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场多边形的面积.doc
《水产养殖场多边形的面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产养殖场多边形的面积.doc(3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五、水产养殖场多边形的面积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信息窗1:虾池P75P80。教材简析: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特征及长方形和正方形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今后学习立体图形的基础。教学重点是:认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正确使用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本信息窗呈现的是水产养殖场中虾池的场景。包含的信息有近似平行四边形的虾池及其平面示意图等。旨在引导学生提出有关虾池形状和面积的问题,展开对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及计算的学习。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
2、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计算公式的过程,培养观察、比较、推理和概括能力,渗透转化思想,发展空间观念。3、能运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和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教学重难点:探索平行四边形的特征,经历推导平行四边形计算公式的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谈话:喜欢吃海产品吗?现在正是螃蟹,龙虾上市的季节.今天让我们先去水产养殖场看看好吗?(出示信息窗中的虾池图片)观察图片,你发现了什么信息?设计意图:通过水产养殖场的情景引入新课,学生比较感兴趣,乐于探究,激发了学生的研究兴趣。二、解决问题,探究新
3、知(一)虾池的形状1、从情景中我们知道虾池是什么形状?(板书:平行四边形)2、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还见过平行四边形?3、关于平行四边形你想知道些什么?4、我们先一起研究平行四边形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好吗?5、谁想根据你以前研究平面图形方法,说说我们应该从那些方面研究平行四边形?设计意图:借助情景图中平行四边形的形状,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进而产生探究欲望,确定本节课的研究问题,并引导学生说出应该从边和角两方面研究平行四边形.(二)平行四边形的特征1、谈话:要研究平行四边形,的有平行四边形,运用学具盒中的材料小组合作先动手创作一个平行四边形,比一比那个小组创作的又好又快!先在请同学们交流一下
4、自己的做法和收获.通过动手做,现在来猜一猜这些大小不同的平行四边形会有什么共同的特征?2、学生交流.教师板书学生的猜测.3、下面咱们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学具盒中的学具进一步验证大家的猜想的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将探究的结果整理到下表中平行四边形的特征边角4、交流探究结果(小组间质疑补充)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用直尺量的方法来验证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用画平行线的方法来验证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用量角器的方法来验证5、通过探究现在你能说说什么叫平行四边形吗?小结: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关于什么叫平行四边形你有什么问题吗?(如果学生说出长方形和正方形两组对边也分别平行,教师就点出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
5、殊的平行四边形.)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经历猜测、验证的过程,在猜一猜、量一量的过程中,加深对平行四边形的特征的认识。(三)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各部分的名称1、谈话:养殖工人要从虾池的一边到对边去,怎样走最近?2、设计:拿出练习纸在上面画一画3、汇报:怎样设计的?为什么这样画最短?有多少种画法?4、认识高和底: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它的对边的垂直线段是平行四边形的高,用字母h表示;这条边是平行四边形的底,用字母a表示。5、提问:这条底上有多少条高?教师介绍另一组对边上的底和高。6、小结:平行四边形的一条底边上可以画无数条高,底和高要相对应。设计意图: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既学到了知识
6、又获得了成功的体验。三、巩固练习,加强应用1、自主练习第1题:你能从下图中找到平行四边形吗?2、补充练习: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一定是平行四边形。( ) 在四边形中两组对边分别相等,则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3、 自主练习第8题中的要求改为:先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再测量对应的底和高。4、玩一玩:自主练习第2题,同桌合作,用4根硬纸条定成一个长方形框架,然后用手捏住它的两个角,向相反的方向拉动,你有什么发现?(1)交流(2)小结:底不变,高变了。 设计意图:练习题的设计是有层次的。第1题判断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考查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认识;第2题重点是根据平行四边形的特征进行一系列练习;第3体在
7、玩的过程中将所学的指示进一步延伸,了解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四、回顾反思,总结提升谈谈这节课的收获总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充分关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结合具体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通过猜想、操作、实验、总结出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教师没有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各部分的名称等知识强加于学生,而是充分尊重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结合具体情景引导学生动手动脑自主探究新知,尊重了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第二课时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出示水产养殖场情景图和虾池平面示意图谈话:仔细观察情景图,你发现了那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设计意图借助具体情景和有关数据使学生产生求虾池面积的欲望。二、解决问题,探究
