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案例教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德案例教学.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道德教育案例及分析09级高等教育学 李俊堂 200910195案例一:体验失去母爱郑州一些小学特殊母爱教育引争议 2007年05月14日 作者: 来源:人民网 母亲节成为郑州市各中小学校进行母爱教育的一个契机,这门没有教材的“爱心课”该怎么上?一些学校的做法引起了争议。体验失去母爱惹争议“洗衣服、做饭、接送孩子上学”5月9日,在郑州市中原区秦岭路小学,根据孩子们的口述,老师张新玲在黑板上写下了各种母爱的表现。“如果现在这些爱都不在了,你会怎样?”张新玲把黑板上的字逐项擦去。“就像世界末日来了。”“我会很害怕很伤心。”两分钟的停顿后,学生纷纷说出自己的感受,有的孩子哭了起来。该不该让孩子体验这种
2、痛苦,教育界人士和家长意见不一。在家长刘玉鑫看来,这种走极端的教育方式有些残酷,不适合小学生。更多人认为这种体验教育很有必要。金水三中教导主任侯金山说:“现在的孩子把父母的爱视为理所当然,体会一下失去的痛苦,才会珍惜现在的拥有。”“从部分家长的反馈来看,多数体验了失去母爱的孩子更懂事了。”秦岭路小学校长曹建平称。他表示这种体验是善意的,学生流泪未必代表恐惧,而是真情流露的体现,从反面启发教育有时效果更好。对妈妈说爱中学生犯窘“妈妈,谢谢你。”“妈妈,我爱你。”5月10日在管城区二里岗小学,聆听着孩子的心声,妈妈们抹起了眼泪,95%的妈妈第一次听到孩子说出这样的话。“我们鼓励学生给妈妈一个拥抱,
3、对她说出自己的感激和爱。”该校老师赵骁原说。要求学生对妈妈说爱的中小学校不在少数,有的还把这布置成了作业。“听到儿子说爱我,我很激动,母亲爱孩子都是不求回报的,有这一句话就足够了。”家长刘兰说。然而不少中学生表示很难做到,他们觉得跟妈妈说感激和爱的话很“肉麻”,自己会不好意思。“母爱教育形式不必统一,要想取得好的效果,首先要考虑学生能否真正接受。”102中学老师刘可平说。他认为,对于高年级学生,学校宜引导他们以多种方式认识和回报母爱,布置作业的形式带有强制性,容易激发他们的逆反心理,让母爱教育流于形式。(柯杨)原载大河网-河南日报 案例分析:案例要素分析:时间:2007年5月;地点:河南省郑州
4、市各中小学;人物:学生、教师、家长;事件:体验“失去母爱”的教育;观点冲突:支持者认为能让学生更为珍惜母爱,反对者认为做法过于残酷,不适合小学生。体验式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 通过创造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情境和机会,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 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该方式无需固定的教材做引导,强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经验为基础,目前在知识和道德教学中日益受到重用。然而在教学实践中,该方法常常用于积极的情感体验,类似案例中消极情感体验的应用相对较少。体验失去母爱,旨在通过创设一个不良情境给学生带来消极情感体验,以抑制其在现实生
5、活中忽视亲情、不尊重父母等行为的发生。出发点是好的,然而实际效果如何值得商榷。在笔者看来,有以下几个问题:1 学生的生活经验各异,不乏单亲家庭或其他家庭要素不健全的学生,如何调和该教学与学生实际经验结合产生的不良经验?2 不可否认的是,消极情感体验会带给学生一些不良经验,如何控制不良经验在学生尤其对于性格较为孤僻、敏感的学生经验中的作用?3. 根据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学生在不同年龄段其情感认知水平呈现不同特征,该教学是否适用于所有阶段的学生?笔者认为该案例所设计的失去母爱体验式教学方法,有其适用条件,对于家庭要素不全、性格较为孤僻及低年级学生,该方法的可行性值得商榷。案例二中小学生扎堆博客:是毒
