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培训项目教学案例模版_李艳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教培训项目教学案例模版_李艳芹.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职教培训项目教学案例模版专业名称计算机应用课程名称EXCEL2000授课班级09微机1班教师李艳芹单位藁城市职教中心教学目标情感目标:1. 结合生活情境,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学以致用的意识。2. 通过与英语等学科相应知识的联系,提高学生对文化课程的重视程度。知识目标:1. 居民身份证所包含的各类信息这一生活常识。2. 掌握MID()、ISODD()、IF()函数的语法和功能3. 掌握函数嵌套的的使用方法技能目标:1. 综合运用EXCEL函数,从身份证号中提取“出生日期”、“性别”信息,深入体验EXCEL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提高学生现代办公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2. 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变学单一知识为学技能方法,对知识和技能能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教学重点1. MID()、ISODD()、IF()函数的语法和功能。 2. 函数嵌套的使用方法教学难点 1. 综合运用所学的MID()、ISODD()、IF()函数,快速高效地处理由身份证提取“出生日期”、“性别”信息的实际问题。 2. 通过“加载宏”操作来添加EXCEL2000函数列表中没有的函数ISODD()。 3. 将数据分列显示的操作方法教学准备教学环境: 硬件配置说明:1. 教师机:1台笔记本电脑用来展示课件、1台装有多媒体网络教室的台式机2. 学生机:50台3. 投影仪:1台要求:教师机和学生
3、机构成教学局域网,教师机和学生机能相互实时转播。针对教学环境对学生执行的分组方式:根据机房实地布置情况,分9个小组,同时将学生按学习情况分为A、B、C三个层次,每组内有一名A层同学担任组长,A层同学两旁各安排一名C层学生,每位C层学生的另一旁再安排一名B层学生,这样形成如下图所示的“BCACB”的分层分组模式。(器材、材料及场地等)教学内容及过程(这一部分是该教学案例方案的关键所在,在这一部分,要说明教学环节、具体教学内容及相关的教学活动等) 一、课前预习预习任务: 1查看并记忆自己的身份证号;2从汉英词典中查出“奇数”和“偶数”的英文表达方式。教师课前布置预习任务。二、新课导入播放动画创设教
4、学情境:学生处老师负责全校学生的学籍管理工作,班主任上报的电子表格中,出生日期一栏格式不统一,还有个别与身份证不符,重新填写将影响数据的及时上报,如何验证修改,成了问题。负责老师找来计算机部本届技能比赛冠军小丫帮忙解决困难,面对5000余条学生信息,?小丫冥思苦想的画面,引出本课的课题。教师引导:1.出示:一张居民身份证图片。2.提问:让学生观察身份证中包含哪些信息?师生共同分析 第二代居民身份证登记有: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常住户口所在地住址、公民身份号码等九项内容,其中身份证号码与一个人的性别、出生年月、籍贯等信息是紧密相连的。【用时:3分钟】设计意图及目标达成预测:以学生小丫的经历
5、作为德育教育的背景,教育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知识地积累,注重计算机技能的学习,为今后解决问题及参加工作打好坚实基础。这样通过结合生活创设教学情境,实现有效吸引学生注意,通过讨论导出上课主题:如何快速地从身份证提取“出生日期”这一信息。三、讲授新课任务一:从身份证号码中提取“出生日期”信息。知识储备:1.生活常识:第二代居民身份证都是18位,其中第7至14位对应个人的“生日”。2.专业旧知:LEFT()和RIGHT()函数3.专业新知MID()函数功能:返回文本串中从指定位置开始的特定数目的字符。语法:MID(text,start_num,num_chars)参数:text:包含要提取字
6、符的文本串。start_num:要提取的第一个字符在文本串中的位置。num_chars:要提取的字符个数。教师引导学生分组学习新知由组长参考手中材料组织同组学生分析MID()函数。【用时:2分钟】任务完成:要求:从自己的身份证号中提取“出生日期”信息。先在C2单元格中输入自己的身份证号,然后在D2单元格中输入公式:“=MID(C2,7,8)”,来得到出生日期。方式:大家尝试,同时请一名A层学生(学生1)上台操作演示。【用时:3分钟】任务总结:MID()函数的功能、语法及各参数的含义。【用时:2分钟】设计意图及目标达成预测:在了解18位身份证特征的基础上,运用MID()函数功能,亲身体验从身份证
