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复杂控制系统PPT讲稿.ppt
《常见的复杂控制系统PPT讲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的复杂控制系统PPT讲稿.ppt(1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常见的复杂控制系统第1页,共130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2.1 串级控制系统 基本原理、结构与性能分析基本原理、结构与性能分析 串级控制系统设计及工程应用串级控制系统设计及工程应用 串级控制系统抗积分饱和串级控制系统抗积分饱和 串级控制系统的变型串级控制系统的变型第2页,共130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 基本原理、结构与性能分析u基本概念和系统结构 串级控制系统(Cascade Cont ro1System)是一种常用的复杂控制系统,它根据系统结构命名。它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控制器串联连接组成,一个控制器的输出作为另一个控制器的设定值,这类控制系统称为串级控制系统。第3页,共130页,
2、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图2-1 串级控制系统原理方框图第4页,共130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第5页,共130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p主调节器(主控制器):根据主参数与给定值的偏差而动作,其输出作为副调节器的给定值的调节器。p副调节器(副控制器):其给定值由主调节器的输出决定,并根据副参数与给定值(即主调节器输出)的偏差动作。第6页,共130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p主回路主回路(外回路外回路):断开副调节器的反馈回路后的整断开副调节器的反馈回路后的整个外回路。个外回路。p副回路副回路(内回路内回路):由副参数、副调节器及所包括的由副参数、副调节器及所包括的一部分对象所组成的闭
3、合回路(随动回路一部分对象所组成的闭合回路(随动回路)第7页,共130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p主对象主对象(惰性区惰性区):主参数所处的那一部分工艺设备,主参数所处的那一部分工艺设备,它的输入信号为副变量,输出信号为主参数它的输入信号为副变量,输出信号为主参数(主变量主变量)。p副对象副对象(导前区导前区):副参数所处的那一部分工艺设备,副参数所处的那一部分工艺设备,它的输入信号为调节量,其输出信号为副参数它的输入信号为调节量,其输出信号为副参数(副变量副变量)。第8页,共130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u串级控制系统的特点p串级控制系统具有很强的克服内扰的能力。将图2-1简化为图2-
4、2 图图2-2 2-2 串级控制系统原理简化方框图串级控制系统原理简化方框图第9页,共130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其中其中(2-12-1)输出对于扰动输出对于扰动 的传递函数的传递函数输出对输入输出对输入 的传递函数的传递函数(2-22-2)(2-32-3)第10页,共130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对于一个定值控制系统,扰动造成的影响应该越小越好,而定值部分应尽量保持恒定,因此,式(2-2)越接近0,式(2-3)越接近1(令 ),则控制系统性能越好。也即用以表征克服干扰能力的式子 的值越大越好。第11页,共130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现有现有即为两个调节器传递函数的乘积。即为两
5、个调节器传递函数的乘积。如果如果,则有,则有 第12页,共130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若采用如图2-3所示单回路控制系统,可以算得其表征克服干扰能力的式子 (2-5)一般有:第13页,共130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结论:系统的开环放大倍数越大,稳态误差越小,克服干扰的能力也就越强,副调节器的放大倍数整定得越大,这个优点越显著。图图2-32-3单回路控制系统原理方框图单回路控制系统原理方框图第14页,共130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p串级控制系统可减小副回路的时间常数,改善对象动态特性,提高串级控制系统可减小副回路的时间常数,改善对象动态特性,提高系统的工作频率。系统的工作频率。
