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案例集.doc
《营销案例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营销案例集.doc(3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案例1:晶体罩密封继电器引进项目谈判参加人:德国L公司总裁、专家、律师、中文译员一行四人,中方厂长、总工、剧总工、引进办公室主任、外贸公司商务负责人、专家等一行十几人。 背景:双方已进行过技术交流,中方人员也到德方工厂考察过,双方已在德国把技术费用基本谈好,但设备费仅有报价,尚未进行谈判德方第一次与中国做技术转让的生意,其技术水平较高,适于军用,且取费比其他国家都便宜,总体报价360万美元。其中,技术费和服务费110万美元,设备赞250万美元。中方工厂认为该价可以接受,且工厂急等该项目上马投产。此次德方派团到北京,意在与中方确定设备价及合同文本。 由于工厂急等该合同,所以在接待上充分表现子主
2、人的礼节。每天接送德方,中午还招待檀方。 德方对中方的接待很满意,双方谈判气氛也不错。然面德方在第一天开始谈判后,即提出将在德国双方谈判时的设备报价提高8。中方对德方的提价行为十分意外,在谈判无果之后建议休息。 中方内部商讨德方条件,工厂认为早签合同是第一要紧的事,可以同意提价2一4。据此商务主谈归纳出具体对策为:首先,确定技术费,稳住对方,也缩小谈判范围。其次,鉴于设备费过去对方有报价,我们没有谈判过,可以针对原报价要求对方降价5%。最后为了确保技术转让成功,要求在支付条件上扣对方10%的合同金额作为保证金。 恢复谈判后。面对中方提出的谈判方案,德方态度很强硬,对中方人员的发言不注意听,不把
3、中方放在眼里,甚至时而章“停止谈判”压中方,而这招正打在中方工厂代表的要害上,中方工厂人员怕对方拖,惟恐合同签不下来,交不了差,所以一看到德方强硬就做解释,请求对方耐心听。甚至在散会后,中方工厂厂长追到德方住宿的饭店表示价格好商量,暗示设备价可以上涨。德方要走的声音小了,但对商务主谈来讲,困难却增大了许多。 德方认为这天上午诙决战了,谈判可以结束了。因为前一晚中方厂长表达的意思是基本同意德方要求的条件。于是在会上先做了最后的陈述:“同意付款条件中扣lo作为保证金,但各种罚款迟交、设备索赔等只能在生产线验收后一起结算,设备价提高2。”表面看该条件接受了中方的一条要求,又降低了己方提价8%的条件,
4、不失为一个改善性条件。 中方肯定了德方条件的改善,提出己方意见:“同意10扣款,也同竟其他罚款可以在生产线验收后一并结算,不过要加计自发生罚款后到支付时所产生的利息;设备价可以不降5%,但应维持原报价,也不能提价2,理由是;从上次报价到今天会谈,没有发生什么变化,报价应有效,提价无道理。”中方的条件也有改善 然而,德方对中方的条件反应很强烈,从脸部表情到肢体语言,让人看了很不舒服,他们反复强调的是:“我方的条件已考虑贵方要求,且改善了条件中方能接受,就签合同;不能接受就要回国了。”中方商务主谈针锋相对,认为“双方均在努力,不仅德方,中方也做了很大让步。德方谈与不谈都是德方的权利,但不谈造成的后