6、药还是灵丹妙药? 2006年04月20日 作者: 来源: “心灵妈妈”14岁一场挽留一名小博客的“运动” never to say goodbye (永远不会说再见),看到这篇日志,王丹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3天前的一个晚上,王丹照例浏览自己的博客,好友“山泉纯冰”给她发了留言:妈妈突然把电脑格式化,自己几年来积攒的文稿全没了。“173页啊!就这样全部删光!我要对一切都say good bye,我再也不上CKS(中国雏鹰网),再也不写什么小说,这个梦,就到这里结束吧。” “看她的心情那么恶劣,我真害怕她就此一去不回,再也不来了。”王丹决定写篇日志挽留好友,将自己内心的话发到了自己的博客上,标
7、题是山泉,失去了,大不了重新再来! “山泉,缘儿姐姐(王丹自称)真的很失落,从我进入CKS那一天,我就融入了这个大家庭,从认识你那一刻,我就把你当成好姐妹,好哥们儿。你就那么容易把这里抛弃了,把缘儿姐姐抛弃了,你让缘儿姐姐怎么接受?我们曾经手拉手做过那么多事情难道你都不在乎了吗?” 一场声势浩大的挽留“山泉纯冰”运动就此开始。这些715岁的小博客纷纷行动起来,短短两天时间,相关主题的日志多达几十篇,留言更是不计其数。 雏鹰网的工作人员也加入其中。总编辑余滢在自己的博客上写道:“(山泉纯冰)看看,有多少朋友来安慰你,你应该明白,那长长的被删去的文字早就变成了大家心中的情意了。” 甚至连网站的技术
8、人员也忍不住出言提醒:“备份是重要的!如果不做备份工作,可能cksblog、bbs上面大家的心血早就无影无踪了。” “山泉纯冰”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来关心自己,几天后她写下了这篇never to say good bye ,“我回来了,是C K S的朋友们让我回来了。对一切关心我的人,我们never to say good bye !”王丹说:“如果她真的走了,我会非常难过,因为我的生命中少了一个人。” 今年14岁的王丹现在是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实验中学的初二学生。2005年7月,中国雏鹰网少儿博客频道试开始运行,网名“幸运缘”的王丹就一直活跃在上面。到2005年10月博客频道正式上线时,王丹已经
9、成为博客频道心灵领航舰的领航员,她被其他小博客称之为“心灵妈妈”。 “好学生”和“差学生”博客里大辩论 王丹的工作是安慰和开导别的小博客。和抒发闲情逸致、曝光他人隐私的成人博客不同,青少年写博客是希望别人看,而且希望和别人交流。中国雏鹰网少儿博客频道开通不久,就吸引了一大批前来“诉苦”的孩子,而且多数是老师、家长眼里的“差生”。 王丹的博客生涯就是这样开始的。一次期中考试,她历史考得很差,当时沮丧地哭了。可当她打开博客才发现,大家都在讨论考试,于是她向大家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很多人过来跟她说话:有安慰她的,有同病相怜的,还有建议应该怎样学好历史的 “有一种云开雾散的感觉,现在想起来心里都暖洋洋
10、的。”王丹说。 雏鹰网少儿博客频道曾发起一场“好同学,差同学”的讨论。有些现实中的“好同学”讲述了苦衷: “谁能想到他们光鲜的一面中掩盖着多少心酸和汗水呢?” “我觉得很累,每天都装出很完美的样子去迎接老师的目光、同学的挑剔,稍有做错的地方就提心吊胆,害怕老师责怪。” 一位男生则发表了“一个差生的神经言论”:“任何一个班集体都必须由优等生和差生组成,优等生不应该歧视差生,正因为有差生才显得你的成绩有多么的好!” 爱憎分明的王丹站出来讲述了自己的亲身经历,她自问自答道:“好学生的标准仅仅是成绩好吗?不一定啊!” 王丹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名班干部,她学习好、口才好,是老师眼里的好学生。“可让人