6、假定串级控制系统和单回路控制以同样的衰减率工作,即令假定串级控制系统和单回路控制以同样的衰减率工作,即令第15页,共130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显然 ,所以串级控制系统具有一定的自适应能力。能够更精确控制操纵变量的流量。可实现更灵活的操作方式。第16页,共130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 串级控制系统设计及工程应用u串级控制系统主副回路和主副调节器选择p主副回路的选择原则 副回路应把副回路应把 变化幅度大变化幅度大 最剧烈最剧烈 最频繁最频繁 等干扰包括在副回路内,充分发挥副回等干扰包括在副回路内,充分发挥副回路改善系统动态特性的作用,保证主参路改善系统动态特性的作用,保证主参数的稳定
7、数的稳定;应合理选择副对象和检测变送环节的特性,使副环可近似为应合理选择副对象和检测变送环节的特性,使副环可近似为1 1:1 1比例环节。比例环节。第17页,共130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主副对象的时间常数应适当匹配,串级控制系统与单回路控制主副对象的时间常数应适当匹配,串级控制系统与单回路控制系统相比,其工作频率提高了,但这与主副对象的时间常数选系统相比,其工作频率提高了,但这与主副对象的时间常数选择是有关的。原则是两者相差大一些,效果好一些。择是有关的。原则是两者相差大一些,效果好一些。在选择副回路时,主、副对象的时间常数比值应选取适在选择副回路时,主、副对象的时间常数比值应选取适
8、当,一般当,一般之间较合适。之间较合适。第18页,共130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当时表示很小,副回路包括的干扰因素越来越少,副回路克服干扰能力强的优点未能充分利用;当时表明过大,副回路包括的干扰过多,控制作用不及时;当时,主副对象之间的动态联系十分紧密,如果在干扰作下,主、副参数任一个先振荡,必将引起另一个也振荡,这样,两个参数互相促进,振荡更加剧烈,这就是所谓的共振效应,显然应力求避免。第19页,共130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p串级控制系统主、副被控变量的选择 选择原则如下:根据工艺过程的控制要求选择主被控变量;主被控变量应反映工艺指标。副被控变量应包含主要扰动,并应包含尽可能多
9、的扰动。主、副回路的时间常数和时滞应错开,即工作频率错开,以防止共振现象发生。主、副被控变量之间应有一一对应关系。主被控变量的选择应使主对象有较大的增益和足够的灵敏度。应考虑经济性和工艺的合理性。第20页,共130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p主、副回路调节器调节规律的选择原则 控制器控制规律的选择应根据控制系统的要求确定。主控制器控制规律的选择通常为PID。副控制器控制规律的选择通常为P或PI。p串级控制系统主、副控制器正反作用的选择 应满足负反馈的控制要求。因此,对主环和副环都必须使总开环增益为正。第21页,共130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u串级控制系统中副环检测变送环节的非线性。串级
10、控制系统中副环检测变送环节的非线性常出现在两种场合:一是副被控变量为流量,采用孔板和差压变送器,未用开方器的场合;二是用阀门定位器的凸轮改变控制阀流量特性的场合。在串级控制系统中,副被控变量为流量的使用最广泛。第22页,共130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u串级控制系统中控制器的参数整定和系统投运串级控制系统中控制器的参数整定和系统投运 串级控制系统控制器参数整定有逐步逼近法、两步法和一步串级控制系统控制器参数整定有逐步逼近法、两步法和一步法等。法等。逐步逼近法逐步逼近法)断开主回路,整定副控制器参数;)断开主回路,整定副控制器参数;)闭合主回路,整定主控制器参数)闭合主回路,整定主控制器参数
11、)再整定副控制器参数、主控制器参数,直到控制)再整定副控制器参数、主控制器参数,直到控制 品质满足要求。品质满足要求。第23页,共130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两步法主控制器手动情况下,)整定副控制器参数;)整定好后,主控制器切自动,整定主控制器参数。一步法根据副被控对象的特性,按表2-设置副控制器参数,然后整定主控制器参数。表表2 2 副控制器比例度的经验数据副控制器比例度的经验数据第24页,共130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应用场合:逐步逼近法用于对主、副被控变量都有较高控制指标的场合,两步法和一步法用于对副被控变量的控制要求不高的场合。注意问题:参数整定时应防止共振现象出现。一旦出
12、现共振,应加大主控制器或副控制器的比例度,使副回路的工作频率与主回路工作频率错开以消除共振。串级控制系统的投运宜先副后主,对副控制器参数整定的结果不应作过多限制,应以快速、准确跟踪主控制器输出为整定参数的目标。第25页,共130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串级控制系统抗积分饱和与单回路控制系统积分饱和现象相似,串级控制系统的积分饱和现象也使控制品质变差,在设计控制系统时,必须防止此现象的发生。对于不同仪表,应根据其结构性能,组成不同的抗积分饱和的系统结构。采用跟踪保持功能实现限制积分饱和现象 第26页,共130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图图2 2 采用跟踪保持功能限制积分饱和现象采用跟踪保持