5、果是德方的责任。”最后清德方考虑后再谈。面对中方不妥协而又礼貌的态度,德方的不满很难发泄,谈判空气一下子凝固了。德方总裁突然站起,表示要走。中方主谈也姑起来,表情由发怒转为平静,诚恳地提醒德方主谈此举的后果,并阐述他已得到的好处,请他从长远合作考虑。德方主谈冷冷地回答道:“我们认为名誉、信誉不值钱,我是做生意的,只看利益。”面对这种惟利是图的说法,中方主谈心中不禁又升起了怒火,决定以“硬”碰硬。双方站在谈判桌两边相对而视,片刻后,中方主谈轻声而礼貌地表示:“我方的态度已表明,是走是留贵方请便。贵方认为什么是利益,主意自己拿,不过后果也自负。”看到中德双方商务主谈的强硬态度,双方一环扣一环的对话
6、,工厂厂长不知从何插嘴,只好瞪眼看着眼前局势的发展,德方面对中方的说法,无法反驳,站着走不得,又不想坐下,态度从怒变为怨:“昨天晚上,厂长跟我讲价格问题不大,怎么今天你来谈,就把问题搞糟了。”看到德方主谈从怒变怨,站着不走,中方主谈平静的脸上挂起了笑容,应道:“我也认为价格问题不大,贵方为什么要在原报价提高2呢?不提高不就行了?况且贵方提价没道理。还是请贵方好好考虑一下吧!”看中方态度投变,德方只好告辞。 德方一走,中方内部炸了锅,中方厂长又气又急,指责商务主谈太武断并说,要不是出于礼貌,刚才他就当面同意德方条件了。提价2不过多花几万美元,要是为这2搞不成项目问题就大了。看到工厂厂长着急的样子
7、,商务主谈耐心解释:“第一,对方提价是不合理的,这次不谈好,以后执行合同时,德方还会欺负人,第二,他们不会跑,否则也太笨了。不会因微小之差而丢失大买卖;第三,目前的条件,德方已有利可图。”厂长气急交加、生病了,退席不参加讨论(直到合同谈成才出面)。中方人员继续商议如何下台阶。当时决定带德方人员出去迈公园,消消气再谈。最多让出2,仍由工厂领导出面给出该条件。当讨论会还未结束时,德方派中文翻译来转告:建议晚上继续谈判。这个消息一下子使中方人员转忧为喜。原来德方人员离开会议室在办公楼前等车时,新鲜空气使他们冷静了许多,清醒了许多,决定继续谈判。针对这一消息,中方又调整了谈判方案:决心去掉对方2的提价
8、。因为德方的主动建议说明对方已“投降”了,也证明中方的判断是正确的,方案也是正确的。 晚上,在德方住处继续谈判,话题从闲聊转到正题。因为是德方建议晚上继续谈的,所以德方主谈先说“可以不提价2%,但10扣款太多,使我方回收资金不好办,希望中方降低该条件。”大问题解决了!支付条件可以改,中方主谈心想扣8也可以,不过支付条件在上午的谈判中已为对方认可,表明对方思想上有接受的准备,只不过想通过讨价还价再捞一把。于是在肯定了放弃2涨价后,集中从双方的风险大小论证10保证金的合理性,德方主谈几次动摇,但均被其律师以各种辩词又坚定下来,又造成谈判陷于僵持局面。 针对德方律师的裹现,中方主谈把矛头指向他:“请
9、问律师的职业准则是什么?” 律师:“为其雇主利益服务。” 中方主谈:“你违背职业准则,为了雇主利益,无视法律上的准则可以理解,但你是否真正为了雇主的利益服务呢?” 律师:“当然。” 中方主谈:“那你认为你雇主的利益是什么呢?” 律师,“我应为减少他们的风险而订条件。” 中方主谈:“你是为雇主的小利而工作,却丢了大利于不顾。” 律师;“为什么?” 中方主谈:“今天的讨论是为了求得合同,若因你的这些枝节把雇主的客人赶跑了,使他的合同签不成,那你就帮倒忙了,你也没有很好为雇主服务,我认为你的切工作应当是以合理的条件说服雇主的顾客,争取签合同。” 律师哑然。这时,雇主德方主谈插话:“x先生,你的谈话是
