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发展上海分行2010年编写的案例汇编.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深发展上海分行2010年编写的案例汇编.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发展上海分行2010年编写的案例汇编.pdf(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深圳发展银行上海分行 1 案 例 汇 编 案 例 汇 编 深圳发展银行上海分行合规部编 2010 年 7 月 26 日 深圳发展银行上海分行合规部编 2010 年 7 月 26 日 (内部资料)(内部资料)深圳发展银行上海分行 2行 长 寄 语 行 长 寄 语 当前,银监会要求商业银行开展“内控和案防制度执行年”活动,我行也正处于股权变更后的特殊时期,我们这家银行面临新的巨大发展机遇,因此,为保证我行今后又快又好发展,加强合规与内控,防案件、保平安至关重要。为有效开展案防工作,加强风险警示教育,近期,分行合规部将近年来行内外发生的一些典型案件和操作风险案例汇编成册,内容和形式都很好。通过这些
2、身边的案例,我们可以从存款、票据等案件高发领域,开户、对账、贷前调查、资金监控等关键操作环节,员工管理、熟人文化风险等方面进行认真的总结和反思。古语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希望大家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举一反三,认真查找和防范身边的风险,防止类似案件再次发生。案防工作任重而道远,各单位一定要高度重视,抓好案防教育和员工行为排查,有效落实银监和总分行的案防工作要求,唯有我们每位员工认真履行好自己的案防职责,才能够保障我们上海分行平安、健康和发展。仇卫平 2010 年 7 月 26 日 当前,银监会要求商业银行开展“内控和案防制度执行年”活动,我行也正处于股权变更后的特殊时期,我们这家银行面
3、临新的巨大发展机遇,因此,为保证我行今后又快又好发展,加强合规与内控,防案件、保平安至关重要。为有效开展案防工作,加强风险警示教育,近期,分行合规部将近年来行内外发生的一些典型案件和操作风险案例汇编成册,内容和形式都很好。通过这些身边的案例,我们可以从存款、票据等案件高发领域,开户、对账、贷前调查、资金监控等关键操作环节,员工管理、熟人文化风险等方面进行认真的总结和反思。古语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希望大家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举一反三,认真查找和防范身边的风险,防止类似案件再次发生。案防工作任重而道远,各单位一定要高度重视,抓好案防教育和员工行为排查,有效落实银监和总分行的案防工作要求
4、,唯有我们每位员工认真履行好自己的案防职责,才能够保障我们上海分行平安、健康和发展。仇卫平 2010 年 7 月 26 日 深圳发展银行上海分行 3目 录 目 录 第一部分 身边的案例 1.第一部分 身边的案例 1.违法违规贷款案 2.违法违规贷款案 2.100%保证金开票诈骗案 3.100%保证金开票诈骗案 3.关联企业授信风险案 4.关联企业授信风险案 4.贷款调查不实风险案 5.贷款调查不实风险案 5.质押法律风险及质物控制风险案 6.质押法律风险及质物控制风险案 6.3 亿元票据诈骗案 7.3 亿元票据诈骗案 7.虚假贷款诈骗贷案 8.虚假贷款诈骗贷案 8.个贷代理风险案 9.个贷代理
