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有趣的游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单元 有趣的游戏.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四单元 有趣的游戏第一课时图形与位置 信息窗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0页的信息窗1,及第71、72页的练习题。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情境,能辨别前后、上下、左右,初步学会用前 后、上下、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2、经历用前后、上下、左右认识和描述物体相对位置,并通过与同伴相互交流,初步体验空间感和方位感。3、现实、有趣的操作活动中,初步积累有关方位知识,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教学设想:通过游戏展开活动,将学习内容寓于活动中,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既自主探求,独立思考又相互结合,参与知识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2、经历和体会由知识结构转化为认识结构的建构过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师:同学们好!(师用右手向同学们挥手问好)请同学们也挥一挥你的右手向老师问好,好吗?师:老师知道同学们都喜欢玩游戏。这节课我们就来玩有趣的游戏。(师可贴示板书)同学们想玩吗?二、真实感受,探究新知。(一)理解左、右。1、引入游戏:师:谁玩过“指鼻子、眼”的游戏?(有,请两位同学演示一下;如没有,师可课件演示或者请一位同学帮助演示,并讲清游戏规则。)2、同桌合作,做游戏。师:现在知道怎么玩了吗?你想玩吗?下面就请你同桌的小朋友和你一起玩吧。咱们还要比一比谁指的又对又快。(给学生大约10分钟的时间玩,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
3、感知左、右)3、巧学方法,辨认左右。师:同学们,咱们先玩到这儿。刚才在玩的时候,谁赢了?(学生会争先恐后的说是自己)请几个学生说说为什么会指的又对又快?有什么巧妙的方法辨清左、右?(学生可能会举生活实例,例:用右手写字、刷牙;走马路,靠右走)4、反馈练习。师:请同学们看看自己的小手,想一想,哪只是左手?哪只是右手呢?请举起你的左手。再举起你的右手。再举起你的左手、右手。(强化训练)师:左手、右手是一对好朋友,团结起来力量特别大,其实在我们身上也有这样的好朋友,同桌的同学互相看看,你还能找出几对这样的好朋友?找找看。5、相对左右。师:请伸出你的右手和你的同位握握手。请指一指你同位的左耳朵。师:刚
4、才在握手、指耳朵的时候,你发现了什么问题?师:这是什么原因呢?(学生尝试解答)师:这是因为你和同位是面对面,方向是相对的。所以伸出手的方向也是相对的。这也说明了,在不同方向,左右手的方向是不同的。这就是左右的相对性。6、做游戏。师:咱们再来一起做个游戏好吗?听老师发口令,同学们做动作,看谁做得又对又快!伸出左手、右手、左脚、右脚、摸右耳、指左眼、指右眼。向上看、向下看、往前走一步、往后退一步、向上跳两跳、向下蹲两下、再往后走退一步、再往前走两步。(再让几个学生发发指令)(二)自主探究,上下前后。师:我们刚刚学习了左右这两个方位,那么从刚才的游戏中,你又发现了哪几个方位呢?(让学生说,师板书。)
5、反馈练习。师:那你能说说教室的前面、后面、上面 、下面分别是什么吗?(多让几个学生说说)谁还能结合教室里的一些物品说说他们的前、后、上、下的位置关系?(给予鼓励)师:谁想介绍一下你的前、后、左、右的同学? 谁想介绍一下你好朋友的位置,让大家猜一猜他是谁?三、实践操作,积累经验。听音乐,做动作。“拍拍左肩膀,拍拍右肩膀,左脚跺一跺,右脚跺一跺,向前跳一跳,向后蹦一蹦,左手摆一摆,右手摆一摆,左腿踢一踢,右腿踢一踢。”师可先演示,然后和学生一起做。四、拓展应用,发展思维。游戏,比拍手。教科书第71页的第1题。教师可请一位学生帮助演示活动过程。(1)学生自由练习。给学生23分钟的时间练习。(2)师生
6、比赛。(3)生生比赛。五、随堂检测:找朋友(大树爷爷找朋友)。 要求是:大树左边有4只小燕子;右边有3只小鸡;上面有2只蝴蝶;下面有5朵小花。 每个小组发一张大树图画。(1)小组合作找,教师巡视指导。(2)展评作品。先请学生说说喜欢哪幅?为什么?教师再给予评价。(以鼓励为主)第二课时 图形位置我学会了吗?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3页我学会了吗?及丰收园。教学目标: 1、通过对本单元知识的回顾,使学生学会用前后、上下、左右认识和描述物体相对位置及从不同方向辨认物体形状的过程。2、加深与同伴的相互交流体验,初步体验空间感和方位感,感受数学的乐趣。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师:同学们想一想,在第六
