床液压系统等。l叶片泵按排量能否改变,分为定量叶片泵和变量叶片泵两类。定量叶片泵在工作时转子转动一周,任意相邻两叶片所形成的工作容腔吸、排油各两次,因而又称双作用叶片泵;变量叶片泵的转子每转动一周,相邻两叶片所形成的工作容腔吸、排油只一次,所以又称单作用叶片泵。一、双作用叶片泵一、双作用叶片泵 l(一)(一)组成与工作原理组成与工作原理
2、l如图3-14所示为双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图。定子2的内表面由两段大半径的圆弧面、两段小半径圆弧面以及四段过渡曲面组成;转子3与定子同心,转子上铣有叶片槽,槽内装有叶片4;定子与转子两侧有配流盘,配流盘与定子通过定位销定位于泵体上,配流盘上开设两个相对的进油窗口和两个相对的排油窗口,泵壳体上的进、排油口通过两对配流窗口与叶片的工作腔连通。图图3-14 3-14 双作用叶片泵工作原理双作用叶片泵工作原理1-1-壳体,壳体,2-2-定子,定子,3-3-转子,转子,4-4-叶片叶片 双作用叶片泵工作原理.avil转子转动时,叶片随转子转动过程中,在离心力和根部高压油液压力的作用下贴紧定子内表面,并在
3、内表面上滑动,于是叶片将定子、转子和配流盘所围成的空间分割成许多密封工作容腔。当叶片从小半径圆弧经过度曲线向大半经圆弧运动过程,叶片不断向外伸出,两相邻叶片所形成的工作容腔容积不断增大,产生一定的真空度,液压油箱内的油通过配流窗口进入此容腔,实现吸油;l当两相邻叶片同时进入大半经圆弧区时,工作容腔脱离吸油窗口而又未与排油窗口相通,容腔容积最大,吸油过程结束;叶片继续转动便进入过渡区向小半径圆弧滑动,由于定子的强制作用叶片向槽内缩回,两相邻叶片所形成的工作容腔容积不断变小,液压油被强迫通过排油配流窗口、排油口进入液压系统,实现排油;l当两相邻叶片同时进入小半经圆弧区时,工作容腔脱离排油窗口而又与
4、排油窗口不相通,容腔容积最小,排油过程结束;叶片再继续转动到一周处又会完成一次吸油和一次排油。由此看出,任意两相邻叶片每转动一周即实现两次吸油和两次排油,因而称其为双作用叶片泵。(二)双作用叶片泵的排量和流量 l从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可知,当叶片每伸缩一次时,每两叶片间油液的排出量等于大半经R圆弧段的容积与小半径r圆弧段的容积差;又因叶片间的容积在转子每转一周中都要变化两次,若叶片个数为z,则双作用叶片泵的单转排量应等于上述容积差的两倍。假设叶片的宽度为b,当忽略叶片本身所占的体积时,双作用叶片泵的排量即为大、小半经圆所围环形容积的两倍,表达式为:l叶片泵的排量公式:(3-21)实际上叶片占有一定
5、的容积空间,并且沿旋转方向向前倾斜一个角度,其所占空间的容积变化并不起吸排油作用,因此叶片泵的排量要小于上述计算。叶片所占容积:l如果不考虑叶片厚度,理论上讲双作用叶片泵无流量脉动。这是因为在压油区位于压油窗口的叶片前后两个工作腔通过配流窗口已连通,形成了一个组合密封工作腔。随着转子的匀速转动,位于大、小半经圆弧处的叶片均在圆弧上滑动,因此组合密封工作容腔的容积变化率是均匀的。实际上由于存在加工误差,两圆弧有不圆度,也不可能完全同心;又因叶片有一定厚度,根部又通入高压油,这也会造成密封容积瞬时变化率不同,引起少量流量脉动。(三)(三)双作用叶片泵主要零件的特点双作用叶片泵主要零件的特点 l1
6、1、定子的过渡曲线、定子的过渡曲线l定子的内表面的曲线是由四段圆弧和四段过渡曲线组成的。理想的过渡曲线不仅使叶片在槽内滑动时的径向速度和加速度变化均匀,而且使叶片在过渡曲线与圆弧的交接点处的径向速度无突变、径向加速度无大的突变。l如果径向速度有突变,则径向加速度为无穷大,径向惯性力也会无穷大,这样便发生“硬冲”或脱空现象;如果径向加速度突变不大,则径向力也会发生突变但不大,这种情况称为“软冲”。l目前生产的双作用叶片泵广泛应用综合性能较好等加速等减速曲线。所谓等加速等减速是指当转子速度恒定时,叶片在两段曲线上作径向运动的加速度或减速度值恒定,即径向惯性力恒定。l曲线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为等加速
