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案例(卢烈飞).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案例(卢烈飞).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案例(卢烈飞).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四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记金华的双龙洞 参 赛 人:卢烈飞 单 位:中山市沙溪镇象角小学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案例一、教学背景1、面向学生:小学生(四年级)2、学 科:语文3、课 时:2个课时4、课前准备:v 指导学生使用几种常用的互联网搜索引擎,并根据需要能将搜索到的信息资料进行简单的处理加工;v 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并利用互联网搜索解决生字词问题;v 运用百度等互联网搜索引擎,搜索金华双龙洞的图片和相关知识;v 将班级分成4组,选好组长并进行课堂学习分工。二、教学课题1、课 题:记金华的双龙洞(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 2、教学目标:v 认识6个生字,会写1
2、3个生字;掌握多音字“转”;能正确读写“浙江、油桐、拥挤、空隙、仰卧、臀部、稍微、额角”等词语。v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理解景物的特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v 了解作者准确、生动、具体描写事物的语言特点,学习作者按照游览的顺序写游记的方法。三、教材分析这是一篇游记,记叙了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经过,情融于景。课文按游览顺序,依次写了游金华双龙洞时的路上见闻、游外洞、由外洞进入内洞、游内洞的所见所闻所感及乘船出洞的情况,写了路上的景色明艳、溪流欢唱,外洞的宽敞,内外连接处孔隙的窄小,内洞的黑、大、奇,在读者眼前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美伦美奂,令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欲望。这是其
3、中一条线索,文章还有一条线索,在途中是“一路迎着溪流”,来到洞口时,发现“那溪流就是从洞里流出来的”,“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缓缓地流”,在内洞,作者看到了“泉水靠着右边缓缓地流”,听到“声音轻轻的”。以上两条线索十分清楚。教学中如何切实落实“自主、合作、探究”这一教学方式的转变,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1、教学重点:了解外洞、孔隙、内洞的特点和落实“分清文章的主次”这一重点训练项目。2、教学难点:感受孔隙窄、小的特点四、教学方法主要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1、生字词的理解和有关双龙洞的图文资料搜集:用互联网搜索
4、引擎查询搜索; 2、课文理解:以读促悟、讨论、分组探究、想象、讲授等; 3、写作实践:归纳、仿照等。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整体感悟,理清思路一、 图片展示,兴趣导入。1、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桂林山水,感受到桂林山水之美,请大家欣赏这些图片,感受祖国之美。【百度视频】师:我们跟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爷爷到浙江省的金华去旅游,你想去吗?生:想板书课题:3记金华的双龙洞生:齐读 2、出示生字,检查预习情况。 3、学生用10分钟描写字教材中第三课的内容。4、听录音,感知课文。播放配乐的课文录音。【百度音频】二、 探寻游踪,理清脉络。1、 文中写到洞中双龙的句子有哪些?(这是“双龙洞”名称的由来)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金华 双龙洞 教学 案例 卢烈飞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