10、在挑拨我们之间的关系,我表示不满”中方主谈说:“先生,我讲的是职业标准要是挑拨离间,就不会当你的面,在这么多人面前谈这个问题。”这一番论战,给律师套上了枷锁怕破坏签合同的罪名,有“怕帮倒忙的顾虑,且对中方主谈更尊重了。谈判少了一层纠缠的因素,又使双方都同意“公正均衡”的原则,很快就达成了协议。对方同意保留10的保证金,但中方做了一些文字让步,如避免“无理扣留,无限期不付”。这是均衡的,在合同文字中,自当在“有理与无理扣留”上做文章,因此文字上也很快达成了一致。 双方随即进入合同文本的谈判。由于与律师达成了“公正均衡”的原则,所以合同文字约定进展很快,只是德方为了保证收款安全,在“信用证与保证函
11、”问题上要求较多。 德方要求把“信用证格式”列入合同,而中方认为只需把“保证函格式”列入合同,并强调这是惯例,两种认识进行了激烈的交锋,甚至花了一整天讨论这些要求的必要性。德方坚持信用证的格式以及支付条件全文必须附入信用证支付方式中的条件,甚至书面表示,倘若中方不同意,就不签合同。中方认为条件订得过死,对德方使用信用证也不利会经常出现不符点。因为这些条件与合同执行有关。本无原则问题,但双方的理解不同,已结束的商务谈判又进入剑拔弩张的地步。最后中方做出妥协,方才结束谈判。问题:1、该案例中工厂位于陕西,陕西人带人朴实厚道,对德方的接待很好,但怎么使“礼貌”不被对方误会,一位有求于他,生怕不成交呢
12、?2、在工厂人员多而外贸人员少的条件下,如何统一部署,相互配合,在谈判形势的判断上保持一致呢?3、在这场谈判中,德方在战略上使用了什么策略?中方应对的如何?4、中方应该如何利用己方与德方在技术费上达成协议,德方人员到中国谈判,德方第一次进入中国市场等背景,使设备报价再降一些呢?5、如何评价中方主谈与厂长的谈判意识和态度?6、德方为什么在“信用证和保函格式”是否写入合同种态度那么强硬呢?中方既然最终让步,为什么不早些结束这个问题的谈判呢? 案例2:化工原料出口谈判 卖方:长春某化工厂,出售其X化工原料。 买方:日本X公司,购买X化工原料。 背景:这两家为老客户,买家对卖家的产品很满意,双方的领导
13、均很熟悉。这次,买家来到卖家的所在地长春,b方面了解生产状况,一方面讨论新的订货。上年度订货价每吨离岸价为1 600美元吨,这次买方想多压价,目标在降价幅度100美元300美元。由于该产品较为独特,可比性差,卖方价格空间较大。 谈判组织:买方来了一名采购部经理和一名产品专家,卖方由销售科的负责人和翻译负责谈判。地点就在工厂的会议室。 谈判经过:买卖双方先是一番寒喧,旋即转入正题,讨论今年的生产情况和销售计划。买方说:“由于日本经济困难,产品价格下滑,原料进口价格也要下降。此外,市场供应尚未缩小,供应量可以维持,甚至还可增加一点。最后,世界航运市场价格上扬,进口成本加大,所以希望卖方降价。”卖方
14、认为:“该产品品质极佳,要保证质量,必须用好的原料,目前配套厂的供应价在上涨,影响成本。另外,过去供给日方的产品价位就不高。至于采购量的增加确实会带来一些好处,但若亏本出售反而会造成财务压力。”双方的理由似乎均不足以说服对方,由于是老朋友,卖方要求买方开门见山说出真实想法。 买方希望以1 200美元吨订合同。卖方大吃一惊,认为买方的压价幅度太大,只同意降3,即48美元吨。双方反复陈述以上主要理由均未能说服对方,最后建议会后商量,第二天再谈。 次日早10点,双方在工厂会议室继续谈判。卖方问买方:“有何新建议?”买方讲:“至少也应降200美元,即1 400美元吨。”卖方讲:“贵方的理由没有那么充分
