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学-第三章 染料和颜料.ppt





《工艺学-第三章 染料和颜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艺学-第三章 染料和颜料.ppt(15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三章第三章 染料和颜料染料和颜料3.1 概述概述3.2 染料染料3.2.1 偶氮染料偶氮染料3.2.2蒽醌染料蒽醌染料3.2.3其他类型染料其他类型染料3.3颜料颜料3.3.1有机颜料有机颜料3.3.2无机颜无机颜13.1 概述概述3.1.1染料与颜料的概念染料与颜料的概念(有机)染料(有机)染料*:染料是指在一定介介质质中,能将纤纤维维或其他基质获得鲜明、均匀和坚坚牢牢色色泽泽的有有色色有有机机化化合合物物。颜颜料料*:颜料是一种具有装装饰饰和和保保护护作用,不不溶溶于水和一般有机溶剂的有有机机或或无无机机有有色色化合物。2有机染料和颜料的应用有机染料和颜料的应用染料的应用途径染料的应用途
2、径*:染色染色:着色着色:涂色涂色:染料主要的应用领域:染料主要的应用领域:主要用于纺纺织织物物的染色和印花,同时也广泛地应用于塑料、橡胶、油墨、皮革、食品、造纸等工业。颜料的应用途径颜料的应用途径*:主要是着色着色。颜料的应用领域:颜料的应用领域:主要是油油墨墨,约占颜料产量的三分之一,其次为涂料、塑料、橡胶等工业。同时,在合成纤维的原浆着色,织物的涂料印花及皮革着色中也有比较广泛的应用。3染料与有机颜料的差别染料与有机颜料的差别*:溶解性不同:对被染的基质亲和力不同:使被染的基质着色结合方式不同:对产品的性能要求不同:应用对象和途径不同:43.1.2 有机染料与颜料的发展史有机染料与颜料的
3、发展史天然染料:4、5千年的历史染料工业的历史应该从1856年第一个合成染料苯胺紫(苯胺紫(Perkin)开始。随着合成纤维的快速发展,更促进了各类染料的发展。寻找最佳的制备路线和最经济的应用方法最佳的制备路线和最经济的应用方法;染料和颜料在新的非染色领域(如功能染料)的应用也变得越来越重要。53.1.3分类和命名分类和命名一、分类一、分类 1.1.染料的分类染料的分类来源分类:来源分类:天然染料、合成染料应应用用分分类类:根据染料的应用性质、使用对象、应用方法来分类。结结构构分分类类:根据染料共轭发色体的结构特征进行分类。6直接染料(direct dyes)酸性染料(acid dyes)冰染
4、染料(azoic dyes)活性染料(reactive dyes)阳离子染料(cationic dyes)分散染料(disperse dyes)还原染料(vat dyes)硫化染料(sulphur dyes)金属络合染料(pre-metallised dyes)缩聚染料(polycondensation dyes)等。7偶氮结构(N=N)蒽醌(A/Q)结构,分子中蒽醌结构:靛系染料:如靛蓝,硫靛。硫化染料,具有复杂的含硫结构。酞菁(PC)结构染料,分子中含有酞菁结构。多甲川染料(菁系染料),在分子共轭体系中,含有(CC)。芳甲烷染料,包括二芳甲烷和三芳甲烷染料。硝基和亚硝基染料,在染料中,硝基
5、为共轭体系关键组成部分。杂环染料,分子中含有杂环结构。82.颜料的分类颜料的分类根据组成组成分类:无机颜料、有机颜料两大类。按照化学结构化学结构分类:无无机机颜颜料料又可分为铁系颜料、铬系颜料、铝系颜料、锌系颜料、金属颜料、磷酸盐系颜料、铝酸盐系颜料等等。有有机机颜颜料料则可分为偶氮颜料色淀、酞菁颜料、还原颜料和其他多环颜料等。根据颜料的颜色颜色进行分类:根据颜料功功能能分类:可以分着色颜料、防锈颜料、体质颜料和特种颜料。从生产和应用角度考虑,一般无机颜料是按照颜色进行分类,有机颜料是以化学结构进行分类的。9二、命名二、命名专用的染料名称 我国对染料采用统一命名法,国内一直应用的命名法分三段制
