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s核心编程指南09.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windows核心编程指南09.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windows核心编程指南09.pdf(3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下载第9章线程与内核对象的同步上一章介绍了如何使用允许线程保留在用户方式中的机制来实现线程同步的方法。用户方式同步的优点是它的同步速度非常快。如果强调线程的运行速度,那么首先应该确定用户方式的线程同步机制是否适合需要。虽然用户方式的线程同步机制具有速度快的优点,但是它也有其局限性。对于许多应用程序来说,这种机制是不适用的。例如,互锁函数家族只能在单值上运行,根本无法使线程进入等待状态。可以使用关键代码段使线程进入等待状态,但是只能用这些代码段对单个进程中的线程实施同步。还有,使用关键代码段时,很容易陷入死锁状态,因为在等待进入关键代码段时无法设定超时值。本章将要介绍如何使用内核对象来实现线程的
2、同步。你将会看到,内核对象机制的适应性远远优于用户方式机制。实际上,内核对象机制的唯一不足之处是它的速度比较慢。当调用本章中提到的任何新函数时,调用线程必须从用户方式转为内核方式。这个转换需要很大的代价:往返一次需要占用 x 8 6平台上的大约1 0 0 0个C P U周期,当然,这还不包括执行内核方式代码,即实现线程调用的函数的代码所需的时间。本书介绍了若干种内核对象,包括进程,线程和作业。可以将所有这些内核对象用于同步目的。对于线程同步来说,这些内核对象中的每种对象都可以说是处于已通知或未通知的状态之中。这种状态的切换是由M i c r o s o f t为每个对象建立的一套规则来决定的。
3、例如,进程内核对象总是在未通知状态中创建的。当进程终止运行时,操作系统自动使该进程的内核对象处于已通知状态。一旦进程内核对象得到通知,它将永远保持这种状态,它的状态永远不会改为未通知状态。当进程正在运行的时候,进程内核对象处于未通知状态,当进程终止运行的时候,它就变为已通知状态。进程内核对象中是个布尔值,当对象创建时,该值被初始化为 FA L S E(未通知状态)。当进程终止运行时,操作系统自动将对应的对象布尔值改为 T R U E,表示该对象已经得到通知。如果编写的代码是用于检查进程是否仍在运行,那么只需要调用一个函数,让操作系统去检查进程对象的布尔值,这非常简单。你也可能想要告诉系统使线程
4、进入等待状态,然后当布尔值从FA L S E改为T R U E时自动唤醒该线程。这样,你可以编写一个代码,在这个代码中,需要等待子进程终止运行的父进程中的线程只需要使自己进入睡眠状态,直到标识子进程的内核对象变为已通知状态即可。你将会看到,M i c r o s o f t的Wi n d o w s提供了一些能够非常容易地完成这些操作的函数。刚才讲了M i c r o s o f t为进程内核对象定义了一些规则。实际上,线程内核对象也遵循同样的规则。即线程内核对象总是在未通知状态中创建。当线程终止运行时,操作系统会自动将线程对象的状态改为已通知状态。因此,可以将相同的方法用于应用程序,以确定线
5、程是否不再运行。与进程内核对象一样,线程内核对象也可以处于已通知状态或未通知状态。下面的内核对象可以处于已通知状态或未通知状态:进程文件修改通知线程事件作业可等待定时器文件信标控制台输入互斥对象线程可以使自己进入等待状态,直到一个对象变为已通知状态。注意,用于控制每个对象的已通知/未通知状态的规则要根据对象的类型而定。前面已经提到进程和线程对象的规则及作业的规则。本章将要介绍允许线程等待某个内核对象变为已通知状态所用的函数。然后我们将要讲述Wi n d o w s提供的专门用来帮助实现线程同步的各种内核对象、如事件、等待计数器,信标和互斥对象。当我最初开始学习这项内容时,我设想内核对象包含了一
6、面旗帜(在空中飘扬的旗帜,不是耷拉下来的旗帜),这对我很有帮助。当内核对象得到通知时,旗帜升起来;当对象未得到通知时,旗帜就降下来(见图9-1)。当线程等待的对象处于未通知状态(旗帜降下)中时,这些线程不可调度。但是一旦对象变为已通知状态(旗帜升起),线程看到该标志变为可调度状态,并且很快恢复运行(见图9-2)。图9-1 内核对象中的旗帜状态图9-2 内核对象中旗帜状态与线程可调度性示意图9.1 等待函数等待函数可使线程自愿进入等待状态,直到一个特定的内核对象变为已通知状态为止。这些等待函数中最常用的是Wa i t F o r S i n g l e O b j e c t:第 9章 线程与内