5、风险案 9.银行内部人员挪用资金案 10.银行内部人员挪用资金案 10.2009 年上海银行业多起巨额诈骗案 第二部分 身边的操作风险 1.2009 年上海银行业多起巨额诈骗案 第二部分 身边的操作风险 1.挪用存款 2.挪用存款 2.挪用尾箱 3.挪用尾箱 3.空签汇票 4.空签汇票 4.挪用联行 5.挪用联行 5.批量代发业务 6.批量代发业务 6.银行卡及网银诈骗 7.银行卡及网银诈骗 7.资本金账户结汇用途真实性审查 8.资本金账户结汇用途真实性审查 8.出租、出借账户 9.出租、出借账户 9.银行员工参与赌博 银行员工参与赌博 深圳发展银行上海分行 4第一部分:身边的案例 第一部分:
6、身边的案例 案例一 案例一 违法违规贷款案 违法违规贷款案 一、基本案情 一、基本案情 2004 年 4 月 19 日,上海 Z 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Z 公司)获得我行某支行贷款 2000 万元。4 月 22 日,借款人以银票背书方式将 916.6 万元分别转入两家担保公司,其余资金用于归还债务。2004 年 10 月 22 日,由于 Z 公司并无实际经营,银票到期后即开始垫款。2006 年 7 月 31 日,客户经理徐 X 因涉嫌公司人员受贿犯罪被刑事拘留,同年 9 月 6 日被逮捕。2007 年 12 月 16 日,上海虹口区人民法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违法发放贷款罪”“违
7、法发放贷款罪”判处徐 X 有期徒刑八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十万元。这是一起典型的内外勾结骗取银行资金的案件。Z 公司实际是一虚假注册成立且无实际经营的骗子公司,经上海工商、税务局证实,其公司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财务报表等贷款申请资料均系伪造,柯X、童 X(骗贷人)为偿还债务,以 Z 公司名义向我行申请贷款,并以贷款总额3%的好处费为诱饵,串通银行内部人员,骗取银行信贷资金。2004 年 3 月,徐 X 在办理该笔贷款的过程中,对柯 X、童 X 所提供 Z 公司的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财务报表、购销合同等贷款申请资料不但不予核查,而且授意骗贷人按其要求编制符合我行审批要求的虚假财务报表,在明知两家
8、担保单位将分用近 50%贷款作为担保条件的情况下,仍为 Z 公司贷款牵线担保,并撰写虚假的授信调查报告。此后,徐 X 又授意柯 X、童 X 购买虚假的增值税发票,以掩盖贷款的真实用途。事实证明,徐 X 在对 Z 公司的贷款的过程中,已严重违反了我行信贷管理制度,并触犯刑法:事实证明,徐 X 在对 Z 公司的贷款的过程中,已严重违反了我行信贷管理制度,并触犯刑法:第一,徐 X 身为银行工作人员,不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对借款人提供的虚假贷款申请资料不予核查,撰写虚假授信调查报告,严重违反我行信贷管理制度。深圳发展银行上海分行 5第二,与借款人和保证人串通,利用职务之便,授意借款人伪造贷款资料,约定
9、保证人分用贷款,违反国家规定发放贷款,致使我行贷款被骗,并造成巨大损失,触犯刑法,构成违法发放贷款罪。二、风险评析 二、风险评析 1道德风险。1道德风险。根据我行信贷管理制度,客户经理承担对贷款资料真实性调查的第一责任,其调查结果的真实与否,真接关系到我行信贷资金安全。徐 X在金钱的诱惑下,违背诚信和道德原则,违法违规办理贷款,最终不但给银行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也使他本人付出惨重代价,该案的发生令人深思。2合规内控风险。2合规内控风险。案件的发生也从合规内控方面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支行在办理该贷款过程中,并未真正落实双人调查制度,协办人员并未到企业实地调查就在调查报告上签字,双人调查和签字流于形式
