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组研修案例(新).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语文组研修案例(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组研修案例(新).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扎实随文练笔 实现师生双赢 西坞小学语文教研组阅读教学中“随文练笔”研修案例一、研修背景我们都知道写作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是衡量学生语言运用和思维能力的重要尺度,也是检验语文教学成果必不可少的手段。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但同时也成了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痛”。我们看到许多学生一提起作文,就会紧张害怕,有的甚至是相当排斥的。大多数学生对作文缺乏兴趣,没有表达欲望,语言干涩,内容虚假,没有真情实感。我们的习作教学陷入了一个很尴尬的境地。一方面新的习作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不断涌现、更新;另一方面学生面对习作却是愁眉苦脸、叫苦连天,让教师也甚是苦恼。究其原因,客观上是学生缺乏敏锐的观察力、缺
2、少词汇量以及写作技巧的积累;主观上却不得不承认低效的语文阅读教学禁锢了学生作文的思维。学校教研组曾开展过新课程实施中的疑难问题和困惑的问卷调查,并在组内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每位老师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整理和汇总时,我们发现很多老师提出了相似的困惑:现行语文教材的每个单元中安排了一次习作训练。但细读新课程的每一次习作,可以写这个,可以写那个,对写作内容和要求都很宽泛。然而在开放的今天,孩子们被限制的事情却反而增多,导致生活圈子很狭窄,尤其是农村的孩子,他们的生活圈子更小。作为农村小学的教师该如何指导孩子的习作呢?指导多了,千篇一律;指导少了,无从下笔。于是,我们的语文教师夹在中间左右为难。二、主
3、题生成如何改变现状,走出一条受学生欢迎的、有效的,既不会增加学生课余负担,又能提高写作能力的新路呢?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崔峦老师也曾把现行的阅读教学形象地比作是跛脚的阅读教学。他呼吁老师在潜心研读文本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文本的内在因素,巧妙构筑习作训练场。随文练笔就是在竭力领会文本的前提下,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汲取养料,洞开写作之门。随着练笔紧随阅读教学,能促进学生对文本语言的内化、积累和运用。同时,由于其内容精短,贴近学生的实际,思维空间较大,且形式多样,学生往往在10分钟内即可完成,写来得心应手。随文练笔也就以“短平快”的
4、特点迅速占领了我们的语文课堂,在众多公开课、展示课的课堂上随文练笔也以其静雅的风姿改变了以往热热闹闹的课堂,带给孩子更多动笔的时间,更多思考的空间。我们也不难发现在现行的人教版实验教材中选编的课文,文质兼美,祖国的语言文字在其中彰显着无穷的魅力,或隽永潇洒,或激越昂扬,或空灵和谐许多文章,言有尽而意无穷,许多言外之意须去研磨,诸多文本背后的精彩须去探寻。因此,在语文的阅读教学中,我们的语文教师只要深入地细读文本,钻研文本,便可从中寻找出能为深化文本理解“架桥铺路”的“读写结合点”来,把握重点,聚焦难点,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学语言,腾出一点时间,在阅读教学中相机进行写作训练“随文练笔”。充分
5、挖掘教材写作因素,把写的训练有机融合于阅读教学之中,妥善处理好读与写的关系,做到读写结合,相得益彰。因此针对我校语文教学“作文难”的现状和新课标的要求,围绕“有效教研、有效指导、有效课堂、有效评价”的工作方针,确立“通过随文练笔,培养学生写作迁移能力”为我校本学期(2010年3月-7月)的语文研修主题,借助校本研修和区域协作组的平台,以课文为写作的突破口,及时地把写作训练有机地揉进阅读教学,就能进一步发挥课文的“典型”优势,使学生学以致用,举一反三,实现读写结合,以求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和创新能力,激发写作兴趣,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三、活动过程: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如何使本学期的主
6、题研修得到一定的成效,我校语文组开展积极地讨论,制定出研修活动方案。以下是具体方案: 奉化西坞中心小学2009年度第二学期主题研修活动方案教研组名称语文中心组研修主题通过随文练笔,培养学生写作迁移能力研修目标通过学习和探索,提高教师在阅读课中加强写作方法引领的意识,努力解决“作文难”这一难题。参加对象全体语文教师主题系列活动安排主题活动四个阶段时间地点具体活动安排归档资料“学习思辨”阶段第5周多媒体教室(1)阅读从“文路阅读”到“文路作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作文训练的整合浅谈。 (2)全体语文教师结合研修主题及阅读材料撰写心得体会。(3)集体备课,确定上课教师,撰写教案,集体备课。(主讲人:
7、张燕)1.研修活动记录表;2.各教师学习心得、教学设计。(第5周周五前上传到研修平台)“实践探索”阶段第七周多媒体教室(1)毛琳、蒋吉鸯上研讨课。 (2)结合研修主题进行针对性的课堂观察,进行记录。支持人:张燕1.研修活动记录表;2.上课教师教案。(第7周周五前上传到研修平台)“研讨交流”阶段第八周根据研修主题,对上周的上课情况进行评课,并针对主题发表自己的观点。(主持人:陈亚波)1.研修活动记录表;2.各教师评课稿。(第8周周五前上传到研修平台)“总结反思”阶段第九周根据研修主题,结合上课教师的公开课以及各自的教学实践撰写有关的总结反思文章。(主持人:陈波彩)1.研修活动记录表;2.各教师的
8、总结反思文章。(第9周周五前上传到研修平台) 要使活动达到预定的目标,扎扎实实走好每一步则是关键,接下去笔者将按照活动步骤具体展示:(一)理论学习,提升认识。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学习他人的经验,是解决我们面前难题的最好方法。2010年3月23日我组向本组组员发放了从“文路阅读”到“文路作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作文训练的整合浅谈等学习材料,要求每一位组内教师认真研读并撰写读书心得。2010年3月30日,语文组举行集中理论学习,探讨交流心得活动。在活动中,组内教师一致认为,这些教育书籍和教学论文让我们茅塞顿开,开阔了眼界,使我们的许多困惑烟消云散。陈亚波老师在文章中写到:“在平时的教学中,我要把
9、写的训练渗透于阅读教学之中,随文安排了小练笔,想方设法去淡化习作作为一种任务,给学生搭建一座座桥梁,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蒋吉鸯老师是一位在这随文练笔方面做得比较超前的教师,在本活动展开之前,她就关注到了这个问题。所以她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给大家提供了一系列可操作的方法,她提出了要善用教材,捕练笔时机 ;巧设教法,创练笔机会等一系列大家值得关注的问题。 经过理论学习,大家对随文练笔的重要性有了深刻的感受,在阅读教学中融合随文练笔更成为大家的共识,在教学实际中如何操作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为了将理论学习的成果运用于实践。我组讨论决定,由蒋吉鸯老师和毛琳老师各上一节研讨课。(二)实践探索,检验成果经过
10、上课教师的精心准备及相关备课组的积极参与,我校语文组于2010年4月16日举行“通过随文练笔,培养学生写作迁移能力”主题校本研修上课研讨活动。为了更好地对课堂提问进行观察,我们要求听课教师结合下发的课堂观察量表,对课堂内容进行全程观察,目标性记录。以临死前的严监生这个片段为例,我们通过观察量表,看看这节课中,老师在课堂上对“随文练笔”是如何诠释和演绎的:语文课堂“随文练笔”的课堂观察表(1)时间 地点课题 执教者2010年4月16日西坞小学多媒体教室临死前的严监生 蒋吉鸯观察者资料张燕教龄10年职位 中心组组长原文片段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 研修 案例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