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系统动力学模式及模拟研究.pdf
《地球系统动力学模式及模拟研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球系统动力学模式及模拟研究.pdf(4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4 期N o 4曾庆存等:地球系统动力学模式及模拟研究Z E N GQ i n g c u ne ta LR e s e a r c ho nt h eE a n hS y s t 锄D y l l a m i cM o d e la n ds a m eR e l a t e d 6 5 5图1 地球系统各分量及其相互作用示意图(引自文献 1 图3)F i g 1(b m p o n c n t so ft h ee a n hs y s t c mm o d e la n dt h ei n t e r a c t i o n sa m o I l gt h e n l
2、,i n c l u d i n gt h eh u n m nc o m p o n e n t(f r o mr e f e r e n c e 1 )展新的物理参数化,给出更准确和有更牢固的动力学描述基础并能更好地体现动力学与物理参数化之间联系的新的数值技术也是地球系统模式发展的重要方向。总体说来,现阶段物理气候系统动力学模式(包括大气环流模式、海洋环流模式、陆表层过程物理和水文模式以及三者的耦合)已渐趋成熟,现有的气候系统模式已能模拟出当今和古代的世界气候大格局,甚至可以用来做季度至年度的短期气候预测,以及做全球气候变暖趋势情景预测的模拟。尽管如此,模拟或预测的结果尚有颇需消除的不确定
3、性或误差,比如大气中的云、辐射及与之相关的过程十分复杂,大气边界层过程、海洋混合等过程以及复杂的地表特征的描述尚待进一步精细完善地用理论方法表达等 3 。至于植被生态动力学系统(D(;V M)目前尚处于初始阶段,只有这部分搞好了,才能认识环境生态系统与气候系统的相互作用以及前者对后者的反馈的机理。现有的关于全球植被分布的现场观测和遥感资料,大体上可用于对全球植被生态系统动力学模式(D G V M)进行粗的验证。但总体说来,现有的观测资料以及D(二V M 还过于粗糙,其各类植被的生理、物理等参数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生消规律、相互竞争规律、斑块和大范围之间的相互作用等也远未弄清楚,需要大为改进 3
4、。一个完整的地球系统耦合模式还应包括发生于各圈层尤其是生态圈中的各种尺度的生物、化学、物理过程。因此发展可充分描述陆面、海洋碳循环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4 期N o 4曾庆存等:地球系统动力学模式及模拟研究Z E N GQ i n g c L u le ta LR e s e a r c ho nt h eE a r t hS y s t 锄D y n 锄j c 埘e la n ds a 腓R e l a t 耐6 5 7这其中,(1)计入H z O、C 0。、0 3 及其外的所有其他非灰色气体(包括近红外波段水汽连续吸收谱)对短波辐射的作用,并发展一个新的参数化方法 1 2 1 3 3;(2)
5、计人卷云粒子形状的效应,将卷云的消光系数参数化为波长的函数 1 4 ;(3)云的不均匀性的影响 1 5 。数值模拟结果表明,I A PA G c 胁3能很好地模拟出当今气候的季节变化及东亚降雨区的分布,图2 给出的是模拟和实测的7 月份太平洋副高,I A PA G C M 一3 模拟的副高位置和强度更接近实测,比原来的A G C M 有很大改进。由于这个模式不算太复杂,我们原来是用它来做跨季度预报试验(与热带太平洋区域海洋环流模式耦合),得到较好的结果。由于这模式加入细致的云与辐射的相互作用,可以计人长时期辐射因子影响的积累,对全球气候与环境变化做模拟是合适图2 模拟和观测的7 月份太平洋副高
6、的位置和强度(单位:g p m)。虚线:I A P9 L A G c M 模拟结果;实线:N c E P 再分析资料和I A PA G C M-3 模拟结果F i g 2T h es i m u l a t e da n do b s e r v e dw e s t e mP a c i f i cs u b t r o p i c a lh i g h(g p m)i nJ u lf r o mI A P9 LA G C M,I A PA G C M 一3a n dt h eN C E Pr e a n a l y s i s的。当然,这模式还将再继续改进。例如在模式中计入云的微物理特征以