10、,给徐 X 一人造假骗贷以可乘之机。3贷款资金监控风险。3贷款资金监控风险。支行在办理 2000 万元贷款出账时,未落实分行的审批意见要求:根据企业生产进度使用贷款,而是一次性以银票方式分三笔将资金转入一家商贸企业,而该公司并非调查报告中反映的生产原料的供货商,其中两笔近 1000 万元贷款资金背书转让给两家担保公司。三、防范措施 三、防范措施 1加强诚信教育,树立法制观念。1加强诚信教育,树立法制观念。诚信是每一个员工最基本的职业操守,加强员工行为守则、银行从业人员职业操守指引等法规的学习,牢固树立法制观念,培育诚信的企业文化是防范道德风险的基础。2加强合规管理,完善内控制度。2加强合规管理
11、,完善内控制度。(1)支行应加强合规考核与问责,使贷前双人实地调查能够真正得以执行;(2)我行信贷管理制度应明确规定,支行行长贷前必须到企业实地调查,并承担调查责任。3严格落实审批意见,加强资金流向监控。3严格落实审批意见,加强资金流向监控。(1)分行信贷管理部应根据审批意见加强贷款出账前的审核和出账后的监督管理;(2)支行对贷款资金流向的监控需要客户经理以及运营人员的共同配合。深圳发展银行上海分行 6案例二案例二 100%保证金开票诈骗案 100%保证金开票诈骗案 一、基本案情 一、基本案情 2002 年 6 月 4 日,经支行某员工介绍,上海 A 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A公司)财务总监吴
12、 X 和一名叫徐 X(诈骗人)的人在我行 X 支行开立了账户,并存入 1100 万元。而后,此笔资金转为全额保证金分别于 2002 年 6 月 5 日、7 月4 日开立了银行承兑汇票 1100 万元,期限为 6 个月,收款人为上海 B 实业公司。上述银票到期,我行以 A 公司的保证金兑付。2003 年 5 月,A 公司要求支取 1100 万元存款本息,我行以该笔存款已开立银票并兑付为由予以拒付。2003 年 9 月,该司向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起诉我行,请求判定我行归还该司 1100 万元存款及利息,2004 年 6 月 10 日,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判令我行归还 A 公司存款
13、人民币 1100 万元,并偿付相应利息。二、风险评析 二、风险评析 1.开户资料保管风险。1.开户资料保管风险。在 A 公司开户之后,客户经理借故从柜面将 A 公司开户资料取出复印交给徐 X 等人,导致公司印章被伪造,诈骗人以伪造印章的转账凭证和承兑资料申请划转保证金和开票。2.贷前调查风险。2.贷前调查风险。未履行贷前调查责任,支行无人到借款企业实地调查,核实企业承兑业务的真实性。3面签风险。3面签风险。未执行承兑合同必须由企业法人代表或者法人代表授权的经办人亲自签字并加盖公章,签字须核实本人身份等操作要求,导致以伪造公章和签章的贷款申请资料、承兑合同过关。4.对账风险。4.对账风险。由于当
14、时对账单由客户自取,对账不及时,客户对账记录不全,导致客户存款资金被挪用未及时发现。5.5.以人情代替制度风险以人情代替制度风险。熟人介绍客户,出于对同事个人的信任,疏于防范,没有坚持开户资料保管、贷前调查等制度规定。三、防范措施 三、防范措施 1充分认识低风险业务的风险性。1充分认识低风险业务的风险性。100%保证金开票类低风险业务,在其表 深圳发展银行上海分行 7面资金风险低的背后往往隐藏着借款人的真实意愿、保证金划转、贸易背景真实性等方面的风险隐患,同样的案例在行内外屡见不鲜,各级人员应充分认识此类风险,从制度和操作层面上认真加以防范。2保证制度落实,防范操作风险。2保证制度落实,防范操