7、核对象的同步计计191下载内核对象内核对象内核对象内核对象当线程调用该函数时,第一个参数 h O b j e c t标识一个能够支持被通知/未通知的内核对象(前面列出的任何一种对象都适用)。第二个参数d w M i l l i s e c o n d s允许该线程指明,为了等待该对象变为已通知状态,它将等待多长时间。调用下面这个函数将告诉系统,调用函数准备等待到h P r o c e s s句柄标识的进程终止运行为止:第二个参数告诉系统,调用线程愿意永远等待下去(无限时间量),直到该进程终止运行。通常情况下,I N F I N I T E是作为第二个参数传递给Wa i t F o r S i
8、n g l e O b j e c t的,不过也可以传递任何一个值(以毫秒计算)。顺便说一下,I N F I N I T E已经定义为0 x F F F F F F F F(或-1)。当然,传递I N F I N I T E有些危险。如果对象永远不变为已通知状态,那么调用线程永远不会被唤醒,它将永远处于死锁状态,不过,它不会浪费宝贵的C P U时间。下面是如何用一个超时值而不是I N F I N I T E来调用Wa i t F o r S i n g l e O b j e c t的例子:上面这个代码告诉系统,在特定的进程终止运行之前,或者在 5 0 0 0 m s时间结束之前,调用线程不应
9、该变为可调度状态。因此,如果进程终止运行,那么这个函数调用将在不到5 0 0 0 m s的时间内返回,如果进程尚未终止运行,那么它在大约 5 0 0 0 m s时间内返回。注意,不能为d w M i l l i s e c o n d传递0。如果传递了0,Wa i t F o r S i n g l e O b j e c t函数将总是立即返回。Wa i t F o r S i n g l e O b j e c t的返回值能够指明调用线程为什么再次变为可调度状态。如果线程等待的对象变为已通知状态,那么返回值是 WA I T _ O B J E C T _ 0。如果设置的超时已经到期,则返回值
10、是WA I T _ T I M E O U T。如果将一个错误的值(如一个无效句柄)传递给Wa i t F o r S i n g l eO b j e c t,那么返回值将是WA I T _ FA I L E D(若要了解详细信息,可调用G e t L a s t E r r o r)。下面这个函数Wa i t F o r M u l t i p l e O b j e c t s与Wa i t F o r S i n g l e O b j e c t函数很相似,区别在于它允许调用线程同时查看若干个内核对象的已通知状态:d w C o u n t参数用于指明想要让函数查看的内核对象的数量。
11、这个值必须在 1与M A X I M U M _WA I T _ O B J E C T S(在Wi n d o w s头文件中定义为6 4)之间。p h O b j e c t s参数是指向内核对象句柄的数组的指针。可以以两种不同的方式来使用Wa i t F o r M u l t i p l e O b j e c t s函数。一种方式是让线程进入等待状192计计第二部分编程的具体方法下载态,直到指定内核对象中的任何一个变为已通知状态。另一种方式是让线程进入等待状态,直到所有指定的内核对象都变为已通知状态。f Wa i tAl l参数告诉该函数,你想要让它使用何种方式。如果为该参数传递T
12、R U E,那么在所有对象变为已通知状态之前,该函数将不允许调用线程运行。d w M i l l i s e c o n d s参数的作用与它在Wa i t F o r S i n g l e O b j e c t中的作用完全相同。如果在等待的时候规定的时间到了,那么该函数无论如何都会返回。同样,通常为该参数传递 I N F I N I T E,但是在编写代码时应该小心,以避免出现死锁情况。Wa i t F o r M u l t i p l e O b j e c t s函数的返回值告诉调用线程,为什么它会被重新调度。可能的返回值是WA I T _ FA I L E D和WA I T _
13、T I M E O U T,这两个值的作用是很清楚的。如果为 f Wa i tAl l参数传递T R U E,同时所有对象均变为已通知状态,那么返回值是WA I T _ O B J E C T _ 0。如果为f Wa i t A l l传递FA L S E,那么一旦任何一个对象变为已通知状态,该函数便返回。在这种情况下,你可能想要知道哪个对象变为已通知状态。返回值是WA I T _ O B J E C T _ 0与(WA I T _ O B J E C T _ 0+d w C o u n t-1)之间的一个值。换句话说,如果返回值不是WA I T _ T I M E O U T,也不是WA I