8、新知(一)猜想1、谈话:求虾池的面积就是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咱们先来猜一猜怎样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在猜之前我们先来玩玩我们上节课制作的可活动的平行四边形.一边玩一边想:平行四边形和以前学过的那个图形是近邻?(长方形)现在来猜一猜怎样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学生交流想法及猜测依据.3、那你想用什么方法来验证你的猜想?设计意图:通过玩可活动的平行四边形,学生在大脑中先感知了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联系.自然会想到根据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来考虑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培养学生的转化思想。学生很容易的想到用数方格或推导公式的方法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里注重了学生个性化的思考和正确的叙述猜测的依据。(二)实
9、验1、谈话:同学们各抒己见,到底你们的猜想对不对呢?咱们小组一起想办法来实验验证一下吧!2、分组动手验证为学生提供学具(平行四边形纸板、方格纸、直尺、剪刀)学生先讨论操作方法,再动手合作完成;教师巡视。设计意图:给学生充足的探究时间,让其经历知识产生的过程.(三)验证1、汇报结果:方法1:数方格方法2:转化2、肯定两种方法的可行性,鼓励学生利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方法。3、深化转化的方法。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提问:(1)为什么转化成长方形?(2)为什么要沿高剪开?(3)观察几种不同的割补方法有什么共同点?(4)是不是所有的平行四边形只要沿高剪开都能用割补的方法转化成长方形呢?重新取一个平行四边形
10、动手剪一剪、拼一拼,验证。4、电脑演示:为什么一定要沿高剪开?演示步骤: (1)沿着高剪开就出现了直角,4个角都是直角是长方形的特征。(2)两组对边分别平行而且相等,平移后一定重合。(3)依据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特征之间的联系,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4)小结:我们依据图形的特征,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与它面积相等的长方形,但实际上,我们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时候,总不能拿剪刀先去割补成长方形,然后在计算吧?比如:我们要求的平行四边形虾池的面积就不能用剪刀割补。因此,我们应该寻求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公式。设计意图:交流方法时突出为什么一定要沿高剪开?要求学生掌握科学的转化方法.(四)结论1、建立
11、联系,推导公式对应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讨论: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联系,进行猜测与合情推理。长方形的面积= 长 宽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底 高 S = a h2、利用公式解决课前问题:虾池的面积是多少?学生独立解决,指名板演,集体订正。设计意图:学生自主探索,动手实践。通过剪一剪、拼一拼、议一.议,使学生的多种感官积极参加到学习活动中,借助已有经验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让学生掌握探索问题的一般方法。三、巩固练习,加强应用1、自主练习第4题2、自主练习第5题3、自主练习第8题设计意图练习题从不同的角度深化了学生的运用知识的能力。四、回顾反思,总结提升1、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2、教师总结:强
12、调利用转化的方法解决新问题.总设计意图:本节课注意更新教学观念,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情景,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资助探索,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在图形的转化中,利用图形的特征之间的联系进行转化“为什么沿高剪开,就能拼成长方形?”通过课件的演示让学生明白图形转化的依据,为后续知识作了铺垫。突破以往的教学思路,不但引导学生转化图形还要让学生明白图形转化的依据,为以后的图形转化起了一个导航作用。整个过程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鼓励他们大胆之一,开拓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配合教师的适时点拨质疑,把问题引向深入,从而也发挥教师
13、的引导者作用。第三课时一、 创设情景,提出问题1、 出示虾池的情景图,回顾平行四边形有关知识(特征和面积计算公式)2、 出示统计表中的信息:根据有关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设计意图回顾前面所学知识,为运用本信息窗中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作好铺垫。二、 应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1、 要解决“虾池能放养多少尾虾苗?”你是怎么想的?学生交流想法2、 独立解决,教师巡视3、 组织交流算法设计意图:教师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放手让学生自己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实际中的数学问题。三、 巩固练习,加强应用1、 自主练习第6题2、 自主练习第9题3、 补充练习:(1)用木条钉成的长方形拉成
14、一个平行四边形,它的高和面积( )。a、都比原来大 b、都比原来小 c、都与原来相等(2)平行四边形的底扩大3倍,高缩小3倍,面积( )a、扩大3倍 b、缩小3倍 c、不变 d、不好判断4、自主练习第10题(1)观察三个平行四边形,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2)独立计算各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交流发现(3)小结: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四、回顾全课,交流质疑在本信息窗中你收获到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总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充分利用教材中所提供的习题,同时又挖掘了学生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作为补充练习。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本节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平度市蓼兰小学 王秀霞 电话:13
