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随笔.docx
《2023年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随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随笔.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随笔 导语:幼儿期的心理和情感是最为纯净的,最自然的,也是最真实的,正因为这样,幼儿期的情感教育是最为危急的,稍有不慎,就会破坏幼儿自然的情感流露,阻碍幼儿生成主动的人格品质,从而不利于其一生的进展。下面是随笔网我整理的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随笔,欢迎阅读。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随笔【第一篇】:幼儿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途径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提出“幼儿园应当贯彻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促进其(幼儿)身心和谐发,“应当切实做好幼儿的心理保健工作。是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其成为具有健康心理的、能适应将来社会需要的新一代,是现代化幼儿
2、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摆在广大幼教工作者面前的一项全新的课题。为此,我们进行了两年多的系统的探究促进幼儿心理健康进展的途径。 一、优化育人环境 幼儿园环境是潜在课程,是幼儿心理健康进展的外在条件,在对幼儿心理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创设与教育适应的良好环境,能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进展。 1、创设适合的物质环境。一是为幼儿提供充满生机、能陶冶幼儿心灵的自然环境,如在园内种植草坪、花卉、栽种果树、开拓种植园地、修建嬉水池、改建沙地等,让幼儿在优美的校内环境中产生开心的心情体验。二是创设与教育目标相适应的学习、游戏环境,如利用纸箱、饮料瓶、快餐盒等废旧物品创设美工区、音乐区、娃娃家、小舞台、商店等形式
3、多样的活动区域,为幼儿提供了充分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让幼儿在轻松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和探究。三是创设以心理健康内容为主的墙饰,“我们一起玩、“妹妹摔倒我扶起、“高高兴兴上幼儿园等巨幅墙饰挂在教学楼醒目处;活动室布置秀丽的图案,时时提示幼儿合作、谦让、欢乐、英勇、不怕困难等。从而使幼儿园的每一块墙壁,每个角落都成为育人之地。 2、创设宽松和谐的心理环境。一是建立充满融融爱意的师生情意。爱是连接师生关系的纽带,假如教师多给幼儿一些爱惜、关怀,就会使幼儿对教师产生依恋感。因此,我们总是用满腔的爱去对待幼儿,使他们喜爱上幼儿园,并能开心地参与集体活动。二是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平等
4、地对待每个幼儿,潜心了解每个幼儿的独特特征以及能力差异,敬重每个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力求做到不损害孩子的自尊心。在评价孩子时尽量采纳鼓舞的语气“知道你行、“信任你会做得很好等,在这种充满敬重、鼓舞的良好气氛的影响下,孩子们变得乐观、自信,并能主动主动地参与各种活动。三是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良好的同伴关系能促使幼儿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我们首先让幼儿学会敬重他人,再让幼儿摆脱自我中心,逐步懂得如何调整自己的行为去适应集体要求,教给他们一些协调同伴关系的方法,关心他们获得正确的交往技能。 二、重视渗透教育 心理进展是一个长期的、连续的过程,且有反复的可能。幼儿心理健康进展必需要留意幼儿园全方位的渗透,
