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上半年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上午题答案及解析.pdf
《2010上半年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上午题答案及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上半年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上午题答案及解析.pdf(5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0年上半年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上午试题分析与解答年上半年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上午试题分析与解答 试题(1)以下对信息系统集成的描述正确的是(1)。(1)A信息系统集成的根本出发点是实现各个分立子系统的整合 B信息系统集成的最终交付物是若干分立的产品 C信息系统集成的核心是软件 D先进技术是信息系统集成项目成功实施的保障 试题(1)分析 信息系统集成是近年来国际信息服务业中发展势头最猛的服务方式和行业之一。系统集成是指将计算机软件、硬件、网络通信等技术和产品集成为能够满足用户特定需求的信息系统,包括策划、设计、开发、实施、服务及保障。信息系统集成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信息系统集成要以满足
2、用户需求为根本出发点。信息系统集成不只是设备选择和供应,更重要的它是具有高技术含量的工程过程,要面向用户需求提供全面解决方案,其核心是软件。系统集成的最终交付物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而不是一个分立的产品。系统集成包括技术、管理和商务等各项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技术是系统集成工作的核心,管理和商务活动是项目成功实施的保障。可见,“信息系统集成的核心是软件”这一叙述是正确的,其他选项的叙述均不正确,故应选择C。参考答案 (1)C 试题(2)有四家系统集成企业计划于2010年5月申请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其中:甲公司计划申请一级资质,注册资本3000万元,具有项目经理20名,高级项目经理8名,2
3、010年1月通过IS0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乙公司计划申请一级资质,注册资本2000万元,具有项目经理20名,高级项目经理8名,2009年4月通过IS0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丙公司计划申请四级资质,注册资本500万元,具有项目经理5名,高级项目经理1名,2010年2月通过IS0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丁公司计划申请四级资质,注册资本500万元,具有项目经理5名,高级项目经理1名,没有通过IS0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根据上述状况,公司(2)不符合基本的申报条件。(2)A甲 B乙 C丙 D丁 试题(2)分析 信息产业部于2000年9月发布关于发布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等级评定条件的通
4、知(信部规2000821号文),于2003年10月颁布了关于发布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等级评定条件(修订版)的通知(信部规2003440号文)。系统集成资质等级评定条件主从综合条件、业绩、管理能力、技术实力、人才实力5个方面描述的。根据(信部规2003440号文),申请各级资质时在企业注册资本、项目经理和管理体系方面分别要满足的条件为:一级资质:企业产权关系明确,注册资金2000万元以上,已建立完备的企业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国家认可的第三方认证机构认证并有效运行一年以上,具有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经理人数不少于25名,其中高级项目经理人数不少于8名。二级资质:企业产权关系明确,注册资金1000万
5、元以上,已建立完备的企业质量管理体系,通过认证并有效运行一年以上,具有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经理人数不少于15名,其中高级项目经理人数不少于3名。三级资质:企业产权关系明确,注册资本200万元以上,已建立企业质量管理体系,通过认证并能有效运行,具有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经理人数不少于6名,其中高级项目经理人数不少于1名。四级资质:企业产权关系明确,注册资本30万元以上,己建立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并能有效实施,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经理人数不少于3名。企业甲2010年1月通过IS0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已经通过国家认可的第三方认证机构的认证,但未有效运行一年以上,因此不满足一级资质的申报条件。