6、:1)、冠首(染料分类);2)色称(表示主色其前缀可加形容词、功能词);3)冠尾(英文表示色光+数字表示色光强度)。例如:酸性 嫩 黄 2 G 冠称 形容词 色称 色光强度 冠尾冠首为染料分类中的名称:如酸性、活性、分散等;形容词为:艳、嫩、深、坚牢、耐晒等;色称:为常用的色彩;冠尾:选用的是色称中英文的字头,称为次色或色光的偏向表示方式。10直 接 耐 晒 荧 光 嫩 黄 7 G FF 染料类别 功能词 形容词 色称 色光数量级 色光 荧光强例:-染料类别 形容词 色称 厂名或地域 色光国内染料分类基本上是以国国际际染染料料索索引引号号(即C.I.NO:索引号)排列。该索引囊括了国内外所有已
7、生产的染料品种,是最大的染料数据库。查找一只染料需要具备几个条件,如:1)、生产国别、公司;2)、染料类型;3)产品名称;4)、染料索引号。113.1.4光与染料颜色光与染料颜色一、光与色染料的颜色不仅和染料分分子子本本身身结结构构有关,也与照射在染料上的光线性质有关光线性质有关。无色、白色、黑色、灰色;只有当物体选选择择吸吸收收可见光中某一波段的光线而反射其余各波段光线时,物体才显现某种颜色颜色。我们感觉到的物体的颜色,不是吸收光波长的光谱色,而是反反射射光光作用于人眼的视觉现象,也就是被吸收光的补色补色。121314二、吸收光谱二、吸收光谱 染料的颜色是染料在稀溶液中对光的选择特性,而且这
8、种特性一般都用可见光的吸收光谱曲线吸收光谱曲线来表示log(I0/I)CL I0为入射光强度,I为透射光强度,为吸光度(或称摩尔消光系数(L/mol cm),C为溶液浓度(mol/L),L为比色池厚度(cm)。为溶质对某特定波长光的吸收强度的量度,的最大值(max)以及出现max最大值时的波长(max)为该物质吸吸收收带带的的特特征征值值,最大吸收波长(max)的补色即为染料的基本颜色。15吸收光谱的应用*红移(bathochromic shift)或叫深色效应 紫移(hypsochromic shift)或叫浅色效应 增色效应(hyperchromic effect)减色效应(hypochr
9、omic effect)16171819202122233.2 染料染料3.2.1 偶氮染料偶氮染料定义*:偶氮染料是分子中含有偶氮基(-N=N-)发色团发色团染料的总称。通常还具有羟基或氨基等助发色团助发色团;染料与相应的醌腙表现出苯型-醌型的互变异构现象。一、重氮化和偶合反应一、重氮化和偶合反应241.1.重氮化反应重氮化反应由芳香族的伯伯胺胺(重氮组分)与亚亚硝硝酸酸作用,生成重重氮化合物氮化合物的反应,称为重氮化反应。由于亚硝酸不稳定,通常用盐酸或硫酸等无机酸与亚硝酸钠反应,使生成的亚硝酸立刻与芳伯胺反应。Ar-NH22HX+NaNO2-Ar-N=N-X+NaX+2H2O25重氮化合物
10、性质重氮化合物性质:重氮化合物随pH值的变化,而具有多种结构形式 重氮化合物遇光照射或受热容易分解,在酸性介质中反应如下:Ar-N+NCl-+H2O ArOH +N2 +HCl在碱性介质中重氮化合物分解加速分解加速,产物复杂。干燥时受热或震动、摩擦会剧烈分解发生爆炸。26工业生产中重氮化反应的实施*芳胺的分析测试 酸的品种和用量:工业生产中常用的有盐酸和硫酸,其中盐酸使用较多。原因?使用过量的盐酸且盐酸浓度一般不能大于20?温度:碱性强强的芳胺,其重氮盐易于分解,反应可在低温下进行(010)。碱性弱弱的芳胺和芳胺磺酸盐,其重氮盐较稳定,反应温度可略高(1030)。浓度:工业生产中,重氮化浓度范
