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案例5:海尔的策略.doc
《9、案例5:海尔的策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案例5:海尔的策略.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案例: 海尔的策略哈尔滨用户宋明伟先生因房间摆放需要,想要一台左开门冰箱,他首先想到了海尔,到海尔网站一看,果然有用户定制服务,用户可以选择冰箱开门方式等10几个特殊需求,他按需要下了定单后,海尔冰箱生产部门立马在定制生产线上组织生产,接受信息、组织生产、配送、交易整个过程,7天时间就搞定,获得了用户的好评。这种看似简单的新的营销模式对制造商提出新的要求:一是能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开发设计系统,二是柔性制造系统,三是能够信息增值的商务平台。 牵一发而动全身。海尔的“新营销运动”开始了,这个中国家电巨人实施了16年以来最大规模的组织结构调整。海尔成立了商流、物流和资金流三个流的推进本部,同时搭造电子
2、商务平台。这不亚于“再造海尔”。 海尔在全国范围内推出了“我的冰箱我设计”的活动,100多万台“个性化”订单飞过来。据说,“眼下海尔生产线上,你找不到两台完全相同的冰箱。” 有人认为这是玩噱头。家电业的优势在于规模制造,柔性生产线不是一根皮筋,三角形的冰箱它能造吗?光开模具都得几百万元消费者愿意为他的“个性化需求”支付多少钱,才能冲抵厂商“个性化制造”所产生的成本? 海尔的解决方案是,提供9200种基本产品类型,这好比是9200种“素材”,再加上提供的上千种“佐料”(基本功能模块),消费者与商家可以自主选择。这实际上是在个性与规模之间寻求一种商业逻辑上的平衡。当然,个性化家电需要生产企业有相当
3、雄厚的技术、生产、配送等方面的量作为支撑。海尔冰箱无疑已经具备了这些方面的实力。海尔在世界各地设立的个设计分部,个设计中心,整合了世界设计资源,具有雄厚的科研设计力量,能够设计生产出欧、亚、美、日等全球种主流冰箱,能够满足世界各地消费者的不同需求。雄厚的技术力量为海尔实现冰箱定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实施业务流程再造以来,海尔冰箱在全国各地建立了庞大的物流网络系统,海尔冰箱从科研、配送上具备了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能力。用户只要提出定制需求,海尔就可以在一周之内将产品投入生产。在家电行业无序竞争加剧的情况下,海尔集团之所以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是和海尔率先实施企业信息化工程分不开的。海尔自199
4、5年就成立信息中心专门负责推进企业信息化工作,到目前,海尔已成功实现了从传统的制造企业向现代信息化企业的转变。企业全面信息化管理的创新也使海尔集团的市场响应速度大大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一、 实现企业全面信息化管理是海尔自身发展的主观需要和外部市场的客观要示求 海尔之所以进行实施企业全面信息化管理,主要是针对目前网络经济的巨变和即将加入WTO的挑战以及海尔作为国际名牌运营商的要求。 从企业内部看,如果不实行企业全面信息化管理,就无法进行快速有序的管理。海尔集团现有10800多个产品品种,平均每天开发1.3个新产品,每天有5万台产品从青岛出库发往全国各地;海尔一年的资金运做进出达99
5、6亿,日均相互结算2 .76亿元,平均每天需做1800多笔帐,每分钟做4笔帐;市场开发则涉及到上百个国家几万名经销商,如此巨大的业务量,即使出现的差错率很低,数量也相当惊人。如果没有计算机辅助管理,没有各部门各人之间的咬合,就会出现无数失误和混乱。很多企业为什么一夜之间垮台,就是因为出现问题时不能及时发现,等发现时已问题成堆,回天无力。 从外部看,为了创世界名牌,海尔集团目前整合全球供应链资源(近1000家分供方,其中世界500强企业44个)、市场资源(全球营销网络53000多个)、科技资源(全球15个设计中心)和人力资源(3000多名海外经理人)。如果不进行业务流程再造,不进行信息化管理,就
6、无法与国际接轨,效率也会非常低下。例如,海尔集团目前每个月平均接到90多万个海内外销售定单,这些定单的定制产品品种达1万多个,需要采购的物料品种达26万余种。光出口的产品每天有300多个,所以在国际化进程中必须凭借信息化管理同世界接口,否则不要说发展,就是维持现行管理都很难。 二、在信息时代,海尔通过创新实现企业全面信息化管理 海尔的企业全面信息化管理是对传统企业管理的革命,它以实施以市场链为纽带的业务流程再造为基础,以先进的信息化技术为手段,以定单信息流为中心,带动物流和资金流的运动,通过整合全球供应链资源和全球用户资源,实现零库存、零营运资本和用户的零距离的目标。 1、 以市场链为纽带的业