5、坚持一贯性、连续性的教育与引导,这是促进幼儿心理健康进展的关键。 1、学科渗透。各科教材内容均从不同方面渗透着对幼儿的人格要求和智能训练要求。它们既有德育、智育、美育等因素,也有心理教育因素,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资源。因此,我们在各科教学中特殊注重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如:在中班语言活动中,通过进述“司马光砸缸的故事等,让幼儿明白要取得胜利不但需要克服困难,而且还要学会动脑筋想方法。在生活中,当孩子遇到困难时,我们便利用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来激励他们,教给他们解决困难的方法。 2、游戏渗透。游戏是幼儿自愿参与的轻松开心的活动,也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幼儿在没有任何压力的游戏活动中最简单接受指导和训练
6、。 3、日常渗透。促进幼儿心理健康进展要从日常生活着手,坚持下去,日积月累,逐步形成。关心幼儿养成对每件事如洗手脸、穿脱衣服、整理整理玩具等都要认仔细真,绝不马虎的习惯;培育幼儿做任何事情(如绘画、玩游戏、听故事等)都有始有终绝不半途而废,具有不怕困难的英勇精神和顽强的毅力。 4、随机教育。随机教育是依据临时出现的事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它对培育、稳固幼儿良好的独特心理品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在绘画活动中,有的幼儿因不会画而哭,有的幼儿把笔一扔不画了,遇到这种状况,我们总是抓住机会,进行随机教育,让幼儿明白“哭是没有用的,并让大家商量“应当怎么办,引导幼儿克服困难,完成作品,建立起自信。 三
7、、进行针对性教育 针对性教育活动是指教师有目的、有打算地针对幼儿心理健康进展的状况设计的特地活动。讨论中,我们围绕促进幼儿心理健康进展的目标进行针对性活动方案设计,并按方案组织教育活动,如:我们观看到班上有少部分幼儿性格内向、害怕,不情愿与同伴交往,针对这种状况,我们在活动区设计了“娃娃过生日,有意识地引导这部分幼儿参加活动。活动中,让一名幼儿扮演娃娃,其余幼儿扮演小客人,小客人带着礼物到娃娃家庆贺娃娃生日,娃娃热情地接待小客人,小客人将礼物送给娃娃时大胆地说出了庆贺的话语。他们互相交谈,唱生日歌,跳欢乐舞,这样在轻松快乐的气氛中,孩子们自然地交往,就连平常性格孤僻的幼儿此时也活跃起来了。 四
8、、开展心理辅导 心理辅导指依据幼儿心理进展特点与规律,由教育者设计和组织,以活动为基本方式,引发幼儿的主观体验和感受,从而对幼儿的心理状态产生主动的影响,到达形成和改善幼儿心理健康的一种方法。幼儿的心理进展是不平衡的,存在明显的独特差异,因此,依据不同类型的幼儿和幼儿不同的心理需要,我们实行了以下方法对幼儿进行心理辅导。一是创设活动情景,通过以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情景引导幼儿主动参加活动,在活动中发泄不良心情,形成健康心理。二是角色体验。幼儿扮演不同角色,体验其扮演角色所具有的心理品质,关心幼儿构建自身所欠缺的心理品质。此外,我们还运用了诱导、爱护、亲近、信任、鼓舞等方法对幼儿进行心理疏导,维护幼
9、儿心理健康。 五、坚持家园同步教育 家庭是幼儿生活时间最长的场所,父母的言行对幼儿具有重大的影响。假如这种影响是正面的,则会有助于幼儿心理健康进展,提高幼儿园教育效果;假如这种影响是负面的,则会减弱或抵消幼儿园教育效果。因此,家园达成共识,协调教育方法,统一教育要求,是促进幼儿心理健康进展的重要保证。我们在家园协作中通过家园栏、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家长学校等活动,加强家庭教育的指导,向家长宣扬“促进幼儿心理健康进展的重要性,让家长熟识本项讨论的目标、内容与操作方法,使他们支持协作幼儿园教育,共同促进幼儿心理健康进展。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随笔【第二篇】:告辞“坏孩子谈教师行为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10、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仿照是幼儿社会学习的重要方式,教师和家长的言行举止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幼儿,构成他们学习的典范。因此成人要留意自己的言行,为幼儿提供良好的典范。 目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虽然得到许多人的重视,都认为良好的心理是人胜利的关键,但在实际工作中却被忽视和存在虚假的教育成分,从而,表达出来的也还是重学问技能的传授,轻幼儿心理健康的进展,缺乏教育的敏感性,不能自觉地、有意识地为幼儿良好心理的形成创设适合的教育环境和予以适时的指导,更有部分教师行为令人费解。 事例1、一个幼儿园老师因为一个四岁的幼儿上课时爱说话,就用胶带封住了他的嘴巴,不许他说话。这个个案尽管是比较少的例外事件,但幼儿
