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教育案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教育案例.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有一则寓言讲的是一个农夫伐倒一棵大树,用笔直的树干盖了一座小木屋。他打量了一番,心想:把这剩下的树根劈成柴,要费多少功夫哇!于是就将它扔在了野外,一位雕塑家无意中发现了这个树根,如获至宝,他小心地把根带回家,精心雕刻,终于制成了一件精妙绝伦的根雕艺术品。短小的故事引人深思:农夫厌弃它、瞧不起它,树根就只能是一件废品;而雕塑家喜爱它、关心它、发掘它的潜力,它又变成了一件有价值的东西了。我们的育人工作不正是如此吗?任何学生的本质都是可以教育、培养、转化、雕塑的,学生某方面的差是表面的、暂时的、相对的。而对于那些特殊学生的教育应植根于爱,根植于欣赏,看重他们,不鄙弃他们,尊重他们,加倍的热爱他们是教
2、育取得成效的前提。正所谓”浇花要浇根,帮人要帮心”。只有当你真正的走入学生的内心,你才会发现,差生和好生的转变就在自然之间。一滴水就是一个海洋,一个学生就是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里,自有他的丰富内涵:有的细腻;有的粗放,有的内敛;有的亲近,有的疏忽,不一而足。作为一个班主任,要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班级里头得到发展,形成自己的特色。就算是学习差的学生也自有他的亮点,发掘他的闪光点,鼓励他的信心,那也是一种较好的教育,是一项可以给人以双倍精神幸福的劳动,我正享受着教育学生的幸福,使学生健康、快乐是我们老师的首要任务。最后,我想说:教育是一种行为哲学,管理是一种细节文化,人
3、格渗透在细节里,仔细观察的话,其实,每个学生都有他的可爱之处,特别是差生,只要我们教师对他们“感情投资”增加一点,锻炼机会多给一点,表扬奖励放宽一点,我想“差生”真的不差!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这句话告诉我们,对于“与众不同的孩子”,我们这些教育者必须认真研究他们,加倍关爱他们,切实做到“精诚所至”,那么一定能达到“金石为开”境界,让这些“迟开”的花朵也能沐浴到阳光雨露。教育案例 有一则寓言讲的是一个农夫伐倒一棵大树,用笔直的树干盖了一座小木屋。他打量了一番,心想:把这剩下的树根劈成柴
4、,要费多少功夫哇!于是就将它扔在了野外,一位雕塑家无意中发现了这个树根,如获至宝,他小心地把根带回家,精心雕刻,终于制成了一件精妙绝伦的根雕艺术品。短小的故事引人深思:农夫厌弃它、瞧不起它,树根就只能是一件废品;而雕塑家喜爱它、关心它、发掘它的潜力,它又变成了一件有价值的东西了。我们的育人工作不正是如此吗? 中秋节的前一天上午,我收到一个特别的祝福电话,引起了我对来电者的一些回忆李浩,我的脑海中立刻闪现出一个高高的、瘦瘦的男孩,走一下晃一晃,慢慢吞吞的,永远不知道急的样子。去年的这时候,李浩已开始在班里“暂露头角”,打扫卫生迟缓、进班晚、上课说话、作业不按时交、总是一副吊儿郎当的模样。我本来就
5、是个急性子,看到这样的学生我就上火,再加上当时是初三的非常时期,还能这样悠闲自在吗?当务之急,我把李浩叫了出来,开始思想教育工作。还好,他没有反抗也没有提出异议,我心里想:孺子可教也,心里也暗自欢喜。但没过一天,就又恢复了原样,说话现象更厉害了,后来又反复几次。终于,我们之间的矛盾爆发了,那是周四晚自习前,学生都到齐了,唯独李浩还没到班,不一会儿,只见他手里拿着烧饼,不紧不慢地进班了,看到这些,我的气不打一处来,机关枪似地训斥了他一顿。这次事情之后,他明显收敛了许多,但对我的态度也明显冷了许多,后来我也很后悔,觉得自己太冲动了,当着那么多学生的面训斥他,他也挺没面子的,再说已经是初三的学生。后
6、来,我冷静的处理了这件事,开始私下找李浩谈话,并和他约法三章,让他慢慢改他的毛病。渐渐的,李浩发生了一些小变化,虽然有时候毛病还是很多,但他已不再和我敌对,我提出来的建议,他已经能认真地听取并接受。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这句话告诉我们,对于“与众不同的孩子”,我们这些教育者必须认真研究他们,加倍关爱他们,切实做到“精诚所至”,那么一定能达到“金石为开”境界,让这些“迟开”的花朵也能沐浴到阳光雨露。教育案例 又送走了一批毕业生,其中几多辛酸,几多欢喜。 张珍源,我们班挺文气的一个大男孩。
7、上二年级时,他的父亲因为工作调动来到了中牟,他也随之进入我们学校读书。 在开学之初,我就发现他的父母对他特别关注,只要有时间,晚自习期间,他的父母总要暗地里去看看儿子地学习状况。开学一周之后,他的父母找到了我,把他的故事讲给我听:珍源在郑州读小学时,学习成绩非常好,特别是英语,在全年级都是佼佼者 。孩子的母亲原来一直在家照顾他,在他五年级时,他的母亲开了一个小商店,由于孩子母亲忙时就无暇顾及孩子,孩子就是在那个时候逐渐学坏的,总是拿母亲抽屉里的钱去上网,父亲发现这个情况之后,让孩子的妈妈抛开了一切,专门照顾孩子,在父母的严加管教之下,他没有机会再去上网,随后就迷上了网游小说,开始一本接一本地看
8、, 瘾特别大。知道了这个孩子的情况之后,我就特别留意他,刚开学的两周时间里,虽说不是太用功,他学习还说得过去。第三周一天中午,我到班察看,学生安安静静地都在写作业,只有窗户边上坐的张珍源在看小说书,我把他从教室叫出来,问问情况,我让他给我讲讲所读的故事及从中的收获,并详细的给他讲解了看这些书的危害,当时的张珍源痛哭流涕,并保证不再看这类书籍,我看他态度挺诚恳,也就没再追究。 事情之后的第三天,一节自习课上,我又发现他在偷偷的看网游书,我走到他跟前,让他把书拿出来,他死活都不承认他看了,后来才一张一张把撕烂的书拿出来,我特别生气,把他叫出来狠狠训斥了一顿。我要把这种情况告诉他父母,他坚决不让,并