15、吧?”买方问: “您认为应值多少?” “最多还能降2,即32美元吨。”卖方应道。于是双方又从关系、市场、长远订单、原料价、人工成本等方面论述各自的理由,谈判直到中午也没有结果。买方回饭店用餐,意欲去商量。卖方也对最后条件予以测算。下午2点复会,由于系老产品、老合同关系,大家心里都明白,以什么价成交取决于双方的决心。所以,下午的谈判,大家讲话愈加干脆:“老朋友,不欺瞒”,“不会勉强朋友”,“不可能有力不使”等话语相继出现,气氛变得紧张起来,回旋余地更小。磨了两个小时,谈判毫无进展。这时,买方熬不住了,提出:“贵方的1 520美元吨的价,不可能被我方接受。我方最后出价1 450美元吨。”卖方说:“
16、像贵我双方这样的买卖关系,还需这么费力讨价还价吗?作为我负责的范围,我希望多卖产品、多签合同,但不能把产品亏本卖呀!真切希望您能原谅我对您的要求的拒绝。不过,为表示诚意,我还是同意每吨再降20美元,即以1 500美元吨成交。”买方迟疑了一会,说:“贵方的话很让我感动,虽然您拒绝了我方的要求,但也做了努力,这次就这么定吧!希望在适当的时候,贵方还能考虑我方的请求。”双方约定准备于次日早签约,下午买方回国。买方提出晚上回请卖方谈判人员及其领导。晚上,大家吃的是日本餐,喝的是日本清酒。双方领导对谈判予以高度评价。不成想,买方在酒过三巡之后顺着卖方工厂领导的话说道:“这次我们是迫不得已接受了贵方价格的
17、。”卖方领导听到此话“很不舒服”,问道:“您与我的助手是老朋友了,怎么会有此说?”买方说:“我们讲了许多道理欲让您的助手理解,没想到他的理由比我还多,反过来让我去理解他。”卖方领导问:“彼此理解不正是成交的基础吗?”买方说:“是呀!在感情上是理解了,但在结果上就不是这么回事了。”卖方领导问,“此话怎讲?”买方说:“我方最后价格为1 450美元吨,而贵方坚持l 520美元吨,好不容易才同意1500美元吨。就这样,还是逼我方向贵方再次靠拢。”卖方领导说:“啊,原来是这样。我们是老朋友,你们又是我厂的长期用户,我不愿看到我的用户勉强与我们做生意。这样吧,就按贵方的1 450美元吨签合同!”销售负责人
18、瞪大了眼睛,看着他的领导,心里涌起一种无名的感觉”。1、 如何评价买方利用时机的行为?会不会与对方谈判手结怨呢?对下一次谈判有什么影响?2、 卖方谈判手在听了其上司的表态后,如何反应更佳呢?3、 卖方上司在表态时,你认为可能产生什么后果?卖方出现这个问题原因何在? 案例3:高频连接器生产技术与设备交易的谈判案情这是一条生产线的建设项目,也可称为技术改造项目,实际上是既买生产技术又买相应生产设备。中方经过探询、考察、谈判,基本上与德国某公司在技术水平与设备内容及商务合同达成初步协议,但交易价格尚存分歧。德方表示可以派人到中国来谈判价格。此时中方又见到美国的一个美籍华人(以下称N先生),声称可以做
19、类似项目,且要价仅290万美元,比德国公司报价的590万美元便宜300万美元。由于该价的吸引力很大,中方就没有答应德国公司派人来华。但N先生只是口头报价,中方既未见书面详细报价,也未曾参观考察其生产工厂,难以决定取舍。于是N先生邀请中方人员访美,并主动提出中方人员出国费可以由其承担。中方将此事向其外贸代理公司通报了,代理公司认为此事有风险,完全放弃德国公司不一定有利,一旦去了美国后,条件不如意,再返回来谈判将很被动。但中方的主管行政部门的领导认为价格差距太大,应该一试。代理公司从服务角度出发,不便反对,只好同意派人同往。出国谈判组由商务主谈(代理公司)、中方负责人、几名专家组成。到美国后,在机