11、围通常为0.10.4mol/L。亚硝酸钠用量、加入速度和反应终点:在重氮化反应中,亚硝酸钠用量要略保持过量,不足会引起自身偶合。加入速度:与芳胺结构有关反应终点:保证足够的酸度和亚硝酸钠用量 搅拌速度:重氮盐溶液中杂质的清除:272.偶合反应偶合反应芳香族重氮盐和酚类、芳胺作用,生成偶氮化合物的反应叫偶合反应。此时,酚类和芳胺称为偶合组分。Ar-N=N-Cl+Ar-OH A r-N=N-A r-OHAr-N=N-CI+Ar NH2Ar-N=N-Ar-NH2 偶合反应是一个亲电子取代亲电子取代反应 偶合反应速度与重氮组分、偶合组分的性质有较大的关系。重重氮氮组组分分芳核上吸吸电电子子取取代代基基
12、的存在。如硝基、磺酸基、羰基、氯等,可增增大大偶偶合合能能力力;反之,芳核上有给电子基存在,如甲基、甲氧基等可使偶合能力减弱。偶偶合合组组分分上具有吸电子取代基存在时,反应不易进行,相反如有给电子取代基给电子取代基存在时,可使偶合反应容易容易进行。同时,偶合反应速度还与介质的pH,反应温度及空间障碍等因素有关。28工业生产中偶合反应工艺的实施*偶合组分的分析和测试 偶合组分溶液或悬浮液的配制 介质的pH值:通常用加入缓冲剂的方法来稳定pH值。反应温度:碱性介质温度低,酸性介质温度稍高 反应物浓度:0.1-0.25mol/l 加料速度:与反应速度相匹配搅拌强度:强烈搅拌 偶合反应终点的控制:渗圈
13、实验 29二、主要品种结构和性能二、主要品种结构和性能1.1.水溶性偶氮染料水溶性偶氮染料*水溶性偶氮染料分子中含有氨氨基基和和羟羟基基等能形成氢氢键键的基团以及磺磺酸酸基基、季季铵铵盐盐等水溶性水溶性基团。一般酸性、直接、活性、阳离子等染料中的偶氮型都属于水溶性偶氮染料该类染料在水介质中进行染色水介质中进行染色广泛用于羊毛、丝绸、棉、麻、聚酰胺纤维、聚丙烯脂纤维及皮革等染色。30酸性染料酸性染料*定定义义:酸性染料是一类在酸酸性性介介质质中中进进行行染染色色的染料。染料分子中大多含有磺酸基磺酸基,色泽鲜艳,色谱齐全。分类分类:从染色条件看,可分为强酸性染料和弱酸性染料。强强酸酸性性染染料料特
14、特点点:它的分子结构简单,分子量低,水溶性好,色泽比较鲜艳,不易出现色斑及价格低廉,但耐耐洗牢度差洗牢度差。弱弱酸酸性性染染料料特特点点:在强酸性染料的基础上增增加加分分子子量量就成为弱酸性染料。其分子结构较复杂,分子量较大,对羊毛的亲和力较大,色光较深,坚牢度有所提高,且不损伤羊毛,但染料溶溶解度较低解度较低。31酸性染料的染色机理 32产品举例酸性红BG200酸性嫩黄2G33 弱酸性酱红5BK 弱酸性深蓝GR34直接染料直接染料定义*:是能将棉、麻等纤维素纤维在盐盐类类电电解解质质的存在下直接染色的水溶性染料,凭借染料与棉纤维之间的氢键和范德华力结合氢键和范德华力结合而成。分类:其结构母体
15、有偶氮型、蒽醌型、酞菁型等。直接染料可分为普通型、耐晒型、后处理型三类。特点:直接染料的构型具有线线型型、共共平平面面的特征,具有较长的共轭系统,该类染料对纤维有较较大大的的亲亲和和力力。但耐晒、耐洗牢度差。35直接染料与纤维反应的原理:直接染料染棉织物是通过染料对纤维素纤维的亲亲和和力力直接上染,即通过分分子子间间力力和和染料与纤维形成氢键染料与纤维形成氢键而结合上染在织物上。直接染料主要用于棉、粘胶等纤维素纤维及再生纤维素纤维的染色,也可以对蛋白质纤维、锦纶等进行染色。染色方法有浸染和卷染,常用的是浸染。加入电解质有利于上染百分率的提高,起促染作用。36直接橙S直接冻黄G直接耐晒黄RS37
