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九年级物理全册 18.4焦耳定律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
《2019九年级物理全册 18.4焦耳定律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九年级物理全册 18.4焦耳定律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焦耳定律焦耳定律同步练习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下列用电器属于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 ) A.电饭锅 B.电风扇 C.计算机 D.电视机2.第一个发现“电流磁效应”的科学家是( ) A.法拉第 B.安培 C.牛顿 D.奥斯特3.如图所示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两个透明容器中密封着等量的空气,通电一段时间后,右侧 U 形管中液面高度差比左侧的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左侧容器中电阻丝的阻值比右侧容器中的大 B.该装置用来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大小的关系 C.该装置可以用来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跟通电时间的关系 D.U 形管中液面高度发生变化是因
2、为 U 形管中液体的热胀冷缩造成的4.计算电流通过电风扇产生的热量,下面公式选用正确的是( ) A.UIt B.t U2 RC.I2Rt D.前面三个都可以5.下列关于如图所示实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该实验研究的是电流的热效应 B.实验中采用了控制变量法 C.观察实验现象可知:在其它条件相同时,电阻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少 D.实验中是通过观察温度计示数的高低来判断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量的多少6.如图电炉中的电阻丝通电一段时间后变得很烫,而连接电炉的导线却不怎么热,主要是因为( )2A.导线的绝缘皮隔热 B.导线散热比电阻丝快 C.通电导线的电流小于通过电阻丝的电流 D.导线的电阻远小于电阻
3、丝的电阻,导线上产生的热量较少7.两个电阻 R1=20 和 R2=30 串联在电路中,经过一段相同时间它们产生的热量之比为( ) A.1:1 B.3:2 C.2:3 D.4:98.有的电饭锅在使用时会闻到橡胶的焦糊味,用手摸其电源线发现很热,而其它用电器仍正常工作发生这二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A.家庭电路电压太高 B.电饭锅的电源线太短 C.电饭锅的电源线太细 D.电饭锅的电源线的线芯是铜导线二、多选题9.小华利用图中的实验装置来探究“影响通电导体产生热量的因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实验装置是控制电流、通电时间一定时,探究电热与电阻的关系 B.乙图实验装置是控制电压、通电时间一
4、定时,探究电热与电流的关系 C.甲图中闭合开关后,a管中液面上升比b快 D.乙图中闭合开关后,c管中液面上升比d快10.电炉中的电阻丝通电一段时间后变得很烫,而连接的导线却不怎么热,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 A.通过导线的电流小于通过电阻丝的电流 B.导线的绝热皮隔热 3C.导线的电阻远小于电阻丝的电阻 D.导线的电功率比电阻丝大11.如图所示,在甲、乙两地之间沿直线架设两条输电线,由甲地向乙地输电,两条输电线总电阻为 10,甲地电源的电压为 220V 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地用户用电器上的电压仍为 220V B.当乙地用户消耗的总功率增大时,相同时间内输电线上产生的热量增多 C.
5、在 100s的时间内,输电线上产生的热量为 4.84105J D.若出现触电事故,不能直接用手拉开触电人员12.一只电热水壶有两根电阻丝,其阻值 R1R2,现在把这只电热水壶接入照明电路中将一壶水加热至沸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接入电阻丝 R2,所用时间最短 B.将两根电阻丝串联后接入电路中时,所用时间最长 C.将两根电阻丝并联后接入电路中时,所用时间最短 D.两根电阻丝无论串联和并联,所用时间都相等13.要使电热器在单位时间内产生的热量减为原来的一半,下列措施中不可行的是( ) A.仅将通电时间减为原来的一半 B.仅将工作电流减为原来的一半 C.仅将电阻减为原来的一半 D.将电压
6、和电阻均减为原来的一半三、填空题14.1820 年,丹麦物理学家 _ 在课堂上做实验时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电流也具有热效应,20 年后的 1840 年,英国物理学家焦耳最先精确地确定了电流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电阻和 _ 的关系,家用电风扇工作时,电动机同时也要发热,一台标明“220V 44W”的电风扇正常工作 10 分钟,电流产生的热量为 _ J(已知电动机线圈电阻为 2) 15.如图所示,是研究“在相同时间内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 _ 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和若电阻丝 R甲=5,R乙=10,通过电路中的电流为0.5A,则甲电阻丝在 2min内产生的热量是 _ J16.小明用如图装置探究电流产生的
