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绪论》PPT课件.ppt
《《心理学绪论》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绪论》PPT课件.ppt(9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基础心理学基础心理学推荐书目:推荐书目:1.彭聃龄.普通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梁宁建,心理学导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3.美格里格,津巴多著.心理学与生活(第16版).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美心理学家知道你心里正在想什么心理学就是心理咨询心理学家只研究变态的人心理学家会催眠心理学就是梦的分析心理学是骗人的东西心理学成果不过是些常识心理学就是“话疗”关于心理学的误解关于心理学的误解你需要别人喜欢并尊重你;你需要别人喜欢并尊重你;你有自我批判的倾向;你有自我批判的倾向;你有许多可以成为你优势的能力没有发挥出来,同你有许多可以成为你优势的能力没有发挥出来,同时你
2、也有一些缺点,不过你一般可以克服它们;时你也有一些缺点,不过你一般可以克服它们;你与异性交往有困难,尽管外表上显得很从容,其你与异性交往有困难,尽管外表上显得很从容,其实你内心焦急不安;实你内心焦急不安;你有时怀疑自己所做的决定或所做的事是否正确;你有时怀疑自己所做的决定或所做的事是否正确;你喜欢生活有些变化,厌恶被人限制;你喜欢生活有些变化,厌恶被人限制;你以自己能独立思考而自豪,别人的建议如果没有你以自己能独立思考而自豪,别人的建议如果没有充分的证据你不会接受;充分的证据你不会接受;你认为在别人面前过于坦率地表露自己是不明智的;你认为在别人面前过于坦率地表露自己是不明智的;你有时外向、亲切
3、、好交际,而有时则内向、谨慎、你有时外向、亲切、好交际,而有时则内向、谨慎、沉默,你的有些抱负往往很不现实。沉默,你的有些抱负往往很不现实。星座星座预言言巴纳姆效应巴纳姆效应(Barnum effect)是由心理学家伯特伦福勒于1948年通过试验证明的一种心理学现象,它主要表现为:每个人都会很容易相信一个笼每个人都会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他。即使这种描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他。即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他仍然认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述十分空洞,他仍然认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20世纪50年代,心理学家保罗米尔以著名的美国马戏团艺人菲尼亚斯泰勒巴纳姆的名字将伯特伦弗
4、瑞尔的实验结果命名为“巴纳姆效应”。巴纳姆曾经说过一句名言,任何一流的马戏团应该有能力让每个人看到自己喜欢的节目。让别人对你心生好感的最好方法是什么?心理学家认为,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就是遵循美国18世纪科学家本杰明富兰克林的教诲:“相比那些被你帮助过的人,那些曾经帮助你的人会更愿意再帮你一次。”心理学界乔恩杰克尔和戴维兰迪在1969年进行了一项特别的研究。他们首先在实验中让一些志愿者赢了一些钱。在志愿者离开实验室后不久,研究人员又找到他们说由于资金困难,希望他们把钱还回来。科学家最后要求实验者评估对研究人员的好感程度。那些把钱换回来的人产生的好感要大于另一组得以保留钱财的人。这个有意思的现象被称
5、为本杰明本杰明富兰克林效应。富兰克林效应。少女还是老妇人?岛屿岛屿明信片上明信片上的奇异的奇异场场面:面:西班牙的超西班牙的超现现实实主主义义者者萨萨尔尔瓦多瓦多达利达利 在看到一幅明在看到一幅明信片后受启信片后受启发发产产生灵感,生灵感,创创作了作了这这幅模棱幅模棱两可的画面,两可的画面,把整幅把整幅图图旋旋转转9090度你会度你会发现发现其中的奥秘。其中的奥秘。有个婴儿,你看到了吗?鲁宾的面孔鲁宾的面孔/花瓶幻花瓶幻觉:你看的是一个你看的是一个花瓶花瓶还是两个是两个人的人的头的的侧面面像像埃斯切尔埃斯切尔的不可能的不可能的盒子:的盒子:比利时艺术比利时艺术家马瑟家马瑟黑黑梅克,梅克,从荷从
6、荷兰平面造型兰平面造型艺术家艺术家M.C.M.C.的一幅画中的一幅画中吸取灵感,吸取灵感,创造了一个创造了一个不可能存在不可能存在的盒子的实的盒子的实物模型。物模型。-你能看到多少张脸?画中画 据说能够看见九张脸的人智商有一百八十分。直的?圆的?生活中的心理学生活中的心理学人是如何感知光亮和颜色的?人是如何感知光亮和颜色的?是什么使人们有所不同?是什么使人们有所不同?记忆是怎样存储在大脑中的?记忆是怎样存储在大脑中的?如何教会一条狗听从命令?如何教会一条狗听从命令?为什么我的工作使我这么沮丧?为什么我的工作使我这么沮丧?为什么我在每次考试之前都生病?为什么我在每次考试之前都生病?被告在犯罪的时