20、场未见到N先生,而是换了另一人接机。到达住地后,此人交了一份报价草案,除内容粗糙之外,价格也由290万美元变成了548美元。谈判组问来人,他说这就是N先生报的价。大家叹息:N先生换个面孔好改口换价。在住处等了一天,也没见N先生露面,更无法参观工厂。第二天算是与N先生公司的技术人员联系上了,但仍无法确认具体技术数据。到了第三天,才与N先生接待的另一批人员一起参观了麦克公司的生产线。但当谈判组技术专家将N先生报价单上的设备与该生产线使用设备对照时,遭到该厂人员的质问。原来该生产线并不是N先生所在公司的生产线,也与讨论中的交易无关。谈判组对N先生产生疑问,在追问之下N先生才介绍:他的公司系销售公司,
21、可以搞“承包”、“系统组成”,但自身并不拥有生产技术与设备,均要向第三方采购。N先生给中方谈判组提供在美期间的食宿:住房4人一间,房间里放的是方便面。这个条件让谈判组人员很觉失望。直到第五天参观波士顿的麦克公司时,才碰上有技术能力的供应商。但这家公司并未参与N先生的报价,若要他们供应技术设备,必须重新报价,不过重新报价需时4天,这个速度并不算慢。第四天时该公司按照中方谈判组要求报出了价:共9个产品系列、99个品种,年产量100万件(单班生产)价格为7779万美元。该价比德国公司价还高!请该公司重做报价,结果该公司匆匆报了个总价为697万美元。双方经过讨论,只在技术细节统一了认识。该公司有与德国
22、公司同样的技术水平,这一点算是有所慰藉,但价格怎么办呢?不但比德国公司价高,比投资预算也高,中方负责人决定在确保技术水平的前提下调整生产大纲,将产品系列列改为3个系列,55个品种,产量降到60万件,据此还出价格为350万美元。麦克公司代表没接受,只同意回去汇报。在谈判技术时,N先生还提出技术资料要另计价,不能白给。谈判组只好让其报价,N先生出了20万美元的价。谈判组为了等麦克公司的回话,延长了在美时间,4天后,仍没有消息,N先生也无计可施。谈判组只好回国。临行前发了一句话的电传,让国内人员通知德国公司来华谈判。谈判组回国后,中方人员均在代理公司处等德国公司来华继续谈判。然而而德国公司没有如期而
23、来。谈判组分别向德国公司,麦克公司,N先生处发了23份电传,打了两次长途电话。美国人的价在两天内上涨了20万美元(资料费由20万美元变成了40万美元),德国公司回电,公司在改组,相关人员也不在了。这个消息对谈判组打击很大,只有美国这一条路可走了。谈判组只有再抓住N先生做工作。N先生看中方又回来找他,很高兴,除了说些冠冕堂皇的话外,价格又上涨了20万美元,声称可说服麦克公司按中方减少了许多内容的还价方案成交。尽管对N先生乘人之危的敲诈很不满意,但中方已无力抗拒。中方工厂等着项目合同,决定工厂是否搬迁。在中方同意N先生的20万美元的加价后一周,麦克公司同意成交。合同是签下了,但包括的内容减少了许多
24、,除保留了技术水平外,生产线的组成与设备配备已大大不如德国公司的方案,成交价格虽然低了,但实际并不便宜。日后中方工:厂还要投资配齐原计划所需的设备。问题:1如等N先生把正式报价而非口头报价送到中方,与德国公司条件研究对比后,再决定是否中断与德国公司的谈判,是否结果会更好?2虽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但在遇到N先生的日程一拖再拖,已超过了出国前预计时间时,能否将人员分成两批,大批人员回国恢复与甲公司的谈判,只留少数人在美继续与N先生及麦克公司谈判?这样既执行了预案,又兼顾了其他谈判,结果又会如何?3对于买方来讲,用卖方或中间商的钱异地考察、谈判,是更节省,还是更浪费?是利多还是弊多?4、中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营销 案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