7、单元尤其是在游戏中,我们都学会了些什么?二、真实感受、探究新知1、可以借助挂图或事物投影展示“我学会了吗?” 2、学生自己观察图,说说图中有什么?可以编一个小故事(如:龟兔赛跑),并用学过的知识说说图意。教师要及时点评,说明个别答案不唯一。三、实践操作、积累经验丰收园里谈收获。现在学完了,你想跟老师说点什么?1、长本领了吗?你长哪些本领了?2、习了这些知识,在生活中有什么用?四、拓展应用、发展思维1、完成“我学会了吗?”下面的3道题目。(1)第1小题,用彩笔涂色,独立完成后,小组相互检查。 (2)第2小题,把小蚂蚁前面第2只涂上红色,小蚂蚁后面的第3只涂上黄色。第二小题做完后可增加一些相关练习
8、,如把从左边起第4只蚂蚁圈起来,把右边的4只蚂蚁圈起来等等。 (3)第3小题,乌龟是谁看到的?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可能是小鸟,也有学生回答是太阳,都合理。 五、当堂检测:说说你的前后左右上下各是什么?第三课时图形与位置 智慧广场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4页“智慧广场”及74-75页练习题。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借助直观图,通过“摆一摆、画一画”解决简单的重叠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2、初步渗透集合的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选择解决问题策略的重要性,养成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理解简单的重叠问题的意义及解决问题的计算方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
9、兴趣师:刘翔同学前面有几个同学?后面有几个同学?数的时候,刘翔算了吗?猜一猜这一行共有几个同学?1、让学生猜一猜,说说自己的想法。2、验证:通过现场站一站、数一数(师生共同数)验证答案。教师说明:这一排同学可以分成三部分,刘翔前面的同学,后面的同学和他自己。还请这一竖排起立。从前面数刘翔排第几?从后面数排第几呢?数的时候,算刘翔了吗?把刘翔数了几次?(两次)猜一猜这一行共有几个同学?验证。引出课题:同学们,刚才我们把高昂数了两次,这样的问题就叫做重叠问题。板书课题:重叠问题二、真实感受,探究新知1、提出问题读题:读题至两遍,说一说:通过读这段话,你知道了些什么?2、合作探究(1)小组讨论猜一猜
10、,这行大雁有多少只?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可能会引出不同的答案。如果出现一个答案,就说:看来大家昨天预习的不错,知道答案是多少了,那为什么是8只呢?下面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2)小组汇报小组代表汇报结果,教师有效点评,重点是小汽车挂图。三、实践操作、积累经验验证:(引导学生用摆一摆、画一画、数一数、算一算的方法分别验证。) 首先用“摆一摆”的方法。1、下面我们用圆片代替大雁,用三角代替花雁,边读题,边摆一摆,同桌可以相互讨论交流。2、找两个同学到前面去摆一摆,说一说为什么这样摆?(表扬学生会思考)老师示范摆一摆:同学们,在摆的时候,读一句,摆一摆,我们先读第一句:“从前面数,它排在第6”,摆几
11、个?哪只是花雁?(摆出5个圆,1个三角)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再读第二句:“从后面数,它排在第3”,花雁后面摆几个?这一行,我们一起数数是几只?3、再用“画一画”的方法。(1)在没有学具不能摆的情况下,我们还可以画一画验证:下面用圆代替大雁,三角代替花雁,读一句,画一画。看看这一行大雁是多少只?同桌可以讨论交流。(2)让二个同学到前面画一画。并且说一说为什么这样画?有不同意见的同学说说自己的画法?你画了多少只?(3)老师示范画一画:同学们,在画的时候,读一句,画一句,我们先读第一句:“从前面数,它排在第6”,画几个?哪只是花雁?(画出5个圆,1个三角)我们一起来数一数:第。再读第二句:“从后面数,它排在第3”,花雁后面画几个?那好,我们一起数数是几只?(4)请同学们再画一画。结论:这一行大雁共有8只。四、拓展应用、发展思维 1、让学生读一读课题,说一说对“重叠”的理解。在大雁这个题中,是什么重叠了呢?(前面数和后面数的时候,花雁重复数了两次)2、我们用什么方法来解决“重叠问题”呢?(我们用读一读、摆一摆、画一画、算一算的方法,解决了今天的问题。以后在生活中遇到这样的问题,就可以用这些方法解决。五、当堂检测1、鸭妈妈领着自己的孩子在池塘里学游泳,它前面有4只鸭子,后面有3只鸭子。一共有几只鸭子?我这样画图:6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