11、难以想像的事发生了,一天晚自习前,这名班干部和其他几名女生秘密谈论着什么,她一脸的愤怒。下课后,校门外明显多了很多青年人,她慌忙领着那些人离开了。第二天听同学说昨晚打群架的主导者就是这名班干部。” “这个好学生真的是好学生吗?让我们来深思一下吧!”王丹说。 不久,网名“幽幽”的上海女生给王丹发来了求助信。 “进中学那么久了,我没有结交多少朋友,因为我发现好多人不值得去交。不是因为他们学习成绩不好,相反,有的甚至很优秀。可是,因为她们的性格,品德,行为我开始很少和她们说话,甚至只要她们在,我就拒绝说话。久而久之,她们离我遥远了。我想挽救,可无能为力。我好悲伤心灵妈妈,希望能得到你的启示。” “缘
12、儿姐姐很为你担心。”王丹回复“幽幽”说:“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每个人都有缺点,甚至都有被别人看不顺眼的地方。我们应该学会去欣赏不同的学习方式、态度、文化、种族、年龄和长相眼皮打架了。可能说的不太完善,不太具体,如果觉得不太好的话,写小纸条或留言给我,缘儿姐姐会尽最大的力量帮助你。” 心灵妈妈的妈妈说博客就像菜刀 王丹的工作很忙,一周要回复十几封来信。在一份周总结中,她写道:看着那些来时不开心的友友充满活力地走出心灵家园,心灵妈妈有种莫名的快感 有时忙于考试,王丹就会提前给大家回复。“因为要考试了,这一段可能和大家在一起的时间大大缩减了,不过不管怎么样,今天也要给大家做个周总结哟” 王丹的辛苦慢慢
13、赢得了很多小网友的尊敬,有人开始给她做“广告”:“幸运缘,与她相识就是缘,就是幸运,因为你有烦恼她会第一个去劝说,她的心灵领航舰是大家心灵的港湾,她也就是大家心目中的知心姐姐。” 现实中的王丹是一个内向的女孩,面对记者的提问,她往往简单地回答“是这样”、“对”,一点没有博客上的纵横捭阖。 王丹并不讳言博客所带给她的变化,“它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了”。现在,每天晚上睡觉前,她都要趴在床上构思明天要在博客上写些什么,然后在本子上一条一条记下来,第二天便照着写。“要是有一天不来,似乎都觉得少了些什么。” 像很多家长一样,妈妈起初很反对王丹开什么博客。网络诈骗,网上聊天,色情孩子沾上这些“毒药”可怎
14、么办呀? 一件小事改变了妈妈的看法。2005年11月,因为怀疑王丹早恋,妈妈不听辩解就动手打了王丹。郁闷的王丹在博客上写下了一篇叫妈妈,我能把心里话告诉您吗?的日志,倾诉自己的烦恼。 “我曾认为妈妈是最理解、最懂得我的人,可是如今,您还是我倾诉的对象吗?您还是我信任的妈妈吗? “也许是因为自己长大了,懂的事更多了,可是您懂得我的,却越来越少了。您对我的看管更加严了。不准和男生交往!不准让同学来家里!不准上网聊天!不准您的不准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更让我无法忍受的是,我已经完全按照您的意思来做了,可是您竟然怀疑我早恋!您用怀疑、愤怒的眼神瞪着我时,您知道我心中有多委屈吗?我想要辩解,可是您却不容许我
15、说一句话,一个巴掌打在了我的脸上,您知道吗,就在那天晚上,我感觉您再也不是我的知心人了,您再也不是我能倾诉的人了!我是个处在青春期的女孩,我也有逆反心理,妈妈,我有一肚子的话想要告诉您,可是我无法告诉您!” “也许我对她真的太严厉了。”偶尔看到王丹的博客后,妈妈开始经常关注女儿的博客。 “其实我是一个内向多愁善感的人。”王丹说,原来,经常有一些莫名其妙的感伤只能憋在心里,现在她就可以写到博客上。“我觉得自己的人生态度发生了变化,我比以前乐观了。每次只要我发表一些消极的文字,马上就会有人来鼓励我、安慰我,让我觉得世界还是很美好的。” 现在,妈妈经常鼓励王丹去博客上写点东西。“网络毕竟是存在的,而