7、及我们关于云一辐射相互作用更新的研究结果等。I A PA G C M-4 的动力框架是将我们以往的A G C M 动力框架进一步加以改进,使之做到完全的内部协调性以及大气和陆地及海洋表面的边界条件的协调性 1 6 1 引,并改进了一些算法,以便既准确又省时。这个模式现为2 6 层,水平分辨率为1 4。1 4。,与N C A R 相当,并且先套用N C A R 的A G C M(C A M)的全部物理过程 18|,但二者的差别在于I A PA G C M-4 的动力框架是网格点的,而N C A R 的是谱模式。我们将二者的模拟结果相比较,发现动力框架的不同也可以引起模拟结果的不小差异,特别是海平
8、面上的场和高纬准定常大气中心的位置和强度上,似乎I A PA G C M-4 的更接近实际。图3 为I A P-4 模拟的7 月份海平面气压场 18|,模式较好模拟出主要的高压和低压中心,位置也接近观测,但个别高压中心如北太平洋副高的强度略偏强。我们先将N C A R 的物理过程全套嵌入I A PA G C M-4 的另一个原因是:在设计我们自己的模式时,必须有一个可以相互比较的“标准”,而N C A R 的c A M 是国际上最早的“全球动力学模式”(即今称为“地球系统动力学模式”)的大气部分,国际公认为水平较高,尤其是其辐射平衡的计算是经过卫星测值校准过的。我们新模式的总体结果应该不低于它
9、的水平。我们将进一步提高水平分辨率(现在我们已取为1。1 0,并有计算结果),改进算法和配上我们自己设计的物理过程,如改进水汽传输的算法,加进云水、云冰、降水、降雪的预报方程等】6|。此外,还有一些国际上未计及的,或方法完全不同的,见NNNQ咯咯咯帅价姗妒鲫咿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6 6 0大气科学C h i n e s eJ 0 u n l a lo fA t r l l o s p h e r i cs c i e n c e s3 2 卷V 0 1 3 2例上的不合理;而w a n g 和z e n 一4 4 基于低矮植被积雪的垂直覆盖度新的参数化,较好地改变积雪的融化速率,而相
10、应地面通量模拟的量级也更趋于合理。还应指出,陆表层过程模式还应包括起沙机理,如气溶胶和大气化学模式提供下边界条件,如阵性起沙机理 4 5 和更多依赖于大气和气候的、虽是局地但很有影响的过程,如雨水冷却地面等。3 2陆表层物理过程和大气环流模式的耦合作为地球系统模式的一个重要分量,陆面过程模式的发展最终需要与大气环流模式进行耦合,并在耦合系统中考察该分量模式对改善耦合地球系统模式系统模拟能力的影响。如前所述,I A P 地球系统模式将有多个不同的大气模式、陆面模式子系统,为了便于实现不同分量模式之间的耦合,也许通过引入“耦合器”的概念,更便于使它们能够相互适应和匹配,我们已能通过“耦合器”的方法
11、,实现C o L M 陆面过程模式与I A PA G C M I I 大气环流模式的耦合(I A P 9 L。C o I。M)46 I。地球系统不同分量界面(如陆气、海气界面)能量收支的平衡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影响到整个耦合模式系统的性能,图6 则给出耦合了C o L M 前后的I A P 陆面耦合模式的地表能量平衡情况。从图可以发现,对于原先的I A P 陆气耦合模式,在陆地表面存在着约1 9w m 2 的能量盈余,但是对于耦合了C o L M 的I A P 陆气耦合模式而言,则地气界面间的能量基本上达到了平衡(偏差约为o 5W m 2),说明I A P 9 L C o L M 可以更好地保持地
12、表的能量平衡。图6I A P 9 L _ C O L M 和n P 9 L-S E 模拟的全球陆面年平均的能量收支状况F i g6T h es i m u l a t e da n n u a l a v e r a g e dg l o b a lm 髓nr e s i d u a le n e r g ya tl a n ds u r f a c ef o rI A P 9 I 乙C O L Ma 1 1 dI A P 9 L L S E B E F R比较耦合了C o L M 前后的I A P 陆气耦合模式对当今气候态的模拟结果表明,I A P 9 L C o L M 可以较好地模拟出冬
13、季和夏季降水、近地面气温、海平面气压和地表感热通量、潜热通量等的基本气候态,对东亚地区雨带进退的模拟也比较成功,而且还极大地改善了非洲和南美降水的模拟,成功地再现夏季非洲沿赤道降雨带 46【。考虑到现阶段在气候系统模式中大都没有考虑动态植被及其与气候之间的相互作用,更谈不上与植被动力学模式(如D G V M)的耦合,在I A P 9 L C o I。M 的基础上,通过“耦合器”我们又耦合了动态植被模式 47|,初步建立了一个大气一陆面一动态植被耦合模式I A P 9 L _ C O L M V E G A S【46|。结果表明,耦合了动态植被模式后,可以较好地模拟出观测的叶面积指数的空间分布及