11、园普遍的现象是不许幼儿自由说话。 事例2:一个三岁多一点的孩子因为好动,被幼儿园老师罚站,老师不仅严励地斥责了他,还不许其他小伴侣与他玩,于是,那个孩子便成了大家眼中的“坏孩子。 事例3:到了节日,孩子们观看到老师收到的礼物,也观看到送不同礼物得到不同的待遇。他们真实地感受到师生关系的疏近,感受到老师的偏爱,也感受到现实的不平等。 事例4:某幼儿园小班的一位家长向带班教师反映说,孩子的中午饭没吃饭,教师听后不高兴,便在以后进餐时有意给这个孩子盛超过其饭量的饭菜,并要求他必需吃完,结果是孩子受委曲。 诸如次类的教师错误行为在幼儿园不难见到,因此也给幼儿心理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于是各种不良的心理就
12、渐渐形成,所谓的“坏孩子也就越来多。 幼儿期的心理和情感是最为纯净的,最自然的,也是最真实的,正因为这样,幼儿期的情感教育是最为危急的,稍有不慎,就会破坏幼儿自然的情感流露,阻碍幼儿生成主动的人格品质,从而不利于其一生的进展。试想假如儿童被限制了自由表达的机会和权利,那种压抑会导致怎样的结果。同样,在不平等的教育环境里,幼儿是不行能形成主动的心理体验的,也不行能形成主动的行动。一个自尊从小受到严重打击的幼儿,怎么会主动地敬重他人。孩子是多么的无辜,在他受到损害的同时,还不能悟出迁怒与他的缘由。幼儿的心情识别能力差,难以理解和识别教师的心理需要,极有可能导致误会教师的心理反应,如:一个攻击性很强
13、的男孩,有一天在与小伴侣争夺玩具时大打出手,教师慢条斯理地瞥了他一眼说:你真是个好孩子啊!怎么?观察我就不打了?继续打啊,让全班小伴侣都来看看你的真功夫。这个男孩从刚刚的紧急到放松,以为老师真的赏识他,于是再把手伸出,老师一把抓住他的手,狠狠地拉他罚站,他迷惑地看着老师发怒的脸,他不明白老师为什么会这样!幼儿受言语进展的限制,难以表达自己的感受,导致极端的表现方式,于是采纳发脾气、大声嚷嚷及攻击其他小伴侣等不良行为,形成人们眼里的“坏孩子习性,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进展。 教师是幼儿进展的重要影响者,教师行为在幼儿情感进展上具有突出、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如何避开所谓的“坏孩子的形成,探讨教师行为
14、对幼儿心理进展的指导和渗透,是幼儿身心健康进展的需要,也是教师提高教育素养的迫切要求。幼儿教育和中小学教育的最大区分在于它的综合性,因此,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不像其它学段那样渗透在各个学科里,而应当渗透在日常生活和全部活动的各个环节中,那么,教师行为在幼儿良好心理形成过程中怎样渗透呢? (一) 以典范的言行渗透 教师是儿童重要的依恋、仿照和观看学习的对象,因此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他们,教师不要滥用“坏孩子这个称谓,谁都知道,叫“好他就渐渐变好,称“坏他就真的渐渐变坏的道理。所以,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忌讳给孩子判“刑,回避定论式的言语。教师要以自身的心情感染幼儿,如:与幼儿一起户外活动中,教师不当心
15、摔倒了,膝盖流血了,她自言自语:“没关系,一会儿就会止血的。幼儿听到、看到教师的言语和行为表现后就会以教师为典范,也变得大胆起来,避开幼儿遇事可怕和不知所措心理。相反,假如教师自己经常有消极的心理反应,那么这同样也会对幼儿发生消极影响。如:有的教师特殊怕小虫,显得特别胆小,这样的心情会“传染给孩子,使得他们也变得胆小、怯懦。又如,在主题活动“秋天到了,天气凉了中,小伴侣难过地说:“小树叶飘呀飘找不到自己的家了。又有小伴侣说:“小树叶哭了,教师说:“那我们给它们建一个新家吧。 教师在教室里选择了一个朝阳的地方,搭一个纸箱做的房子,在旁边做一棵大树,让小伴侣把拾来的树叶放回到大树妈妈的身边。教师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幼 心理健康 教育 随笔
限制150内