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案例浅析.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中职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案例浅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职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案例浅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职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案例浅析 添加时间:2009-11-13 内容添加人:admin 点击次数:640次中职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案例浅析惠阳区职业技术学校 王玲琳(此文荣获“惠州市2008年度中职学校教育论文评比德育类三等奖”) 摘要:咨询师在上级咨询师指导下,运用认知行为疗法理论,对一名中职毕业生的就业心理问题进行心理咨询的过程。咨询效果较好,提示求助者存在的问题基本解决。 案例: 一、基本情况 来访者小萍(化名),女,19岁,广东省惠州市人,是某校会计电算化专业三年级学生,相貌一般,性格内向,知心朋友少,平时少与社会接触,没有特殊的兴趣爱好。家住农村,父母都是农民。 二、主诉与个人陈述 主
2、诉:一个多月来总担心自己的工作问题,心情紧张、害怕,焦虑不安,无食欲,难以入睡。 个人陈述:现在临近毕业,学校安排毕业生就业,许多同学都已经定下工作岗位,但自己还没确定。学校曾帮忙介绍几份工作,一份是在乡镇大超市做统计工作,试用期月薪1200元。但在上班的前一天晚上临阵退缩,理由是人生地不熟,担心被坏人骗;第二次被介绍去深圳的一间职介中心做出纳,上班一个星期就不辞而别,理由是担心自己的能力不够做不好工作,又担心此项工作必须要自己到银行办理业务,一到银行门口就感到紧张。接着学校又介绍了几个较好的职位,来访者都以各种理由推掉,自己觉得对就业有种恐惧心理,想工作又怕工作,总觉得走入社会不安全,对做好
3、工作没信心,上课注意力不能集中,睡眠不好,心里着急、苦恼,希望能得到咨询师的帮助。 三、个人成长史 来访者幼年健康成长,四姐弟,排行第二,有一个同胞姐姐,姐妹俩一起上学至初中毕业,姐姐考上本县一所重点中学,自己因差几分没考上,认为只有考上高中读大学才有出息,觉得自己没用。几年前父亲在深圳跟人合伙做生意,被人骗了十几万元(多数是向亲朋借的),因此认为社会复杂,担心自己进入社会被人骗。 四、观察和他人反映 来访者穿着校服,头发整齐,说话有礼貌,表情不自然,神态显得有些疲倦,眼圈有些发黑,表明她的睡眠质量不太好。情绪紧张,一进来就想哭,说是就业老师介绍她来找我。 班主任反映:来访者专业知识学得不错,
4、性格内向,平时不爱说话,害羞,少与同学交往,课堂上很少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就业老师反映:来访者担心工作问题,托同学问有没有合适的职位。曾给她介绍过几份工作,但都因各种理由不能顺利就业。觉得心理有些问题,故介绍她来找我。 案例分析: 一、评估与诊断 初步诊断为一般性心理问题: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 诊断理由: 1.来访者主要症状是紧张、害怕、焦虑、烦躁不安、入睡困难; 2从严重程度标准看,来访者的反应强度不是太强烈,是由自卑、认知偏差,缺乏人际交往引发的; 3内容未泛化,语言、思维清晰,有自知力,社会功能基本正常; 4从病程标准看,时间不长,只有一个多月(就业前一段时间);从排除标准看,来访者的心理
5、问题并不严重,时间也较短,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和神经性心理问题。是属于心理咨询范围。 二、病因分析 1、生物原因:来访者没有明显的生物原因。 2、社会原因: (1)、负性生活事件:中考落榜;父亲被骗。 (2)、平时少与社会接触,没有特殊的兴趣爱好,知心朋友少。 3、心理原因: (1)认知原因:自卑,不能正确评价自己;对新的社会环境的担忧,对社会危险性的错误认识,认为社会复杂易骗。 (2)性格内向,害羞,不爱说话,朋友较少,担心进入社会后必须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 (3)被焦虑情绪所困扰,烦躁不安,不懂得处理焦虑情绪的放松方法。 具体做法: 一、咨询目标与咨询方案咨询方向:来访者是由自卑、认知
6、偏差,缺乏人际交往引起的就业心理问题,所以探讨重点是:改变认知,增强自信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学会处理人际关系等。 (一)根据以上的评估和诊断,同求助者进行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1、短期目标: A、根据求助者目前的症状,缓解紧张焦虑情绪。 B、进行自信心训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学会处理人际关系等。 2、长期目标: 通过咨询,改变认知,重建认知结构,克服自卑感,建立自信心,促进求助者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3、咨询方法:主要运用认知行为疗法。 咨询原理:认知行为疗法是根据人的认知过程,影响其情绪和行为的理论假设,通过认知和行为技术来改变求治者的不良认知,以帮助他人解决情绪和行为上的问题。主要着眼
7、点放在求助者非功能性的认知问题上,企图通过改变求治者对己、对人或对事的看法与态度来改变并改善所呈现的心理问题。因此,通过改变认知,重建功能性的、健康的看法与态度,以便借此新的看法或态度来产生健康的心理与适应性的行为。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师要从表层错误观念开始,运用建议、演示及模仿等技术对这些观念加以检验和纠正,并通过语义分析技术进一步揭示出求助者深层的错误观念,逐步使他提高对自己错误的认知过程和观念的认识,用新的思维方式来代替、评估旧的思维观念,用新的行为代替旧的不适应的行为方式。 贝克和雷米的认知疗法工作程序: 1、建立咨询关系。 2、确定咨询目标。 3、应用提问和自我审查技术确定问题。 4、
8、应用建议、演示和模仿检验表层错误观念。 5、应用语义分析技术纠正核心错误观念。 6、应用行为矫正技术进一步改变认知。 7、通过认知复习巩固新观念 (二) 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将已书面打印的双方权利和义务,交来访者一份,告知来访者若有疑问,可随时提出。咨询时间和收费 1、咨询时间:每周1次,每次50分钟。 2、咨询不收费: 二、咨询过程 (一)咨询阶段的划分 1、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建立阶段 2、心理帮助阶段。 3、结束与巩固阶段 全部咨询阶段都取得上级心理咨询师的支持和指导。 (二)具体咨询过程 1、第1次咨询 (2006年6月16日) (1)任务: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收集相关资料,确定主要问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生 就业 心理 问题 案例 浅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