14、其季节变化特征。但需要指出的是,由于这里的V E G A S 模式相对简单,只是考虑了四种不同P F T s 功能分类,因此迫切需要发展更为复杂的、包括尽可能多P F T s 功能分类、而且生消自洽的动力学模式,即D G V M,才可能解决气候与环境变化两方面的问题,这部分的详细内容可参见第6 节。3 3 大尺度陆面水文模型虽然现阶段各种不同复杂程度的陆表面过程模式可以较好地模拟出大气一陆表面之间的能量和水分平衡过程,但对于地表以及地下水文过程的模拟,仍然有很大的问题,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发展可充分考虑地表、地下水运动过程的大尺度水文模型,并通过陆面物理和水文过程模式最终实现与气候系统模
15、式的耦合,也是地球系统模式发展的重要方面 4 8“引。在我们发展的地球系统模式中,我们拟分别采用基于H M S 以及C 的大尺度水文模型。在V I C 模式的基础上,L i a n g 等 5 0 和X i e等 5 1 3 引入可同时考虑蓄满产流和超渗产流机制的水文过程,并考虑土壤特性的次网格非均匀性对产流影响,对v I C 模式进行了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全国5 0k m 5 0k m 网格的大尺度陆面水文模型框架 5 2 。X i e 等 53|、袁飞等 5 4 和Y u a n 等瞬,s 6 1 在上述模型框架下,模拟了气候变化对流域水文特性的影响。X i e 等 5 7
16、】随后发展了模型参数移植方法,提高陆面水文过程模型参数在资料缺乏区域的有效性,从而改进陆面水文过程模拟,q-m毫謦訾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6 6 8大气科学C 知n e S eJ o u r m lo fA t m o s p h e r i cs c i e n c e s3 2 卷V 0 1 3 25 4 关于下边界条件和排放量问题大气中气态物质和气溶胶的模拟均需考虑排放、化学反应、传输、沉降这几个方面。除了通过化学反应形成的大气化学物质,以及像C O z 等可以视为在大气中充分混合的成分而外,化学物质大都是由地面或近地面层内以通量
17、的形式排放进入大气模式的下界面,它们的时间和空间分布都是很不均匀的。建立包括所有这些化学物质的排放量的分布的模块,是一项相当重要而又艰巨的工作。化学物质的排放分为人为排放和自然源排放两大类。国际国内均有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等估算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各种重要大气成分的人为排放清单(应该指出,这清单的准确度是很有问题的,我们姑且认为“有总比无好”吧),气候模式中通常采用具有空间分布的月平均排放量。大气化学和气溶胶模拟需要人为排放清单的化学物质如表l 所示。作为举例,表l 中也列出了这些化学物质在2 0 0 0和2 1 0 0(依据I P C CA 2 情景)年全球排放总量。自然源的排放依赖于气象条件。
18、最重要的自然源排放包括海洋排放的二甲硫醚(d i m e t h y l s u l f i d e,或简写为D M s)和海盐气溶胶、陆表上的沙尘气溶胶以及植被排放的碳氢化合物(第5 2 小节提到的二次有机碳气溶胶即来源于此类)。不像水汽通量等一些物质通量的计算已包含在陆表层物理和水文过程模式(L S M)子系统中那样,自然源化学物质的通量是I。S M 所没有的,所以全球模式需加入计算所有这些自然源化学物质排放量的模块。自然源排放的模拟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如沙尘气溶胶的起沙依赖于临界摩擦速度、土壤湿度、植被分布以及比全球模式格点尺度小很多的阵风和对流等 4 5 1 4 2 1 43|。全球或大
19、尺度的大气化学和气溶胶模式中,最好可以用嵌套的方法把现有的区域尺度和中尺度模式(用于天气预报或大气污染预报)计算的化学物质通量用于全球模式的下边界条件。此外,关于植被碳氢化合物的排放,因涉及到很多类碳氢化合物、植被种类、叶面积指数、气候条件等多种因素,测量和计算均较为复杂,具体参数化方案可参见文献 1 4 4,1 4 5 。我们希望国际F I,I M 汀(虽然很稀疏)能够扩大其观测项目,把有关大气化学的通量包括进去,有助于改进化学物质通量参数化,为全球模式提供更准确的化学下边界条件。表l大气化学和气溶胶模拟需要人为排放清单的化学物质,以及这些化学物质2 0 0 0 和2 1 0 0 年(依据I