6、应选择A。参考答案 (2)A 试题(3)下面关于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的论述,(3)是不正确的。(3)A工业和信息化部对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认证工作进行行业管理 B申请三、四级资质的单位应向经政府信息产业主管部门批准的资质认证机构提出认证申请 C申请一、二级资质的单位应直接向工业和信息化部资质管理办公室提出认证申请 D通过资质认证审批的各单位将获得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统一印制的资质证书 试题(3)分析 依据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管理办法(试行)(信部规19991047号文)之规定:第六条信息产业部负责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认证管理工作,包括指定和管理资质认证机构、发布管理办法和标准、审批和发布资质认
7、证结果。第十七条资质认证工作办公室将资质评审结果报请信息产业部审批后,颁发资质证书。资质证书分为正本和副本,正本和副本具有同等法律效力。依据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认证申报程序(试行)(信规函200112号文)之规定:第三条资质的认证 (一)申请单位向资质认证机构提出委托评审申请,提交申请材料。1申请一、二级资质申请单位根据规定的一、二级资质评定条件,向经信息产业部认可的一、二级资质认证机构(以下简称认证机构)提出资质认证委托申请,提交评审申请材料。2申请三、四级资质申请单位根据规定的三、四级资质评定条件,向本省市信息产业主管部门认可的资质认证机构提出资质认证委托申请,提交认证申请材料。本省市没
8、有设置认证机构的可委托部和其他省市认可的认证机构认证。因此,对于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的一、二级资质,申请单位应根据规定的一、二级资质评定条件,向经信息产业部认可的一、二级资质认证机构(以下简称认证机构)提出资质认证委托申请,提交评审申请材料。应选择C。参考答案 (3)C 试题(4)省市信息产业主管部门负责对(4)信息系统集成资质进行审批和管理。(4)A一、二级 B三、四级 C本行政区域内的一、二级 D本行政区域内的三、四级 试题(4)分析 依据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认证申报程序(试行)(信部函200112号文)之规定:第四条一、二级资质的申报和审批 (一)申请单位准备资质申报材料 通过认证机构审
9、核的申请单位填写信息产业部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认证工作办公室统一制定的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申报表,连同认证机构出具的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认证报告一并提交到申请单位所在省市信息产业主管部门。(二)省市信息产业主管部门签署意见 各省、市信息产业主管部门对申请单位的申报材料进行初审,签署审查意见后,将有关材料报信息产业部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认证工作办公室。计划单列市信息产业主管部门在将有关材料向信息产业部上报时,应同时抄送省信息产业主管部门。(三)信息产业部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认证工作办公室综合 信息产业部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认证工作办公室将省市信息产业主管部门上报的材料进行登录、综合。
10、(四)资质认证专家委员会审核 由信息产业部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认证工作办公室组织有关专家对申请单位的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进行审核。对于通过审核的单位,将有关材料上报到信息产业部;对于未通过审核的单位,将有关意见反馈给省市信息产业主管部门。(五)审批与颁发资质证书 信息产业部审批申请单位的资质。对通过审批的单位颁发资质证书;对于未通过审批的单位,将有关意见反馈给省市信息产业主管部门。第五条三、四级资质的申报和审批 (一)申请单位准备资质申报材料 通过认证机构认证的申请单位填写信息产业部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认证工作办公室统一制定的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申报表,连同认证机构出具的计算机信息系统