9、向我保证这真的是最后一次,我对他又是一场思想教育,希望他能把坏习惯改过来。谁知出不了几天,他又故伎重演,真是瘾太大了。后来我和他父母结合,座位调到了第一排,在家父母严格管理,情况才有所好转。但是我知道暂时的压制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于是只要我有时间,我就会做张珍源的思想工作,希望他能够认清其危害,把心投入到学习中去。后来的实践证明,效果还挺好,渐渐地,他的思想转变了很多,学习也渐渐有了起色。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青少年阶段的孩子们,经验不足,犯错频繁。而他们潜意识里,自尊心、荣誉感、羞愧感特强。此时,班主任所持的态度及采取的措施,对教育的效果至关重要。正确的态度和方法,不仅可以教育孩子,而且可以赢得
10、孩子们的理解和支持。反之,错误的观点和方式,可能会适得其反。 (一) 以为人父母的心态,主动地关爱学生: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爱是教育的前提,教师在生活中给予学生无私的关爱,学生会用敏锐的感觉接收,将之转变成学生的动力,并对该教师所教的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关爱学生常常表现在细微之处,如:关心学生的家庭,关心学生的思想动态,关心学生的疾病,关心学生的身体,关心学生的生活,关心学生的行为习惯,关心学生的心理活动 主动的关爱,给学生的心田仿佛注入一股暖流,使他们 在校园里能感受到家的温暖。在这些方面要面面做到,而且做好,部分教师觉得很难,有人说过:老师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
11、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这就要求教师调整心态,站在学生父母的角度上去主动关爱学生。君不见? 每当开学的时候,有的家长送孩子来校后,总虔诚地拜托老师,唠叨地叮嘱孩子;有的家长还要通过电话,常常就其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向班主任或科任教师问长问短,或喜或忧。他们将孩子在送进学校,静静地等待着,等待着梦想变成现实。所以陶行知说过:当家长将学生送进学校的时候,他们不知不觉地将整个家庭也托付给了学校。当我们想到这些,会深深地感觉到:教学责任重于泰山,关心学生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如果我们这样去理解学生的父母,教师也会很自然地关爱学生,感化学生。(二) 以学生朋友的心态,真诚地理解学生:学生的心是很脆弱的,脆弱的
12、心,需要平等、尊重、理解、赏识的甘露来滋润,教师以坦诚、磊落的胸怀去理解学生,与学生共同体会他们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能够帮助学生找回失去的信心,增强面对生活的勇气,强化他们自强、自爱的信念。 当学生得到教师的理解和帮助后,学生也会用理解和宽容的心回报教师,他们会从心底接受教育,并对这位教师所教学科产生知识的渴望,提高学习积极性。在充满理解的学习环境中,学生会感受到每天的日子都是新的,都是快乐的,甚至他们会觉得,遇到这样的教师是一种幸运。(三)以为人师表的心态,无声地引导学生为人师表,是示范,是引导,也是融化师生隔阂的催化剂。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教师首先做到,这也是尊重学生和关心学生,也是正面影响
13、学生。老师用行为规范引导学生,当学生规范了自己的行为,老师是不是在生活中也平等地回报了学生。当与学生一起集合时,学生排队做到了快、静、齐,老师做到了吗?当学生在走道上轻声慢步,老师做到了吗?当学生亲切地向你问好时,老师回礼了吗?当学生按时进教室上课,老师按时到了吗?当学生能够自觉地弯腰捡起地上的垃圾,老师能自觉地做到吗?当学生能在校园内做到衣冠整洁,老师能做到吗?当学生心中赏识老师的时候,你能赏识每一位学生吗?教育是用人格塑造人格的过程,不管在治学上还是在生活上,教师都要为学生做出表率,言教不如身教,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和高尚的人格塑造学生,可以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接受教师,教师才悄悄的走进了学生的心灵。有人说,教育是一堆细节,是一项精细的工作,面对个性不同的学生,教师要走进学生的心灵,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用心地塑造每一个稚嫩的生命,那么,教鞭下的每一个学生都是优秀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教育最有效的手段就是爱的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健康积极的情感.“罗森塔尔”效应启示我们:教育人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雕刻心灵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训斥、惩罚,常常会立竿见影。学生不听话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