7、号中快速提取“出生日期”信息的实践操作,培养学以致用意识,通过应用突出教学重点。任务二:将任务一提取“出生年月”信息来类推出“性别”信息的提取,并将提取的数字转化为相应“男”和“女”这种我们实际需要的文本表达形式。任务分解:请一名学生分析任务二需几步完成,引导学生将一个大的任务分解为三个子任务,分别用三个不同的函数来完成。子任务1:从身份证号中提取“性别”信息。子任务2:对提取出的“性别”数字信息进行奇偶判断。子任务3:根据判断结果的逻辑值“TRUE”或“FALSE”来得到“男”或“女”的文本形式。【用时:2分钟】子任务1:从身份证号中提取“性别”信息。知识储备:生活常识118位身份证:第17
8、位代表“性别”。任务完成:要求:自己的身份证号中提取自己的“性别”信息代码。方式:每人都实践,同时一名C层学生(学生2)上台操作演示。在C3中输入自己的身份证号,然后在E3中利用公式提取出性别代码。【用时:2分钟】设计意图及目标达成预测:在完成任务一的基础上,考查C层学生对MID()函数的掌握情况,为下一个子任务的完成奠定基础。让每一层次的学生都体验函数的功能,特别是让低层次的同学体验成就感,激发学习兴趣及自信心。子任务2:对提取出的“性别”数字信息进行奇偶判断。知识储备:1生活常识:性别代码规定:奇数男,偶数女2. 其他学科关联知识 奇数Odd number; 偶数Even number。3
9、专业新知1)ISODD()函数语法:ISODD(number)参数:Number待测试的数值。功能:如果参数为奇数,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 2)“加载宏”操作 (1)如“Isodd ”这样一些函数在“粘贴函数”对话框的“函数名”列表中找不到;(2)直接使用这些函数会返回错误值“#value?”;(3)要想使用这些函数必须加载“分析工具库”;(4)加载“分析工具库”方法:选择“工具”菜单执行“加载宏”命令,选择“分析工具库”。, (5)若安装Office2000采取的是典型安装方式的话,:“加载宏”需要使用份备数据包重新安装相应组件。3)函数的嵌套 函数嵌套的含义:将某函数作为另一函
10、数的参数使用。讨论关联知识 奇偶数的英文表达【用时:1分钟】教师引导推出新知由判断是奇数否的英文表示:“Is oddnumber?”推导出Isodd()函数:功能,语法及参数。【用时:2分钟】实例应用:要求:在F4中用ISODD()函数判断自己的性别代码“n”是否是奇数?方式:请一位B层学生(学生3)上台操作。其他学生观察结果函数返回错误值“#Name?”。【用时:2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解决疑问1.根据参考材料解决返回错误值“#Name?”的原因,并通过“加载宏”命令来添加“Isodd()”函数。2. 用ISODD()来判断E3(即从C3中提取出来的性别信息)是否为奇数。“奇数”返回TRUE,“
11、偶数”返回FLASE。【用时:3分钟】教师引入新知若将E2中的数据还原为公式,此完整的公式为:=ISODD(MID(B2,17,1)引出函数的嵌套的含义。【用时:2分钟】任务完成:要求:用ISODD()函数处理“性别”信息:在B5中输入自己的身份证号,结果放在G5单元格中。方式: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组间竞争,最先协作完成的小组派一名B层学生(学生4)上台操作示范。【用时:3分钟】任务总结:ISODD()函数的功能及使用前提,函数的嵌套的使用【用时:1分钟】设计意图及目标达成预测:完成子任务1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际运用ISODD()函数对“性别”信息进行处理,通过嵌套函数操作让学生体验到综合使用函数
12、的功能。四、课堂拓展子任务3:将“性别”的逻辑值表示形式转换为“男”、“女”形式。储备知识:1. 专业旧知逻辑值TRUE和FLASE两者是做条件判断后的返回值,条件判断的结果只有两种情况:真和假,条件“真”时怎样,“假”时又怎样?SUMIF()函数及COUNTIF()函数含有条件判断因素。2. 专业新知If ()函数功能:通过条件真假判断,输出不同结果。语法:IF(logical_test,value_if_true,value_if_false)。参数:Logical_test:测试条件(计算结果为TRUE或FALSE的任何数值或表达式)Value_if_true:测试条件为真时,返回的结果
13、Value_if_false:测试条件为假时,返回的结果引入新知教师引导学生先将问题用英文形式简要表述出来:“if 4is odd number then “男” else “女”。同组学生根据参考材料中对if 函数的介绍分析函数的功能,语法及参数。然后来将问题用函数来解决,书写出公式来。教师找一组的同学通过协作来将整个任务二逐步解决:引导一名B层学生书写出公式:=IF (ISODD(4),男,女)。要求一名C层学生将“4”还原成:MID(A3,17,1)。让另一B层学生书写完整公式:=IF(ISODD(MID(A3,17,1),男,女)。要求C层学生检查修改:是否有“=”,逗号,引号是否写对
