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教学案例.doc
《再别康桥教学案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再别康桥教学案例.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一、 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 中学 2,学科:语文2,课时:13,学生课前准备:1)、 初读课文,了解诗歌表达的感情。2)、 读准生字的读音,理解词语的意思。了解作者及诗歌创作背景。3)、 完成思考与练习自学部分,了解诗人独特的意向选择。二、 教学课题使学生了解徐志摩诗歌柔美细腻的风格,积累人生经验,陶冶自己的性情。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了解新文人诗内涵。 2.思想教育目标:志摩感情方式与个人的体验。 3.能力培养目标:新诗的欣赏方法。三、 教材分析再别康桥,是语文版九年下诗歌单元第二课,诗歌是我国文学园地里一朵盛开的鲜花,五彩缤纷
2、,长盛不衰,同时诗歌又是语言的精华,形象的艺术。再别康桥是中国20世纪里一首出色的现代别离诗,诗歌记下了诗人1982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时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带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学生在品读鉴赏的过程中可以受到美的熏陶,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审美创造力是语文学科的任务,也是新课标关注学生多方位的情感体验的要求。教学重点:1. 诗人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 2再别康桥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教学难点:诗的欣赏方法。教学方法:诵读吟咏法,欣赏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1、百度中搜索:英国剑桥简介,徐志摩本人经历简介,本诗写作背景介绍。在百度中搜索再别康桥课件,并对其进行筛选、整理,制成PPT
3、课件为课堂教学做准备。2、学生课前查阅有关徐志摩和康桥的资料。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再别康桥的相关教学材料,找了一些教学设计作参考,补充自己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设计,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然后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百度搜索到课文的朗读视频,课堂上示范给学生朗读。用百度在网上搜索下载一个适合的背景音乐,课堂放给同学们,让学生随背景音乐朗读,让同学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对诗歌产生切身体验。还下载了几个PPT课件重新设计制作适用的课件。使之更为适合课堂使用。四、 教学方法本首诗歌的语言优美,对诗歌语言的赏析是教学最重要的目的。为了突出教学重点,在教学中我将朗读贯穿全文。在朗读教学中,采用了齐读、默读、
4、师生合作读、赛读等等。让学生经历了一个赏析、学读、练读、美读的提高过程。为了创设一定的语言情境,我在“百度”中搜索了范读视频及相关的背景音乐,本诗的歌曲,从而使学习气氛活跃,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五、 教学过程一、 情境导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一首带有淡淡哀愁的离别诗牵动了多少文人学者的心。徐志摩,他就这样悄悄地来,又这样悄悄地走了。诗人志摩是怎样一个人呢?让我们和志摩一起再别康桥,走进诗人内心。(出示课件)【百度图片】图片一【百度图片】图片二【百度图片】 图片三【百度图片】图片四那么诗人和如此优美的康桥又有什么样的离别之情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领略一下诗人笔下的别离
5、之情!(板书:再别康桥)二、 作者及背景简介1、阅读注释回答问题:由康桥你想到了什么?解释:康桥=剑桥,想到了英国的剑桥大学,牛津大学以及美国的哈佛大学等世界名校。2、作者徐志摩出身于富商家庭,笔名云中鹤。曾经在美国、英国留过学,回国后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与胡适等人成立了新月社,为新诗代表人物。用他本人的话说,在英国剑桥大学研究文学期间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这首再别康桥是作者在1928年第三次来到康桥后的归国途中写下的切身感受。很可惜,诗人在他35岁时乘飞机从南京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脚下。【百度图片】徐志摩图片3、再别康桥创作后在当时的影响【百度图片】图片:歌剧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再别康桥 教学 案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