14、 T _ FA I L E D,那么应该从返回值中减去WA I T _ O B J E C T _ 0。产生的数字是作为第二个参数传递给Wa i t F o r M u l t i p l e O b j e c t s的句柄数组中的索引。该索引说明哪个对象变为已通知状态。下面是说明这一情况的一些示例代码:如果为f Wa i t A l l参数传递FA L S E,Wa i t F o r M u l t i p l e O b j e c t s就从索引0开始向上对句柄数组进行扫描,同时已通知的第一个对象终止等待状态。这可能产生一些你不希望有的结果。例如,通过将3个进程句柄传递给该函数,你的
15、线程就会等待 3个子进程终止运行。如果数组中索引为0的进程终止运行,Wa i t F o r M u l t i p l e O b j e c t s就会返回。这时该线程就可以做它需要的任何事情,然后循环反复,等待另一个进程终止运行。如果该线程传递相同的 3个句柄,该函数立即再次第 9章 线程与内核对象的同步计计193下载返回WA I T _ O B J E C T _ 0。除非删除已经收到通知的句柄,否则代码就无法正确地运行。9.2 成功等待的副作用对于有些内核对象来说,成功地调用 Wa i t F o r S i n g l e O b j e c t和Wa i t F o r M u
16、l t i p l e O b j e c t s,实际上会改变对象的状态。成功地调用是指函数发现对象已经得到通知并且返回一个相对于WA I T _ O B J E C T _ 0的值。如果函数返回WA I T _ T I M E O U T或WA I T _ FA I L E D,那么调用就没有成功。如果函数调用没有成功,对象的状态就不可能改变。当一个对象的状态改变时,我称之为成功等待的副作用。例如,有一个线程正在等待自动清除事件对象(本章后面将要介绍)。当事件对象变为已通知状态时,函数就会发现这个情况,并将WA I T _ O B J E C T _ 0返回给调用线程。但是就在函数返回之前
17、,该事件将被置为未通知状态,这就是成功等待的副作用。这个副作用将用于自动清除内核对象,因为它是 M i c r o s o f t为这种类型的对象定义的规则之一。其他对象拥有不同的副作用,而有些对象则根本没有任何副作用。进程和线程内核对象就根本没有任何副作用,也就是说,在这些对象之一上进行等待决不会改变对象的状态。由于本章要介绍各种不同的内核对象,因此我们将要详细说明它们的成功等待的副作用。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Wa i t F o r M u l t i p l e O b j e c t s函数如此有用呢,因为它能够以原子操作方式来执行它的所有操作。当一个线程调用Wa i t F o r M
18、u l t i p l e O b j e c t s函数时,该函数能够测试所有对象的通知状态,并且能够将所有必要的副作用作为一项操作来执行。让我们观察一个例子。两个线程以完全相同的方式来调用 Wa i t F o r M u l t i p l e O b j e c t s:当Wa i t F o r M u l t i p l e O b j e c t s函数被调用时,两个事件都处于未通知状态,这就迫使两个线程都进入等待状态。然后h A u t o R e s e t E v e n t 1对象变为已通知状态。两个线程都发现,该事件已经变为已通知状态,但是它们都无法被唤醒,因为 h A
19、 u t o R e s e t E v e n t 2仍然处于未通知状态。由于两个线程都没有等待成功,因此没有对h A u t o R e s e t E v e n t 1对象产生任何副作用。接着,h A u t o R e s e t E v e n t 2变为已通知状态。这时,两个线程中的一个发现,两个对象都变为已通知状态。等待取得了成功,两个事件对象均被置为未通知状态,该线程变为可调度的线程。但是另一个线程的情况如何呢?它将继续等待,直到它发现两个事件对象都处于已通知状态。尽管它原先发现 h A u t o R e s e t E v e n t 1处于已通知状态,但是现在它将该对象