14、,括号配对是否正确。最后由A层学生来实际操作实现信息的提取,得出应用实例如5名学生的性别放在H2到H6单元格中。【用时:5分钟】任务完成要求:在学籍信息表中将每位学生身份证号中的性别信息提取出来生成一个新字段“性别2”中,并和原来的“性别”字段比较,是否一致。并时完成“出生日期”一栏的修改。方式:请一名B层学生(学生5)上台演示其他同学独立完成此任务。【用时:3分钟】任务总结:教师请学生将任务的完成的操作流程进行表述。【用时:2分钟】设计意图及目标达成预测:一项大任务经过多次分解,由浅入深逐步得到解决,符合学生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培养学生综合使用MID()、ISODD()、IF()函数解决实际
15、生活问题的能力;由旧知识联系新知识,既巩固旧知识又降低了对新知识的理解的难度 ;通过请同学做口头总结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五、课后拓展及作业布置课后拓展:在“学籍注册信息表”中的学生出生日期格式为“yyyymmdd”形式,但上级部门一律要求输入成“yyyy-mm-dd”格式,那么如何转化呢?阅读材料:1复制“出生日期”一列的信息内容,到一空列处,进行“选择性粘贴”操作,留下“出生日期”的数值信息。2选择粘贴后“出生日期”的数值信息区域。执行“数据分列”命令,出现“文本分列向导”对话框。点选“固定宽度”,连续两次单击“下一步”按钮,在“列数据格式”对话框中,选择“日期”,并选定“YMD”形式,
16、按下“完成”按钮,完成了把出生日期的格式由“yyyymmdd”格式转变成了经理规定的“yyyy-mm-dd”格式。3选择转换后的出生日期一列数据,通过剪切,粘贴到表格中“出生日期”列。学生参照材料完成日期格式的转换。【用时:3分钟】课堂任务总结完成课堂任务,教师总结三个函数及函数嵌套的用法。【用时:3分钟】设计意图及目标达成预测:同一问题经过不同角度思考、挖掘,知识技能得到逐步加强,同时加深了学生对EXCEL快捷、高效地数据处理功能的体验,从而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兴趣。作业:1.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及作用,以文本的形式上交下列表格内容。2不用MID()函数能否实现从一个字符串中间
17、取一个子串的目的。3. 除了用ISODD()还可以用何函数来判断奇偶。4. 思考从身份证号中如何通过提取和转化得到籍贯信息。【用时:2分钟】板书设计(本节课的主板书) MID()函数功能:返回文本串中从指定位置开始的特定数目的字符。语法:MID(text,start_num,num_chars)参数:text:包含要提取字符的文本串。start_num:要提取的第一个字符在文本串中的位置。num_chars:要提取的字符个数。ISODD()函数 语法:ISODD(number)参数:Number待测试的数值。功能:如果参数为奇数,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If ()函数功能:通过条件真
18、假判断,输出不同结果。语法:IF(logical_test,value_if_true,value_if_false)。参数:Logical_test:测试条件(计算结果为TRUE或FALSE的任何数值或表达式)Value_if_true:测试条件为真时,返回的结果Value_if_false:测试条件为假时,返回的结果课后反思(可从如下角度反思,不必面面俱到,不少于100字)1. 在教学过程中,以完成任务为驱动力来引导学生对较难理解的函数的学习和使用,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2. 在完成任务中各组之间可以互相竞争,组内相互协作,组长起到带头作用,收到良好效果。3. 给出学生参考材料,引导学
19、生自学和相互讲解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对操作方法的掌握的熟练程度。4. 学生的思维很活跃,在完成第二个任务后,有个学生想到了能否提取籍贯信息,此问题作为本节课的拓展问题,能更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针对学生这种情况又在作业中给出了几点补充,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培养学生从多角度考虑问题,并能用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的能力。5. 在学生操作演示时,能给出比较规范的要求,并能及时且有效地检查各组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给予评价或奖励,教学效果将更加完美。所以在完成课堂教学之后,又对教学过程中学生演示的应用实例给出了一个固定格式的表格“应用实例(学生演示操作用)”,这样学生在演示操作时有的放矢,同时各组间学生的课堂表现一目了然,有助于教师对学生做更为客观的评价。其他同学也可参考此表格,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时的条理性,并且可维持原“学生学籍信息表”不被破坏,使最后任务完成的结果更易于检测和考核。1 本节课的简要说明。2 本节课是否达到教学目标?有哪些成功之处?如没有,分析一下原因。3 如果重新再上这节课,你会有哪些改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