20、 P O CA 2 情景)的全球排放总量(引自文献 1 2 4 )T a b l e1G l o b a l 籼吼l 粕t h r o p 哪i c 蛐l i 鹤i o 璐f o ry 螂2 0 锄d2 1 0 0(I P(cS R E sA 2)f o rt h es i I l l u I a t i o 璐o fg 附p l I a 辨c h 伽n i s t r y 砒l d 舵r o 鲫l s(f r o I nr e f 打蛐 1 2 4 )6 全球植被动力学模式(D G V M)及有关的一些生态动力学问题6 1D G V M 在地球系统动力学模式和全球变化研究中的地位在地球系统各
21、组成部分中,生物圈最为复杂、最具多样性,且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生态系统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6 7 0大气科学C h i n e s eJ o u m a lo fA t m o s p h e r i cs c i 明c e s3 2 卷V 0 1 3 2学家和地理一生态学家将它区分出来,作为独立的P F T。灌木主要生长于干旱、半干旱地带或高纬度贫瘠地带等生态系统脆弱的地带,最易受气候变化的影响。不能明确模拟出灌木林带就难于预测全球变化中的这个最敏感的地带,而对敏感地带的预测是全球变化研究中最有价值的核心。有鉴于此,尤其是要解决我国有特点而且是很实际的问题,我们对在D G V M 研究中如何
22、正确表达灌木林问题给予特别的关注。我们参加过世界上较好的D G V M 之一即C L M D G V M 的设计,深知其对灌木林的主要生理一物理特性均没有正确的考虑,例如高耐热性(在寒带是高耐寒性)、高耐旱性、单位叶面对光合作用的高效和对贫瘠养分的高利用率,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型态特征等。为此,我们分析考虑了这些因素并利用我们的观测资料,研制一个灌木林子模式 1 49 c,加人到C L M D G V M 中去,成功地模拟出全球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灌木林(见图1 3)。当然,无论是灌木林子模式还是整个D G V M都需大大改进完善。我们对植被生长和枯萎过程及竞争法则等已有自己的理论方法,下一步将同时
23、充分利用我国的野外观测资料,研制我国的D G V M,并参加到国际的w C R P 和I G B P 中去。6 4 植被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以及突变和多样性气候学、地理学和地质学(主要是古地层学)的研究结果表明,从地质年代至今,全球范围的气候以及生态和环境都有很大的变化,而且气候变化图1 3C L M-D G 中引入灌木子模式模拟(a)和由M()D I S 数据得到(b)的全球温带灌木分布图F i g 1 3(a)G l o b a ld i s t r i b u t i o no ft h ep e r c e n tc o v e r a g e so ft e m p e r
24、 a t es h r u bf r o mC L M D G V M“t hs h r u bs u b m o d e l;(b)o b s e r v e dd i s t 舶u t i o no ft e m p e r a t es h m bf m mM O D I Sd a t a s e t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4 期N o 4曾庆存等:地球系统动力学模式及模拟研究Z E N GQ i l l g c u l le ta LR e s e a r c ho nt h eE a 汕S y s t e mD y n a m i cM o d e la n
25、 d eR d a t e d 6 7 5图1 7 不同放牧强度草原下垫面涡动相天测量系统(上图:过度放牧;下图:1 9 7 9 年围封样地)F i g 1 7E C(e d d yc o v a r i a n c e)m e a s u r e m e n ts y s t e mD ng r a s s l a n ds u r f a c ew i t hd i f f e r e n tg r a z i n gi n t e n s i t y:o v e r g r a z i n g(t o p)a n du n g r a z e dg r a s s l a n d ss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球 系统 动力学 模式 模拟 研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