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系统管理与网络管理目录.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Linux系统管理与网络管理目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Linux系统管理与网络管理目录.pdf(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目录 VI目 录 第 1 篇 基 础 篇 第 1 章 Linux 系统简介.2 1.1 Linux 系统的起源.2 1.2 Linux 版本.3 1.2.1 Linux 内核版本.3 1.2.2 Linux 发行套件版本.3 1.3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5.2 简介.5 第 2 章 Linux 系统安装.7 2.1 安装前的准备.7 2.1.1 硬件配置与兼容要求.7 2.1.2 选择安装方式.7 2.2 通过光盘安装 Linux.8 2.2.1 启动安装程序.8 2.2.2 进行语言和键盘设置.11 2.2.3 磁盘分区.13 2.2.4 引导装载程序.18
2、2.2.5 网络设置.19 2.2.6 时区配置.20 2.2.7 设置 root 用户口令.21 2.2.8 选择安装的软件包.22 2.2.9 准备安装.23 2.2.10 安装软件包.23 2.3 系统第一次启动.24 2.3.1 欢迎界面和许可协议.24 2.3.2 防火墙.24 2.3.3 配置 SElinux 访问控制.25 2.3.4 配置 Kdump 内核崩溃转存.25 目录 VII2.3.5 设置日期和时间.26 2.3.6 设置软件更新.27 2.3.7 创建用户.27 2.3.8 设置声卡.28 2.3.9 附加光盘.29 2.3.10 登录系统.29 2.4 其他安装方
3、式.30 2.4.1 制作安装引导光盘.30 2.4.2 硬盘安装方式.30 2.4.3 NFS 安装方式.31 2.4.4 FTP 安装方式.32 2.4.5 HTTP 安装方式.33 2.5 升级和删除 Linux.33 2.5.1 升级安装.34 2.5.2 删除 Linux 系统.35 2.6 使用虚拟机安装 Linux.36 2.7 系统安装时的常见问题处理.41 2.7.1 无法使用图形安装方式.41 2.7.2 加载第三方的驱动程序.41 2.7.3 无法找到光驱.42 2.7.4 无法使用硬盘的所有剩余空间.42 2.7.5 分区后无法进入下一个安装界面.42 2.7.6 保存
4、安装过程中的错误跟踪信息.43 第 3 章 图形桌面系统管理.44 3.1 桌面系统简介.44 3.1.1 X-Window 系统简介.44 3.1.2 KDE 和 GNOME 的简介.45 3.2 GNOME 的使用.46 3.2.1 GNOME 桌面.46 3.2.2 文件管理.48 3.2.3 GNOME 面板.51 3.2.4 菜单.53 3.2.5 输入法.54 3.2.6 屏幕分辨率.54 3.2.7 屏幕保护程序.54 3.2.8 添加删除软件.55 3.2.9 搜索文件.56 目录 VIII3.2.10 设置系统字体与主题.57 3.2.11 日期时间.57 3.2.12 使用
5、软盘、光盘和移动硬盘.57 3.2.13 更改 GNOME 语言环境.58 3.2.14 注销和关机.59 3.3 常用应用软件.60 3.3.1 Firefox 浏览器.60 3.3.2 gThumb 图像浏览器.60 3.3.3 gedit 文本编辑器.61 3.3.4 Evince pdf 文档查看器.62 3.3.5 远程访问.62 3.4 常见问题处理.66 3.4.1 无法挂载光盘和 USB 存储设备.66 3.4.2 无法注销系统.68 3.4.3 开机无法进入图形环境.68 第 4 章 命令行界面.70 4.1 命令行简介.70 4.1.1 为什么要使用命令行.70 4.1.2
6、 Shell 简介.71 4.2 命令行的使用.71 4.2.1 进入命令行.71 4.2.2 处理多个终端.72 4.2.3 终端配置文件.72 4.2.4 终端基本操作.73 4.3 常用的基本命令.77 4.3.1 man 命令:查看帮助信息.77 4.3.2 date 命令:显示时间.77 4.3.3 hostname 命令:主机名.78 4.3.4 clear 命令:清屏.78 4.3.5 exit 命令:退出.79 4.3.6 history 命令:历史命令.79 4.3.7 pwd 命令:当前目录.79 4.3.8 cd 命令:切换目录.79 4.3.9 ls 命令:列出目录和文