7、热量与电流的关系,锥形瓶内装有 200g煤油,他先闭合开关,调节滑片 P 使电流表示数为 0.5A,记录到 5 分钟内温度计示数升高了45,则煤油吸收的热量为 _ J,接着他调节滑片 P 使电流表示数发生改变,观察并记录温度计示数的变化,对比前后数据,可得出初步结论,利用该装置还可以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 _ 的关系 (c煤油=2.1103J/(kg)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十八章第 4 节焦耳定律同步练习5答案和解析【答案】 1.A 2.D 3.C 4.C 5.C 6.D 7.C 8.C 9.AD 10.ABD 11.BD 12.BC 13.BC 14.奥斯特;通电时间;48 15.电阻;150
8、 16.2100;通电时间 【解析】 1. 解: A、电饭锅将电能转化为内能,利用了电流的热效应,符合题意; B、电风扇主要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是利用了电流的磁效应,不合题意; C、计算机主要将电能转化为光能和声能,不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不合题意; D、电视机主要将电能转化为光能和声能,不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不合题意 故选 A 当电流通过电阻时,电流作功而消耗电能,产生了热量,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 主要考查电流的热效应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只有认真把握它的定义,才能真正区分它们体现了物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社会的理念 2. 解: A、法拉第发现了磁生电,即电磁感应,故 A 不符合题意; B
9、、安培研究了电流的磁场的判断方法:安培定则,故 B 不符合题意; C、牛顿建立了三大力学定律和发现了万有引力,故 C 不符合题意; D、奥斯特发现了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是第一个发现电流磁效应的科学家,故 D 符合题意 故选 D 电流磁效应即电流产生磁场的现象,是 1820 年丹麦的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的 本题考查了物理学史,记清每位物理学家的贡献是解题的关键 3. 解:A、容器中的两个电阻丝串联,通过它们的电流 I 与通电时间t相同,由焦耳定律 Q=I2Rt可知,左边容器中的电阻小于右边容器中的电阻,故 A 错误; B、C、在装置中,容器中的两个电阻丝串联,通过它们的电流 I 与通电时间t相同
10、,6左边容器中的电阻与右边容器中的电阻,所以实验是为了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大小的关系,故 B 错误,C 正确; D、U 形管中液面高度发生变化是因为透明容器中密封着等量的空气的热胀冷缩造成的,故 D 错误 故选 C (1)由焦耳定律 Q=I2Rt可知,Q 与 I、R 及t有关,故应采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分析; (2)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不能直接观察,但液体温度的变化可以通过液面高度差的变化来反映,这种研究方法叫转换法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焦耳定律的认识,并可以通过巧妙的实验来验证一些结论,同时在该实验中利用了控制变量法,该实验方法在实验探究中经常用到 4. 解: 电功的计算公式:W=UIt是
11、用来计算用电器消耗电能的; 焦耳定律公式:Q=I2Rt是用来计算电流产生热量的; 电动机是非纯电阻电路,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和内能,计算产生热量只能用Q=I2Rt来计算 用电器如果将电能只转化为内能,则 Q=W=UIt=I2Rt=t是通用的 U2 R故选 C 电动机消耗的电能大部分转化为机械能,少部分转化为内能,由此分析解答 本题考查了电功公式和焦耳定律的应用,要注意电动机是非纯电阻用电器消耗的电能和产生的热量不相等 5. 解: A、该实验探究的是电流产生热量多少的影响因素,探究的是电流的热效应此选项正确; B、电流产生热量的多少,与电阻大小、电流大小和通电时间有关,研究其中一个因素对产生
12、热量的影响关系时,需要保持另外两个物理量不变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此选项正确; C、由公式 Q=I2Rt知:在电流和通电时间一定时,发热丝产生的热量与电阻成正比,电阻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多此选项错误; D、实验中是通过观察温度计示数的高低来判断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量的多少,采用的是转换法此选项正确 故选 C (1)由于导体存在电阻,当电流通过时,导体会发热,这叫电流的热效应; 7(2)物理学中对于多因素(多变量)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因素(变量)的方法,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事物的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九年级 物理 18.4 焦耳 定律 练习 解析 新版 新人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