16、直接耐晒红玉BBL38活性染料定义*:它是一类能与纤维发生化学反应化学反应的染料。染料分子中含有能与纤维素中羟基羟基和蛋白质纤维中氨基氨基发生反应的活性基团,染色时与纤维形成化学键化学键结合,生成“染料-纤维”化合物.特点:活性染料具有色泽鲜艳,匀染性良好,耐洗性好,色谱齐全,应用方便和成本较低等优点。应用:广泛用于棉、粘胶、丝绸、羊毛等纤维及其混纺织物的染色和印花。39结构*:活性染料的分子结构由母母休休染染料料与活活性性基基两部分组成。母母体体染染料料:主要是偶氮类和蒽醌类,但也有少数其他类型,如酞菁类、噁嗪类等。活性基活性基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通过杂杂环环活活性性基基的亲亲核核取取代
17、代反应与纤维固着的类型,如三聚氯氰型、氯嘧啶型等;另一类是通过脂脂肪肪族族活活性性基基的亲亲核核加加成成反反应应与纤维固着的类型,如乙烯砜型、羟乙基砜硫酸酯型等。40第一类活性基活性染料染色机理第一类活性基活性染料染色机理*:纤维素纤维首先和染浴中的碱碱作用生成纤维素负负离离子子,然后与活性染料中的活性基卤原子发生亲核取代亲核取代反应而染色。染色条件与活性基有关41活性艳红X-3B活性艳红PN-B它们的色泽鲜艳,耐洗性能好,耐晒牢度4-5级,主要用于棉、麻、粘胶纤维及其混纺织物的染色,也可用于蚕丝、羊毛、锦纶染色和丝绸印花等。42第二类脂肪族活性基活性染料染色机理第二类脂肪族活性基活性染料染色
18、机理*由于砜基有吸电子效应,使-碳原子上正电荷密度增加,而使纤维素负离子发生亲核加成反应,生成“染料-纤维”化合物。活性金黄KN-G43活性黑KN-H它们的耐洗牢度较好,耐晒牢度56级,主要用于棉、麻、蚕丝和锦纶等织物的染色和印花。44以膦酸基为活性基的染料染色机理以膦酸基为活性基的染料染色机理*在氰胺或双氰胺的存在下,于200220热熔条件下,膦酸活性染料与纤维素反应,生成“染料-纤维”化学键。该类染色是不不需需在在碱碱性性条条件件下,可在弱弱酸酸性性或或中中性性条件下,与分散染料-热熔法染涤棉混纺织物,且有良好耐酸性和耐碱性水解的性能。善施安黄T-4G452.不溶性偶氮染料不溶性偶氮染料定
19、义:不溶性偶氮染料又称冰染染料,它是由重氮组分与偶合组分在纤维上反应在纤维上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偶氮染料而进行染色。因为重氮化、偶合过程都是在加冰冷却下进行的,所以这一染色法称冰染法,用来生成这些染料的化合物统称为冰染染料。特点:冰染染料色泽鲜艳,色谱齐全,耐晒和耐洗性良好,价格低廉,但耐摩擦牢度较差。应用:主要用于棉织物的染色和印花。分分类类*:按照其使用形式可分为:色色酚酚和和色色基基,这两类都以独立的形式作为成品;另外还有快快色色素素类,也就是稳定重氮盐化合物与偶合组分的混合物。46色酚*色酚是冰染染料的偶偶合合组组分分,由于染色时首先应把纤维浸到偶合组分溶液中,故偶合组分溶液又称打底剂
20、打底剂。大多数为不不含含磺磺酸酸基基或或羧羧基基等水溶性基团,而含含有有羟羟基基的化合物。色酚大体可分为-萘酚类和乙酰乙酰苯胺类等。-萘酚类又称色酚-AS。其基本结构为 47乙酰乙酰芳胺类型的色酚,偶合后可生成黄色染料,弥补了-萘酚类色酚缺少的黄色染料品种,使得色谱齐全。色酚AS-G 48色基*色基是冰染染料的重重氮氮组组分分,又称显显色色剂剂,是不含磺酸基或羧基等水溶性基团,而带有卤素、硝基、氰基、芳氨基、砜基等取代基的芳芳胺胺类类化化合合物。物。它们所标记的颜色的名称是与色酚AS偶合生成的颜色,并不代表仅能生成该颜色的染料,与不同的色酚偶合可得不同的颜色。色基应用时较为复杂,必须进行重氮化
