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学与矿物学1.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地质学与矿物学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质学与矿物学1.ppt(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地地质质学学与与矿矿物物学学课堂作业二、三北京科技大学资源工程学院谢玉玲读褶皱地区地形地质图读图一、目的要求1.巩固有关岩石、地质年代及地层系统、地质构造、地形巩固有关岩石、地质年代及地层系统、地质构造、地形地质图等方面的知识。地质图等方面的知识。2.初步掌握阅读地形地质图的方法和步骤。初步掌握阅读地形地质图的方法和步骤。3.掌握各种地层接触关系和不同的褶曲类型在地形地质掌握各种地层接触关系和不同的褶曲类型在地形地质图上的表现。图上的表现。4.掌握褶曲形态特征和褶曲的描述方法。掌握褶曲形态特征和褶曲的描述方法。二、实验内容1.1.分析暮云岭地区出露的地层及地层接触关系分析暮云岭地区出露的地层及
2、地层接触关系分析暮云岭地区出露的地层及地层接触关系分析暮云岭地区出露的地层及地层接触关系2.2.分析暮云岭地区褶皱构造类型、特点及褶皱分析暮云岭地区褶皱构造类型、特点及褶皱分析暮云岭地区褶皱构造类型、特点及褶皱分析暮云岭地区褶皱构造类型、特点及褶皱要素产状。要素产状。要素产状。要素产状。3.3.分析该地区地质发展简史。分析该地区地质发展简史。分析该地区地质发展简史。分析该地区地质发展简史。三、实验设备与材料 1.1.1.1.必要的图必要的图必要的图必要的图件和相关的资料件和相关的资料件和相关的资料件和相关的资料 2.2.2.2.直尺、三角板、量角器、铅笔。直尺、三角板、量角器、铅笔。直尺、三角
3、板、量角器、铅笔。直尺、三角板、量角器、铅笔。四、实验基本要求(一)(一)(一)(一)分析描述褶皱的方法和步骤分析描述褶皱的方法和步骤分析描述褶皱的方法和步骤分析描述褶皱的方法和步骤区区分分背背斜斜和和向向斜斜根据核部地层和两侧地层分布情况来区分。如核部为老地层,两侧依次对称排列着新地层者为背斜。核部为新地层,两侧依次对称排列着老地层者为向斜。确确定定两两翼翼产产状状如果地质图上已标有产状符号,则可直接读出两翼产状,否则可根据同一岩层出露宽度的差异,定性地确定两翼倾角的相对大小。同时要考虑两翼产状是否发生倒转。推推测测轴轴面面产产状状如果两翼倾向相反且倾角大致相等,则表明轴面直立;除此以外,轴
4、面都是倾斜的。无论是背斜或向斜,其轴面均与缓翼倾向一致。枢纽及褶曲轴(轴线)的认识枢纽及褶曲轴(轴线)的认识()枢纽产状的认识如果褶曲两翼同一岩层沿走向互相平行,则枢纽水平。如果褶曲两翼同一岩层面沿走向相交呈“V”字形,则尖端指向倾伏方向的为背斜,相反为向斜;()褶曲轴(轴线)的认识在地形平坦的情况下,通过褶曲倾伏端或平分褶曲核部地层各点连线求得。此线所示方向即代表褶曲延伸方向,轴线的长短说明褶曲延伸的长短。确确定定褶褶曲曲的的形形成成时时代代:可根据地层间的角度不整合关系来确定。即褶皱形成于不整合面之上最老地层时代与不整合面下最新地层时代之间。分分析析完完褶褶曲曲之之后后,应应按按如如下下顺
5、顺序序进进行行描描述述:褶曲名称(地名加褶曲性质)、褶曲的延伸方向、组成核部的地层、两翼的地层及产状、轴面产状、枢纽倾伏方向及褶曲形成时代等。五、报告格式:读读幕云岭地区地形地质图读图报告幕云岭地区地形地质图读图报告班级_姓名_一、地层一、地层地层代号地层代号地层单位地层单位岩性描述岩性描述厚度(厚度(m)第四系未固结的砂、砾、粘土等角度不整合接触角度不整合接触二叠系红色砂岩夹黑色页岩120整合接触整合接触中石炭统厚层石灰岩、白云质灰岩50整合接触整合接触下石炭统中厚层状生物碎屑灰岩45平行不整合接触平行不整合接触中奥陶统厚层中厚层白云质灰岩未见底二、构造二、构造褶皱构造褶皱构造:1)幕云岭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质学 矿物学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