7、候是精神失常吗?被告在犯罪的时候是精神失常吗?该课程知识体系划分:其一是绪论部分。其一是绪论部分。包括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的实质,心理学研究的领域、分支,学习心理学的意义等内容。其二是认知心理。其二是认知心理。包括注意、感觉与知觉、记忆、思维与想象等内容。其三是人格心理。其三是人格心理。包括情绪、需要与动机、气质与性格、能力等内容。第一章第一章 绪论绪论本章要点:本章要点:1.1.心理学的科学概念及其研究对象心理学的科学概念及其研究对象 2.2.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与任务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与任务 3 3.心理学的实质心理学的实质,即即科学的心理观科学的心理观 4 4.心理学流派简介心理学流派简介
8、5 5.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和研究方法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和研究方法心理学是怎样一门科学?心理学(英文名称Psychology)是研究人和动物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第一节第一节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根据心理现象的共性和个性一般把人的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人格)心理、心理状态三个方面。心心理理现现象象心理过程心理过程 个性心理个性心理心理状态心理状态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感知、记忆、想象、思维喜怒哀乐目的性、克服困难动力系统动机、需要、兴趣、信念心理特征系统气质、性格、能力自我系统自我认知、体验、调控积极的心理状态消极的心理状态1.心理过程认识过
9、程 是人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思维、想象等,它贯串于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之中。情感过程 是人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产生的主观感受和体验,表现为对认识对象的一种态度。情感过程总是伴随在我们的认识过程中。对同一事物形成不同的认知,往往就会导致不同的情绪体验。意志过程 是自觉地确定目标并克服困难力求加以实现的心理过程。(肖申克的救赎)。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总会不同程度的贯穿于我们的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总会不同程度的贯穿于我们的任何心理活动中,而且彼此间总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任何心理活动中,而且彼此间总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2.个性心理(
10、人格心理)人格心理是在长期的心理活动和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它反应的是一个人的总的精神面貌,而且每个人的人格都是其稳定性、整体性和差异性。人格心理的三系统:动力系统(个性倾向性:动机、需要、兴趣、信念)心理特征系统(稳定的心理特征:气质、性格、能力)自我系统(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调控)说明:个性不等同于性格。3.心理状态心理状态是指人在某一时间段出现的相对稳定的持续状态。如:注意、灵感、疑惑等。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心理状态的关系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特征是在心理过程进行中形成和表现形成和表现的。心理过程的形成受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特征的影响和制约影响和制约。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特征也是密切联系的。心理
11、状态具有稳定性,但更具有可变性;个性心理特征则更显示出稳定性。(演变:演变:漫不经心粗心大意;影响:影响:内向、自尊自责)24第二节第二节 心理学性质、任务与研究取向心理学性质、任务与研究取向一、心理学的性质一、心理学的性质 按照人的属性,可把人学分为人的自然科学、人的社会科学和人的精神科学三大类。尽管心理学基本上属于人的精神科学的范畴,而如按科学的二分法,就不宜简单地将心理学归入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确切地说,确切地说,心理学是一门介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中间科学、边缘科学、交叉科学。25二、心理学的任务二、心理学的任务 1.1.描述描述 心理科学研究的最基本的目的在于其对研究对象的特点和状况