13、功能限制积分饱和现象第27页,共130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当阀门开度(或副控制器输出)达到上限时,逻辑信号送到跟踪保持组件,它保持主控制器输出为当前值;逻辑信号送到切换开关T1,通过切换开关了1,限制主控制器输出不能大于最大值。当有反向随机扰动时,被控变量反向变化,主控制器输出可立即减小,使阀门开度减小,避免了积分饱和现象。反之亦然。在阀门开度(副控制器输出)达到下限时,逻辑信号也使跟踪保持组件保持主控制器输出当前值,同时,切换开关T2动作,限制主控制器输出最小值。当有相反方向的扰动时,被控制量反向变化,主控制器输出可立即增加,阀门跟着开大,也既不存在积分饱和现象了。本方法不影响主控制
14、器和副控制器的控制规律。第28页,共130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u采用外部积分的防饱和积分系统 2-6(a)采用外部积分的防饱和积分系统)采用外部积分的防饱和积分系统第29页,共130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2-6(b)2-6(b)采用外部积分的防饱和环节的主环开环系统方框图采用外部积分的防饱和环节的主环开环系统方框图第30页,共130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 最终得到输入节点e1与输出节点x1之间的传递函数:从上式可以看出,采用外部积分的中级系统与采用导前微分从上式可以看出,采用外部积分的中级系统与采用导前微分信号的双回路控制系统非常相近,而与常规的串级系统有较信号的双回路控制
15、系统非常相近,而与常规的串级系统有较大区别。大区别。第31页,共130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u采用浮动上、下限幅的防止积分饱和统 当主控制器输出增加时,上限幅上浮;反向动作时,下限幅跟着下浮。当阀门开度至极限位置时,副环被控变量不再变化,主控制器输出增加到上限后不再增加。但当主控制器输出减小、越过不灵敏区A后,副控制器输出才减小,形成一个很小的、可调整的不灵敏区。所以当阀门在权限位置时,控制品质稍为变差。此系统结构简单,但仅适用于副环被控变量2惯性比较小的对象。采用浮动上、下限幅的防止积分饱和系统示意图采用浮动上、下限幅的防止积分饱和系统示意图 第32页,共130页,编辑于2022年,星
16、期日 串级控制系统的变型u导前微分控制系统 图图2-72-7导前微分控制系统原理方框图导前微分控制系统原理方框图第33页,共130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图图2-8 2-8 导前微分控制系统的原理方框图导前微分控制系统的原理方框图 第34页,共130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等效后的主副调节器分别为等效后的主副调节器分别为设微分器设微分器 调节器为调节器为PIPI规律时,即规律时,即等效主调节器的特性等效主调节器的特性:由此可见,等效主调节器也为由此可见,等效主调节器也为PIPI规律,其中规律,其中第35页,共130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等效副调节器的特性为等效副调节器的特性为,具
17、有比例积分性质。,具有比例积分性质。,具有比例积微分性质。,具有比例积微分性质。第36页,共130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具有比例积微分性质,具有比例积微分性质一般一般 ,所以,所以 基本上是基本上是PIPI规律。规律。导前微分控制系统导前微分控制系统 主、副调节器均为主、副调节器均为PI控制规律的串级控制系统控制规律的串级控制系统(具有很强的克服内扰的能力(具有很强的克服内扰的能力)结论:结论:只有当串级控制系统中的主调节器为只有当串级控制系统中的主调节器为PID规律时,其性能才规律时,其性能才优于导前微分控制系统。同时也可以看到,在一定条件下导前优于导前微分控制系统。同时也可以看到,
18、在一定条件下导前微分控制系统和串级控制系统是可以互换的。微分控制系统和串级控制系统是可以互换的。互换的条件为:互换的条件为:用串级控制系统代替导前微分控制系统时:用串级控制系统代替导前微分控制系统时:第37页,共130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p当串级控制系统中的主调节器采用当串级控制系统中的主调节器采用PID调节规律时,就很难用导前微调节规律时,就很难用导前微分系统代替。分系统代替。第38页,共130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u引入阀门定位器的串级控制系统引入阀门定位器的串级控制系统 图图 2-9 引入阀门定位器后组成的串级控制系统引入阀门定位器后组成的串级控制系统在使用时应注意,当阀门
19、定位器用于流量等时间常数较小的控制在使用时应注意,当阀门定位器用于流量等时间常数较小的控制系统时,由于副对象时间常数也较小,因此,容易出现共振现象。系统时,由于副对象时间常数也较小,因此,容易出现共振现象。第39页,共130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2.2 比值控制系统 基本原理、结构和方案分析基本原理、结构和方案分析 比值控制系统设计和工程应用中的问题比值控制系统设计和工程应用中的问题 比值控制系统的变型比值控制系统的变型第40页,共130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 基本原理、结构和方案分析u基本原理 比值控制系统 控制两个物料流量比值的控制系统。一个物料流量需要跟随另一物料流量变化。前