20、视为未通知状态。前面讲过,有一个重要问题必须注意,即Wa i t F o r M u l t i p l e O b j e c t s是以原子操作方式运行的。当它检查内核对象的状态时,其他任何线程都无法背着对象改变它的状态。这可以防止出现死锁情况。试想,如果一个线程看到h A u t o R e s e t E v e n t 1已经得到通知并将事件重置为未通知状态,然后,另一个线程发现h A u t o R e s e t E v e n t 2已经得到通知并将该事件重置为未通知状态,那么这两个线程均将被冻结:一个线程将等待另一个线程已经得到的对象,另一个线程将等待该线程已经得到的对象。W
21、a i t F o r M u l t i p l e O b j e c t s能够确保这种情况永远不会发生。这会产生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即如果多个线程等待单个内核对象,那么当该对象变成已通知状态时,系统究竟决定唤醒哪个线程呢?M i c r o s o f t对这个问题的正式回答是:“算法是公平的。”M i c r o s o f t不想使用系统使用的内部算法。它只是说该算法是公平的,这意味着如果多194计计第二部分编程的具体方法下载个线程正在等待,那么每当对象变为已通知状态时,每个线程都应该得到它自己的被唤醒的机会。这意味着线程的优先级不起任何作用,即高优先级线程不一定得到该对象。这还意
22、味着等待时间最长的线程不一定得到该对象。同时得到对象的线程有可能反复循环,并且再次得到该对象。但是,这对于其他线程来说是不公平的,因此该算法将设法防止这种情况的出现。但是这不一定做得到。在实际操作中,M i c r o s o f t使用的算法是常用的“先进先出”的方案。等待了最长时间的线程将得到该对象。但是系统中将会执行一些操作,以便改变这个行为特性,使它不太容易预测。这就是为什么M i c r o s o f t没有明确说明该算法如何起作用的原因。操作之一是让线程暂停运行。如果一个线程等待一个对象,然后该线程暂停运行,那么系统就会忘记该线程正在等待该对象。这是一个特性,因为没有理由为一个暂
23、停运行的线程进行调度。当后来该线程恢复运行时,系统将认为该线程刚刚开始等待该对象。当调试一个进程时,只要到达一个断点,该进程中的所有线程均暂停运行。因此,调试一个进程会使“先进先出”的算法很难预测其结果,因为线程常常暂停运行,然后再恢复运行。9.3 事件内核对象在所有的内核对象中,事件内核对象是个最基本的对象。它们包含一个使用计数(与所有内核对象一样),一个用于指明该事件是个自动重置的事件还是一个人工重置的事件的布尔值,另一个用于指明该事件处于已通知状态还是未通知状态的布尔值。事件能够通知一个操作已经完成。有两种不同类型的事件对象。一种是人工重置的事件,另一种是自动重置的事件。当人工重置的事件
24、得到通知时,等待该事件的所有线程均变为可调度线程。当一个自动重置的事件得到通知时,等待该事件的线程中只有一个线程变为可调度线程。当一个线程执行初始化操作,然后通知另一个线程执行剩余的操作时,事件使用得最多。事件初始化为未通知状态,然后,当该线程完成它的初始化操作后,它就将事件设置为已通知状态。这时,一直在等待该事件的另一个线程发现该事件已经得到通知,因此它就变成可调度线程。这第二个线程知道第一个线程已经完成了它的操作。下面是C r e a t e E v e n t函数,用于创建事件内核对象:第3章已经介绍了内核对象的操作技巧,比如,如何设置它们的安全性,如何进行使用计数,如何继承它们的句柄,
25、如何按名字共享对象等。由于现在你对所有这些对象都已经熟悉了,所以不再介绍该函数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参数。F M a n n u a l R e s e t参数是个布尔值,它能够告诉系统是创建一个人工重置的事件(T R U E)还是创建一个自动重置的事件(FA L S E)。f I n i t i a l S t a t e参数用于指明该事件是要初始化为已通知状态(T R U E)还是未通知状态(FA L S E)。当系统创建事件对象后,c r e a t e E v e n t就将与进程相关的句柄返回给事件对象。其他进程中的线程可以获得对该对象的访问权,方法是使用在p s z N a m e参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windows 核心 编程 指南 09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