15、作风险。严格执行双人实地调查、合同面签、开户资料保管、保证金划转提示、统一对账等制度要求,确保贷款资料、贸易背景、保证金划转、开户资料、对账等真实有效,从各个关键操作环节控制风险。3加强安全防范教育,防范诈骗案件。3加强安全防范教育,防范诈骗案件。强化纪律,强调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杜绝人情替代制度现象,加强对关键岗位人员的行为监督管理,切实防范诈骗案件。案例三案例三 关联企业授信风险案关联企业授信风险案 一、基本案情 一、基本案情 A 公司成立于 1997 年,主要从事钢材贸易,注册资金原为 1000 万元,后增资至 3000 万元,2001 年再次增资至 1.16 亿元,其中 D 公司出资 8
16、600 万元,沈X 出资 2400 万元,X 公司出资 600 万元;B 公司 1999 年注册,注册资金 4850 万元,由沈 X 家族另两位沈姓成员出资;C 公司注册资金 1 亿元,其中 D 公司出资 9400 万元,X 医药公司出资 600万元;D 公司注册资金 1 亿元,其中 B 公司出资 4000 万元,沈 X 出资 3000 万元,其他个人出资共 3000 万元。由以上股权关系看出,ABCD 为关联公司,并同为沈氏家族控制,利用与其有业务往来的某国企及其下属公司的业务关系,通过互相担保、票据贴现等手段在多家银行进行融资,累计金额高达数亿元。2001 年,D 公司通过协议受让方式,取
17、得 X 投资公司 80%股权,间接成为某PT 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沈 X 就任某 PT 上市公司董事长后,将 D 公司旗下两家企业资产注入该上市公司。后重组投资失败,造成 ABCD 系列公司巨额资金损失,经营停顿,陷入破产境地,沈 X 向境外转移财产并离境失踪,多家银行诉讼要求偿还债务。二、风险评析 二、风险评析 深圳发展银行上海分行 81关联企业授信,贸易背景虚假。1关联企业授信,贸易背景虚假。对该系列关联企业之间复杂的股权结构未进行认真分析,关联企业在多家银行采取相互开票,相互担保的方式套取银行资金用于对上市公司股权投资,违反信贷资金不得用于股权性投资的规定。2企业财务报表不实 2企业财务报
18、表不实。对企业财务报表中明显存在的资产虚假未能及时发现,实际上关联企业的往来帐款构成其主要资产,注册资金短期大幅增加,而且来源于关联企业之间的过帐。3对信贷资金流向监控不严。3对信贷资金流向监控不严。对贴现资金用于还贷,贴现申请人替出票人垫付票款的情况未加以跟踪,对信贷资金用于股权收购未能及时发现,贷后资金流向监控不严。4抵押手续不完善。4抵押手续不完善。对贴现追加的设备抵押,因所签抵押担保合同无公司法人代表签章、也无有效授权导致抵押无效。三、防范措施 三、防范措施 1加强关联企业授信风险管理。1加强关联企业授信风险管理。防范关联企业采取相互开票,相互担保的方式套取银行资金的风险。2提高对企业
19、财务报表真实性的甑别能力2提高对企业财务报表真实性的甑别能力。对企业虚增资产和资本金的主要手段和方法要认真识别和分析。3加强信贷资金用途监管。3加强信贷资金用途监管。做好贷后检查管理工作,禁止银行信贷资金用于股权投资,防范政策风险。4完善抵押手续,防止无效抵押4完善抵押手续,防止无效抵押。案例四案例四 贷款调查不实风险案 贷款调查不实风险案 一、基本案情 一、基本案情 2000 年 10 月,A 公司以其旗下一家企业正在上马酒精生产线缺少配套流动资金为由,向某支行申请银票 2100 万元,期限 6 个月,用于购买酒精生产原料,提供 600 万元保证金加 B 公司和 C 公司两单位保证。2000
20、 年 11 月 15 日该行签发银票 2100 万元。银票到期后,A、B、C 三公司均无资金兑付,银行扣收保证金后垫款 1500 万元。后发现银票未用于购买原料,酒精生产线没有投产;A 公司经营瘫痪,B、C 两公司生产停顿,其主要资产-应收款账龄较长,追索不能。催收无果,支行起诉,法院查封了 A、B、C 等三公司帐户及 B、C 两公司价 深圳发展银行上海分行 9值 2000 万元保税物品。尔后,该保税物品被 B、C 两公司擅自拆封转移,致银行胜诉而债权受偿落空。二、风险评析 二、风险评析 1贷前调查不实。1贷前调查不实。信贷调查人员在贷款调查报告中称“借款人目前有 9 家直属企业,经营情况良好
