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书源流与赏析 教师.docx





《行书源流与赏析 教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书源流与赏析 教师.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行书源流与赏析教学设计 一、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四课:行书源流与赏析(板书课题) 二、出示目标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投影出示,学生朗读): 1.了解行书的起源及其特点 2.熟悉历史上有影响的行书名家风格及经典作品。 三、自学指导 投影出示自学自导及思考题 请大家认真阅读课文P19-24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并在课本上勾出相关答案。 8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 1.简述行书的含义与形成过程。 2.从笔法、结字、章法上论述行书的特点。 3.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为什么会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4. 为什么颜真卿的祭侄稿被称作“天下第二行书”? 5.苏轼黄州寒食诗卷的风格特点。(被
2、称作“天下第三行书”) 6.清代的书法家何绍基、王铎的行书特点 四、先学 学生读书,教师行间巡视,并注意矫正学生的不良习惯或做适当的点拨。 五、后教 学生回答思考题,学生更正、讨论,教师点拨。 学生举手回答,当出现个别不会的,让会的帮助不会的,当出现多数不会的,再由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思考题1: 学生回答,老师归纳:行书的含义:行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书体。 形成过程:在楷书成为社会通行标准正体同时,人们在日常应用时对楷书的快速手写体便形成了行书。 思考题2: 学生回答,老师归纳: 行书的特点: (1)行书在书写技法上比楷书稍显放纵随意,点画形态虽然接近楷书,但在书写时更强调运笔的流动和点
3、画之间的连带,对于重复排列的点画往往合作或省略处理; (2)结字不像楷书那样均匀平正,正是根据每个字的笔画多少或结构形状,呈现出大小、长扁、聚散、正欹的姿态变化,尤其重视字与字之间的顾盼和呼应; (3)章法则讲究行气的纵向连贯,具有轻重虚实和快慢节奏的变化,而整体上又要达到和谐统一效果。 思考题3: 学生回答,老师归纳: 东晋永和九年(353)春天,与朋友共四十一人聚集在浙江绍兴兰亭,饮酒赋诗之余,王羲之乘兴撰写了一篇兰亭集序。当时的草稿写的研美遒健,生动自然,堪称是心手双畅的绝妙之作,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思考题4: 学生回答,老师归纳: 祭侄稿是颜真卿为在“安史之乱”中殉国的侄子所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行书源流与赏析 教师 行书 源流 赏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