11、集成资质认证报告一并提交到申请单位所在省市信息产业主管部门。(二)省市信息产业主管部门组织审批 省(自治区、直辖市)信息产业主管部门对申请单位的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并审批。对于通过审批的单位,将有关材料上报到信息产业部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认证工作办公室备案;对于未通过审批的单位,将有关意见反馈给申请单位。计划单列市信息产业主管部门在将有关材料向信息产业部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认证工作办公室上报备案时,应同时抄送省信息产业主管部门。(三)信息产业部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认证工作办公室备案 信息产业部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认证工作办公室将省市信息产业主管部门上报的材料进行登录、备案。若有异议及时反
12、馈有关省市,若无异议则省市审批生效。(四)颁发资质证书 通过审批的单位由各省市颁发信息产业部统一印制的资质证书。因此,在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的一、二级资质的审批中,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信息产业主管部门对申请单位的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并审批。应选择D。参考答案 (4)D 试题(5)与制造资源计划MRPII相比,企业资源计划ERP最大的特点是在制定计划时将(5)考虑在一起,延伸管理范围。(5)A经销商 B整个供应链 C终端用户 D竞争对手 试题(5)分析 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的概念由美国Gartner Group公司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
13、它是由物料需求计划(Materials Requirement Planning,MRP)逐步演变并结合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而来的,大致经历了基本MRP、闭环MRP、MPRII和ERP等4个阶段。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和信息技术的飞速进步,20世纪80年代MPRII主要面向企业内部资源全面计划管理的思想逐步发展为20世纪90年代怎样有效利用和管理整体资源的管理思想-企业资源计划ERP应运而生。ERP的管理范围向整个供应链延伸,可同期管理企业的多种生产方式,在多方面扩充了管理功能,支持在线分析处理,施行财务计划和价值控制。在资源管理范围方面,MRPII主要侧重对企业内部人、财、物
14、等资源的管理,ERP系统在MRPII的基础上扩展了管理范围,它把客户需求和企业内部的制造活动,以及供应商的制造资源整合在一起,形成企业一个完整的供应链并对供应链上所有环节如订单、采购、库存、计划、生产制造、质量控制、运输、分销、服务与维护、财务管理、人事管理、实验室管理、项目管理、配方管理等进行有效管理。由此可见,与制造资源计划MRP II相比,企业资源计划ERP最大的特点是在MPR II的基础上扩展了管理范围,形成一个完整的供应链并对供应链上所有环节进行有效管理。应选择B。参考答案 (5)B 试题(6)小张在某电子商务网站建立一家经营手工艺品的个人网络商铺,向网民提供自己手工制作的工艺品。这
15、种电子商务模式为(6)。(6)AB2B BB2C CC2C DG2C 试题(6)分析 电子商务按照交易对象可分为企业与企业之间(B2B)、商业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B2C)、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C2C)以及政府与个人间的电子商务(G2C)等4种。如果对电子商务做进一步的细分,有的人把企业内部的电子商务也归入电子商务的一种类型,即企业内部不同部门之间的电子商务,通过企业内部网(Intranet)的方式处理与交换商贸信息。根据电子商务按照交易对象分类的电子商务模式,小张的电子商务模式属于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C2C)。应选择C。参考答案 (6)C 试题(7)与基于C/S架构的信息系统
16、相比,基于B/S架构的信息系统(7)。(7)A具备更强的事务处理能力,易于实现复杂的业务流程 B人机界面友好,具备更加快速的用户响应速度 C更加容易部署和升级维护 D具备更高的安全性 试题(7)分析 C/S模式(即客户机/服务器模式)分为客户机和服务器两层,客户机不是毫无运算能力的输入、输出设备,而是具有一定的数据处理和数据存储能力,通过把应用系统的计算和数据合理地分配在客户机和服务器两端,可以有效地降低网络通信量和服务器运算量。由于服务器连接个数和数据通信量的限制,这种结构的软件适于在用户数目不多的局域网内使用。B/S模式(浏览器/服务器模式)是随着Internet技术的兴起,对C/S结构的
17、一种改进。在这种结构下,软件应用的业务逻辑完全在应用服务器端实现,用户表现完全在Web服务器端实现,客户端只需要浏览器即可进行业务处理,是一种全新的软件系统构造技术。C/S结构的系统,由于其应用是分布的,需要在每一个使用节点上进行系统安装,所以,即使非常小的系统缺陷都需要很长的重新部署时间,重新部署时,为了保证各程序版本的一致性,必须暂停一切业务进行更新(即“休克更新”),将会显著延迟其服务响应时问。而在B/S结构的信息系统中,其应用都集中于总部服务器上,各应用节点并没有任何程序,一个地方更新则全部应用程序更新,可以做到快速服务响应。因此,基于B/S架构的信息系统比基于C/S架构的系统更容易部