21、,立立刻刻使使用。用。后来染料工作者发展了稳稳定定的的重重氮氮盐盐(色色盐盐),使用时只需将色盐溶解,直接用来显色,简化了染色过程。49红色盐GGD黑色盐K50快色素类快快色色素素类类是特制的稳定重氮盐与色酚的混混合合物物,二者不发生反应,但在印花后经酸化或汽蒸等手段而显色生成染料,直接用于印花,不需经过打底和显色。工业生产的有快色素、快胺素、快磺素快色素、快胺素、快磺素三类。快快色色素素是用碱碱处处理理重氮盐而得的反反式式重重氮氮盐盐(稳定重氮盐)与色酚的混合物色酚的混合物.印花时需用汽汽蒸蒸后在酸酸性性浴中显色或通过含酸的蒸汽来显色,但其稳定性差,对酸高度敏感,不宜久藏。例如,快色素大红3
22、R51快快胺胺素素是用伯胺或仲胺与重氮盐制得的重重氮氮氨氨基基化化合合物物与与色色酚酚的的混混合合物物,其稳定性好,且发色速度谐调,可以简便地进行由黄色至黑色等多种印染。应用时也需汽蒸后用酸显色。例如,快胺素棕IR52快快磺磺素素是亚硫酸钠与重氮盐作用生成稳定的重重氮氮磺磺酸酸盐盐的的混混合合物物。在蓝色至黑色系列中有较好的品种。应用时需用重铬酸钾氧化,再用汽蒸而显色。例如,快磺素深蓝G533.偶氮分散染料偶氮分散染料*分散染料是染料分子比较小,结构中不含有离离子子化化基基团团,于水中呈分散微粒状态,凭借分散剂的作用使其成为低水溶性的胶体分散液而染色。主要用于醋酸纤维、聚酯纤维等人造纤维的染色
23、。从化学结构上看,分散染料可分为偶氮类、蒽醌类、硝基类、次甲基类等,其中偶氮类分散染料约占分散染料的60。按应用性能又可分为E(低温染色),S(高温染色),SE(中温染色)三个类别,E型分散染料适合于竭染,它的匀染性能好,但耐热性能差。S型分散染料适用于高温热熔染色,耐升华牢度好;SE型分散染料性能介于二者之间。54分散染料的商品化*商品分散染料的性能要求:同时满足分散性、细度和稳定性三个方面的要求。即:染料在水中能迅速分散,成为均匀稳定的交替状悬浮液;染料颗粒直径在1um左右;染料在放置和高温染色时不发生凝聚或焦油化现象等。该类染料商商品品化化,必须经过研研磨磨及及微微粒粒化化操作,并添加阴
24、离子型或非离子型分分散散剂剂及胶胶体体保保护护剂剂配合使用等加工后处理。操作:一般是将染料、助剂(主要是分散剂)与水混合均匀,配成浆状液,送入砂磨机进行砂磨,直到取样观察细度并进行扩散性能测试合格,然后喷雾干燥,再经混配、标准化,达到商品规格。55单偶氮型分散染料通式:R1、R2为氢、羟基、氰基、酯基等;X1、X2、X3为氢、卤素、硝基、烷砜基、氰基等吸电子基团;X4、X5为氨基或取代氨基、羟基或烷氧基等给电子基团。分散黄棕S-2REL 564.金属络合偶氮染料金属络合偶氮染料二价和三价金属离子(Cr,Co,Cu,Ni,Fe等)与偶氮染料中偶氮基的邻位基团(-OH、-COOH等)形成螯合物的一
25、类染料,统称为金属络合偶氮染料。由于配位数为4的Cu 2+和配位数为6的Cr 3+、Co+形成的配合物稳定,所以其应用较为广泛,结构特点如下:57该类染料是通过酸性染料染色后,用某些金属盐(如Cr,Cu等)为媒媒染染剂剂进行处理,而在织织物物上上形形成成络络合合物物;或者是直接将金属原子(如Cr,Co等)引入染料母体,形成染料的络合物。由于金属络合物的形成,其染品耐晒、耐光、耐洗、耐摩擦等性能优良。如果金属原子与染料母体直接形成络合物,就不需采用媒染剂处理。其中1:1型金属络合染料的络合应在酸性介质中进行,常用络合剂有甲酸铬,反应可在常压回流下进行,反应时间较长,如用加压法,反应时间可缩短。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艺学-第三章 染料和颜料 工艺学 第三 染料 颜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