7、件.80 4.3.10 cat 命令:显示文件内容.81 4.3.11 touch 命令:创建文件.81 4.3.12 df 命令:查看文件系统.81 目录 IX4.3.13 alias 和 unalias 命令:命令别名.82 4.3.14 echo 命令:显示信息.83 4.3.15 export 命令:输出变量.83 4.3.16 env 命令:显示环境变量.83 4.3.17 ps 命令:查看进程.84 4.3.18 whoami 和 who 命令:查看用户.84 4.3.19 su 命令:切换用户.84 4.3.20 grep 命令:过滤信息.85 4.3.21 wc 命令:统计.8
8、6 4.3.22 more 命令:分页显示.86 4.3.23 管道.86 4.4 VI 编辑器.87 4.4.1 3 种运行模式.87 4.4.2 VI 的使用.88 4.4.3 VI 的常用命令.88 4.5 命令行环境常见问题处理.91 4.5.1 开机默认进入命令行环境.91 4.5.2 远程访问命令行环境.92 第 2 篇 系统管理篇 第 5 章 Linux 系统启动过程.96 5.1 Linux 系统启动过程简介.96 5.2 BIOS 加电自检.97 5.3 引导加载程序.97 5.3.1 引导加载程序的启动.98 5.3.2 GRUB 配置.98 5.4 内核映像.100 5.
9、5 init 进程.101 5.5.1 init 进程简介.101 5.5.2 init 进程的引导过程.102 5.5.3 配置自动运行服务.105 5.6 重启和关闭系统.108 5.6.1 shutdown 命令:关闭或重启系统.108 5.6.2 halt 命令:关闭系统.109 5.6.3 reboot 命令:重启系统.110 5.6.4 init 命令:改变运行级别.110 目录 X5.6.5 通过图形界面关闭系统.111 5.7 系统启动时常见的问题处理.111 5.7.1 进入 Linux 救援模式.111 5.7.2 GRUB 被 Windows 覆盖.113 5.7.3 重
10、新分区后 GRUB 引导失败.114 第 6 章 用户和用户组管理.116 6.1 用户管理概述.116 6.1.1 用户账号.116 6.1.2 用户账号文件:passwd 和 shadow.118 6.1.3 用户组.119 6.1.4 用户组文件:group 和 gshadow.121 6.2 普通用户管理.122 6.2.1 添加用户.123 6.2.2 更改用户口令.124 6.2.3 修改用户信息.126 6.2.4 删除用户.126 6.2.5 禁用用户.127 6.2.6 配置用户 Shell 环境.127 6.3 用户组管理.130 6.3.1 添加用户组.130 6.3.2
11、 修改用户组.130 6.3.3 删除用户组.131 6.4 用户和用户组的图形化管理.132 6.4.1 查看用户.132 6.4.2 添加用户.133 6.4.3 修改用户.133 6.4.4 删除用户.133 6.4.5 查看用户组.134 6.4.6 添加用户组.134 6.4.7 修改用户组.135 6.4.8 删除用户组.135 6.5 用户管理的常见问题和常用命令.135 6.5.1 忘记 root 用户口令.135 6.5.2 误删用户账号.136 6.5.3 常用用户管理命令.138 6.6 常用管理脚本.139 6.6.1 批量添加用户.139 目录 XI6.6.2 完整删
12、除用户账号.140 第 7 章 磁盘分区管理.143 7.1 磁盘分区简介.143 7.1.1 Linux 分区简介.143 7.1.2 磁盘设备管理.144 7.2 使用 fdisk 进行分区管理.145 7.2.1 fdisk 简介.145 7.2.2 fdisk 交互模式.146 7.2.3 分区管理.147 7.3 使用 parted 进行分区管理.150 7.3.1 parted 简介.151 7.3.2 parted 交互模式.151 7.3.3 分区管理.152 7.4 LVM逻辑卷管理.155 7.4.1 LVM 简介.155 7.4.2 物理卷管理.156 7.4.3 卷组管
13、理.157 7.4.4 逻辑卷管理.159 7.5 磁盘分区管理的常见问题.160 7.5.1 添加新磁盘.160 7.5.2 删除分区后系统无法启动.163 7.5.3 误删 Swap 分区.163 第 8 章 文件系统管理.165 8.1 文件系统简介.165 8.1.1 Linux 文件系统简介.165 8.1.2 Linux 支持的文件系统类型.166 8.1.3 Linux 的默认安装目录.167 8.2 文件系统的管理.168 8.2.1 创建文件系统.168 8.2.2 查看已挂载文件系统.170 8.2.3 使用 fstab 文件自动挂载文件系统.171 8.3 文件和目录管理