18、署和升级维护。应选择C。参考答案 (7)C 试题(8)中间件是位于硬件、操作系统等平台和应用之间的通用服务。(8)位于客户和服务器之间,负责负载均衡、失效恢复等任务,以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8)A数据库访问中间件 B面向消息中间件 C分布式对象中间件 D事务中间件 试题(8)分析 中间件是位于硬件、操作系统等平台和应用之间的通用服务,这些服务具有标准的程序接口和协议。不同的硬件及操作系统平台,可以有符合接口和协议规范的多种实现。中间件包括的范围十分广泛,针对不同的应用需求有各种不同的中间件产品。从不同的角度对中间件的分类也会有所不同。通常将中间件分为数据库访问中间件、远程过程调用中间件、面向消
19、息中间件、事务中间件、分布式对象中间件等几类。数据库访问中间件通过一个抽象层访问数据库,从而允许使用相同或相似的代码访问不同的数据库资源。远程过程调用(RPC)中间件用来“远程”执行一个位于不同地址空间内的过程,从效果上看和执行本地调用相同。面向消息的中间件(MOM)利用高效可靠的消息传递机制负责进行平台无关的数据交流,并可基于数据通信进行分布系统的集成。分布式对象中间件是随着对象技术和分布计算技术的发展,两者结合形成的技术,可用于在异构分布计算环境中透明地传递对象请求。事务中间件也称事务处理监控器(Transaction Processing Monitor,TPM)位于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
20、完成事务管理与协调、负载平衡、失效恢复等任务,以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应选择D。参考答案 (8)D 试题(9)以下关于软件测试的描述,(9)是正确的。(9)A系统测试应尽可能在实际运行使用环境下进行 B软件测试是在编码阶段完成之后进行的一项活动 C专业测试人员通常采用白盒测试法检查程序的功能是否符合用户需求 D软件测试工作的好坏,取决于测试发现错误的数量 试题(9)分析 软件测试是为了发现错误而执行程序的过程,是根据程序开发阶段的规格说明及程序内部结构而精心设计的一批测试用例(输入数据及其预期结果的集合),并利用这些测试用例去运行程序,以发现程序错误的过程。故软件测试应尽可能在实际运行使用环境下
21、进行。软件测试不再只是一种仅在编码阶段完成后才开始的活动,而是应该包括在整个开发和维护过程中的活动,它本身也是实际产品构造的一个组成部分。基于计算机的测试可以分为白盒测试和黑盒测试。黑盒测试指根据软件产品的功能设计规格,在计算机上进行测试,以证实每个已经实现的功能是否符合要求。白盒测试指根据软件产品的内部工作过程,在计算机上进行测试,以证实每种内部操作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所有内部成分是否已经过检查。故专业测试人员通常采用黑盒测试法检查程序的功能是否符合用户需求。对软件测试进行设计的目的是想以最少的时间和人力系统地找出软件中潜在的各种错误和缺陷。如果成功地实施了测试,就能够发现软件中的错误。测试的
22、附带收获是它能够证明软件的功能和性能与需求说明相符。软件测试工作的好坏,并不取决于测试发现错误的数量。因此,系统测试应尽可能在实际运行使用环境下进行。应选择A。参考答案 (9)A 试题(10)软件的质量是指(10)。(10)A软件的功能性、可靠性、易用性、效率、可维护性、可移植性 B软件的功能和性能 C用户需求的满意度 D软件特性的总和,以及满足规定和潜在用户需求的能力 试题(10)分析 软件“产品评价”国际标准IS014598和国家标准GB/T16260-l-2006软件工程产品质量质量模型给出的“软件质量”的定义是:软件特性的总和,软件满足规定或潜在用户需求的能力。其中定义的软件质量包括“
23、内部质量”、“外部质量”和“使用质量”三部分。也就是说,“软件满足规定或潜在用户需求的能力”要从软件在内部、外部和使用中的表现来衡量。软件质量特性是软件质量的构成因素,是软件产品内在的或固有的属性,包括软件的功能性、可靠性、易用性、效率、可维护性和可移植性等,每一个软件质量特性又由若干个软件质量子特性组成。由此可见,软件质量不是某个或几个软件质量特性或子特性,如功能和性能,也不是用户需求的满意程度,而是软件特性的总和,是软件满足规定或潜在用户的能力。应选择D。参考答案 (10)D 试题(11)在软件生存周期中,将某种形式表示的软件转换成更高抽象形式表示的软件的活动属于(11)。(11)A逆向工
24、程 B代码重构 C程序结构重构 D数据结构重构 试题(11)分析 逆向工程(reverse engineering)有的人也叫反求工程,其大意是根据已有的东西和结果,通过分析来推导出具体的实现方法。软件逆向工程的基本原理是抽取软件系统的主要部分而隐藏细节,然后使用抽取出的实体在高层上描述软件系统。逆向工程抽取的实体应比源代码更容易推理和接近应用领域,同时在高层上对软件系统的抽象表示要求简洁和易于理解。在软件工程领域,迄今为止没有统一的逆向工程定义。较为通用的是Elliot Chikafsky和Cross在文献中定义的逆向工程的相关术语。正向工程:从高层抽象和独立于实现的逻辑设计到一个系统的物理
25、实现的传统开发过程。逆向工程:分析目标系统,认定系统的构件及其交互关系,并且通过高层抽象或其他形式来展现目标系统的过程。与逆向工程相关的其他术语包括:再文档(Redocumentation):根据源代码,在同一层次上创建或修改系统文档。设计恢复(Design Recovery)结合目标系统、领域知识和外部信息认定更高层次的抽象。重构(Restructuring):保持系统外部行为(功能和语义),在同一抽象层次上改变表示形式。再工程(Reengineering):结合逆向工程、重构和正向工程对现有系统进行审查和改造,将其重组为一种新形式。体系结构再现:用于从源码、性能分析信息、设计文档及专家知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0 上半年 系统集成 项目 管理 工程师 上午 答案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