21、,报表显示其具有短长期偿债能力”,但企业同期财务报表反映其长期投资为 500 万元,且企业提供的“资产明细表”反映该 500 万元长期投资全部为对 x 大酒店的股权投资,显然该司的另 8 家直属企业并不存在,同时,该司的损益报表也一直没有投资收益反映,企业实际偿债能力很弱,并非有短长期偿债能力。2审查把关不严。2审查把关不严。信贷审查人员在信贷调查报告与企业财务报表及相关资料信息有明显不相符的情况下,没有发现并揭示对企业资信调查不实的风险,反映信贷审查人员审查把关不严。三、防范措施 三、防范措施 1贷前调查环节。1贷前调查环节。要坚持实地调查制度,对企业提供的财务报表和资产明细表要进行认的分析
22、和比较,核查其固定资产和长期投资是否相符及真实性。2贷时审查环节。2贷时审查环节。信贷审查人员要多角度的对信贷调查报告进行审查和分析,严格审查企业资产及收益的真实性,切实控制授信风险。案例五案例五 质押法律风险及质物控制风险案质押法律风险及质物控制风险案 一、基本案情 一、基本案情 2000 年 12 月,某支行给 X 投资有限公司 3 亿元贷款,期限 3 年,担保为该投资公司在某证券公司的 3 亿元的网上国债质押和 x 集团公司保证,网上国债托管于 X 证券公司的 X 营业部,银行、借款人、证券公司的营业部三方签订“网上国债和资金监管协议”。借款人X 投资有限公司为一私人合伙投资公司,主要从
23、事投资业务,某行发放该 3 亿元贷款后,借款人将大部分贷款资金直接从该行挪用于对 X 绩差上市公司的股权投资,因近年证券投资业不景气,其股权投资至今难以变现,企业资金周转紧张,归还银行贷款困难。而 3 亿元网上国债质押物因实际不能控制,基本丧失信用支持;保证人X 集团公司因资信及经营情况不佳,也无担保能力。深圳发展银行上海分行 10目前,某行给该司的 3 亿元贷款资金面临较大风险。二、风险评析 二、风险评析 1银行信贷资金挪用于对上市公司的股权投资,违反政策规定,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也较大。2根据担保法第 76 条,债券质押合同自有关权利凭证交付质权人之日起生效。在网上国债质押的情况下,有关权利
24、凭证是指哪些凭证,股东卡与库存余额单及有关托管凭证的移交是否即为权利凭证的交付,当时法律上对此问题尚无明确规定。因此,借款人将有关托管凭证、股东卡、与库存余额单交予银行,银行视为借款人已将权利凭证交予我行并设定质押,在法律上是否生效尚有不确定性,存在法律风险。而证券公司营业部、银行、借款人三方签订的“网上国债和资金监管协议”没有得到该证券总公司的授权,协议无效。3由于国债帐户设在券商而非由银行直接控制,券商受客户委托可做国债回购交易,因此银行对国债实际无法控制。4保证人 x 集团公司的主要下属企业是 x 绩差上市公司,由于其下属上市公司资信及经营情况较差,导致该集团公司资信及经营情况不佳,担保
25、能力不强。三、防范措施 三、防范措施 1严格执行国家信贷政策。1严格执行国家信贷政策。禁止银行信贷资金用于股权投资,防范政策风险及信用风险。2防范法律风险。2防范法律风险。银行应避免接受存在法律风险的担保,尤其是对既存在法律风险,又实际不能控制的抵质押担保更要保持谨慎。3加强集团公司的资信审查。3加强集团公司的资信审查。判断集团公司的保证能力,不仅要分析研究集团公司本部的财务状况,而且要分析研究其下属公司的财务状况,特别是对其主要下属企业的资信及经营情况要进行认真的分析和研究。案例六 案例六 3 亿元票据诈骗案 3 亿元票据诈骗案 一、基本案情 一、基本案情 这是一起内外勾结的案件,犯罪嫌疑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发展 上海分行 2010 编写 案例 汇编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