15、953228667) 信息窗2 蟹池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P81P86。教材简析: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特征及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今后学习立体图形的基础。教学重点是:探索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本信息窗呈现的是水产养殖场中蟹池的场景。包含的信息有两个三角形的蟹池及其平面示意图等。旨在引导学生提出有关蟹池面积的问题,展开对三角形面积计算的学习。教学目标:1、掌握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2、经历探索三角形计算公式的过程,培养观察、比较、推理和概括能力,渗透转化思想,发展空间观念
16、。3、能运用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和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创设情景,提出问题谈话:今天我们一起去参观张大爷家的蟹池。张大爷家有两块蟹池,(出示情景图及1号蟹池的示意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二、 解决问题,探究新知1、猜想:(1)要求1号蟹池的面积就是求这个三角形的面积。请你猜一猜三角形的面积可能与它的哪几部分有关系?(2)怎样找到三角形的面积与它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3)小组交流(4)小结:同学们有了很好的推导公式的初步想法,不管你转化成什么图形,都是把三角形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
17、找到图形间的联系,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2、验证:(1) 选择你们喜欢的三角形按照转化的思路来研究。小组中分工合作,明确本组的研究步骤,互相帮助。比一比,看那个小组的方法多,动作快!(2) 学生小组讨论,动手操作。教师巡视参与指导。(3) 学生汇报成果,教师深化点拨:A例如两个相同的锐角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教师提问:拼成平行四边形的两个锐角三角形有什么关系?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与锐角三角形的哪一部分有什么关系? 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与锐角三角形的哪一部分有什么关系?每个锐角三角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怎样求锐角三角形的面积?谈话:对于这种拼法有困难
18、的同学可以阅读课本82页中的用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的方法。也可以看屏幕。课件演示,教师讲解:先把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上下重叠放在一起,使它们重合,以三角形右边的顶点为中心,把上面的一个三角形旋转180度,直到两个三角形的底边成一条直线为止;再把右边的三角形沿着左边的三角形的右边向上平移,直至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为止。这样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通过重合、旋转、平移三步就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了。B交流不同的三角形的拼法或剪法并作相应的解释或者小组质疑。3、归纳总结老师太高兴了!同学们用转化的方法,推导出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运用这一公式我们就可以计算出三角形的面积了。这一公式我
19、们可以整理成: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如果用a表示三角形的底,用h表示三角形的高,那么三角形的面积怎样用字母来表示?4、解决课前问题:1号蟹池的面积是多少?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大胆猜测,选择图形动手操作观察、交流、讨论汇报得出公式的系列过程,使学生很自然地产生,一步步向前探索的需要,这个让学生经历“建立猜想、实际操作、观察发现、抽象公式”的过程,既使学生理解了公式的来龙去脉,又能使学生实实在在经历了由建立猜想到实验验证,再到归纳发现的全过程,既让学生掌握探索问题的一般方法,又是学生感受到数学方法的内在魅力。三、 巩固练习,加强应用1、自主练习第1题。独立利用公式进行计算。通过练习明确运用三角形面积公
20、式计算时,底和高一定要对应。2、 自主练习第2题。(1)指导学生作高。(2)测量相对应的底和高(3)利用面积公式进行计算。3、自主练习第3题。(1)叙述正确的解题思路(2)独立解决,可以用方程,也可以用算术法。设计意图:分层练习有保证,从不同的角度深化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4、课堂总结,回顾提升这节课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总设计意图:本节课教学目标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基础的数学知识,形成基本的数学技能,而是为学生提供了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让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满足了多样化学习的需要,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
21、的情感与态度得到了充分发展。学习过程中改变了以前简单的问答式教学,注重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动手操作与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在小组中探索、在小组中参与、在小组中互相学习,选择了值得探索的实例,使学生一直处于发现问题、提出猜想、进行讨论等状态中。其自我表现欲望强烈,在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进行反思中建构起更深层次的理解。第二课时一、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谈话引入:张大爷家中的2号蟹池今年丰收了!1、 你看他非常自豪地告诉了我们什么?出示2号蟹池的有关信息。2、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设计意图利用丰收后的张大爷骄傲的宣布信息的情境激发学生投入到其中的兴趣。二、应用新知,解决问题。1、教师提问
22、:能不能直接求出2号蟹鱼池今年能产多少千克蟹?应该先求什么?2、观察2号蟹池的图形,说说自己的想法。3、学生交流想法4、独立解决,教师巡视5、组织交流算法设计意图有关旧知识的复习,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为解决问题作好铺垫。学生根据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切实感受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教师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放手让学生自己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实际中的数学问题。三、巩固练习,强化应用1、自主练习第4题。独立解决集体订正。2、自主练习第5题。先弄清题目中的已知条件,然后独立解决问题。3、自主练习第7题。不但要判断出对错,还要引导学生说出理由,然后把错误的改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水产 养殖场 多边形 面积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