7、务流程再造是实现企业全面信息化管理的基础 海尔组织结构的创新,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是直线职能式的组织结构。 目前,很多企业可能用的还是这种结构。这样的结构在企业比较小的时候会很有效。这种结构就像金字塔一样:下面最基层的是员工,再往上是车间主任、科长、处长,一级一级上去一直到最高层的领导。海尔在名牌战略阶段基本上用的就是这种结构。这种结构最大的好处,是在人数比较小的情况下易于控制强化管理和解决混乱的局面,反应速度快。 海尔在进入多元化战略阶段之后,直线职能式的结构很难再支持它的发展。于是就过渡到了矩阵式的组织结构。这种结构有横坐标和纵坐标。横坐标是各个职能部门,如财务、供应、计划等;纵坐标是
8、各个项目,如冰箱项目、洗衣机项目、空调项目等。它的特点是不再以职能为中心,而是以项目为中心。这样,即使很多的项目同时展开,也不会乱。调整后的组织结构支持了多元化战略的发展。但是它也有很多弊病,每个部门都要服从于项目,但是具体管这个项目的人却由他的职能部门考核,所以有时候会发生冲突。 现在,海尔过渡到市场链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已经被列入欧盟商学院的管理案例库。海尔认为,在新经济条件下,企业不能再把利润最大化当作目标,而应该以用户满意的最大化、获取用户的忠诚度为目标。如果拥有用户满意的最大化,利润就是必然的结果。否则利润也不可能长久。在互联网时代,用户的需求是多样的,而且是个性化的,所以必须做到满足
9、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才有可能获取利润。 过去企业和商场是两个金字塔,企业基层员工和市场终端之间有无数职能造成的鸿沟,市场信息不能完全正确和迅速的传递,用户的需求也得不到最大的满足,导致库存和不良资产增加。所以海尔不仅让整个企业面寻对市场,而且让企业里的每一个员工都去面对市场,实现端对端。这样,企业内部的员工相互之间不再只是同事和上下级关系,而是市场关系。员工之间实施SST,即索赔、索酬、跳闸。如果你提供的服务好,下道工序应该给你报酬;不好的话,下道工序就有权向你索赔。海尔集团根据国际化发展思路,对原来的事业部制的组织机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形成以定单信息流为中心的业务流程: 具体做法是把原来各事业部
10、的财务、采购、销售业务全部分离出来,整合成商流推进本部、物流推进本部、资金流推进本部,实行全集团统一营销、采购、结算,这是海尔市场链的主流程;把集团原来的职能管理资源进行整合,形成创新定单支持流程3R(R&研发、HR人力资源开发、CR客户管理),和保证定单实施完成的基础支持流程3T(TCM全面预算、TPM全面设备管理、TQM全面质量管理),3R和3T支持流程是以集团的职能中心为主体,注册成立独立经营的服务公司。这是海尔市场链的支持流程。海尔的市场链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基础,就是“海尔文化”和“OEC”的管理法。 整合后集团同步的业务流程中全球的商流(商流本部、海外推进本部)搭建全球的营销网络,从全
11、球的用户资源中获取定单;产品本部在3R开发支持流程的支持下通过新品的研发、市场研发及提高服务竞争力不断的创造用户新的需求,创造新的定单;产品事业部在3T基础支持流程支持下将商流获取的定单和产品本部创造的定单执行实施,在海尔流程再造下的制造从过去的大批量生产变为大批量定制造从过去的大批量生产变为大批量定制,采用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辅助,实现柔性化生产;物流本部利用全球供应链资源建全球采购配送网络,实现JIT定单加速流;资金流搭建全面预算系统;这样形成直接面对市场的、完整的物流、商流等核心流程体系和3R和3T等支持流程体系,商流、海外推从全球营销网络获得的定单形成定单信息流,传递到产品本
12、部、事业部和物流本部,物流本部按照定单安排采购配送,产品事业部组织安排生产;生产的产品通过物流的配竞赛系统送到用户手中,而用户的货款也通过资金流依次传递到商流、产品本部、物流和分供方手中。这样就形成横向网络化的同步的业务流程。在这种结构实现了企业内部和外部网络相连,使企业形成一个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系统。 2、以定单信息流为中心,带动物流、资金流 海尔集团于2000年平3月10日投资成立海尔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在家电行业率先建立企业电子商务网站,全面开展面对供应商的B2B业务和针对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B2C业务。通过电子商务采购平台和定制平台与供应商和销售终端建立紧密的互联网关系,建立起动态企业联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案例 海尔 策略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