20、者称为从动量,后者称为主动量。通常选择的主动量应是主要的物料或关键物料的流量,它们通常是可测不可控,物料不足时,可能会影响安全生产的物料流量。第41页,共130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u基本结构和方案分析 比值控制系统又称为比率控制系统。按系统结构分:按系统结构分:开环比值开环比值 闭环比值闭环比值按比值分类:按比值分类:定比值定比值 变比值变比值按实施的方案分:按实施的方案分:相乘相乘 相除相除第42页,共130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相乘方案:相乘方案:用主动量信号乘以比值作为从动量控制器的设定值用主动量信号乘以比值作为从动量控制器的设定值 主动量信号作为从动量控制器的设定,从动量
21、乘以主动量信号作为从动量控制器的设定,从动量乘以 比值作为从动量控制器的测量比值作为从动量控制器的测量相除方案:相除方案:它们是将主、从动量信号相除它们是将主、从动量信号相除(可有主动量作为分母或分可有主动量作为分母或分子两种类型子两种类型)的信号作为比值控制器的测量,比值控制器的的信号作为比值控制器的测量,比值控制器的设定是所需的比值设定是所需的比值(或比值的倒数或比值的倒数)。第43页,共130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p相乘方案的实施 图图2-10 2-10 相乘方案结构相乘方案结构第44页,共130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1采用流量变送器(线性检测变送环节)应注意下列问题应注意下
22、列问题:当采用线性检测变送环节时,仪表比值系数当采用线性检测变送环节时,仪表比值系数K K与工艺比值系数与工艺比值系数k k之间的关系可按式之间的关系可按式(2(235)35)计算。计算。采用电动和气动仪表时,乘法器输人的比值电流或气压可按下列采用电动和气动仪表时,乘法器输人的比值电流或气压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公式计算。一般标准公式:输人信号仪表量程范围一般标准公式:输人信号仪表量程范围K K零点。零点。第45页,共130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 电动型组合仪表:(mA)(235)电动II型组合仪表:(mA)(236)气动组合仪表:(MPa)(237)分流器、加法器等仪表可直接设置仪表比值系
23、数K。实现比值函数环节的仪表可以用乘法器(配合定值器)、分流器、加法器等。第46页,共130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2采用差压变送器(非线性检测变送环节)主动量变送器输出为主动量变送器输出为从动量变送器输出为从动量变送器输出为 代入和简化,得到代入和简化,得到第47页,共130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3仪表比值系数大于1时的处理 在上述两种实施方案中,如果计算所得的仪表比值系数K大于1。则输人到比值函数环节的信号就大于该仪表的量程上限,为此,可将该比值函数环节设置在从动量控制回路。假设输人信号为 ,可推导得到乘法器输人的比值电流或气压的计算公式与式(234)、式(236)、式(237)
24、相同,只需要将式中的K用其倒数 代入即可。图2-11K大于1时的相乘比值控制第48页,共130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4相乘控制方案的特点比值函数环节不管是位于从动量控制回路外部还是内部,由于乘法器的增益是固定比值,因此,仪表比值系数与从动量控制回路中负荷的变化无关。实施时,根据所选仪表类型,按式(234)、式(236)、式(237)可计算相应的输人信号数值。第49页,共130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l采用常规仪表实施相乘控制方案时,应根据仪表比值系数采用常规仪表实施相乘控制方案时,应根据仪表比值系数K K的大小确定比值函数环节在控制回路中的位置。采用的大小确定比值函数环节在控制回路中
25、的位置。采用DCSDCS或计算机控制系统实施时,可直接根据工艺比值系或计算机控制系统实施时,可直接根据工艺比值系数数k,k,将比值函数环节置于从动量控制回路外,使调整将比值函数环节置于从动量控制回路外,使调整k k时不影响控制回路稳定性。时不影响控制回路稳定性。l采用相乘控制方案不能直接获得实际的流量比值。采用相乘控制方案不能直接获得实际的流量比值。第50页,共130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p相除方案的实施图图2-12 2-12 相除方案结构相除方案结构第51页,共130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1采用流量变送器(线性检测变送环节)采用流量变送器,主、从动量变送器输出分别为采用流量变送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常见 复杂 控制系统 PPT 讲稿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