7、曲线,后半部分为等减速曲线。这种曲线允许选用较大的R/r值,故在同样的体积下可获得较大的排量。当转速稳定,在该曲线上滑动的叶片数为偶数时,可得到均匀的瞬时流量。这种曲线的缺点是在过渡曲线与圆弧的连接点及过渡曲线的中点加速度有突变,而发生“软冲现象”。泵工作时间较长后会在三个软冲点有三道清晰的痕迹。l2 2、叶片的安放角、叶片的安放角l当叶片在压油腔工作时,叶片从过渡曲线上由大半径R圆弧向小半径r圆弧滑动,定子的内表面强行将叶片压入转子槽内。若叶片在转子内径向安放,定子内表面对叶片的反作用力F的方向与叶片成一夹角(即压力角),如图3-18所示。这个力可以分解成两个力,一是使叶片径向运动的分力Fn
8、,另一个是与叶片垂直的分力Ft。图图3-18 3-18 双作用叶片泵的安放角双作用叶片泵的安放角 l分力Fn克服叶片底部的液压力和滑动摩擦力使叶片缩回,而Ft则会使叶片产生弯曲,同时使叶片压紧在叶片槽的壁面上,增大了叶片缩回时的摩擦力,使叶片运动不灵活。压力角越大Ft也越大,当Ft达到一定程度,会造成叶片在槽内运动困难甚至卡死。为了避免压力角过大对叶片运动产生的不利影响,一般将叶片沿旋转方向向前倾斜一个角度,使实际压力角(-)减小,以减小切向分力对叶片运动的影响,一般取=13。l由于叶片是沿旋转方向向前倾斜一个角度安放,所以对已经装配完毕的叶片泵不能反方向旋转。l现代又从理论上分析了上述推论存
9、在缺陷,从实践上也证明了当叶片径向放置时叶片泵仍能正常工作。由于沿袭了以前的结构,目前中低压叶片泵多数还是采用叶片槽前倾布置。l3 3、径向液压力、径向液压力l由于双作用叶片泵的吸、压油窗口对称布置,作用在转子以及轴承上的径向液压力时平衡的,因此,双作用叶片泵又称卸荷式或平衡式叶片泵。l4 4、端面间隙的自动补偿、端面间隙的自动补偿l双作用叶片泵靠排油腔侧的配流盘的背面始终通高压油,使配流盘在液压推力的作用下压向定子,泵的工作压力越高,配流盘越会贴紧定子。并且,当配流盘与定子发生磨损时,可自动补偿转子的端面间隙。(四)双作用叶片泵的典型结构(四)双作用叶片泵的典型结构 l1、YB-AB-FL系
10、列叶片泵lYB-AB-FL系列叶片泵额定压力一般在7MPa左右,排量从6到36中间有6种规格。lYB A B F Ll l代表单级叶片泵;系列号,A-50系列,B-150系列,C-250系列;代表排量;压力分级,B-28MPa;安装方式,F-法兰安装式,J-脚架安装式;油口连接形式,F-法兰连接,L-螺纹连接。图图3-19 YB-AB-FL3-19 YB-AB-FL系列叶片泵系列叶片泵1、11-轴承,2、6-左右前配流盘,3-后泵盖,4-叶片,5-定子,7-泵体,8-端盖,9-传动轴,10-密封圈,12-螺钉,13-转子 l如图3-19所示。前、后配流盘与转子通过定位销定位于泵体上,一般在泵体
11、和前、后配流盘上有两个夹90角的定位孔,而定子上加工一个定位销孔,生产厂家在组装时可根据需要来装配两种转向的泵。该泵若需反方向旋转,可将定子旋转90,变换定位销的位置,再将转子连同叶片翻转过来组装。l叶片沿旋转方向前倾安放,叶片外端背面加工有倒角,可以减少杂质的影响并能使叶片与定子内曲面有良好的接触。前、后配流盘上都对称加工着吸、排油窗口,分别与泵体、泵盖上的吸、排油口连通。高压油可以通过后配流盘上的轴向通孔和环形槽通至各叶片的根部,推动叶片外伸。l2 2、YBYB1 1型叶片泵型叶片泵lYB1型叶片泵是YB型叶片泵的改进产品,两种泵的零件结构基本相同,只有少数零件作了变动,提高了泵的密封性能
12、和使用寿命。如图3-20所示,其主要由前泵体1、后泵体2、前后配流盘3和6、定子4、转子5、叶片7等零件组成。为了便于装配,配流盘、定子、转子和叶片组装在一起,用两个长螺钉固定,螺钉端部作为定位销插入泵体的定位孔内定位。图图3-20 YB3-20 YB1 1型叶片泵型叶片泵1-前泵体,2-后泵体,3-前配流盘,4-定子,5-转子,6-后配流盘,7-叶片 图图3-21 3-21 双作用叶片泵的配流盘双作用叶片泵的配流盘 l配流盘上对应于叶片根部位置,开有环形槽c,在环形槽内钻有通孔d与配流盘背面的高压油相通,保证叶片根部始终通高压油。配流盘上的两个缺口b为吸油窗口,两个腰形槽a为压油窗口,压油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叶片泵与马达 叶片泵 马达 PPT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