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探究式教与学设计案例 运国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探究式教与学设计案例 运国祥.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化学探究式教与学设计案例 运国祥一学情分析本课题是在学习了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反应的本质,知道了一些化学反应和它们的文字表达式后才提出的。由浅入深,过渡自然,学生较容易接受。在内容上,先让学生思考,猜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与生成物质量之间的关系,然后通过假设,设计并实施一些实验方案,使学生从自己亲身观察到的事实中,经过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思考,以及合作,交流,探讨,得出宏观意义上的质量守恒定律,然后又设定几个实验供学生选择进行活动与探究实验,让学生通过亲自体验边操作,边观察,边思考,比较反应前后质量变化的原因,进而较深刻地认识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为什么物质在发生化学反
2、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是相等的呢?”接着就通过引导学生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的本质,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从微观角度来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从实际到理论,从宏观到微观,结合化学反应的本质。通过实验探究形式更能促进学生互相学习和交流,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方面:过实验探究,使学生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以及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的原因;通过对实验的设计,操作,使学生进一步熟练药品的取用,物质的称量等实验基本操作,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能力及观察分析能力。过程与方法方面:通过学生参与“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方案验证假设总结结论探究原因”的教学过程,使学生初步认识科学探究意义及其基本过程;培养学生搜集处
3、理信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激发学生对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在实验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实事求是,言必有据的科学学习态度。教学重点: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及其应用。教学难点:从微观角度认识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没有改变。三教学策略与方法本课题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学生课堂探究活动,将全班学生分成两大组,每两人一个小组,不同大组探究不同的实验;利用多媒体动画微观模拟“电解水过程”。使学生从化学变化的本质的微观角度分析理解质量守恒的涵义。四教学过程知识回顾:什么是化学反应?化学
4、反应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前面我们也学了不少化学反应的例子,如:生:C+O2 点燃 CO2 S+O2点燃 SO2 P+O2点燃 P2O5Al+O2点燃 Al2O3 Fe+O2点燃 Fe3O4评析联系以前的旧知识,对学生的前知识进行测量和诊断,以便在原有认知结构基础上建构新的化学知识。创设情境ppt播放:展示木炭的燃烧,红磷的燃烧,硫的燃烧,电解水的图片问题设计 生物课上学习了生态平衡;在初中物理课上我们也知道了能量守恒,在前面所学的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反应物的总质量与生成物的总质量之间是否会发生变化?有哪些变化方式?生 分小组互相讨论,交流,表达各自的看法和见解。生 经分析可能出现三种假设:反应后
5、各物质质量总和增大(如铁的生锈)反应后各物质质量总和减少(如木炭燃烧后)反应后各物质质量总和保持不变(感觉到应该有,一时举不出例子)评析 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讨论中做出猜想,并举例子(即使是错误的分析,也是学生的体验,为下一步理解“守恒”的本质作铺垫),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实验探究按两人一个小组,全班分成两个大组,每大组完成一个实验方案。投影将实验方案(包括实验仪器,操作步骤)投影在大屏幕上。方案一:白磷在密闭的锥形瓶中燃烧;方案二:硫酸铜溶液与铁钉混合实验方案方案一方案二实验现象反应前总质量反应后总质量分析学生分组实验,观察现象,记录反应物,生成物的状态,反应前后质量变化的有关数据和现象,
6、小组讨论,分析数据,寻找规律。设计意图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经过分工、协作,共同顺利完成探究实验,培养了学生实验过程中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学会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并归纳总结,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和意志品质。实验分析:生两个实验反应前后,天平保持不变,即质量总和不变(大多数学生)生白磷燃烧后的总质量小于反应前的总质量(少数小组)师组织学生针对不同的结论,展开辩论,分别请持不同观点的同学阐述各自的实验依据,找出对方的不足之处。生若出现天平的指针发生变化,可能是瓶塞不严密,产生漏气,使生成的五氧化二磷逸出或锥形瓶底忘铺细沙,使锥形瓶底炸裂。评析通过辩论,找出导致反应前后质量总和不相等的原因:
7、是实验方法不科学,装置不合理,操作不规范还是数据不完整等。小结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为什么会守恒?动画模拟通过电脑微观模拟电解水,氧化汞受热分解的过程。指导性问题化学反应的实质的什么?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是否改变?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是否改变?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是否增减?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质量是否改变?分析讨论,归纳小结:生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只能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生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改变;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小结化
8、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守恒。评析利用多媒体演示,引导学生从微观世界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的实质,加深理解质量守恒定律,明确了质量守恒的本质,突破本节课的难点。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质量守恒定律是否对任何化学反应都适用呢?探究实验:师请学生预测教材活动与探究的实验结果,然后让学生动手完成这两个探究实验的测定。方案三:蜡烛燃烧的实验,已知:石蜡点燃方案四:镁条的燃烧已知:g点燃g(固体)实验预测实验结果反应物生成物实验方案三天平指针_天平指针_实验方案四天平指针_天平指针_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天平的平衡情况及有关数据。评析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由猜想与假设到设计实验,由现象的观察,数据的分析到结论的得出,
9、师你们的实验结果与预测的相同吗?生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蜡烛本身的质量变轻了;镁条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变重。师为什么出现这样的实验结果?在上述实验中,哪些物质参加了反应?生成的物质是什么?(由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给予指导)指导性问题若要证明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总和不变,所设计的实验应满足什么条件?若有气体参加反应或有气体生成时应注意什么?生若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时,应在密闭的条件下进行实验。师对概念的剖析: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一切化学反应;反应物的质量指的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所有的生成物的质量总和。评析通过讨论,理解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化学反应,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肯定不会发生变化,让学生在讨
10、论与交流中相互启迪,化难为易。思考与练习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应用质量守恒定律推导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元素种类;应用质量守恒定律推导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化学式;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练习(略)评析适时的巩固练习,使学生能够对探究中获得的知识进行整合应用,正向迁移;有利于知识的深层次理解和意义建构。五教学内容的特点与学情本节课力求采用启发、思考、假设、合作实验、自主探究、讨论与交流的方式,由生活现象产生疑问,引导学生探索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是否守恒,并通过实验结果讨论分析得出宏观意义的“质量守恒”,再利用多媒体引导学生从微观角度理解化学变化的本质,进而解释宏观上质量为什么会守恒
11、。在这节探究学习的教学实践课,我对在化学教学中实施实验探究有以下体会:在探究教学中,教师应学会角色的转换,从知识的权威到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学习,从知识的传递者到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让学生亲身参与探索的体验,切身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品尝成功的喜悦,促进学生由“听化学,记化学,练化学”向“看化学,做化学,用化学”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由于缺乏理论的支持,很多学生只是凭着表面现象来判断,教师也不必急于纠正他们的错误,通过实验让其从中发现问题,并学会归纳,纠正原先的错误。从实践中得到理论,更有说服力,同时也为学生进一步理解“为什么总是守恒呢?”铺设了问题的情境,使学生的认知呈螺旋式的上升,避免“一步到位”式的教学。在教师的引导下如何真正地让学生在探索中有收获、有发展。我认为探究实验应该体现在:规模小,所需仪器少,药品不多,步骤少,原料易得,观察的范围小,探究的问题少,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观察中积极思考,在细小方面捕捉思维的灵感,让学生着眼于观察的现象,不随意放弃任何细小的细节。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体验、知识整理,认识的深化大都在讨论中完成。在探究活动中,为学生创设更多的机会进行生与生,师与生的相互讨论。学生在讨论中通过发现自我缺陷,进行自我完善,促进自身发展;在讨论中,学会协作互助,有利于形成合作精神。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