14、.172 8.3.1 查看文件和目录属性.172 8.3.2 文件类型.173 8.3.3 链接文件.175 8.3.4 查看文件内容.176 8.3.5 删除文件和目录.177 目录 XII8.3.6 更改当前目录.177 8.3.7 文件名通配符.178 8.3.8 查看目录空间大小.179 8.3.9 复制文件和目录.180 8.3.10 移动文件和目录.180 8.4 文件和目录权限管理.181 8.4.1 Linux 文件和目录权限简介.181 8.4.2 更改文件和目录的所有者.182 8.4.3 更改文件和目录的权限.183 8.4.4 设置文件和目录的默认权限.184 8.5
15、文件系统管理的常见问题和常用命令.185 8.5.1 无法卸载文件系统.185 8.5.2 修复受损文件系统.185 8.5.3 修复文件系统超级块.187 8.5.4 使用 Windows 分区.188 8.6 常用管理脚本.188 8.6.1 自动挂载所有 Windows 分区的脚本.189 8.6.2 转换目录和文件名大小写的脚本.190 第 9 章 软件包管理.192 9.1 使用 RPM 软件包.192 9.1.1 RPM 简介.192 9.1.2 RPM 命令的使用方法.193 9.1.3 安装 RPM 软件包.194 9.1.4 查看 RPM 软件包.195 9.1.5 升级软件
16、包.197 9.1.6 删除软件包.197 9.2 打包程序 tar.198 9.2.1 tar 简介.198 9.2.2 打包文件.199 9.2.3 查看归档文件的内容.199 9.2.4 还原归档文件.200 9.2.5 往归档文件中追加新文件.200 9.2.6 压缩归档文件.201 9.3 压缩和解压.201 9.3.1 使用 gzip 和 gunzip 进行压缩.202 9.3.2 使用 zip 和 unzip 进行压缩.203 9.3.3 使用 bzip2 和 bunzip2 进行压缩.205 目录 XIII9.3.4 使用 compress 和 uncompress 进行压缩.
17、206 9.4 其他软件安装方式.206 9.4.1 源代码安装.207 9.4.2 源代码安装实例.208 9.4.3 .bin 文件安装.209 9.5 常见问题处理.211 9.5.1 如何安装.src.rpm 软件包.211 9.5.2 查看程序是由哪个 RPM 包安装.211 第 10 章 进程管理.213 10.1 进程简介.213 10.2 Linux 进程管理.214 10.2.1 查看进程.214 10.2.2 启动进程.216 10.2.3 终止进程.218 10.2.4 更改进程优先级.219 10.2.5 进程挂起与恢复.220 10.3 定时任务.220 10.3.1
18、 crontab 设置定时任务.221 10.3.2 at 命令:设置定时任务.222 10.4 进程管理的常见问题处理.223 10.4.1 如何杀掉所有进程.223 10.4.2 定时任务不生效.223 第 11 章 网络管理.225 11.1 TCP/IP 网络.225 11.1.1 TCP/IP 网络历史.225 11.1.2 OSI 网络模型.226 11.1.3 TCP/IP 网络模型.227 11.2 以太网配置.228 11.2.1 添加以太网连接.229 11.2.2 更改以太网设备.230 11.2.3 更改 DNS 和主机记录.231 11.3 网络配置文件.232 11
19、.3.1 网络设备配置文件.232 11.3.2 使用 resolve.conf 文件配置 DNS 服务器.232 11.3.3 使用 network 文件配置主机名.233 11.3.4 使用 hosts 文件配置主机名和 IP 地址的映射关系.233 11.4 接入互联网.233 目录 XIV 11.4.1 xDSL 拨号上网.233 11.4.2 调整解调器拨号上网.234 11.4.3 ISDN 拨号上网.236 11.4.4 无线连接.237 11.5 常用网络命令.239 11.5.1 使用 ifconfig 命令管理网络接口.240 11.5.2 使用 hostname 命令查看
20、主机名.242 11.5.3 使用 route 命令管理路由.242 11.5.4 使用 ping 命令检测主机是否激活.244 11.5.5 使用 netstat 命令查看网络信息.245 11.5.6 使用 nslookup 命令进行解析.247 11.5.7 使用 traceroute 命令跟踪路由.248 11.5.8 使用 telnet 命令管理远程主机.249 11.6 常见问题处理.249 11.6.1 在网卡上绑定多个 IP 地址.249 11.6.2 Linux 网络故障处理步骤.252 11.7 常用管理脚本.253 11.7.1 统计客户端的网络连接数.254 11.7.