12、作出准确的描述。这是进行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基础。例如,在心理与教育研究中经常需要描述被试的思维发展水平、学生的能力状况、被试的性格特征等基本情况。26 2.2.解释解释 这个目的的作用是对心理和教育现象的活动过程与特点的形成原因、发展变化以及相互关系等做出说明。如果说描述是解决“是什么”的问题的话,那么解释就是说明“为什么”。27 3.3.预测预测 科学理论是正确预测的重要工具。例如,根据行为主义“强化理论”,研究者可以预测,如果某一行为在发生之后受到奖励,就会怎加这一行为发生的概率。28 4.4.控制控制 控制就是根据科学理论操纵研究对象某一变量的决定条件或创设一定的情境,使研究对象产生理论预
13、期的改变或发展。例如,欲增加儿童的助人行为,就可依据强化原理,通过对偶然出现的助人行为的奖励,达到助人行为频率增加的目的。(一)构造主义心理学派1.主要代表人物:铁钦纳、冯特铁钦纳、冯特冯特,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心理学实验室,成为科学心理学科学心理学的标志,也因此被誉为:“心理学之父心理学之父”。2.2.主要观点主要观点: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意识研究对象是意识经验,经验,主张采用实验内省法分析意识的内容实验内省法分析意识的内容或构造,或构造,并找出意识的组成部分以及它们如何连结成各种复杂心理过程的规律。三、心理学研究取向(二)机能心理学派1.代表认为:詹姆士2.主要观点:强调心理现
14、象对客观环境的适对客观环境的适应和功用。应和功用。他主张人的心理是一个整体,不能分割为各个元素,也不能划分为各个阶段,而意识是一条连续不断的“思想流”或“意识流”,因此,不能把意识看作为是元素的集合。(三)行为主义心理学派1.代表人物:华生 2.主要观点:主张心理学应该屏弃意识、意象等太多主观的东西,只研究所观察到的研究所观察到的(行为)(行为)并能客观地加以测量的刺激和反应。他认为人类的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环境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模式。(四)格式塔心理学派1、代表人物:魏特曼、考夫卡和柯勒2、主要观点:强调整体的观点,重视各部分之间的综合,认为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五)精神分析心理学派1、代表
15、人物:弗洛伊德2、主要观点:弗洛依德的潜意识理论、梦的学说、泛性论等,构成了精神分析的系统概念。3、评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是心理学百余年史中唯-一个经久不衰的心理学派,它的许多理论至今仍在心理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六)1、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2、主要观点:认为每个人都有巨大的潜能,心理学的作用就在于如何促进个人的潜能和价值得到最大的开发,从而达到自我实现的境界。人本主义被称为心理学中的笫三思潮。心理学中的笫三思潮。人本主义心理学派(七)认知主义心理学派1、主要代表人物:奈塞和西蒙2、主要观点:认为人的行为主要决定于认识活动,人对外界的认知实际就是一种信息的接受、编码、操作、
16、提取和使用的过程。为此认为,认知心理学就是要研究人类认识认知心理学就是要研究人类认识的信息加工的过程,提供信息加工的模型。的信息加工的过程,提供信息加工的模型。心理学历史上最卓越的十位心理学家WilhelmWundt,18321920冯特WilliamJames,1842-1910詹姆士Freud,1856-1936弗洛伊德JohnWatson,1878-1958华生IvanPavlov,1849-1936巴浦洛夫HermannEbbinghaus,1850-1909艾宾浩斯JeanPiaget,1896-1980皮亚杰BurrhusFSkinner,1904-1990斯金纳AlfredBin
17、et,1857-1911比奈GustavFechner,1801-1887费希纳第三节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原则l一、心理学的研究原则l客观性原则客观性原则l发展性原则发展性原则l系统性原则系统性原则l实践性原则实践性原则l教育性原则教育性原则l伦理性原则伦理性原则l二、心理研究的主要方法l观察法观察法(observationmethod)l自然条件下对行为进行系统观察分析而得出规律l适用条件:l优点:保持自然性和客观性l缺点:l难以重复验证l难以精确分析l研究现象没有出现l观察容易各取所需第三节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原则l测验法测验法(measurementmethod)l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