16、且只会越来越发达。逃避不能解决问题,我们必须要为孩子找到一种积极健康的上网方式,让他们在网络上学到现实中学不到的东西。”王丹的妈妈告诉记者。 2006年2月10日,王丹被评为中国雏鹰网少儿博客频道2005年度“亲善之星”。校长听说后,专门请王丹妈妈在家长会上谈经验。面对2000多位家长,妈妈推荐了少儿博客。她这样打消家长的疑问:“我是家庭妇女,说不出什么经验,我感觉博客就像菜刀,你用来杀人是不对的,但要用来切菜就会恰到好处。” (杜晓 李素苓 记者 蒋昕捷 )案例分析:案例要素分析:时间:2005年;地点: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实验中学;人物:王丹、王丹妈妈;事件:青少年博客;观点冲突:支持者认为
17、青少年博客是一种积极健康的上网方式,让他们在网上学到现实中学不到的东西。反对者认为网络诈骗,网上聊天,色情孩子沾上这些“毒药”可怎么办呀?博客即网络日志,是时下流行的记录个人生活、情感经历的网络生活方式,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所推崇,案例中主人公王丹等十多岁青少年借助中国雏鹰网这一网络平台开通个人博客分享学习生活,说明网络使用愈来愈向低龄青少年渗透。这一社会现象也引起了各界的广泛专注,关于青少年使用网络利弊的争论也层出不穷。 从案例中看出,王丹博客的注册网站为中国雏鹰网,是由中国少年先锋队全国工作委员会主办、国内知名的面向青少年群体的门户型站点,其信息的安全性和合法性是毋庸质疑的。在一个相对安全、
18、纯粹的上网环境下进行网络交流,在笔者看来是有利的。 首先,学习是社会性活动,网络亦是社会生活在虚拟空间的再延续,作为信息化生活的主要载体,网络为人们提供了浩繁、快捷的各类信息,其中不乏大量中小学生应该掌握的社会生活、科技文教知识,而课堂学习的内容在深度和广度受到时间和教师水平的局限,因此学会从网络中获取知识已成为现代学生的一项必备技能。 其次,学习是一个交流互动的过程,现代社会缺乏沟通交流能力注定无法成功,在学校教育中除了传统的知识教学外,人与人之间沟通协作能力的培养亦愈加受到重视,学生利用博客、论坛等多种网络形式,不仅拓宽了其交际的广度,所接触的更为多样复杂的事件也为其提供了锻炼交流和处事能
19、力的机会。正如案例中王丹通过和“山泉纯冰”、 “幽幽”等网友的交流,帮助他们解决各自生活中的困惑难题,在提高其交流沟通能力得同时,对自身处事能力、心理调节等能力的提升也是不言而喻的。再次,博客为青少年发泄成长烦恼、疏解内心压力提供了一个安全、有效的平台。青少年在学习成长过程中出现情绪波动和压力是不可避免的,长期以来由于家长或老师与学生存在一定的思维差异,很多学生未必能将心中的最真实的想法和情感体验与家长或老师分享,博客为他们提供这样的平台,对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是有积极作用的。在案例中,王丹就通过发表日志妈妈,我能把心里话告诉您吗?排解自己的烦恼。当然,在青少年利用网络时,作为教育者及青少年的监护
20、人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理解并支持青少年上网学习交流的意愿。其次,引导和教会青少年正确使用网络,帮助其辨别网络信息的真伪及屏蔽不良信息的侵害。第三,关注青少年现实中的发展,就其情绪、思想变化多于其进行耐心细致的沟通。同时,关注青少年的网络行为,搜集他们在网络上的言论,也可与之在网上进行交流,消除其心理隔阂。案例中王丹的妈妈通过关注女儿的博客内容,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教育策略及时耐心的与女儿交流,消除了王丹的不良情绪。正如案例中王丹母亲的话“博客就像菜刀,你用来杀人是不对的,但要用来切菜就会恰到好处”,正确看待青少年上网、积极正确的利用好网络这一工具为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服务,并非不可能。 案例三:
21、“诚信考场”作为一种新兴的考试模式,最近几年来广受关注,很多学校都纷纷推出诚信考场,检测学生的知识和品德。 在不久前刚结束的高中期末考试,嘉兴第五高级中学有120多名高一、高二年级学生走进诚信考场。但有学生反映,还是有同学在作弊。如此重要的考试该不该启动诚信考场,引发了学校、学生和家长间的争议。 无人监考有人作弊? 打电话给笔者的同学说,她是嘉兴第五高级中学的学生,前几天在诚信考场中参加了期末考试,她和绝大多数同学都遵守承诺,坚决抵制作弊行为,但仍有个别同学在作弊,这对其他同学来说很不公平,让她难以忍受。 该校主管教学的副校长熊国红说,这次期末考试共有4个诚信考场,120多名考生。“考场内有不
22、少隐形眼睛,学生用诚信自我监考,老师也会让一些同学暗中注意,总体来说纪律不错。” 对于学生反映的作弊事件,学校周副书记说,学校已让年级主任询问考场内的一半考生,只有一人说后排一个同学的抽屉中掉出一本书。如果查实是作弊,那么作弊考生将得到比在普通考场内作弊更严厉的处分。 分数之外的考验 熊国红说,120多名学生首先是自愿报名,然后有的班级由班主任挑选,有的班级由学生投票,多数班级通过抽签决定。所以进考场的学生中,既有品学兼优的,也有成绩相对较差的。 进了诚信考场的学生都把这当成一种荣誉,而没进去的学生也有自己的看法。高三一位姓吴的同学说,考场内的考生如果真的能做到诚信考试固然是好事,但如果有同学
23、没遵守纪律,那么对其他同学是不公平的,“所以在期末考等重要考试中,并不一定要设置诚信考场。” 笔者随后采访了几位学生家长,对这一问题他们也有不同看法。家住放鹤洲花园的孙先生,女儿在秀州中学读书,他认为,诚信考场在培养学生诚信意识的同时,也培养了自律意识,总体上肯定是利大于弊。但也有一些家长害怕孩子如果没能遵守考试纪律,不仅会对以后的成长产生很大影响,考出虚假成绩也会打乱对孩子正常的培养计划。 周副书记说,学校在完善制度的情况下,将在下个学期扩大诚信考场的规模。 (作者: 朱梁峰)原载 浙江在线今日早报案例分析:案例要素分析:时间:无 地点:浙江省嘉兴市第五中学;人物:学生、副校长、学生家长;事
24、件:“诚信考场”无人监考;观点冲突:支持者认为诚信考场在培养学生诚信意识的同时,也培养了自律意识,反对者认为孩子如果没能遵守考试纪律,不仅会对以后的成长产生很大影响,考出虚假成绩也会打乱对孩子正常的培养计划。诚信考场是基于学生自律自觉的维护诚信协议而进行的无监考状态考试,诚如案例所说,是对学生知识技能和道德素养的双重考核。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其实质是学生自我效能感的训练。学生通过自我遵守协议,达到自我激励和强化。在实践中,这种自我效能感的体验某种程度上强于外在强化的效果。皮亚杰在谈及儿童道德发展阶段时,提出三阶段论,即无律、他律和自律。儿童的道德水平的发展需要相应的年龄基础,同时强调社会经
25、验与认知水平相互结合的积极作用。案例中提到的诚信考场无疑是道德发展最高阶段自律阶段的要求。对于尚未成年、社会经验、认知水平尚处发展阶段的青少年来说,该要求显得有些不切实际。在案例中提及有些学生在诚信考场依旧实施作弊行为,这就体现出哪怕同一年龄段的学生群体,由于社会经验和认识差异,道德水平无法达到同一高度。而诚信考场采取的完全自律的管理方式,使学生的作弊行为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惩罚,反而会助长其不良行为的发展。同时,那部分学生的作弊行为非但没有受到惩罚反而在考试成绩中获益,会造成极为恶劣的示范效应,其他学生本以形成的诚信观念可能受到质疑和挑战,由于学校学业竞争压力的客观存在,很可能导致他们放弃诚信而效仿作弊学生的行为。从而彻底摧毁诚信考场所期许的道德教育目的。综上所述,笔者并不赞同毫无监督、全凭学生自律的诚信考场。毕竟在成人的世界,道德也无法作为维系社会秩序的唯一准绳,法律和道德并行不悖。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