21、2 自动发送邮件的脚本.255 第 12 章 系统监控.256 12.1 系统性能监控.256 12.1.1 性能分析准则.256 12.1.2 内存监控.258 12.1.3 CPU 监控.259 12.1.4 磁盘监控.261 12.1.5 网络监控.263 12.1.6 综合监控工具top.264 12.2 syslog 日志.267 12.2.1 syslog 简介.267 12.2.2 syslog 配置.268 12.2.3 配置实例.270 12.2.4 清空日志文件内容.270 12.2.5 图形化日志工具系统日志查看器.270 12.3 其他日志.271 12.3.1 dme
22、sg 日志:记录内核日志信息.271 12.3.2 用户登录日志.272 12.3.3 用户操作记录.273 目录 XV12.3.4 应用日志.274 12.4 系统监控常见问题处理.274 12.4.1 内存泄漏.274 12.4.2 定期清理日志文件.275 第 13 章 Shell 编程.276 13.1 Shell 编程简介.276 13.1.1 什么是 Shell 脚本.276 13.1.2 编写 Shell 脚本.277 13.2 条件测试.277 13.2.1 数值测试.277 13.2.2 字符串测试.278 13.2.3 文件状态测试.279 13.2.4 条件测试的逻辑操作
23、符.279 13.3 控制结构.280 13.3.1 if-then-else 分支结构.280 13.3.2 case 分支结构.281 13.3.3 for 循环结构.282 13.3.4 expr 命令计数器.284 13.3.5 while 循环结构.284 13.3.6 until 循环结构.285 13.4 脚本参数与交互.286 13.4.1 向脚本传递参数.286 13.4.2 用户交互.287 13.4.3 特殊变量.289 13.5 Shell 编程中的常见问题.289 13.5.1 如何屏蔽命令的输出结果.290 13.5.2 如何把一条命令分成多行编写.290 第 14
24、 章 Linux 系统安全.291 14.1 用户账号和密码安全.291 14.1.1 删除或禁用不必要的用户.291 14.1.2 使用强壮的用户密码.292 14.1.3 设置合适的密码策略.292 14.1.4 破解 shadow 口令文件.293 14.1.5 禁用静止用户.294 14.1.6 保证只有一个 root 用户.295 14.1.7 文件路径中的“.”.296 14.1.8 主机信任关系:host.equiv 和.rhosts 文件.297 目录 XVI 14.2 网络安全.297 14.2.1 ping 探测.297 14.2.2 服务端口.298 14.2.3 拒绝攻
25、击.302 14.2.4 使用安全的网络服务.303 14.2.5 增强 Xinetd 的安全.304 14.3 文件系统安全.305 14.3.1 全球可读文件.305 14.3.2 全球可写文件.306 14.3.3 特殊的文件权限:setuid 和 setgid.306 14.3.4 没有所有者的文件.308 14.3.5 设备文件.308 14.3.6 磁盘分区.308 14.3.7 设置 grub 密码.309 14.3.8 限制 su 切换.310 14.3.9 使用合适的 mount 选项.310 14.4 备份与恢复.311 14.4.1 使用 tar 进行备份.311 14.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Linux 系统管理 网络 管理 目录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