18、(量表)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l基本要求:l信度:测验的可靠程度l效度:测验的有效性l优点:l对心理现象进行量化分析l同时分析多个变量的相关l缺点:难以推出因果性的结论第三节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原则l实验法实验法(experimentalmethod)l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l种类:l实验室实验:借助专门的实验设备l自然实验:在正常的生活情境中进行l实验变量: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l优点:l设计严密,具有可重复性l研究有主动性,可得出因果结论第三节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原则l个案法个案法(casemethod)l对某个人进行深入而详尽的观察与研究,以便发现影响某种行为和心理现象
19、的原因。l优点:收集资料深入详尽l缺点:适合个别情况,难以推广运用l其它l调查法l临床法l作品分析法第三节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原则第第四四节节心心理理的的实实质质一、心理的发生一、心理的发生从种系发生的角度看,凡具有一定神经系统的动物都有相应的心理活动。也就是说,动物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在机体上出现了神经系统,就开始出现了简单的心理现象。人脑是经历了漫长生物进化的结晶,经过了数人脑是经历了漫长生物进化的结晶,经过了数次极为重要的进化发展阶段次极为重要的进化发展阶段。总结:总结:作为心理活动的反映形式与先前的反映形式有三个不同的特点:(1)不仅能对刺激物本身的性质作出生物学意义的反应,而且能对刺激物
20、的信号作出反应;(2)作为心理的反映形式不是生来就有的,它是在个体的生活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与本能不同;(3)心理的反映是随着神经系统的出现而出现,发展而发展的。二、发展的规律二、发展的规律如:儿童动作的发展(整体到局部;中央到边缘;上到下;大肌肉到小肌肉;无意识到有意识);儿童道德的发展(他律到自律;效果到动机);思维的发展三、科学的心理观三、科学的心理观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1、人的心理是物质运动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心理的器官。u现代科学研究积累的资料增加了佐证现代科学研究积累的资料增加了佐证说话中枢在额叶,受
21、损伤就不能说话或说不出成句的话,也不能很好地根据言语信息调节自己的行动。阅读中枢在枕叶,受损伤,随视觉正常,但看不懂文字的意思。边缘系统受损,情绪活动、内脏器官的活动、短时记忆、寻食、防御、生殖行为均受到影响。从清醒安静到深睡:波动。2、心理现象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心理现象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u只有客观事物作用于脑,才有心理现象。u心理现象来源于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实(自然和社会)u人的心理来源于客观现实,主要是社会现实 人的心理发展主要受到社会生活条件的影响,具有明显的社会性。(兽孩)3 3、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按照内容来说是客观的,按照形式来说
22、是主观的。4 4、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积极能动的积极能动的四、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四、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一)神经元(一)神经元结结 构:构:功功 能:能:u兴奋的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u整合的功能:整合各方面传来的兴奋,使之加强、减弱和抑制u传导的功能:把整合后的信息,以神经冲动的形式经由轴突传向下一个神经元。神经元兴奋和冲动的传导有两种形式:电传导:同一神经元内的传导化学传导:神经元之间的传导二、突触(二、突触(SynapsSynaps)一神经元与另一神一神经元与另一神经元特化的相接触经元特化的相接触部位,是神经元在部位,是神经元在
23、机能上发生联系的机能上发生联系的部位,是信息传递部位,是信息传递与整合的关键。与整合的关键。三、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三、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一)神经冲动的化学传导(一)神经冲动的化学传导 神经冲动在突触间的传递,是借助于神经递质神经冲动在突触间的传递,是借助于神经递质(neuro-trans-mitters)来完成的。来完成的。这种以化学物质为媒介的突触传递,是脑内神经元化学物质为媒介的突触传递,是脑内神经元信号传递的主要方式信号传递的主要方式。(二二)神经冲动的电传导神经冲动的电传导v神经冲动的电传导是指神经冲动在同一细胞神经冲动的电传导是指神经冲动在同一细胞内的传导。内的传导。v神经冲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心理学绪论 心理学 绪论 PPT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